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掌握  拼音:zhǎng wò
1.在其權限內(nèi)?!稘h書。卷七六。張敞傳》:「海內(nèi)之命,斷于掌握?!?br />2.控制?!妒酚?。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盖覞h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shù)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
《國語辭典》:不熟  拼音:bù shú
1.沒煮熟。如:「鍋里的肉還不熟呢!」
2.記得不詳確。如:「背不熟,就小心挨揍!」
3.不相識。如:「我跟他不熟,所以不知他的底細?!?/div>
《國語辭典》:積習(積習)  拼音:jī xí
1.長期形成的習慣。漢。蔡邕述行賦〉:「唐虞眇其既遠兮,常俗生于積習?!?br />2.熟練、嫻習?!段倪x。左思。魏都賦》:「剞劂罔掇,匠斲積習?!?/div>
《國語辭典》:誦習(誦習)  拼音:sòng xí
誦讀學習?!妒酚?。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行常帶經(jīng),止息則誦習之?!?/div>
《國語辭典》:詳練(詳練)  拼音:xiáng liàn
精細熟習?!端螘?。卷五七。蔡廓傳》:「卿詳練清濁,今以選事相付,便可開門當之,無所讓也。」《北史。卷五七。周宗室傳。邵惠公顥傳》:「歷事二京,詳練故事,又深自剋勵,文帝頗委任之?!?/div>
《漢語大詞典》:素習(素習)
(1).平素熟習。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所冀爐冶無創(chuàng)置之勞,工匠有素習之便,不煩鑄本,自有利宜?!?span id="3qiyysg" class="book">《宋史·后妃傳上·仁宗楊德妃》:“﹝ 楊德妃 ﹞端麗機敏,妙音律,組紃,書藝一過目如素習?!?魯迅 《偽自由書·“以夷制夷”》:“我要指出來的是‘大刀隊’乃 中國 人自夸已久的特長, 日本 人雖有擊劍,大刀卻非素習?!?br />(2).平時的習慣。 清 朱一是 《花隱道人傳》:“棄其鮮肥素習,衣大布衣,籜冠草屨,曳杖籬落間。”
《漢語大詞典》:明習(明習)
明了熟習。史記·張丞相列傳:“而 張蒼 乃自秦時為柱下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span id="ecczgig" class="book">《南史·隱逸傳下·張孝秀》:“ 孝秀 性通率,不好浮華,常冠穀皮巾,躡蒲履……善談論,工隸書,凡諸藝能,莫不明習。”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堅忍字:“ 淳熙 中,上益明習國家事,老成鄉(xiāng)用矣?!?span id="yvtqwaz" class="book">《天討·諭保皇會檄》:“內(nèi)地紳士,明習法令,通曉政治,十倍爾等,尚不能得一議員之位,況爾等生長外洋,素與政界絶遠者耶?”
分類:明了熟習
《國語辭典》:便人  拼音:biàn rén
1.熟悉某事的人。《禮記。表記》:「后稷,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謂便人?!?jié)h。鄭玄。注:「亦言其謙也。辟仁圣之名,云自便習于此事之人耳。」
2.順便為人辦事的人。《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要覓個便人梢信往家中,取些盤纏,就要個親人來看覷同回?!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鸽S即拿二十兩銀子遞與匡超人,叫他帶在寓處做盤費。匡超人歡喜接了,遇便人也帶些家去與哥添本錢?!?/div>
《漢語大詞典》:熟復(熟復)
(1).反復熟習。 宋 朱熹 《答胡季隨書》:“所喻兩條,前書奉報,已極詳悉。若能平心定氣,熟復再三,必自曉?!?span id="izax8np" class="book">《文獻通考·經(jīng)籍十三》:“獨以予之頑頓不敏,乃能熟復數(shù)過,而僅得其旨意之彷彿?!?br />(2).謂親切,關懷。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李郭詔書:“ 唐 世之所以眷禮名將相者,綢繆熟復至此。 漢 晉 以來所不及也?!?/div>
《漢語大詞典》:夙習(夙習)
謂積習;素所熟習。明史·王應熊傳:“近日諸臣之病,非臨事不擔當之故,乃平時未講求之過也;亦非因循於夙習之故,實愆忘於舊章之過也?!?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絶世之資,必不如專門之夙習也;獨得之見,必不如眾議之參同也。”
分類:積習熟習
《漢語大詞典》:習水(習水)
謂熟習水性。史記·齊太公世家:“ 桓公 與夫人 蔡姬 戲船中, 蔡姬 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晉書·四夷傳·林邑國:“人性兇悍,果於戰(zhàn)鬭,便山習水,不閑平地。”
分類:熟習
《漢語大詞典》:熟爛(熟爛)
(1).熟透。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銀杏:“一枝結子百十,狀如楝子,經(jīng)霜乃熟爛,去肉取核為果。”
(2).十分熟習。 清 方苞 《〈周官集注〉序》:“ 朱子 既稱《周官》徧布周密,乃 周公 運用天理熟爛之書?!?span id="r3v49xb" class="book">《孽?;ā?/span>第二回:“其實我那 雯青 同年兄的學問,實在數(shù)一數(shù)二!文章書法是不消説,史論一門《綱鑑》熟爛,又不消説?!?/div>
分類:分熟熟習
《漢語大詞典》:閑習(閒習)
亦作“閑習”。 熟習。閒,通“ 嫺 ”。呂氏春秋·勿躬:“登降辭讓,進退閑習,臣不若 隰朋 。” 宋 蘇軾 《賜大遼賀興龍節(jié)十日內(nèi)中酒果口宣》:“嘉禮儀之閑習,宜寵錫之便蕃?!?章炳麟 《訄書·顏學》:“兵農(nóng)水火錢穀工虞,無不閑習?!?/div>
分類:熟習
《漢語大詞典》:傷錦(傷錦)
語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何 為邑。 子產(chǎn) 曰:‘少,未知可否?!?子皮 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chǎn) 曰:‘不可……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 僑 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焙笠蛞浴皞\”謂不熟習政事而出任職官必將貽誤公務。 宋 王安石 《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zhèn)\,君恩更飲冰?!?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李王二公書畫:“自此絶意榮望,敢意字民,復在畿邑,斐然學製,寧逃傷錦之譏,曠敗必矣?!?/div>
《國語辭典》:習流(習流)  拼音:xí liú
嫻習于水戰(zhàn)的水師。《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乃發(fā)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