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詞句:
詞牌列表
蘭陵王 欽譜
蘭陵王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長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zhàn),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diào)《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span>

蘭陵王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后段九句六仄韻 秦觀

  雨初歇 簾卷一鉤淡月 望河漢 幾點疏星 冉冉纖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絕 誰念溫柔蘊結(jié)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孤燈暗 獨步華堂 蟋蟀莎階弄時節(jié)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沈思恨難說 憶花底相逢 親贈羅纈 春鴻秋雁輕離別 擬尋個錦鱗 寄將尺素 又恐煙波路隔越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歌殘唾壺缺 
平平仄平仄


  凄咽 意空切 但醉損瓊卮 望斷瑤闕 御溝曾記流紅葉 待何時重見 霓裳聽徹 ?樓天遠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夜夜襟袖染啼血 
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調(diào)始于此詞,應(yīng)以此詞為定格。但后段結(jié)句作七字句,宋人無如此填者,故以周詞作譜,仍采此詞以溯其源。

格二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周邦彥

  柳陰直 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 曾見幾番 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誰惜 京華倦客 
  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中仄平仄中平仄中仄平仄平平仄仄

長亭路 年去歲來 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 
平平仄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平仄


  閒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弦 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fēng)快 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 
  中平仄平仄仄中仄平中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中仄

望人在天北 
仄中中平仄


  凄側(cè) 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 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 露橋吹笛 沈思前事 
  中仄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

似夢里 淚暗滴 
仄中仄仄中仄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詞、劉詞之添韻,陳詞之句讀小異,皆變格也。 按此詞有葛郯、張元干、曹冠詞及譜中陳詞可校。趙必瑑詞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譜內(nèi)劉詞中段起句添用一韻,辛詞后結(jié)用疊韻,另為一體,俱不參校。 前段起句,彭履道詞“章臺路”,“章”字平聲。第四句,彭詞“花氣分明”,“分”字平聲。第五句,楊澤民詞“芳草侵階映紅藥”,“芳”字平聲,袁去華詞“一目千里總佳色”,“里”字仄聲。第六句,李昴英詞“別來情緒惡”,“別”字仄聲。第十句,高觀國詞“欲去又留”,“欲”字仄聲。中段起句,高詞“十年迥凄絕”,“十”字仄聲。第二句,張元干詞“想蛾綠輕暈”,“暈”字仄聲。第三句,曹冠詞“?筆題石”,“?”字仄聲。第四句,史達祖詞“涉江幾度和愁摘”,“涉”字、“幾”字俱仄聲。第五句,彭詞“喚鳴箏掩面”,“喚”字仄聲,“鳴箏”二字俱平聲,“掩”字仄聲。第六句,葛郯詞“烏啼云起”,“烏”字平聲,袁詞“古墻竹影”,“竹”字仄聲。第七句,史詞“分開綠蓋素袂濕”,“綠”字仄聲。第八句,曹詞“感往事陳跡”,“往”字仄聲,袁詞“甚良宵閒卻”,“宵”字平聲。后段第三句,曹詞“帥旗鼓文場”,“旗”字平聲。第四句,李詞“寶軫慵學(xué)”,“寶”字仄聲;高詞“沈沈春酌”,下“沈”字平聲。第五句,高詞“只愁入夜東風(fēng)惡”,“只”字仄聲;方千里詞“天涯何處相思極”,“何”字平聲。第六句,高詞“整新歡羅帶”,“歡”字平聲;曹詞“有陶令秫酒”,“秫”字仄聲;葛詞“要百柁傾珠”,“珠”字平聲。第七句,彭詞“瓜洲難渡”,“瓜”字平聲;方詞“恨隨塞笛”,“塞”字仄聲。第八句,李詞“猛拍闌干”,“猛”字、“拍”字俱仄聲,“干”字平聲。第九句,葛詞“又空腹”,“空”字平聲。第十句,高詞“更何說”,“何”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下陳詞。

