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澄正
猶清正。晉書·荀顗傳:“綜核名實(shí),風(fēng)俗澄正?!?/div>
分類:清正
《國語辭典》:風(fēng)塵(風(fēng)塵)  拼音:fēng chén
1.疾風(fēng)。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諷刺之禍,速乎風(fēng)塵?!?br />2.比喻流言蜚語?!赌淆R書。卷四七。謝朓傳》:「遂復(fù)矯構(gòu)風(fēng)塵,妄惑朱紫,詆貶朝政,疑閒親賢。」也作「風(fēng)塵之言」。
3.世俗。唐。高適封丘作〉詩:「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fēng)塵下?!?br />4.形容兵亂。唐。杜甫 野望詩:「海內(nèi)風(fēng)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br />5.比喻旅行的勞累。如:「風(fēng)塵仆仆」。
6.花街柳巷,妓女的生活。宋。嚴(yán)蕊 卜算子。不是愛風(fēng)塵詞:「不是愛風(fēng)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br />7.官途。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fēng)塵?!?/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塵之警
謂兵亂之警報和驚憂。《漢書·終軍傳》:“邊境時有風(fēng)塵之警,臣宜被堅執(zhí)鋭,當(dāng)矢石,啟前行。”新唐書·馬周傳:“若人既勞,而用之不息,萬一中國水旱,而邊方有風(fēng)塵之警,狂狡竊發(fā),非徒旰食晏寢而已?!?明 沈德符 野獲編·河漕·徐州:“僅一憲臣居城中,稱兵使者,而一參戎同事,所部兵止數(shù)百人,脫有風(fēng)塵之警,立見瓦裂?!币嘧鳌?風(fēng)塵之驚 ”。 王闿運(yùn) 《振威將軍張君墓志銘》:“歸葬時,東夷有風(fēng)塵之驚,廷臣諠囂,倉黃促戰(zhàn)?!?/div>
分類:兵亂警報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塵之言(風(fēng)塵之言)
指流言蜚語。晉書·劉聰載記:“聞風(fēng)塵之言,謂大將軍、衛(wèi)將軍及左右輔皆謀奉太弟,剋季春構(gòu)變,殿下宜為之備。”《魏書·王慧龍傳》:“ 義隆 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風(fēng)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币嘧鳌?風(fēng)塵之聲 ”。宋書·氐胡傳·略陽清水氐揚(yáng)氏:“ 梁州 刺史 甄法護(hù) 誣臣遣 司馬飛龍 擾亂 西蜀 ,諸所譖引,言非一事,長涂萬里,無路自明,風(fēng)塵之聲,日有滋甚?!?/div>
分類:流言蜚語
《國語辭典》:冰雪  拼音:bīng xuě
冰與雪。比喻晶瑩純潔?!肚f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埂段脑酚⑷A。卷二三三。南朝陳。江總。再游棲霞寺言志詩》:「靜心抱冰雪,暮齒通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div>
《國語辭典》:清心  拼音:qīng xīn
1.去除雜念,使心情恬靜安寧?!顿Y治通鑒。卷八十。晉紀(jì)二。武帝咸寧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br />2.澄靜沒有雜念的心境?!稌x書。卷九十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div>
《漢語大詞典》:清嚴(yán)(清嚴(yán))
(1).清廉嚴(yán)正;清正嚴(yán)肅。三國志·魏志·王基傳:“為政清嚴(yán)有威惠?!?span id="fyzf51i" class="book">《北齊書·崔昂傳》:“ 昂 本性清嚴(yán),凡見黷貨輩,疾之若讐?!?宋 惠洪 冷齋夜話·韓歐范蘇嗜詩:“ 范文正公 清嚴(yán)而喜論兵?!?span id="i95eaxu" class="book">《天討·軍政府〈討滿洲檄〉》:“ 漢 士在朝,習(xí)其淫慝,人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嚴(yán)之俗,掃地?zé)o餘?!?br />(2).清新濃烈。 清 龔自珍 《寒月吟》之五:“其香何清嚴(yán),臘供今年足?!?/div>
《漢語大詞典》:清肅(清肅)
