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字介翁。理宗紹定間進士。歷官浙西提刑,計擒??芴K阿六,浙右震悚。除祭酒兼中書舍人。面對,言揆路蔽賢之罪,理宗大悟。尋歸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6—1285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號泉田子,人稱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進士。授濠州司戶參軍。歷本州及臨安府學教授,屢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辦江西提舉常平事。賈似道當政,召試館職,以言不合罷歸,遂閉門著書。宋亡,深居不出。謝枋得甚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全宋詩
許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學者稱山屋先生,婺源(今屬江西)人。從魏了翁學。早年入趙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軍功補校尉,為江東轉運司屬官。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授濠州司戶參軍,七年,兼本州教授。呂文德辟為淮西安撫司準備差遣。遷臨安府教授,以言事罷。寶祐三年(一二五五)為江南西路轉運司干辦,攝提舉常平。召試館職,以忤賈似道罷,歸隱,自號泉田子。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事見本集附錄《宋運干山屋許先生行狀》。 許月卿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明嘉靖刊本為底本。底本文字多奪誤,酌?!端卧姵は忍旒匪浽姟?/blockquote>
全宋文·卷八一四六
許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后更字宋士,晚號山屋,又號泉田子,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初從董夢程游,繼受學于魏了翁。登淳祐四年進士第,歷濠州司戶、本州教授、臨安府學教授、兩浙西路安撫司干辦公事、江西提舉常平。性剛介,屢上書劾權貴,斥丁大全、賈似道奸邪,罷歸。元軍下錢塘,月卿深居一室,數(shù)年不言。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著有《書經(jīng)注》、《百官箴》(存)、《山屋集》等。見《先天集》附錄《宋運干山屋先生行狀》、《山屋許先生事錄》。
黃師雍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閩清人,字子敬。少從黃干學。入太學。理宗寶慶二年進士。調婺州教授,學政一以呂祖謙為法。累拜監(jiān)察御史,劾罷史嵩之。歷官簡淡自守,于邪正之辨甚明。由江西轉運使遷禮部侍郎,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曾穎茂,字仲實,號矩齋,南城(今屬江西)人。歷江西轉運使兼知隆興府(《后村大全集》卷七一《曾穎茂除寶章閣待制依舊江西轉運使兼知隆興府制》)。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權知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官至吏部侍郎(清同治《南城縣志》卷八之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華父,號裕齋。馬之純孫。理宗寶慶二年進士。從真德秀學。歷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入覲歷陳京師艱食、和糴增價、海盜致寇三害。為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減租稅,養(yǎng)鰥寡孤疾,興學禮賢,辟召僚屬,皆極一時之選。以資政殿大學士兼淮西總領,進同知樞密院事。度宗咸淳三年參知政事,五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
全宋詩
馬光祖,字華父,一字實夫,號裕齋,金華(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調新喻主簿。歷知馀干縣、高郵軍、處州、臨安府、建康府。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參知政事。五年,進知樞密院事。《宋史》卷四一六有傳。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1 【介紹】: 宋常州人,字君玉。理宗紹定五年進士。官通判平江府,淮西制置司參議官,知高郵軍,三被言罷。累直龍圖閣,合州告急,制置使馬光祖命士璧赴援,數(shù)立奇功。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后以湖南制置副使知潭州,元兵圍城,力戰(zhàn)解圍。進兵部侍郎兼轉運使。景定二年,賈似道疾其功,誣殺之。
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向士璧,字君玉,號容堂,常州(治今江蘇常州)人。紹定五年進士。歷平江府通判,知安慶府、黃州、湖北安撫使兼歸峽施黔鎮(zhèn)撫使,遷大理卿,馳援合州,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后為湖南安撫副使兼知潭州,以退元兵功授兵部侍郎兼轉運使。賈似道疾其功,景定二年捃其罪,竄死漳州。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宋史全文》卷三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1—1291 【介紹】: 宋嚴州淳安人,初名夢魁,字君錫,一作圣錫。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進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國史修撰。時宰相鄭清之、賈似道擅權,逢辰力詆其非,稱疾歸。除吏、禮二部尚書,俱不拜。宋亡后,隱居蛟峰,授徒講學,學者稱“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堅辭不赴。尊崇朱熹,闡釋孟子和程朱學派道德論。有《孝經(jīng)解》、《易外傳》、《尚書釋傳》、《學庸注釋》、《蛟峰文集》。