格三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一疊韻 辛棄疾

  一丘壑 老子風(fēng)流占卻 茅檐上 松月掛云 脈脈石泉透山腳 尋思前事錯 惱殺晨猿夜鶴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終須是 鄧禹輩人 錦繡麻?坐黃閣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長歌自深酌 看天闊鳶飛 淵靜魚躍 西風(fēng)黃菊香噴薄 悵日暮云合 佳人何處 紉蘭結(jié)佩帶杜若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入江海會約 
仄平仄仄仄


  遇合 事難托 莫擊磬門前 荷蕢人過 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說與窮達 不須疑著 古來賢者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進亦樂 退亦樂 
仄仄仄仄仄仄


此詞與周詞校,后段第四句不押韻,第九句押韻,第十句疊韻異。 中段第五句“云合”,“合”字非韻。

格四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陳允平

  古堤直 隔水輕盈飏碧 東風(fēng)路 還是舞煙眠露 年年自春色 紅塵遍京國 留滯高陽醉客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斜陽外 千縷翠條 仿佛流鶯度金尺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長亭半陳跡 記曾系征鞍 頻護歌席 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處 應(yīng)念舊曾攀折 依然離恨遍西驛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倦游尚南北 
仄平仄平仄


  惻惻 怨懷積 漸楚榭寒收 隋苑春寂 顰眉不盡相思極 想人在何處 倚闌橫笛 閒情似絮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更那聽 夜雨滴 
仄仄仄仄仄仄


此和周詞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五字一句。楊澤民和詞“幾度嘯日迎風(fēng),怡怡釣秋色”與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與周詞小異。

格五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九句七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劉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 芳草連天 誰遣風(fēng)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緒 漫憶海門飛絮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亂鴉過 斗轉(zhuǎn)城荒 不見來時試燈處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春去 最誰苦 但箭雁沈邊 梁燕無主 杜鵑聲里長門暮 想玉樹彫霜 淚盤如露 咸陽送客屢回顧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斜日未能度 
平仄仄平仄


  春去 尚來否 正江令恨別 庾信愁賦 蘇堤盡日風(fēng)和雨 嘆神游故國 花記前度 人生流落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顧孺子 共夜語 
仄仄仄仄仄仄


此校周詞添押二韻,故另列一體。
龍譜
蘭陵王 《碧雞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zhàn),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diào)·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薄肚逭婕氛搿霸秸{(diào)”。毛幵《樵隱筆錄》:“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jié)歌者。”此曲音節(jié),猶可于周詞反復(fù)吟詠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蘭陵王 定格 周邦彥

  柳陰直 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 曾見幾番 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誰識 京華倦客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長亭路 年去歲來 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閑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弦 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fēng)快 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望人在天北 
仄平仄平仄


  凄惻 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 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 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似夢里 淚暗滴 
仄仄仄仄仄仄


四仄聲領(lǐng)格字皆用去聲。

格二 變格(上、去聲韻) 劉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 芳草連天 誰遣風(fēng)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緒 漫憶海門飛絮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亂鴉過 斗轉(zhuǎn)城荒 不見來時試燈處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春去 最誰苦 但箭雁沉邊 梁燕無主 杜鵑聲里長門暮 想玉樹凋土 淚盤如露 咸陽送客屢回顧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斜日未能度 
平仄仄平仄


  春去 尚來否 正江令恨別 庾信愁賦 蘇堤盡日風(fēng)和雨 嘆神游故國 花記前度 人生流落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顧孺子 共夜語 
仄仄仄仄仄仄

歷代作品
共175,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下一頁
(續(xù)上)
姚燮 1805 - 1864 一首
承齡 1814 - 1865 一首
杜文瀾 1815 - 1881 一首
俞樾 1821 - 1907 一首
姚輝第 一首
莊棫 1830 - 1878 一首
勒方锜 一首
樊增祥 1846 - 1931 四首
奭良 1851 - 1930 一首
李岳瑞 1852 - 1927 一首
鄭文焯 1856 - 1918 四首
魏元曠 1856 - 1935 一首
夏孫桐 1857 - 1941 一首
朱祖謀 1857 - 1931 一首
易順鼎 1858 - 1920 一首
程頌萬 1865 - 1932 二首
森川竹蹊 1869 - 1917 一首
楊玉銜 1869 - 1943 一首
陳洵 1870 - 1942 一首
梁啟超 1873 - 1929 一首
冒廣生 1873 - 1959 一首
馮幵 1873 - 1931 一首
陳匪石 1883 - 1959 二首
夜涼寂。
匝院空煙如冪。
催梧影,初月上墻,畫渚明漪動微白。
迷離菡萏色。
遙隔。
楊枝暗碧。
知除恁,初蟀晚蟬,若許秋光有誰惜。

