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16,分6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腳氣
旗腳
跂腳
石腳
著腳
插腳
三腳
一腳
根腳
老腳
折腳鐺
腳乘
腳頭
鬢腳
春腳
《漢語大詞典》:腳氣(腳氣)
(1).由缺乏維生素B1的病癥。患者有下肢肌肉疼痛麻木、水腫或心跳氣喘等癥狀。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中風(fēng)歷節(jié):“烏頭湯方,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唐 柳宗元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span id="bccmb3i"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回:“小人近日有些腳氣的癥候,十分走不的多路?!?陶行知 《教學(xué)做合一下之教科書》:“它是 上海 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腳氣病,寸步難行?!?br />(2).腳癬的俗稱。參見“ 腳癬 ”。
《國語辭典》:腳癬(腳癬)  拼音:jiǎo xiǎn
病名。一種由皮癬菌感染足部所形成的皮膚病。癥狀是起水泡、奇癢、抓破后流黃水,嚴(yán)重時會導(dǎo)致潰瀾。腳趾之間為好發(fā)部位,也稱為「足癬」、「香港腳」。
《漢語大詞典》:旗腳
亦作“旂腳”。 猶旗尾。 宋 梅堯臣 《龍女祠祈順風(fēng)》詩:“龍母龍相依,風(fēng)云隨所變。舟人請予往,出廟旗腳轉(zhuǎn)?!?宋 蘇軾 《泗州僧伽塔》:“我昔南行舟繫 汴 ,逆風(fēng)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旂腳轉(zhuǎn)。” 宋 葉適 《后端午行》:“一村一船徧一鄉(xiāng),處處旗腳爭飛揚(yáng)。”
《漢語大詞典》:跂腳
(1).瘸腿。 清 吳錫麒 《點絳唇·中元夕觀盂蘭會》曲:“高掛起赦罪牌儘阿鼻獄跂腳蒙頭一齊放出,明貼上祀孤榜縱鬼門關(guān)披枷帶鎖普例容過?!?br />(2).蹺起腳。 清 曹寅 《題蕭靈曦臨清閟閣圖時徐史折花插瓶以付之》詩之四:“山川 建業(yè) 原如畫,誰禁江亭跂腳眠?!?清 黃遵憲 《游箱根》詩:“我方跂腳眠,夢騎赤龍舞?!?/div>
分類:瘸腿起腳
《漢語大詞典》:石腳
(1).山腳。 唐 鮑溶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鳳凰城 南 玉山 高,石腳聳立爭雄豪。” 唐 李群玉 《宿鳥遠(yuǎn)峽化臺遇風(fēng)雨》詩:“龍湫在石腳,引袂時一取?!?br />(2).石砌的墻基。《傣族情歌·月光這么好》:“我們情意多相合,好比月亮配娑羅,好比泥巴配蓮藕,好比屋墻靠石腳?!?/div>
分類:石砌山腳
《漢語大詞典》:著腳(著腳)
立足;涉足。 清 費錫璜 漢詩總說五:“學(xué)詩須從第一義著腳,如立 泰 華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br />(1).置足,猶言親臨其地。 唐 韓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公乎真愛山,看山旦連夕,猶嫌山在眼,不得著腳歷?!?宋 范成大 《桑嶺》詩:“人言遠(yuǎn)游好,呼來試著腳?!?宋 楊萬里 《寄題李與賢似剡庵》:“我曾著腳 勾踐 國,奉詔 昭陵 省松柏?!?br />(2).指落腳;涉足。 宋 陸游 《讀史》詩:“人間著腳盡危機(jī),睡覺方知夢境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我 陳珩 若再向花柳叢著腳時,永遠(yuǎn)前程不吉,死於非命?!?br />(3).確實的,可靠的。《西游補(bǔ)》第六回:“我有一個道理:逕到臺上,見了 項羽 ,把 始皇 消息問他,倒是個著腳信?!?/div>
《國語辭典》:插腳(插腳)  拼音:chā jiǎo
參與、加入。宋。陸游鷓鴣天。插腳紅塵已是顛〉詞:「插腳紅塵已是顛,更求平地上青天?!埂督鹌棵贰返谒娜兀骸竼喂茏旒馍嗫斓?,不管你事也來插一腳?!挂沧鳌覆遄恪?。
《駢字類編》:三腳(三腳)
五代史杜重威傳:轉(zhuǎn)運(yùn)使李榖教重威以三腳木為橋,募敢死士過河擊賊。諸將皆以為然,獨重威不許。
《國語辭典》:一腳(一腳)  拼音:yī jiǎo
1.一只腳。《北史。卷九四。高麗傳》:「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插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br />2.一下子。《水滸傳》第二四回:「一腳歇了擔(dān)兒,便去除了簾子,關(guān)上大門?!挂沧鳌敢荒_地」。
