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譽(yù)髦(譽(yù)髦)  拼音:yù máo
有美譽(yù)的讀書人?!对娊?jīng)。大雅。思齊》:「古之人無斁,譽(yù)髦斯士?!埂队讓W(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騷客即是詩人,譽(yù)髦乃稱美士?!?/div>
《國語辭典》:延譽(yù)(延譽(yù))  拼音:yán yù
播揚(yáng)美譽(yù)?!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子布佐策致延譽(yù)之美,輟哭止哀有翼戴之功?!?/div>
《國語辭典》:民譽(yù)(民譽(yù))  拼音:mín yù
人民的贊譽(yù),指有好的政聲。《文選。盧諶。贈(zèng)崔溫》:「黔庶茍?jiān)啤好庾镬濉?,何暇收民譽(yù)?!埂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思我民譽(yù),緝熙帝圖。」
《國語辭典》:時(shí)譽(yù)(時(shí)譽(yù))  拼音:shí yù
當(dāng)時(shí)的聲譽(yù)。如:「時(shí)譽(yù)甚隆」?!逗鬂h書。卷二七。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吳良》:「每處大議,輒據(jù)經(jīng)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時(shí)譽(yù)?!埂段簳?。卷四○。列傳。陸俟》:「長子煒,字道暉,與弟恭之并有時(shí)譽(yù)?!?/div>
分類:稱譽(yù)
《國語辭典》:馳譽(yù)(馳譽(yù))  拼音:chí yù
聲名遠(yuǎn)播。如:「中國八大山人的作品,至今仍馳譽(yù)于世?!?/div>
分類:馳名
《國語辭典》:干譽(yù)(干譽(yù))  拼音:gān yù
釣取名譽(yù)。《宋史。卷三四三。鄧潤甫傳》:「論恤民力,則疑其違道干譽(yù)?!?/div>
《漢語大詞典》:芳譽(yù)(芳譽(yù))
美好的名聲。 唐 高仲武 中興間氣集·李嘉祐:“ 袁州 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譽(yù)。中興高流,與 錢郎 別為一體?!?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他芳譽(yù)滿皇州,許婚人,冷似秋,當(dāng)不的求親熱殺男家口?!?/div>
分類:美好名聲
《漢語大詞典》:借譽(yù)(借譽(yù))
借重他人或其他事物以博取聲譽(yù)。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故 百里奚 乞食於路, 穆公 委之以政; 寧戚 飯牛車下,而 桓公 任之以國。此二人豈素官於朝,借譽(yù)於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后漢書·宦者傳論:“亦有忠厚平端,懷術(shù)糾邪;或敏才給對,飾巧亂實(shí);或借譽(yù)貞良,先時(shí)薦譽(yù)。非直茍恣兇德,止於暴橫而已。” 宋 曾鞏 《乞出知潁州狀》:“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有見嫉之積毀,無借譽(yù)之私援?!?/div>
《漢語大詞典》:廣譽(yù)(廣譽(yù))
到處皆知的好名聲。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yù)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繡也?!?span id="spkphdx" class="book">《韓非子·說疑》:“主有明名廣譽(yù)於國,而身不難受壑谷鬴洧之卑?!?三國 魏 邯鄲淳 《后漢鴻臚陳君碑》:“是以令問廣譽(yù),塞于天淵?!?/div>
《漢語大詞典》:聞譽(yù)(聞譽(yù))
聽到美名。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秋賦有期次韻》:“郡侯聞譽(yù)親邀得,鄉(xiāng)老知名不放還。”
語本孟子·告子上:“令聞廣譽(yù)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繡也?!焙笠蛞浴奥勛u(yù)”指到處皆知的好名聲。 明 宋濂 《送呂仲善使北平采史序》:“ 仲善 姓 呂 氏, 章貢 人。有學(xué)有文,其聞譽(yù)蓋翕然云。” 清 劉大櫆 《鄭節(jié)母傳》:“家雖貧而聞譽(yù)流于鄉(xiāng)族。” 梁啟超 《致伍秩庸星使書》:“其必不欲循例奉公,碌碌茍且,蹈巧宦之陋習(xí),損海外之聞譽(yù)?!?/div>
《漢語大詞典》:人譽(yù)(人譽(yù))
(1).眾人的贊譽(yù)。后漢書·皇后紀(jì)·和熹鄧皇后:“及 元興 、 延平 之際,國無儲(chǔ)副,仰觀乾象,參之人譽(yù),援立陛下為天下主?!?br />(2).謂人人稱贊。后漢書·黨錮傳·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內(nèi)人譽(yù),憂國忠公之臣?!?/div>
《漢語大詞典》:燕譽(yù)(燕譽(yù))
安樂。譽(yù),通“ 豫 ”。《詩·大雅·韓奕》:“慶既令居, 韓姞 燕譽(yù)?!?朱熹 集傳:“燕,安;譽(yù),樂也?!?span id="3irchzi" class="book">《詩·小雅·蓼蕭》“燕笑語兮,是以有譽(yù)處兮” 朱熹 集傳引 蘇氏 曰:“譽(yù)、豫通。凡之‘譽(yù)’,皆言樂也。” 宋 曾鞏 《王制一》:“爾尚無作匪德,以追配前人之休……俾人預(yù)懷榮之慶,而身兼燕譽(yù)之祥?!?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62448'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十四》:“跪觴祝辭,以永燕譽(yù)。寶祚萬年,磐石鞏固?!?王闿運(yùn) 《鄧太夫人鍾氏墓志銘》:“ 武功君 靡國不到,諏鐘燕譽(yù)?!?/div>
分類:安樂蘇氏
《漢語大詞典》:休譽(yù)(休譽(yù))
美好的聲譽(yù)。 漢 荀悅 《漢紀(jì)·元帝紀(jì)》:“將軍以親戚輔政,貴於天下無二,然眾庶議論,休譽(yù)不專在將軍,何也?”三國志·蜀志·郤正傳:“寧曳尾於涂中,穢濁世之休譽(yù)?!?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于志寧傳》:“伏惟殿下道茂重離,德光守器,憲章古始,祖述前修,欲使休譽(yù)遠(yuǎn)聞,英聲遐暢?!?/div>
《漢語大詞典》:要譽(yù)(要譽(yù))
獵取榮譽(yù)。《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yù)於鄉(xiāng)黨朋友也?!?明 文徵明 《顧春潛先生傳》:“入覲多行包苴,以要譽(yù)當(dāng)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七:“余至 吳門 ,四方之士送詩求批者,每逢佳句,必向人稱説,非要譽(yù)於后進(jìn)也?!?/div>
《漢語大詞典》:文譽(yù)(文譽(yù))
工于為文的聲譽(yù)。 唐 皮日休 《魯望憫承吉之孤為詩序邀予屬和》:“唯我與君堪便戒,莫將文譽(yù)作生涯?!?宋 葛勝仲 《虞美人·酬衛(wèi)卿弟見贈(zèng)》詞:“怪來文譽(yù)滿清時(shí),柿葉書殘,猶自日臨池?!?清 戴名世 《溫濚家傳》:“先生年方少,有文譽(yù)。”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 武后 時(shí),有 深州 陸渾 人 張鷟 ……屢試皆甲科,大有文譽(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