添香坐箏席。
盡袖亸欄唇,釵顫簾額。
娟春鶯夢尋無跡。
定玉貌憐瘦,綺年悲逝,愁懷暗與蘚露積。
唱金縷詞拍。

在昔。
泥芳夕。
記抱蝶吹芬,梔媚蘭婳。
韶華一瞬東風(fēng)擲。
早落雁天杪,響攙凄笛。
還防聽到,亂葉墮,苦雨滴。
暮煙冪。
檐際胭脂的皪。
春歸去、吹盡斷紅,百結(jié)流云鎖空碧。
尋芳繞砌石。
誰識。
真珠絡(luò)索。
年時地、蜂子倦飛,猶抱長條想薌澤。

花間數(shù)歡跡。
記綠拂濤箋,酒醉瑤席。
尊前倚笑偷攀摘。
愁燕掛釵墜,蝶翻裙?jié)瘢孪銕庄B篩月色。
尚催聽箏笛。

岑寂。
感今昔。
但弱蔓重牽,輕夢休覓。
環(huán)溪罨畫應(yīng)相憶。
怕就里憔悴,許郎吟筆。
斜風(fēng)搖漾,影顫裊、似暗惜。
大星落。
凄斷千營戍角。
金陵路、曾說頻年,聚米量沙運宵幄。
巖疆寄鎖鑰。
誰覺。
前籌借錯。
長城壞、風(fēng)雨黯天,鴉陣層層亂巢幕。

功名儷褒鄂。
記皖岫揚鞭,湘岸橫槊。
無端月冷南飛鵲。
看海上潮怒,子胥攜手,忠魂幽渺甚處托。
盼歸夢京洛。

才薄。
薦慚鶚。
念夜草軍符,磨盾如昨。
銘勛待拜麒麟閣。
奈玉帳秋偃,令威歸鶴。
西州沉痛,感舊淚,袖暗濯。
鳳鸞逐。
圓嶠方壺路熟。
蓬山遠,游戲碧城,訪柳尋桃恣遐矚。
樓臺映海綠。
金屋。
闌干白玉。
猩簾外,十二翠鬟,瑤草琪花飼仙鹿。

逍遙眾香國。
更不受人間,一點塵俗。
簫韶才奏鈞天曲。
便羽葆華蓋,碧幢紅旆,羅天高會啟玉局。
飲天上醽醁。

湘竹。
寫仙箓。
傍一朵紅云,香案親讀。
藍田蕙圃頒湯沐。
笑叔夜龍性,幾能馴伏。
青云高擁,拾翠羽,蔭若木。
錦帆直。
千里江流漾碧。
霜林外,無數(shù)亂山,減卻芙蓉舊顏色。
茳蘺問水國。
凄絕。
天涯送客。
銷魂也,樓角雁聲,何處紅閨響刀尺。

鴻泥易陳跡。
甚欲上蘭舟,還布瑤席。
魚緘空勸加餐食。
奈芳草無語,夕陽留夢,吳關(guān)綿渺隔楚驛。
正人去湘北。

愁惻。
晚煙積。
算此后吟篇,為爾岑寂。
河梁握手情何極。
待折柳傳恨,倚梅吹笛。
旗亭歌遍,墨與淚,共雨滴。
水光定。
明月流黃共映。
鴛衾冷、羅綺舊情,牡蠣窗前客孤憑。
新霜糝翠鬢。
休問。
流紅暗徑。
朱樓晚、回首昔時,曾畫山眉對妝鏡。

