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永康人,字仲實。少入太學(xué)。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大理寺丞、浙東提點刑獄,改江東。寧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部侍郎,慶元初權(quán)吏部侍郎。以儒學(xué)奮身得以受知,官職未嘗幸遷。韓侂胄嘗誘以諫官,俾誣趙汝愚,孟明不從,以此為士論所重。
全宋文·卷五七七三
應(yīng)孟明,字仲實,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隆興元年舉進士。調(diào)臨安府教授,繼為浙東安撫司干官、樂平縣丞。薦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拜大理寺丞。尋除江東提點刑獄,進直秘閣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光宗即位,遷浙西提點刑獄,尋召為吏部員外郎,改左司,遷右司,再遷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寧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部侍郎,慶元初權(quán)吏部侍郎,卒。《宋史》卷四二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明州人,字德先,一字德老。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孝宗淳熙中,累遷知秀州、工部尚書。光宗疾,與丞相趙汝愚定策立寧宗。寧宗即位,出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始與汝愚協(xié)濟大計,冀引己共政。及外除,頗觖望,乃上疏誣訐汝愚。后遷資政殿大學(xué)士,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嘉定間奉祠歸,尋卒。
全宋文·卷五四○五
趙彥逾(一一三○——一二○七),字德老,宗室,居于鄞(今浙江寧波)。紹興三十年進士。隆興元年任象山主簿。淳熙五年知秀州。累遷太府少卿、四川總領(lǐng)。后除戶部侍郎、工部尚書。光宗疾,與趙汝愚等策立寧宗。慶元元年再入川,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定策勛累遷資政殿大學(xué)士。三年,為江東安撫使、兼行宮留守司公事。嘉泰四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次年除宮觀。開禧三年卒,年七十八。累贈太師、吉國公。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九、一○,《景定建康志》卷一,《宋史》卷二四七《宗室傳》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唐卿,字相之,號慎言居士,紹興(今屬浙江)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一○)。官集賢院修撰。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趙不迂,紹熙三年任廣東提舉。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0—1219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履常。趙汝愚長子。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歷官監(jiān)饒州贍軍酒庫、撫州軍事推官、江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等。因父被貶死,闔門自處數(shù)年。父追復(fù)故官,起知南昌縣。改監(jiān)都進奏院,請昭雪父冤,改正誣史。出知江州,蠲和糴,修陂塘。提舉江西常平兼權(quán)隆興府事,修復(fù)養(yǎng)濟院,更張社倉。官至直秘閣、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
全宋文·卷六七○三
趙崇憲(一一六○——一二一九),字履常,居馀干(今江西余干西北),汝愚長子。淳熙八年以取應(yīng)對策第一,越三年擢甲科,為保義郎、監(jiān)饒州贍軍酒庫,累官江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父貶死,闔門自處。父復(fù)故官職,起知南昌縣,升藉田令,改監(jiān)行在都進奏院。歷秘書郎、考功郎,出知江州。提舉江西常平兼權(quán)隆興府及帥漕司事,遷轉(zhuǎn)運判官仍兼帥事,以直秘閣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嘉定十二年卒,年六十。見真德秀《趙華文墓志銘》(《真文忠公集》卷四四)、《宋史》卷三九二《趙汝愚傳》附《趙崇憲傳》。
鄭公顯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隱之。孝宗乾道二年進士。調(diào)建州司戶。秩滿,獻時事十論。歷知同安縣,累官權(quán)刑部郎,兼直學(xué)士院。廟堂表制,多出其手。有文集。
全宋文·卷五八二九
鄭公顯,字隱之,漳州龍溪(今福建漳州)人,登乾道二年進士第,調(diào)富沙戶曹。秩滿,獻時事十論于朝,除潮州教授,改知同安縣。召監(jiān)進奏院,遷宗正簿。紹熙初為太府寺丞、兼敕令所刪定官;五年,自宗正丞除浙西提舉,改湖南提舉。慶元初為左司郎中。又權(quán)刑部郎官、兼直學(xué)士院。官至朝奉大夫、龍溪縣開國男。著有文集十卷及《語錄》傳世。見《攻愧集》卷三九,《吳郡志》卷七,《咸淳臨安志》卷八,《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七,《新安文獻志》卷六八,嘉靖《龍溪縣志》卷八,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六五
趙不逖,字茂中,太宗六世孫。紹熙四年以朝奉大夫知嚴州,慶元二年為江西提點刑獄。見樓鑰《除江西提刑制》(《攻愧集》卷三九),《宋詩紀事補遺》卷九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仁和人,寓居嘉興崇德,字子明。莫琮子。第進士。歷知宜春縣、嚴州,有惠政。官至湖廣南庾提舉。
全宋詩
