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47,分350頁顯示
上一頁 311 312 313 314 315 317 318 319 320 下一頁
其它辭典
金弘郁(字 文叔 號 鶴洲 )黃希憲( 金貴 字 雙南 )呂宮(字 長音、蒼忱 號 金門 )金蘭(字 谷生 )金日觀金得臣(字 子公 號 柏谷 )金毓峒(字 稚鶴、鶴沖 )金玉和韓金聲(字 振玉 )金光辰(字 居垣、天樞 號 雙崖、雙巖 )吳從魯(字 秉禮 號 金堂 襄憫 )金和(字 燮之 號 繩旸 )金是瀛(字 天石 )錢應(yīng)金(字 而介、上士 )王朝式(字 金如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分宜人,原名金貴,字雙南。天啟五年進士。授順德知縣,擢御史,崇禎末官至河道總督。福王時以輕棄封疆逮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3—1664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武進人,字長音,一字蒼忱,號金門。順治四年進士第一,授秘書院修撰,累官弘文院大學(xué)士。以修《資政要覽》書成,加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維基金蘭(?—17世紀),字谷生,紹興府馀姚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金蘭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婺源知縣;朝廷提出禁止東林黨,毀壞書院以充實糧餉,他提出當?shù)厥侵祆涔枢l(xiāng)而得以保全。之后升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以流寇問題嚴重上陳便宜四事,歷任陜西巡按御史、長蘆巡鹽御史、應(yīng)天督學(xué)御史,再轉(zhuǎn)為應(yīng)天府丞、太常卿后辭官歸鄉(xiāng)。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起用金蘭為太常卿,紹興失陷后去世。孫子金煜是清朝順治十五年進士、金烜則擅長詩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人。天啟五年授守備,效力關(guān)門。崇禎初加副總兵,守馬蘭峪,屢拒清兵,錄功累擢左都督。十年清兵攻朝鮮,從陳洪范往救,在皮島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簡介金得臣,朝鮮王朝宣祖、肅宗年間的詩人。字子公,號柏谷。原籍安東。金得臣的《終南叢志》是李朝后期出現(xiàn)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的重要詩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44
【介紹】:
明保定人,字稚鶴,又字鶴沖。崇禎七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十四年授御史,屢建言。十七年命監(jiān)李建泰軍,馳赴保定,力御農(nóng)民軍,被俘自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鶴沖,保定人。崇禎甲戌進士,除中書舍人擢湖廣道御史監(jiān)宣大軍尋督禁旅扼畿南要地保定陷殉難
維基金毓峒(?—1644年),字稚鶴,號鶴沖,保定中衛(wèi)(今屬河北省保定市)籍直隸完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崇禎七年(1633年)甲戌科進士。初官中書舍人。崇禎十四年(1641年),陛見崇禎帝,面陳漕運事務(wù),符合上意,授監(jiān)察御史。又上疏批評兵部尚書陳新甲「庸才誤國」,戶部尚書李待問「積病妨賢」。崇禎十六年(1643年),巡按陜西,反對朝廷強令孫傳庭出關(guān)未果。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奉命監(jiān)李建泰軍,奔赴山西,方至保定,李自成大軍已迫近。于是偕同邵宗元等守城。城陷被執(zhí),投井自盡。《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44
【介紹】:
明末清初遼東人。明開原千總,降努爾哈赤,授參領(lǐng),隸漢軍正黃旗。入關(guān)時,遷副都統(tǒng),署河南懷慶總兵官,在濟源與大順軍交戰(zhàn),陣亡。
人物簡介
維基韓金聲(?年—1641年),字振玉,河南河南府河南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刑部觀政,授邯鄲縣知縣。后辭官家居,崇禎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陽,鄉(xiāng)官來秉衡、劉芳奕、??四?、郭顯星、韓金聲、王明、楊萃、荀良翰等人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滁州府全椒人,字居垣,號雙崖。崇禎元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巡視西城,治內(nèi)使殺人罪。出按河南,條奏達三百余章,彈劾不避權(quán)貴,以疏請罷遣中官忤旨調(diào)外。后召為大理寺正,進太仆丞,又以疏救劉宗周降級調(diào)外。福王時起故官不赴。明亡后家居二十余年卒。
維基金光辰,字居垣,又字天樞,號雙巖,直隸全椒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元年(1628年)進士,授行人。歷官河南按察使、太仆寺丞、左僉都御史。曾巡視北京西城,彈劾不避權(quán)貴,凡疏三百馀章。崇禎恢復(fù)使用宦官監(jiān)軍后,光辰說:“臣往在河南,見皇上撤內(nèi)臣而喜?!背绲澥迥晡逶?,擢左僉都御史。因力救劉宗周被貶京外。明亡后,家居二十余年而卒。
人物簡介
維基吳從魯(?—1646年),字秉禮,別號金堂,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萬歷三十一年癸卯科鄉(xiāng)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授河南南陽縣知縣。左遷江西按察司知事,升福建某縣令。擢刑部貴州司主事,轉(zhuǎn)工部虞衡司主事。奉敕提督湖廣紫荊關(guān),以剛直觸忤權(quán)貴,降職為長蘆鹽運司運判。后調(diào)任都察院經(jīng)歷,升為兵部武庫司員外,遷任本部車駕司郎中。出任四川布政司右參議,分守上川南道。不久,以養(yǎng)病歸山陰州山故里。順治元年(1645),魯王在紹興監(jiān)國,禮部侍郎王思任薦之,授通政使司左參議。監(jiān)國魯元年丙戌(1646)六月丙子朔,江上兵潰,二十八日,清兵破義烏,浙東不守,從魯年已八十,野服避居入山;誓不薙發(fā),設(shè)棺于庭曰:“有蹤跡我者,即蓋棺!”不久病重,沐浴后正衣冠含笑入臥棺中,命家人蓋之,遂氣絕。初,從魯兄吳從義知長安縣,城陷投井死。從魯臨命時曰:『吾恐有愧于吾兄也』。魯王賜謚曰襄憫。
人物簡介
維基金和,字燮之,號繩旸,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同進士出身。父金德普,福建通判。崇禎六年癸酉科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三甲進士,工部觀政,初授溧陽縣知縣,調(diào)繁山陽縣,尋歸里。無子,自營丘隴(墳?zāi)梗?,筑舍植花果其旁?/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天石,松江人。崇禎時諸生有蓬山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浙江嘉興人,字而介。善詞,有《古處堂集》。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應(yīng)金字而介,一字上士,嘉興人。崇禎間茂材。有南雅集,詩亦清雋可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607—約1644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字金如。沈國模弟子。守王陽明格物致知之說,為劉宗周所器重。崇禎末浙中大饑,首倡賑粟,全活甚眾。以天下多事,擬奔走四方,求豪杰之士,共謀戰(zhàn)守,未能實現(xiàn)。明亡后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