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2分類詞匯 9
《駢字類編》:火盛
后漢書岑彭傳:彭令軍中募攻浮橋,先登者上賞。于是偏將軍魯奇應(yīng)募而前,時天風(fēng)狂急,彭奇船逆流而上,直沖浮橋,而攢柱鉤不得去。奇等乘勢殊死戰(zhàn),因飛炬焚之,風(fēng)怒火盛,橋樓崩燒,彭復(fù)悉軍順風(fēng)并進,所向無前。南史韋睿傳:魏人先于邵陽州兩岸為兩橋,樹柵數(shù)百跨淮通道。睿裝大艦,使梁郡太守馮道根、廬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釗等為水軍。會淮水暴長,睿即遣之,斗艦盡發(fā),皆臨賊壘,以小船載草,灌之以膏,從而焚其橋。風(fēng)怒火盛,敢死之士拔柵斫橋,水又漂疾,倏匆之間,橋柵盡壞。 陰符經(jīng):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剋。注傳曰。夫木性靜動而生火。不覺火盛而焚。其質(zhì)微新論煙生于火。而煙郁火。冰出于水。而冰遏水。故煙而火盛。冰泮而水通。
分類:火盛
《國語辭典》:肝火盛  拼音:gān huǒ shèng
1.中醫(yī)上指因肝機能亢盛而引發(fā)的病癥。有頭痛暈眩、面赤、眼紅、口苦等徵狀。
2.指人脾氣暴躁易怒?!?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七二回:「何苦來,不犯著這樣肝火盛?!?/div>
《國語辭典》:熾然(熾然)  拼音:chì rán
燃燒猛烈。《妙法蓮華經(jīng)。卷二。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div>
《國語辭典》:烘烘  拼音:hōng hōng
1.溫暖的樣子。如:「這屋里怎么這樣熱烘烘的?!?br />2.熾盛的樣子?!端疂G傳》第九二回:「少頃,草場內(nèi)烘烘火起,烈焰沖天。」
3.喧嘩吵雜。如:「只見會場里一片鬧烘烘的?!埂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府?dāng)夜睡還未久,即聽雞鳴。那前邊行商烘烘皆起,引燈造飯。」
《漢語大詞典》:熛怒
(1).火盛貌。《詩·小雅·正月》“燎之方揚” 漢 鄭玄 箋:“火田為燎,燎之方盛之時,炎熾熛怒,寧有能滅息之者!”隋書·禮儀志二:“夏迎 赤熛怒 者,火色熛怒,其靈炎至明盛也。”
(2).引申為熱盛。 元 王惲 《苦熱嘆四十韻》:“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歲。金晶才始狀,熛怒勢此鋭?!?br />(3).風(fēng)迅猛貌。文選·宋玉〈風(fēng)賦〉:“飄忽淜滂,激颺熛怒?!?李善 注:“熛怒,如熛之聲?!?清 吳偉業(yè) 《八風(fēng)詩》之七:“ 飛廉 熛怒向人間, 徐福 求仙恨未還?!?br />(4). 赤熛怒 的省稱。古謂五方帝之一,指南方赤帝,司夏。 金 王琢 《癸酉歲大熱》詩:“手搖斗柄酌炎海,力逐 熛怒 乘離宮。” 清 唐孫華 《酷暑次日忽大風(fēng)雨》詩:“直疑 招矩 戰(zhàn) 熛怒 ,乾坤震動驚雷硠?!?/div>
《國語辭典》:實火(實火)  拼音:shí huǒ
中醫(yī)上指邪熱盛引起肝、膽、胃腸的實證或熱證。有高熱、口乾渴、煩躁、頭痛、口苦、便秘、尿黃赤、舌苔厚黃、脈象有力等現(xiàn)象。
《漢語大詞典》:烜烈
火盛貌。 宋 劉子翚 《溽暑賦》:“熚炥烜烈兮滋熾,洶涌潏溢兮驟驚。”
《漢語大詞典》:煬煬(煬煬)
火盛貌。 馮增敏 《紅色娘子軍》:“頓時,火勢煬煬,濃煙和著辣味鉆進炮樓里。”
《漢語大詞典》:熚炥
火盛貌。 清 惲敬 《喻性》:“束藴而庸庸,積薪而熚炥,焚山燎原,而萬人皆卻走?!?/div>
《漢語大詞典》:烘烔
火盛貌。 前蜀 韋莊 《秦婦吟》:“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div>
《漢語大詞典》:降降
煙火盛貌。《水滸傳》第一回:“﹝太尉﹞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著銀手爐,降降地?zé)?,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后山,指與路徑?!?/div>
分類:煙火火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