愁孕有誰訊。
便蟻酒重斟,麝煤都燼。
秋風(fēng)孤棹波清瑩。
和雁羽汀洲,荻花江國,新詩隨處自題詠。
管弦轉(zhuǎn)愁聽。

幽興。
且追趁。
甚錦字箏調(diào),心字香印。
高城遠隔天涯近。
枉合貯鈿釵,彩成花勝。
匆匆歸也,待寄與,淚懶揾。
雨聲歇。
林杪低籠淡月。
扁舟系、湖岸冷楓,一點殘螢墜疏葉。
波平暮靄闊。
蕭屑。
蘆花飏雪。
荒汀外、嘹唳斷鴻,哀入西風(fēng)鎮(zhèn)凄切。
驚心素秋節(jié)。
枉送年光,輕賦離別。
箏樓琴館纖歌闋。
嗟玉鏡空護,繡帷深掩,閒拋針線向藎篋。
定紅淚盈睫。
愁絕。
意難說。
漫密寫鸞箋,重寄鴛牒。
幽襟靜鎖丁香結(jié)。
望驛路千里,夢魂飛越。
孤燈成暈,悵夜永、暗漏咽。
晚煙直。
橋下羅紋水碧。
長亭柳、曾系玉驄,金縷依依可憐色。
咸秦豈異國,人識新豐倦客。
東風(fēng)里,一搦楚腰,抱月飄煙不盈尺。

騕裊去無跡,嘆不似江南,長見帆席。
華林嫩葉春蟲食。
隨渭水東去,岳蓮西指,雨迎煙送四五驛,直青到河北。

惻惻。
綺愁積。
似搖落江潭,一樣凄寂。
花開陌上春無極。
奈拗頸橋畔,數(shù)聲風(fēng)笛。
春閨紅淚,共夜雨,枕上滴。
鳳城側(cè)。
茜袖誰家擪笛。
紋窗靜、深掩翠綃,窺戶瓊蟾墮西北。
沈煙鎖屈戌,香息,郎衣染得。
東廊畔、纖屧去來,隱約蓮??印苔隙。

相思又今夕。
謾點逗心犀,拂掠須漆。
冬花盦里填詞客。
任翠羽雙啅,綺琴三弄,玉梅才放二分白。
早飛上宮額。

脈脈。
熨瑤席。
奈繡被寒深,薄酒無力。
綠棖細掐連環(huán)百。
待密寄羅帕,玉纖親擘。
來朝相見,述昨夢,杏靨赤。
枕屏側(cè)。
小玉催人弄笛。
翻一曲、桃葉艷歌,恰似江南望江北。
憑欄酉到戌,刪卻,黃昏也得。
瑤階靜、梅萼半開,逗引疏香繡簾隙。

含顰幾朝夕。
且暗掐經(jīng)珠,輕拭琴漆。
芳心早許梁園客。
好佩玉雙贈,鏡菱雙照,鴛鴦成就到頭白。
忍蹙損蓮額。

脈脈。
展蘭席。
嘆刻畫朝云,拋盡心力。
春宵一刻黃金百。
待燭下重見,鳳團親擘。
教郎須記,繡枕畔,淚尚赤。
海天碧。
春雨江南送客。
離筵畔,紅杏滿枝,轉(zhuǎn)盼新煙過寒食。
衡陽雁向北,不帶湘人尺帛。
春申浦,波嫩草香,猶認驕驄舊行跡。

高齋未寥寂,縱不見韋三,猶見秦七(謂午詒。)。
碧桃花下黃藤席。
還睥睨當世,酌商千古,西窗殘燭一剪蜜,替垂淚何益。

今夕是何夕。
且近倚吳歌,遙和湘瑟,吹笙露下雙鬟濕。
自薄倖歸去,懶親釵澤。
明珠為淚,共夜雨,枕畔滴。
蘭陵王 柳 清末民國初 · 奭良
小園廓。
新綠墻頭濯濯。
光風(fēng)轉(zhuǎn)、何處暗吹,直展輕陰到樓角。
春寒氣已薄。
翩若雙鸝影掠。
憑欄望、朝靄暮煙,誰倚吟筇去行樂。