3.獸身的四分之一部分。《通俗編。數(shù)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元。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腳狗肉賣不了的?!?br />4.一個。《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腳媒人?!?br />5.一份。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腳。」
6.一方面?!锻ㄋ拙?。數(shù)目》引《朱子語錄》:「興于詩章,只是游藝一腳意思?!?/div>
《國語辭典》:根腳(根腳)  拼音:gēn jiǎo
1.植物或建筑物根基。唐。李咸用小松歌〉:「庭閒土瘦根腳獰,風(fēng)搖雨拂精神醒?!?br />2.事物的基礎(chǔ)。《朱子語類。卷一二一。訓(xùn)門人九》:「須盡記得諸家說,方有個襯簟處,這義理根腳方牢,這心也有殺泊處?!挂沧鳌父?。
3.詳情、底細(xì)。《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王惠與李彪見他出去外面歇宿,只說是在花柳人家,也不查他根腳?!挂沧鳌父_」。
4.家世、出身。元。睢景臣〈哨遍。社長排門套〉:「你須身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shù)。」
《國語辭典》:老腳(老腳)  拼音:lǎo jiǎo
通行無阻的識途老馬。引申為可自由行動的命令或信物。《金瓶梅》第一三回:「哥剛才已是討了老腳來,咱去的也放心。」
《漢語大詞典》:折腳鐺(折腳鐺)
斷腳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雷:“騞然墜地,變成熨斗、折刀、小折腳鐺焉?!?span id="cfdt3ic" class="book">《景德傳燈錄·汾州大達(dá)無業(yè)國師》:“茅茨石室,向折腳鐺子里煮飯喫過三十二十年,名利不干懷,財寶不為念,大忘人世,隱跡巖叢?!?清 錢謙益 《送瞿稼軒給事南還》詩:“橛頭船里新茶灶,折腳鐺邊舊佛龕?!币嗍∽鳌?折鐺 ”。 清 黃宗羲 《顧玉書墓志銘》:“憔悴江湖,紅米折鐺。”
《漢語大詞典》:腳乘
(1).運(yùn)載工具,如舟車騾馬等。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二:“臣尋急令 保德 、 火山 、 苛嵐 軍人戶各備腳乘於府州,請搬上件隨軍。” 宋 蘇軾 《上執(zhí)政乞度牒賑濟(jì)及因修廨宇書》:“輒以一面告諭商旅,令儲峙米斛,具水陸腳乘,以須度牒之至?!?br />(2).指搬運(yùn)費。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狀》:“又將錢折麥,所估麥價至低,又有倉省加耗及腳乘之類,一文至納四五文?!?span id="fwrh2oj"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二年》:“聞得商旅往來,貿(mào)易僅用會子,一為免商稅,二為省腳乘,三為不復(fù)折閲。”
《國語辭典》:腳頭(腳頭)  拼音:jiǎo tóu
腳步?!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出》:「你道婆婆,怎地了腳頭緊?!乖?。無名氏《朱砂擔(dān)》第一折:「離鄉(xiāng)井,過了些芳草長亭,再不曾半霎兒得這腳頭定?!?/div>
《國語辭典》:鬢腳(鬢腳)  拼音:bìn jiǎo
兩鬢下垂的部位。如:「鬢腳斑白」。也作「鬢角」。
分類:鬢角
《國語辭典》:鬢角(鬢角)  拼音:bìn jiǎo
兩鬢下垂的部位。如:「爸爸的鬢角都花白了。」也作「鬢腳」。
《漢語大詞典》:春腳
(1).舊時稱頌有德政的地方官吏。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戊戌壽張守》詞:“不要 漢 廷夸擊斷,要史家、編入循良傳。春腳到,福星見。”參見“ 有腳陽春 ”。
(2).指春天的時光。 宋 李昴英 《蘭陵王》詞:“孤酌,住春腳,便彩局誰忺,寶軫慵學(xué)。”
《國語辭典》:有腳陽春(有腳陽春)  拼音:yǒu jiǎo yáng chūn
唐代宋璟為太守時,愛民恤物,時人稱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天寶下。有腳陽春》。后稱頌官吏愛護(hù)百姓,施行德政。宋。李昂英〈摸魚兒。怪朝來〉詞:「丹山碧水含離恨,有腳陽春難駐?!姑?。張景《飛丸記》第一九出:「有腳陽春司讞聽,謾說道官清民靖?!挂沧鳌戈柎河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