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92
【介紹】:
西漢宗室。景帝第八子。景帝前二年立為廣川王,后徙王趙。巧佞刻深,好法律,持詭辯以中傷人。相二千石至,奉漢法以治,多被中傷,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趙。卒謚敬肅。
全漢文·卷十二彭祖,景帝子。前二年封廣川王,三年徙封趙王,在位六十三年。征和元年薨,謚曰警肅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80
【介紹】:
西漢人。武帝第四子。元狩六年立為燕王。博學(xué)經(jīng)書雜說,好星歷數(shù)術(shù),招致游士。及衛(wèi)太子、齊懷王死,旦自以次第當(dāng)立,上書求入宿衛(wèi)。武帝未許,遂立少子為太子。昭帝立,年幼,霍光秉政。旦與上官桀等謀殺光,廢帝自立,事敗自殺。謚剌。
簡介燕刺王劉旦(?-前80年),漢武帝之子,母李姬,漢昭帝劉弗陵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元狩六年(前117年),受封燕王。征和二年(前91年),巫蠱之禍爆發(fā),太子劉據(jù)兵敗自殺。劉旦在得知長兄的死訊后以為自己年歲居長,便有覬覦太子位的想法。后元元年(前88年),武帝病重,劉旦便上書要求進京宿衛(wèi),反被武帝下詔申斥并削去了三個縣的封地。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武帝幼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劉旦心中不服,便暗中聯(lián)系了宗室劉長、劉澤等人準備造反,散布昭帝非武帝親生的謠言。始元元年(前86年)八月,劉澤準備暗殺青州刺史雋不疑,而后起兵與劉旦響應(yīng),結(jié)果還未起事便被全部抓獲,昭帝顧念親情,并未將事態(tài)擴大化。兩年后,劉旦勾結(jié)大司馬霍光的政敵鄂邑長公主、上官桀等人準備再次謀反,卻又一次被人告發(fā),昭帝下詔申斥劉旦,劉旦自殺,謚號刺王。
全漢文·卷十二旦,武帝長子。元狩六年四月封燕王。元鳳元年謀反,自殺,謚曰刺王。
人物簡介
簡介劉高,趙懷王劉尊弟,前66年-前65年在位,謚曰哀王。
人物簡介
簡介劉恢,西漢劉順之子,繼承城陽王爵,在位八年薨,謚號戴王,子孝王劉景嗣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嬙,或作墻。晉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明妃。西漢南郡秭歸人。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宮中。竟寧元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帝以昭君賜之,號寧胡閼氏。呼韓邪死,上書求歸,成帝命從胡俗。前閼氏子復(fù)株累單于繼立,復(fù)妻昭君,生二女。卒葬匈奴,世稱青冢。相傳昭君入宮后,不肯賄賂畫工,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帝,遂自請嫁于匈奴。臨行,元帝方知其美,查明原委后,乃盡殺畫工毛延壽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28
【介紹】:
西漢人。宣帝第二子。元康三年立為淮陽王。好經(jīng)書法律,聰達有材,宣帝甚愛之。元帝即位,遣之國。后其舅張博為請朝見,事泄,張博兄弟處死,欽被赦免。成帝立,受敬寵異于他國。卒謚憲。
全漢文·卷十二欽,宣帝子。元康三年封淮陽王。河平初薨,謚曰憲王。
人物簡介
簡介西漢時期高密國藩王。公元前31年-前20年在位。謚號懷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45—后23
【介紹】:
西漢末濟南東平陵人,新朝的建立者,字巨君。元帝皇后侄。父早死,折節(jié)讀書,謹事老母、寡嫂,以德行著稱。西漢末,以伯父王鳳推薦,拜黃門郎,遷射聲校尉。成帝永始元年,封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代王根為大司馬。哀帝立,免官就國。平帝立,元后以太皇太后臨朝,召莽復(fù)任大司馬,總攬朝政,進太傅,號安漢公,后加稱宰衡。女為皇后,又加九錫。旋毒死平帝,立兩歲的孺子嬰,以攝政名義居天子位,朝會稱假皇帝,改元居攝。初始元年,稱帝,改國號為新。在位期間,托古改制。將全國民間土地改稱“王田”,奴婢改稱“私屬”,均不得買賣。又推行“五均六筦”,控制壟斷工商業(yè),增加稅收。曾屢次改變幣制,造成經(jīng)濟混亂。又更改官制,恢復(fù)五等爵。法令苛細,賦役繁重。天鳳四年,全國各地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地皇四年,綠林等入長安,莽逃至漸臺,為商人杜吳所殺。新王朝亡,在位十五年。