柔荑正跗萼。
待雨過千絲,風(fēng)飏重(平。)絡(luò)。
桃溪棠塢交相錯。
看淺草鋪翠,煖波皴碧,韶光蔥茜應(yīng)素約。
染衣又如昨。

東郭。
試尋索。
指隱約樓臺,三兩鳩鵲,晴絲漸欲沾籬落。
趁一抹斜陽,半空零泊。
紅英偕墜,似燕舞,費撲捉。
峭寒側(cè)。
簾外東風(fēng)無力。
清明近、煙柳雨絲,空里冥濛弄嬌碧。
春來似過客。
寂寂。
簫聲巷陌。
誰曾信、無限古歡,一霎鵑聲變今昔。

傷心判鶼翼。
但想像玉容,眉恨堆積。
天長地久情何極。
記花下攜手,落紅黏鬢,珍叢靜繞數(shù)太息。
怕芳事狼藉。

追憶。
更悽惻。
但永夜無眠,零淚沾臆。
安仁鬢影新霜白。
縱月沒星替,那能銷釋。
梁閒棲燕,定為我,也脈脈。
片帆直,春草連江自碧。
吳亭外飛絮亂鴉,冉冉離天可憐色。
青山戀去國。
應(yīng)識長安舊客。
歸鴻盡,回首暮云,一紙京書淚盈尺。

經(jīng)年尚萍跡。
嘆夢墮吟鞭,香冷歌席。
殘花殘酒過寒食。
看十里村杏,數(shù)行門柳,東風(fēng)吟恨遍水驛。
甚天限南北。

幽惻。
暗懷積。
念帳鏡塵空,廊屧音寂,前游到處成愁極。
但逝水光景,過風(fēng)簫笛。
沉沉孤館,更夜盡、斷漏滴。
去波直,殘柳參差飏碧。
蘇臺路曾埽墜鈿,涴地柔條盡秋色。
依依問水國。
頻憶長亭送客。
西風(fēng)里、攜手四橋空,綠平添漲三尺。

春光總陳跡。
記絮裊簾旌,花捲帆席。
汀洲萍實經(jīng)年食。
嗟兩鬢銀綰,一聲金縷,離魂飛度遠近驛。
送秋老江北。

心惻。
亂愁積。
奈舞袖飄零,歌扇沈寂,相思到骨情何極。
念馬上殘夢,酒邊孤笛。
單衣鉛淚,似暗雨、夜半滴。
舊社老友張兄子苾薄宦秦中,匆匆十年,以癸卯三月歾于大荔,今墓有宿草已。其室人曾氏季碩才艷有詩名,蚤卒。吳下同人為之卜葬于橫山,傷心之極致,欲歌其事,輒哀斷不能聲,茲誦研生、中實兩使君挽詞,皆和清真。此闋觸緒悲來,感音而作,不自知其涕之何從也。
斷腸直,春夢池塘自碧。
吳箋恨零落舊題,別后湖山總無色。
凄涼戀去國。
同識蜉蝣過客。
低徊處,春樹暮云,江鯉沈沈素書尺。