全宋詩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夢魁,學者稱蛟峰先生,淳安(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士第一,理宗為改今名,因字君錫,授平江軍節(jié)度簽判。寶祐元年(一二五三),召為秘書省正字。二年,在校書郎任以言事罷。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權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賈似道罷。在婺州開講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遷秘書少監(jiān)、起居舍人。三年,出為江東提刑,徙江西轉運副使。五年,權兵部侍郎。七年,遷吏部侍郎。丁母憂去國,從此絕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從孫淵輯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孫中續(xù)輯外集四卷。事見本集末附黃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讀尚書方公墓志銘》?!》椒瓿皆姡悦魈祉樒吣攴街锌瘫尽厄苑逑壬募罚ú乇本﹫D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全宋文·卷八一七○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初名夢魁,字君錫,嚴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淳祐十年進士第一,理宗改賜今名。初補承事郎、僉書平江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寶祐元年以秘書省正字召入,二年除校書郎,四年除知寧國府。后以著作郎召,復權尚書左郎官。賈似道入相,罷職。咸淳元年,度宗登極,除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直舍人院,尋除秘書監(jiān)、再除起居舍人。三年,除秘閣修撰、江東提刑,四年除江西轉運副使,七年除吏部侍郎。時權奸當?shù)?,逢辰力詆其非,稱疾歸,授徒講學,學者稱蛟峰先生。宋亡,元世祖詔起之,以疾堅辭不出。至元二十八年卒。著有《孝經(jīng)解》、《易外傳》、《尚書傳》、《中庸大學注釋》、《蛟峰文集》等。見文及翁《故侍讀尚書方公墓志銘》(《蛟峰外集》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261 【介紹】: 宋湖州安吉人,曾名瑗,字伯玉,號直齋。寧宗、理宗時,歷溧水、紹興、鄞縣教授,興化軍通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端平三年知臺州,嘉熙元年改知嘉興府。淳祐四年,除國子司業(yè)。后官至侍郎。藏書五萬一千余卷,仿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作《直齋書錄解題》。
全宋詩
陳振孫,初名瑗(《皕宋樓藏書志》卷三三),字伯玉,號直齋,安吉(今屬浙江)人。一作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重修通判廳》)。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為溧水教授(《吳興藏書錄》引《湖錄》)。八年,調紹興府教授,知南城縣(《直齋書錄解題》清盧文弨跋)。召為軍器監(jiān)簿、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平齋文集》卷一八《軍器監(jiān)簿陳振孫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制》)。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興化府(清《福建通志》卷二三)。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臺州兼權浙東提舉。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嘉興府(《會稽續(xù)志》卷二)。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為國子司業(yè)(《梅野集》卷七《授國子司業(yè)制》)。九年致仕。有《直齋書錄解題》傳世。清同治《安吉縣志》卷一二有傳。
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陳振孫,曾名瑗,字伯玉,號直齋,湖州安吉(今浙江安吉)人。嘉定四年為溧水教授,三載去官歸。寶慶三年充興化軍通判、攝郡。端平三年,以朝散大夫知臺州、兼權浙東提舉常平茶鹽事。嘉熙元年改知嘉興府,升浙西提舉。淳祐四年官國子司業(yè)。九年,以寶章閣待制、某部侍郎致仕,家居修《吳興志》。未幾卒,贈光祿大夫。振孫家藏舊書萬卷,官興化軍時又傳錄鄭、方、林、吳等氏舊藏凡五萬馀卷,據(jù)以著為《直齋書錄解題》五十六卷,為有宋著名目錄學著作。惜全書已佚,今僅存永樂大典本二十二卷。事跡見《宋史翼》卷二九,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辟為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為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為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為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全宋詩
高斯得,本名斯信(《鶴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說》),字不妄,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授利州路觀察推官。端平末佐李心傳修四朝史。因冬雷封事忤史嵩之,出通判紹興府,踰年添差通判臺州。淳祐初召為太常博士,遷秘書郎。以言事出知嚴州。遷浙東、湖南提點刑獄。召為禮部郎中,逾年,出為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度宗即位,以秘書監(jiān)召,擢起居舍人,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侍講。出知建寧府。度宗卒,陳宜中入相,以權兵部尚書召,累遷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因處置賈似道事為留夢炎所構,罷。有《恥堂文集》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恥堂存稿》八卷。《宋史》卷四○九有傳?!「咚沟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簡稱殿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四五
高斯得(一二○一——?),本名斯信,字不妄,號恥堂,稼子,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少從李坤臣學,舉紹定二年進士。父死事于沔,奉遺骸以歸,無意仕進。李心傳方修四朝史,辟為史館校勘。屢言事,群憸悚懼,合力排擯斯得,出知嚴州。度宗即位,辟為秘書監(jiān)。度宗崩,以權兵部尚書召。擢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論賈似道誤國得罪,留夢炎乘間罷之。宋亡,隱居苕霅間而卒。著有《詩膚說》、《儀禮合抄》、《增損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長編》、《孝宗系年要錄》、《恥堂存稿》等。見《宋史》卷四○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純甫,號斛峰。初名誠,以犯理宗潛諱改名。理宗端平二年進士。授觀察推官、太學正兼莊文府教授、太學博士。召試館職,歷詆貴戚大臣,直聲暴起。累遷太府少卿、工部侍郎等。度宗時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等,以不容于賈似道罷歸。旋擢權禮部尚書兼侍讀。有《斛峰集》。