全漢文·卷五十八莽字巨君,鳳弟曼之子。陽朔中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永始初封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初代王根為大司馬,迎哀帝即位,罷遣就國。元壽初征還京師。哀帝崩,代董賢為大司馬,迎立平帝,拜太傅,封安漢公,進號宰衡,加九錫。平帝崩,迎立宣帝玄孫廣戚侯子嬰為皇太子,年二歲,謂之孺子,自稱攝皇帝,改元,居攝初始,尋即真,國號曰新,又改元三,始建國。天鳳、地皇,在位十八年,為漢兵所誅,傳首縣宛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前2
【介紹】:
西漢平陵人,字公仲。以明經(jīng)射策甲科為郎,后為南陵丞、長陵尉。成帝鴻嘉中,超遷太中大夫,出為九江、河南太守。征入為大鴻臚,徙京兆尹,遷御史大夫。哀帝建平三年為丞相。封新甫侯。哀帝寵幸佞臣董賢,詔益封之。嘉封還詔書,極諫。召詣廷尉獄。系獄二十余日,不食嘔血死。追謚忠。
全漢文·卷四十八嘉字公仲,平陵人。元帝時以明經(jīng)射策甲科為郎,坐事免。建昭中除光祿掾,察廉為南陵丞,復(fù)察廉為長陵尉。鴻嘉中舉敦樸,超遷太中大夫,出為九江河南太守,征拜大鴻臚,徙京兆尹。建平中遷御史大夫,代平當(dāng)為丞相,封新甫侯。元壽元年下獄死,元始四年追謚曰忠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漢東郡聊城人,字公然。光武時為小史,父隆為功曹,俱從都尉行縣遇險,隆以身衛(wèi)都尉,遂死;青亦被矢貫咽。太守張酺擢青為右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5—58
【介紹】:
東漢南陽蔡陽人。光武帝長子。郭后所生,立為皇太子。郭后廢,彊不自安,請出就藩國。封為東海王。卒謚恭。
簡介劉彊(25年-58年),東漢光武帝嫡長子,初立為太子,后改封為東海王,謚號東海恭王,于43年—58年,在位16年。
全后漢文·卷十強,光武長子。建武二年立為皇太子。以母郭后廢,愿備蕃國,十九年封為東海王。永平元年薨,謚曰恭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67
【介紹】:
東漢南陽蔡陽人。光武帝子。封山陽王。有才能而喜文法。明帝時西羌反,荊冀天下有變,私迎占星術(shù)士與謀議,帝聞而徙封廣陵王,遣之國。后使巫祭祀祝詛,事泄自殺。謚思。
全后漢文·卷十荊,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山陽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光武崩,詐作飛書與東海王彊,事發(fā),徙封廣陵王。后坐罪自殺,謚曰思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3
【介紹】:
東漢宗室。光武帝子。母陰后。建武十七年封東平王。少好經(jīng)書。明帝即位,拜驃騎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曾上奏諫明帝勿春獵妨農(nóng)事。帝從之。后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乞退就國。章帝即位,蒼受尊重恩禮,逾于前世,諸王莫與為比。朝廷每有疑政,輒遣使咨詢,蒼悉心以對,多被采納。卒謚憲。
全后漢文·卷十蒼,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為王。明帝即位,德行驃騎將軍。永平五年歸國。建初八年薨,謚曰憲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4
【介紹】:
東漢南陽蔡陽人。光武帝子。封中山王,徙封沛王。好經(jīng)書,善說《京氏易》、《孝經(jīng)》、《論語》傳及圖讖,作《五經(jīng)論》。卒謚獻。
全后漢文·卷十輔,東海王彊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右馮翊公,十七年進爵中山王,二十年徙封沛。在位四十四年,謚曰獻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3
【介紹】:
東漢宗室。明帝子。永平十五年,封汝南王。建初四年,徙封梁王。自少驕貴,不遵法度。信占卜,妄信神言己當(dāng)為天子,心喜。和帝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舉奏暢不道,削成武、單父二縣。暢懼,上疏謝,得自全。卒謚節(jié)。
全后漢文·卷十暢,明帝子。永平十五年封汝南王,建初四年徙封梁王。永元中薨,謚曰節(ji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