莫若晦,字子明,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琮次子。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歷知袁州、徽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六五)。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知嚴州。三年,遷湖南提舉(《淳熙嚴州圖經(jīng)》卷一)。事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4—1233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同叔。史浩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起居郎。寧宗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對金用兵。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得楊皇后寵信,殺侂胄,函首送金議和。嘉定元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后寧宗死,矯詔擁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拜太師,專擅朝政。卒謚忠獻。
全宋文·卷六七七四
史彌遠(一一六四——一二二三),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慶元府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嘉泰三年知池州,四年提舉浙西常平。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開邊。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在楊皇后支持下,密謀誅韓侂胄,進禮部尚書。嘉定元年遷知樞密院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寧宗崩,擁立理宗,依前右丞相兼樞密使。紹定六年卒,年七十,謚忠獻。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江公亮,字元弼,開化(今屬浙江)人。溥子(《漫塘文集》卷二四《書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寧宗嘉泰四年(一二○四)知句容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全宋文·卷三五○四
江公亮,字元弼,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元符三年進士,政和三年任上虞縣丞。紹興初為倉部郎,遷左朝散大夫、直秘閣。十年,除宗正少卿。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四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五,劉宰《書衢山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漫塘文集》卷二四)。
全宋文·卷六七○五
江公亮,字元弼,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溥子。嘉泰四年知句容縣,嘉定間知撫州。見劉宰撰《書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漫塘集》卷二四),程俱《北山集》卷一九、《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六○
趙亮夫,字茂德,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淳熙十二年知廣德軍,紹熙、慶元間歷知秀州、常州、湖州。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四、七三之六二、七四之五,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一一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鄧友龍,字伯允,長沙(今湖南長沙)人。乾道八年進士,累官起居舍人、秘書監(jiān)。嘉泰間為侍御史。開禧二年以御史中丞為兩淮宣撫使,遷給事中。因力主伐金失敗,除名徙循州。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史》卷三八《寧宗紀》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8—1210 【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思誠。陳康伯孫。以恩補承奉郎,監(jiān)平江府糧料院。光宗即位,上十事,多切要。歷太府、宗正丞、直秘閣、兩浙運副,所至延問貧民,頗著聲跡。寧宗開禧元年,為太府卿兼夏官侍郎。諫北伐,忤當事者,命提舉玉局觀。明年出為江西運副,罷再奉祠卒。性通達,而以門閥自畏。慶元時攻朱熹之學(xué),勸韓侂胄勿為已甚,故道學(xué)不遂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子潛。孝宗淳熙間進士。歷官司農(nóng)少卿、提點浙西刑獄,剖決無滯。時旱蝗民饑,官吏仍督逋賦稅,乃盡釋之,期以秋后償付,民藉以生。改福建憲使,請老歸。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0—1249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南叔,號獨善。史彌遠從弟。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楊簡弟子。知溧水,入監(jiān)都進奏院,出提點江東刑獄。饒、信、南康三郡大旱,以等第賑糶,全活百余萬口。饒州兵籍溢數(shù),請?zhí)弑?,廩給大省。召為司封郎中,以兄子史嵩之入相,引嫌奉祠,里居絕口不言時事。
全宋詩
史彌鞏(一一七○~一二四九),字南叔,號獨善,鄞(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調(diào)峽州教授。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知溧水縣(清光緒《溧水縣志》卷五)。三年,除秘書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衢州。歷江東提刑(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二)。江西宣撫使(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知婺州。淳祐九年卒,年八十。有《獨善先生文集》,已佚。事見《至正四明續(xù)志》卷二,《宋史》卷四二三有傳。
全宋文·卷六九四○
史彌鞏(一一七○——一二四九),字南叔,號獨善,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漸子,彌忠弟。好學(xué)彊記,紹熙八年入太學(xué),升上舍。以從兄彌遠柄國,不獲試,嘉定十年始登第。入李??幕府,改知溧水縣。端平初入監(jiān)都進奏院。出提點江東刑獄,召為司封郎中,以兄子史嵩之入相,出知婺州。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著有《獨善先生文集》二十卷。見《宋史》卷四二三本傳,《至正四明續(xù)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