南游共萍跡。
記載雪連橈,吟月移席。
一官直等嗟來食。
愁萬里蓬轉(zhuǎn),十年匏系,長安漂泊似傳驛。
但魂繞關(guān)北。

哀惻。
歲時積。
嘆蜀錦江空,秦鏡塵寂,瑤華玉匣傷心極。
怕腹痛回軫,感音鄰笛。
招魂何處,淚萬點、當酒滴。
題北齊蘭陵王墓碑。慶湖遺老集有題此碑詩五言,附考云墓在滏陽西南十里道占其東夏潦所湊壟已半圯,碑字大兼寸隸,法有古氣而不著書人。文乃盧思道也。是知碑在宋時已堙翳于犁田行潦間。宜自來金石箸錄家所未見,近人南匯沈氏僅得一殘拓,趙撝叔據(jù)以入寰宇訪碑,補錄以褾手失敘并年月及所出地未之詳審。蓋道光閒碑始發(fā)見其半,墨本絕少,其墓在今磁州城南與高翻碑相近,迨光緒中葉好事者因拓翻志搜討及之,乃獲傳世豐碑屹然,文字奇古,余藏有精拓完本,碑陰首刻王第五弟太尉安德王經(jīng)墓興感詩,五言,書體勁茂,詩有激楚之音,所謂獨有魚山樹郁郁向西傾,其義即隱喻失取關(guān)西之遺恨。長恭以芒山之捷功高震主,卒以鴆薨。度其飲藥呼天嗚啞對鄭妃之言,吁可哀也已。歿后鄭以頸珠施佛,廣陵王使贖之,延宗手書以諫而淚滿紙,證以此詩,望碑墮淚之辭,其忼慨悲歌,篤于同氣亦足多也。今詞有越調(diào)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即長恭著假面與周師戰(zhàn)于金墉,武士共歌謠之為入陣曲者,此其遺聲也。毛開謂紹興初都下盛行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jié)歌者,余因和周詞即以詠題蘭陵王碑為東山繼聲,亦一雅故也。
壟楸直,西向魚山更碧。
殘陽外衰草亂鴉,猶作蒼茫陣云色。
歸魂念報國。
空識青蠅吊客。
英雄淚,長使?jié)M襟,花落荒丘委三尺。

豐碑感陳跡。
剩蘚墨留銘,樵采分席。
城南空見烏爭食。
嗟百戰(zhàn)身世,一抷榛莽,邯鄲今古夢里驛。
眺風(fēng)雨原北。

哀惻。
古懷積。
但樂府聲流,旋凱歌寂,啼鸰夜月悲何極。
更玉樹同壤,紫庭孤笛。
千秋華表,有墜露、帶恨滴。
蘭陵王 閨怨 清末至民國 · 魏元曠
悵幽獨。
向天涯極目。
流年住、陡地春來,日日東風(fēng)換新綠。
春來便恁速。
低簇垂楊似曲。
亭皋外、芳草碧波,一抹寒煙散空曲。
羅幃夢重續(xù)。
尚寶瑟銀箏,相對華燭。
新愁舊恨紛相觸。
正卐字香滅,水晶簾斷,迢迢錦字未忍讀。
枉緘淚千束。
卜筑。
倚空谷。
幾憔悴冰霜,人淡如菊。
華發(fā)難簪沐。
漫解贈鈿盒,寄將搔玉。
無言心字,共社燕,但暗囑。
蘭陵王·詠柳 清末至民國 · 夏孫桐
為誰碧。
千縷春愁似織。
年時見、拖雨弄晴,此樹依稀玉河側(cè)。
長條覆路直,金勒猶嘶過跡。
東風(fēng)緊、飄盡暗塵,怊悵攜柑倦游客。

春痕試尋覓。
對蔓草瀛亭,斜照銅陌。
遲鶯早、燕沈消息。
空青眼拋汝,白頭催我,靈和前事付過翼。
嘆人已非昔。

羌笛。
聽吹入。
又郭黯烽晨,旗閃煙夕。
漫天飛絮浮云隔。
念千里芳堠,五湖幽宅。
聲聲橋上,喚杜宇,去未得。
竟頭白。
明鏡秋霜共色。
荒埼外、搖露蕩煙,零亂春叢換凄碧。
江湖味慣識。
牢落低舷倦笛。
黃昏后,無處頓愁,愁似潮來夜風(fēng)急。

伊人舊游歷。
在買醉魚天,分社鷗席。
涼花淺瀨秋無極。
自濕漬衫絮,怨沈笳管,離披天水斷夢失。
甚身世禁得。

江國。
待將息。
怕如畫煙波,皴破鉛墨,沈陰斷雁聲中黑。
黯雪片千頃,欲銜無力。
菰蒲何處,歲暮約,但睡憶。
玉簫直。
慵立湖陰暝碧。
春衫冷風(fēng)外自吹,隨帶江南斷魂色。
詩愁滿水國。
來對閑鷗作客。
看波底,垂柳落花,慘綠斜陽一千尺。

