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4
【介紹】:
金太祖次子,本名繩果。天輔中,與完顏杲奔襲遼天祚帝于鴛鴦濼,攻克西京。太祖死,與兄完顏宗干率宗室、群臣擁立太宗。熙宗時,追謚景宣皇帝,廟號徽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和叔。哲宗元符三年進士。欽宗靖康初,以主客司郎中出使金國,被執(zhí),不屈,徙之極北寒凍之地,幽佛寺十余年。病革,以國仇未報為憾,南向一慟而絕,享年七十二。
全宋詩林沖之,字和叔,莆田(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士(清乾隆《興化府莆田縣志》卷一八)。歷御史臺檢法官,知臨江、南康。欽宗靖康初以主客郎中使金,抗節(jié)不屈,虜居北地十馀年,病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4—1170
【介紹】:
宋歙州休寧人,字彥亨?;兆谛土赀M士。調(diào)洪州新建縣主簿。高宗紹興初遷殿中侍御史。秦檜兄秦梓附梁師成,安節(jié)劾之,梓罷,檜銜之,遂不出十八年。檜死,起知嚴州,累遷兵部侍郎,權(quán)吏部尚書兼侍讀。以敷文閣學士致仕。有《周易解》、奏議表疏及文集。
全宋文·卷四○七○金安節(jié)(一○九四——一一七○),字彥亨,歙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宣和六年進士,調(diào)洪州新建縣主簿。紹興初,除司農(nóng)丞,又遷殿中侍御史。劾秦檜兄梓附麗梁師成,檜銜之。去官不出凡十八年。檜死,起知嚴州,除浙西提刑。歷官大理卿、宗正少卿、禮部侍郎。孝宗即位,拜兵部侍郎,官至權(quán)吏部尚書兼侍讀,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文集三十卷、奏議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六有傳,又見其子金文剛所作《金公家傳》(《新安文獻志》卷七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立之。盧知原弟。以父蔭補官。累官吏部尚書,以官秩次第履歷總為一書,功過殿最,開卷了然,吏不能欺。高宗紹興中,為端明殿學士、川陜宣撫副使。金人攻關(guān)輔,法原視山川險阻,分地置將,屢敗金兵。素與吳玠不睦,后為玠所劾,憂恚而卒。
全宋詩盧法原(?~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自知雍丘縣積官太府少卿,賜同上舍出身。使遼還,遷司農(nóng)卿,賜三品服。為吏部尚書?;兆谛土辏ㄒ灰欢模?,罷為顯謨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五)。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三三)。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提舉臨安洞霄宮(同上書卷四九)。二年,起知夔州,尋為龍圖閣學士、川陜宣撫處置副使(同上書卷八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七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九盧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蔭補官,嘗知雍丘縣,政和中為金部員外郎,遷太府少卿,賜同上舍出身。宣和中,歷任司農(nóng)卿、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坐王黼累,罷為顯謨閣待制。紹興元年,起知夔州,尋為龍圖閣學士、川陜等路宣撫處置副使,進端明殿學士、川陜宣撫副使。會金人南侵,法原分將堅守,嚴為備御,累敗金兵。因與吳玠不睦,為玠所劾,憂恚而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七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九之一六、食貨四七之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6—1135
【介紹】:
金太祖子,本名訛里朵,死后改名宗堯。太宗天會間,為右副元帥,攻取宋大名府,盡得河北地。又入陜西,破張浚軍于富平。世宗時追尊為簡肅皇帝,廟號睿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6
【介紹】:
金耶懶路完顏部人,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助太祖抗遼,出謀舉兵。與斡魯?shù)绕撇澈8哂啦瑸橐畱新范疾?。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封金源郡王。
人物簡介
簡介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京西北路提點刑獄公事,金人擊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虔州雩都人,字伯禹。年十五,通《五經(jīng)》,人稱廖五經(jīng)。高宗建炎中以茂材異等薦,不第。精堪輿術(shù),卜居金精山,自稱金精山人。有《懷玉經(jīng)》。又有《九星穴法》,疑為后人依托之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9—1157
【介紹】:
金宗室,本名烏野,字勉道。盈歌第五子。好學問,能以契丹字為詩文,國人呼為秀才。年十六從太祖攻寧江州,襲遼主于石輦鐸。太宗時采摭遺言舊事,撰成《祖宗實錄》及《太祖實錄》。累官太師,封秦漢國王。海陵王時,稱疾重不能言。降封金源郡王,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方師尹(一○九九~?),字民瞻,一字元壽,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時年四十九(《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十九年,知泰和縣。二十七年,總領(lǐng)淮西江東錢糧(《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四)。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于廣西提點刑獄任論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三)。事見清光緒《泰和縣志》卷一五。
全宋文·卷四二○九方師尹(一○九九——?),字民瞻,小名彭老,小字元壽。年四十九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二十七年以金部員外郎總領(lǐng)淮西江東軍馬錢糧。三十年為太府少卿、守尚書左司員外郎。三十二年提點廣西刑獄。淳熙二年為江西路提刑。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七、一八四,《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三、職官七二之一三,《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作方思尹)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6—1168
【介紹】:
宋溫州人,字希深。登進士第。歷秘書正字,累官中書舍人,以忤秦檜意被黜。后提舉湖北常平,徙知嘉州,除成都路運判,改潼川路提刑。孝宗乾道二年除金部郎中,官終福建提刑。長于理學,尤精《論語》,每見學者必與講論。
全宋詩何逢原(一一○六~一一六八),字希深,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除敕令所刪定官。十年,遷秘書省正字。十四年,通判池州。十八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十九年,以忤秦檜出為兩浙東路安撫司參議官。二十五年,提舉荊湖北路常平茶鹽,徙知嘉州。三十年,為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判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八、一五二、一五八、一五九、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出為福建路提點刑獄。四年卒,年六十三(《梅溪后集》卷二九《何提刑墓志銘》)。有集,今不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9—1156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憲,號知稼翁。高宗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jié)度推官,還除秘書正字。時秦檜當國,坐譏切時政,罷歸。十九年,起差肇慶府通判,攝知南恩州,重學增廩。檜死召還,終考功員外郎。有《漢書鐫誤》、《知稼翁集》。
全宋詩黃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進士第一,調(diào)平海軍節(jié)度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因忤秦檜,被論予詞。十九年,通判肇慶府(明弘治《興化府志》卷八)。檜卒,召為考功員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宋林大鼐《宋尚書考功員外郎黃公墓志銘》?!↑S公度詩,以明天啟五年黃崇翰刻《莆陽知稼翁集》二卷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五七七黃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師憲,號知稼翁,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紹興八年舉進士第一,授簽書平海軍判官廳公事。十五年,代還,除秘書省正字。時秦檜當國,坐譏時政,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二十一年,通判肇慶府,尋攝守南恩州。決滯訟,除橫斂,增學廩,邦人始有登科者。二十六年初召還引對,切陳嶺南利病,高宗面授考功員外郎。其年八月卒,年四十八。公度工詩詞,有文集十一卷、詞一卷,并存。又著《漢書鐫誤》。見龔茂良《黃公行狀》,林大鼐《黃公墓志銘》(并載《莆陽知稼翁文集》卷一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周金,本北方人,南宋定都臨安后歸宋,因稱“歸正人”。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金遣使通古議和,因周與通古早年有交,曾奉旨送通古返金境。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