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8詞典 1分類詞匯 177
《漢語大詞典》:宮屯
謂在皇宮附近駐扎。 宋 曾鞏 《殿前都指揮使制》:“朕擇材勇之士備宮屯之兵,以宿衛(wèi)京師,填附方夏。”
《漢語大詞典》:帝掖
猶宮掖。掖,皇宮中的旁舍,嬪妃所居之處。宋書·后妃傳·明帝陳貴妃:“聲華帝掖,軌秀天嬪?!?/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教坊
唐 代設(shè)置于皇宮中掌女樂的官署名。舊唐書·職官志二:“內(nèi)教坊。 武德 已來,置於禁中,以按習(xí)雅樂,以中官人充使。 則天 改為云韶府, 神龍 復(fù)為教坊?!?/div>
《漢語大詞典》:南北衙
(1). 唐 時皇宮禁衛(wèi)軍分為南衙、北衙,合稱“南北衙”。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眳⒁姟?南衙 ”。
(2). 唐 時謂宰相以下群臣為南衙,稱宮中宦官為北司,合稱“北司、南衙”,亦稱“ 南北衙 ”。參見“ 南衙 ”。
《漢語大詞典》:南衙
(1). 唐 代禁衛(wèi)軍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稱“南牙”,兵分隸十六衛(wèi),統(tǒng)屬宰相管轄。新唐書·尉遲敬德傳:“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jié)度,內(nèi)外始定?!眳⒁姟?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故稱。 唐 吳競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yù)君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quán)過宰相?!?br />(3).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熙陵獎拔郭贄:“一日﹝ 郭贄 ﹞方與僧對弈,外傳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 ,故有南衙之稱?!?宋 陸游 《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何也?曰: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然 太宗 為尹,乃就 晉 邸視事, 晉 邸又在大內(nèi)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div>
《漢語大詞典》:睿艷(睿豔)
指皇宮中的花卉。 南朝 梁 王筠 《奉和皇太子懺悔應(yīng)詔》:“睿艷以煙霞,欄桿若珠琲。善誘雖欲繼,含毫愧文彩?!?/div>
《漢語大詞典》:仁智殿
明 代皇宮殿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nèi)規(guī)制紀(jì)略:“ 寶寧門 門外偏西大殿曰 仁智殿 。俗所謂 白虎殿 也。凡大行帝、后梓宮靈位,在此停供?!?/div>
《漢語大詞典》:中古文
指 漢 代藏于皇宮中的古文經(jīng)籍。漢書·藝文志:“ 劉向 以中古文《易經(jīng)》校 施 、 孟 、 梁丘 經(jīng)。以中古文尚書校 歐陽 、大小 夏侯 三家經(jīng)文。” 顏師古 注:“中者,天子之書也。言中,以別于外耳?!?清 龔自珍 《說中古文》:“ 成帝 命 劉向 領(lǐng)校中五經(jīng)秘書,但中古文之説,余所不信。 秦 燒天下儒書, 漢 因 秦 宮室,不應(yīng)宮中獨(dú)藏尚書,一也; 蕭何 收 秦 圖籍,乃地圖之屬,不聞收,二也?!?/div>
《漢語大詞典》:司馬中(司馬中)
漢 代皇宮的內(nèi)門。漢書·元帝紀(jì):“令從官給事宮司馬中者,得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司馬中者,宮內(nèi)門也。司馬主武,兵禁之意也?!眳⒁姟?司馬門 ”。
《國語辭典》:司馬門(司馬門)  拼音:sī mǎ mén
王宮的外門。因司馬主武事,宮門有士兵守衛(wèi),故稱為「司馬門」?!妒酚?。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埂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div>
《漢語大詞典》:彤鑾(彤鑾)
指皇宮正殿。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又觀其雄峙闕門,凜伏彤鑾;烏鳶慴竄,狐兔摧殘?!?/div>
《漢語大詞典》:液廷
即掖庭。液,通“ 掖 ”;廷,通“ 庭 ”?;蕦m中的房舍,妃嬪所居。漢書·王莽傳上:“皇帝即位三年, 長秋宮 未建,液廷媵未充?!?顏師古 注:“液與掖同音通用。”
《漢語大詞典》:歇眼
指 南宋 京城中秋節(jié)皇宮附近的夜市。 宋 周密 《乾淳歲時記·中秋》:“禁中是夕有賞月延桂……夜深天樂直徹人間。御街如絨綫、蜜煎、香鋪,皆鋪設(shè)貨物,夸多競好,謂之歇眼。燭燈華燦,竟夕乃止?!?/div>
《國語辭典》:天祿琳瑯(天祿琳瑯)  拼音:tiān lù lín láng
紫禁城中的宮殿。是皇宮內(nèi)庭藏書處,清代為收藏宋、元、明善本書之處。
《國語辭典》:登樓望闕(登樓望闕)  拼音:dēng lóu wàng què
闕,皇宮。登樓望闕為宋朝陳寅誓死衛(wèi)國,堅(jiān)守陣地,與全家犧牲殉國的故事。見《宋史。卷四四九。忠義傳四。陳寅傳》。比喻懷念朝廷。
《漢語大詞典》:公車司馬門(公車司馬門)
即司馬門?;蕦m的外門。司馬門的警衛(wèi)由公車掌管,故稱。三輔黃圖·漢宮:“ 漢 未央 、 長樂 、 甘泉宮 ,四面皆有公車司馬門。凡言司馬者,宮垣之內(nèi),兵在司馬,主武事,故謂宮之外門為司馬門?!?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張釋之傳》“太子與 梁王 共車入朝” 唐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宮衞令‘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者皆下,不如令,罰金四兩?!眳⒁姟?公車 ”。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jū
1.兵車。《詩經(jīng)。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
2.官車。《周禮。春官。巾車》:「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
3.漢代的官署名稱。掌管徵召,及受章奏,亦上書者所詣;清舉人入京會試叫上公車,就是依此而來?!队魇烂餮浴>矶?。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買臣到西京上書,待詔公車?!?br />4.復(fù)姓。如秦公子針字伯車,后世別為公車氏。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chē
公共汽車的縮稱。參見「公共汽車」條。
《國語辭典》:獨(dú)占鰲頭(獨(dú)占鰲頭)  拼音:dú zhàn áo tóu
中了狀元??婆e時代,進(jìn)士中狀元后,立在殿階中浮雕巨鰲頭上迎榜,故稱為「獨(dú)占鰲頭」。后亦稱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xiàn)升平策、獨(dú)占鰲頭第一名?!姑鳌Vx讜《四喜記》第一六出:「一戰(zhàn)勝群賢,獨(dú)占鰲頭高選?!挂沧鳌釜?dú)占鰲頭」、「占鰲頭」、「鰲頭獨(dú)占」、「鰲頭獨(dú)占」。
《國語辭典》:獨(dú)占鰲頭(獨(dú)占鼇頭)  拼音:dú zhàn áo tóu
科舉時代稱中狀元。后也用來稱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參見「獨(dú)占鰲頭」條。如:「她在這次競賽之中脫穎而出,獨(dú)占鰲頭獲得冠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