苔邊俊游跡。
漸蝶粉飄衣,鵑淚凝席。
窺篷黃月如初食。
尋舊曲桃葉,更聽吳語,紅闌回首隔幾驛。
夢飛到橋北。

幽惻。
墜歡積。
怕載酒人歸,還比秋寂。
垂虹讀畫情何極。
且并舫兜扇,隔簾邀笛。
魚天空翠,向鏡里,似欲滴。
署后蔬圃有花神龕,下臨荒沼。余凄眷所,托為文吊之。月初星晚,嬋媛累欷。爰倚清真韻一闋,令小童于中秋夕吹簫祀之,重申余愫
畫欄直。
逗出顰紅怨碧。
斜陽外、低閃靈旗,還帶西風(fēng)斷魂色。
愁心裹瘴國。
初識。
花應(yīng)笑客。
伶俜影、扶下素幃,抱月飄煙不盈尺。

弓鞋黯行跡。
悄拂水欹裳,借檻鋪席。
流螢飽掠花陰食。
只燭顫涼蕊,網(wǎng)分斜幔,秋魂飛過樹外驛。
又歸斷橋北。

凄惻。
暗塵積。
共倦客蠻天,香色都寂。
凄凄冷冷清清極。
剩樹杪蟬語,乍聞簫笛。
花靈肯首,似感我,淚暗滴。
女墻直。
回闞山亭路碧。
東風(fēng)緊、饑弄畫眉,飛撲簾旌舊紅色。
無家任去國。
誰識。
尋巢舊客。
云巖畔,雙柳勝人,發(fā)亸春梳謾尋尺。

遲徊見歡跡。
幾刬臘堆屏,翻酒瑩席。
幮書鼠與蟫交食。
更鈿閣脂滲,繡床絨亂,驚魂飛似箭過驛。
剩堂闔南北。

凄惻。
素塵積。
又故燕傷心,來話岑寂。
兼旬欲去無情極。
黯近戍撾鼓,廢樓聞笛。
銅龍宵涸,似送我,淚慢滴。
蘭陵王 秋夜 清末民國初 · 森川竹蹊
西風(fēng)急。
萬里長空一碧。
眉如月、斜掛樹梢,爛爛明星欲相迫。
蟲聲滿地濕。
端的。
娟娟露滴。
闌干外,疑有雨來,正是秋聲響蕭槭。

思量百年國。
恁暮哭朝啼,哀怨之極。
省來搖落真凄惻。
問楚館秦樓,美人才子,今宵合把珠淚拭。
挹燈火嗚唈。

尋覓。
又長憶。
乍瀏亮凄清,誰弄橫笛。
聲聲入破飛金石。
欲使老猿嘯,使?jié)擈云?div class="jvxskq2" id='poem_sentence_16_922159_comment'>
聲收風(fēng)寂,漏悄悄,燭影黑。
斗杓直。
斜倚長空蕩碧。
燕臺樹、春信幾番,隔嶺梅花暗無色。
貂裘敝去國。
忘識。
東華舊客。
桑滄恨、追話舊游,珍托云鴻去書尺。

蠻江記萍跡。
正鳥寄回檣,鷗笑爭席(時少白新罷稅差北返,相見港中。)
饑驅(qū)何補泉明食。
剩壓袖詩重,伴裝琴古,歸帆風(fēng)利破數(shù)驛。
悵人阻南北。

悽惻。
怨懷積。
耐燭影秋寒,花事春寂。
煙波渺渺蒼無極。
況觸恨杯酒,閟音亭笛。
西崦曾翠,剪贈我,暈硯滴(并索畫幅。)
近寒食。
煙水村南舍北。
斜陽看、橋畔草花,時節(jié)相逢謝堂客。
鄰翁鬢早白。
曾識。
尋常巷陌。
漂搖事、風(fēng)暮雨朝,檐語雙雙世如隔。

