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0—1891 【介紹】: 清湖北蒲圻人,初名于逵,榜名霖若,字云黼,晚號贅叟,又號楚天漁叟。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授吏部主事。光緒間官至工部尚書。工書善詩。有詩文集。
賀壽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賀壽齡,陜西省西安府渭南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三年(1877年),參加丁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20名。同年五月,分部學習。
《國語辭典》:賀壽(賀壽)  拼音:hè shòu
祝賀壽辰。通常用于對老年人。如:「今天是爺爺八十大壽,親朋好友都來賀壽。」
分類:賀壽祝壽
《國語辭典》:上壽(上壽)  拼音:shàng shòu
1.古稱長壽之尤者為上壽。其說有三: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九十歲。《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固啤?追f達。正義:「上壽百二十,中壽百,下壽八十?!埂肚f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jié)h。王充《論衡。正說》:「上壽九十,中壽八十,下壽七十?!?br />2.祝壽。漢。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jié)h。揚雄甘泉賦〉:「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屏玉女而卻宓妃。」
《漢語大詞典》:三壽(三壽)
(1).猶三老。《詩·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毛 傳:“壽,考也?!?馬瑞辰 通釋:“據(jù)下言如岡如陵,是祝其壽考,則壽從傳訓考為是??吉q老也,三壽,猶三老也?!?span id="x8atjc3"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恭,送迎拜乎三壽?!?薛綜 注:“三壽,三老也。言天子尊而養(yǎng)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來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賦》:“奉三壽以勗天下之孝,設(shè)三乏以勸諸侯之風?!?br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唐 孔穎達 疏。后泛指高壽。 唐 張說 《崔訥妻劉氏墓志》:“嗚呼!天道輔仁,人道與順,眷茲大德,不遐三壽,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閲世彌三壽,還鄉(xiāng)忽九原?!?/div>
《國語辭典》:祝嘏  拼音:zhù gǔ
1.古代稱負責宗廟祭祀的執(zhí)事?!抖Y記。禮運》:「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固啤?追f達。正義:「言祝嘏于時以神之恩慈而告主人。」《孔子家語。卷七。禮運》:「諸侯祭社稷宗廟,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
2.祭祀時,祝禱的文辭?!抖Y記。禮運》:「脩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
3.本稱賀天子壽為「祝嘏」。后泛指賀壽。清。袁枚〈嚴道甫侍讀五十壽序〉:「雖然有介壽之文,而無期頤昌熾尋常祝嘏之詞,則自余始也?!?/div>
《國語辭典》:拜壽(拜壽)  拼音:bài shòu
拜賀生日。《官話指南。卷一。應對須知》:「今兒個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來拜壽,預備一點兒薄禮請您賞收?!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襲人笑道:『這是他來給你拜壽。今兒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該給他拜壽。』」
《漢語大詞典》:軸金(軸金)
賀壽買幛軸的禮金。 明 李贄 《豫約》:“出分金,擺酒席;出軸金,賀壽旦?!?/div>
分類:賀壽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