全宋詩
李伯玉,初名誠,以犯理宗潛諱改,字純甫,號斛峰,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授觀察推官。召試館職。歷知南康軍、邵武軍、湖北提點刑獄。召赴經(jīng)筵。度宗即位,兼侍講,以忤賈似道,出知隆興府。尋病卒。有《斛峰集》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四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七九八四
李伯玉,字純甫,初名誠,號斛峰,又號畏齋,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端平二年進士第二,授觀察推官。累遷福建提舉常平、淮西轉運判官。拜太府少卿、秘書少監(jiān)、起居郎、工部侍郎。度宗即位,兼侍講,權禮部侍郎。以顯文閣待制知隆興府,為右正言黃萬石論罷。召入覲,擢權禮部尚書兼侍讀,病卒。所著有《斛峰集》。見《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初名誠,以字行,改字之純。理宗淳祐七年進士。知萬載縣。歷樞密院編修官,出知建昌軍,遷江西轉運判官,皆有治績。改都大提點坑冶。金兵渡江,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
全宋詩
鐘季玉,初名誠,以字行,改字之純,樂平(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知萬載縣。召為宗正寺簿,遷樞密院編修,出知建昌軍。以秘書丞召,改都大提點坑冶。元兵渡江,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事見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宋史》卷四五四有傳。
全宋文·卷八一五二
鐘季玉,初名誠,字季玉,后以字行,改字之純,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知萬載縣。以李廷芝薦,累遷樞密院編修,出知建昌軍,改江西轉運判官,后改都大提點坑冶。元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四《忠義傳》九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王華甫,紹興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紹定五年進士。為黃巖縣令。景定初知臺州,建上蔡書院。遷浙東提舉常平。嘗官兵部員外郎。見《宋史》卷四二一、四二五、四三八,《后村大全集》卷七○《除兵部員外郎制》,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一五四。
宋登科記考
字君實。紹興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紹定五年(1232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慶長,號學齋。曾從魏了翁學。官秘書監(jiān)。晚年入元,僑寓衢州,為人講學。有《孝經(jīng)解》、《學齋佔畢》。
全宋詩
史繩祖,字慶長(《宋元學案》卷八○作長慶),眉山(今屬四川)人。從魏了翁學。嘗為江西提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四《史繩祖除直寶章閣江西提舉》),官終秘書監(jiān)。著有《孝經(jīng)解》一卷、《學齋佔畢》四卷。事見《宋元學案》卷八○。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九二九
史繩祖,字慶長,號學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受業(yè)于魏了翁之門。淳祐中知長寧軍,后官梓州漕。歷秘書監(jiān),景定中任江東、江西提舉。官終朝請大夫、直煥章閣、主管成都玉局觀。著有《孝經(jīng)解》、《學齋佔畢》(今存)。見馬廷鸞《碧梧玩芳集》卷五《史繩祖升直煥章閣江東提刑制》、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六四《史繩祖除直寶章閣江西提舉制》,《宋元學案》卷八○及所撰諸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9 【介紹】: 宋潼川人,字逢原,一字叔剛。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jīng)、諸子百家之言。知蒲江縣,后通判太平州,改福州。理宗初政,上書極論當時危亡之征。知慶元府,為沿海制置使,募水軍,造戰(zhàn)艦,蓄糧食。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自建康至池州一帶,列寨置屋,屯戍兵力。度宗時,任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全宋詩
姚希得(?~一二六九),一字逢原,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授小溪主簿。調嘉定府司理,知蒲江縣,通判太平州、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遷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歷江西提刑,知靜江府、慶元府、建康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咸淳五年卒。有《橘州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全宋文·卷七七二三
姚希得(?——一二六九),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歷知盤石、蒲江,通判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遷太府寺丞,知大宗正丞,進秘書丞。出為提舉江西常平,改提刑,知靜江府。召為秘書少監(jiān),遷宗正少卿兼權給事中。出為兩淮宣撫司判官,知慶元府。召為工部尚書,改刑部,為沿江制置使兼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兼淮西總領。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以言罷。起知潭州,辭。咸淳五年卒。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陳肖孫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一六五
陳肖孫,字伯巖,慶元府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登淳祐四年進士第。咸淳中以善政事驟用,由大理丞、戶部郎中知嘉興府、兼浙西提刑,尋兼度支郎官。在官以廉稱,食惟蔬食脫粟,人呼為「菜湯知府」。以寇作措置失宜罷。年六十一終。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六,正德《姑蘇志》卷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