莓梁暗陳跡。
但貼地依稀,茸唾狼藉。
銜泥將子知猶力。
嗟落絮身世,漲花漂蕩,天涯何處夢再覓。
斷魂網(wǎng)窗黑。

愁極。
正岑寂。
漸柳改春顰,梨泫秋色。
沉沉社鼓思行役。
問舞影燈外,盼波簾隙。
年來年去,得且住,怎記憶。
暝煙直,織就一天愁色。
闌干外無限庭蕪,付與斜陽盡狼藉。
良期渺難得。
遮莫年華虛擲,迢迢夜。
夢去愁來,還似年時倦游客。

天涯數(shù)行跡。
念衾冷舟篷,燈暗亭壁。
籃輿扶下正無力。
又月店雞聲,霜橋馬影,催人晨起趁晚驛。
夜涼怎將息。

凄寂。
共今夕,共目斷行云,江樹南北,芳痕觸處情無極。
有織錦留墨,唾絨凝碧,思量無寐。
又淡月,照簾隙。
恁腸直。
(平聲)片當時瘦碧。
風(fēng)流盡歌吹竹西,忍見韓陵可憐色。
凄涼說故國。
曾識平原座客。
高吟向,銀燭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

于今總陳跡。
算夢冷琴衣,香墮箏席。
東風(fēng)杜宇啼寒食。
便一樹梅萼,幾絲楊柳,銷魂都怨遍水驛。
有誰過江北。

悲惻。
恨懷積。
伴短病長愁,吳質(zhì)蕭寂。
茫茫吊古秋何極。
約后夜明月,矮籬吹笛。
人間何世,念往事,淚先(去聲)滴。
附錄:蘭陵王 鐵嶺鄭文焯小坡 片帆直。春草連江自碧。吳亭外飛絮亂鴉,冉冉離天可憐色。青山戀去國。應(yīng)識長安舊客。歸鴻盡,回首暮云,一紙京書淚盈尺。 經(jīng)年尚萍跡。嘆瘦損吟鞭,零落歌席。殘花殘酒過寒食。看十里村杏,數(shù)枝門柳,東風(fēng)吹恨遠近驛。甚天限南北。 幽惻。暗懷積。念帳鏡塵空,廊屐音寂。前游到處成愁極。但逝水光景,過風(fēng)簫笛。沈沈孤館,更夜盡,斷漏滴。
野煙直。
疏柳依依弄碧。
長亭路、尊酒送君,席帽黃塵黯行色。
回頭念故國。
憔悴長安倦客。
蘆花外、秋水自生,一夜愁心抵千尺。

前歡墜無跡。
只舊日斜陽,紅上離席。
一聲珍重調(diào)眠食。
看玉盞未釂,錦車何在,漫天煙草失故驛。
隔形影南北。

心惻。
淚痕積。
嘆送客天涯,如此岑寂。
飄零俊侶愁無極。
剩日暮窮巷,幾聲風(fēng)笛。
黃昏殘雨,卻又向,夢里滴。
晚煙直。
一縷輕痕界碧。
斜陽外、無數(shù)遠帆,蹴起層波漾離色。
棲棲向瘴國。
誰識。
行吟???。
清樽對、豪氣半消,霜匣故鳴劍三尺。

從頭話萍跡。
記雨夜聯(lián)床,漚夢分席。
疏狂間乞歌姬食。
偏幕燕愁重,露蟬魂警,飛鳶驚墮背漢驛。
望云黯南北。

惻惻。
怨懷積。
便說與相思,花外音寂。
成連海上清何極。
料曲奏流水,淚飄蠻笛。
西風(fēng)催遍,醉又醒,斷漏滴。
蘭陵王?柳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陳匪石
倚空碧。
金縷毿毿弄色。
東城樹、曾記手栽,宿雨朝煙過寒食。
飛花舊巷陌。
誰憶塵梁燕跡。
青蕪地、如對故人,離合頻年未頭白。

單衣又寒惻。
看遠岸嘶驄,前渡浮鹢。
桃花流水春歸急。
愁弱絮飄墮,化萍無影,聞歌江上付太息。
甚杯酒消得。

脈脈。
意猶昔。
待栗里人歸,重臥窗北。
當門五柳垂絲直。
任朔雁秋老,暮鵑春泣。
龍池?zé)o夢,但醉里,聽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