(1).清正嚴(yán)明。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追先寺:“﹝ 東平王 ﹞ 略 為政清肅,甚有治聲?!?span id="nczscpi" class="book">《舊唐書·良吏傳上·韋仁壽》:“ 仁壽 將兵五百人至 西洱河 ,承制置八州十七縣,授其豪帥為牧宰,法令清肅,人懷歡悅?!?明 張居正 《答趙汝泉書》:“近來吏治,頗為清肅?!?span id="46wtq5l"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七回:“皇上見他人品端方,風(fēng)聲清肅,雖非科第出身,卻是書香世代,因特將他點(diǎn)了學(xué)差?!?br />(2).清平寧靜。 漢 蔡邕 《太尉楊公碑》:“善否有章,京夏清肅。”后漢書·崔寔傳:“故嚴(yán)刑峻法,破姦軌之膽;海內(nèi)清肅,天下密如?!?宋 司馬光 《蘇騏驥墓碣銘》:“縣多寇盜,吏卒單弱,公奬訓(xùn)率厲,擒馘七十餘人,闔境清肅?!?br />(3).清凈嚴(yán)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屈支國:“僧徒清肅,誠為勤勵?!?span id="qjtmjg5" class="book">《明史·朱與言傳》:“家居門庭清肅,鄉(xiāng)人有不善,惟恐 與言 知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嫦娥:“由此閨閣清肅,無敢譁者?!?/div>
《漢語大詞典》:清簡(清簡)
(1).清廉儉約。后漢書·趙咨傳:“ 咨 在官清簡,計日受奉,豪黨畏其儉節(jié)?!?唐 白居易 《許昌縣令新廳壁記》:“吾家世以清簡垂為貽燕之訓(xùn)?!?清 王龍文 《冷悶》詩:“紛華從老去,清簡自貧來?!?br />(2).清正不苛細(xì)。陳書·王勵傳:“ 勵 為政清簡,吏民便安之。” 宋 范仲淹 《乞召還王洙及就遷職任事札子》:“清簡和恕,吏民樂康?!?span id="abyr9lv" class="book">《明史·鄺埜傳》:“﹝ 鄺埜 ﹞在 陜 久,刑政清簡?!?br />(3).簡約。 清 褚人穫 《堅瓠九集·板隸》:“由是案牘清簡,囹圄空虛?!?br />(4).清新簡練。 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氣韻閑曠,言詞清簡。” 明 袁宏道 《哭劉尚書晉川》詩:“百八串珠不離手,言談清簡風(fēng)颼颼?!?/div>
《漢語大詞典》:清忠
清正忠誠。后漢書·陳球傳:“﹝ 李咸 ﹞累經(jīng)州郡,以廉干知名,在朝清忠,權(quán)倖憚之?!?宋 秦觀 《中書侍郎挽詞》之一:“崛起 商 巖 后,清忠士論歸?!?span id="cqqrbur"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上帝憐我兩人清忠,勅封某為天下都城隍; 李公 為天曹府判官之職?!?/div>
分類:清正忠誠
《國語辭典》:清介  拼音:qīng jiè
清高正直?!赌鲜?。卷四十八。陸慧曉傳》:「慧曉清介正立,不雜交游?!?/div>
分類:清正耿直
《漢語大詞典》:清素
(1).清正廉潔。孔叢子·記義:“自臣侍從夫子以來,竊見其言不離道,動不違仁,貴義尚德,清素好儉?!?span id="hax55rb" class="book">《南史·徐孝克傳》:“ 孝克 性清素,好施惠,故不免飢寒?!?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臣又覩工部侍郎致仕郎 簡 ,執(zhí)節(jié)清素,處心雅尚。”
(2).猶清貧。 南唐 劉崇遠(yuǎn) 金華子雜編卷上:“家本清素,日用尤乏?!?br />(3).猶言清高閑雅。 宋 范仲淹 《上資政晏侍郎書》:“某今職在校讐,務(wù)甚清素?!?br />(4).清淡素凈。 姚雪垠 《燕遼紀(jì)事》第二章:“過一會兒, 如玉 將晚飯端來,是用 朝鮮 上等大米煮的稀飯,另有兩樣清素小菜。”
《漢語大詞典》:清勁(清勁)
(1).清正剛直。三國志·魏志·韓暨王觀等傳評:“ 王觀 清勁貞白。”舊唐書·儒林傳上·李善:“﹝ 李善 ﹞方雅清勁,有士君子之風(fēng)?!?宋 蘇轍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之二:“芬敷謝桃杏,清勁比松竹?!?span id="z5ohvss" class="book">《明史·劉體乾傳》:“ 體乾 清勁有執(zhí),每疏爭,積忤帝意,竟奪官?!?br />(2).清秀有力。新唐書·虞世南傳:“ 世基 辭章清勁過 世南 ,而贍博不及也。”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書畫:“今傳《樂毅論》,皆摹本也,筆畫無復(fù)昔之清勁?!?明 李時勉 《〈犁眉公集〉序》:“其( 劉基 )行廉,故其辭蠲潔而清勁?!比纾喝藗兛匆?容志行 的腳法富麗而不浮艷,峭拔而不奇詭,頗具清勁秀逸的風(fēng)韻。
《漢語大詞典》:清英
(1).清潔明凈。 漢 班固 《西都賦》:“軼埃竭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span id="ozwghak" class="book">《舊唐書·后妃傳下·肅宗韋妃》:“得元和之正氣,韞霄漢之清英。”
(2).清正英特。三國志·魏志·陶謙傳“ 廣陵 太守 琊邪 趙昱 , 徐方 名士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高潔清廉,抱禮而立;清英儼恪,莫干其志?!?span id="lakqaxd" class="book">《世說新語·假譎》“ 諸葛令 女, 庾 氏婦”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 葛令 之清英, 江君 之茂識,必不背圣人之正典,習(xí)蠻夷之穢行?!?br />(3).指精英。《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 蔡邕 ﹞乃薦於 何進(jìn) 曰:‘伏惟幕府初開,博選清英,華髮舊德,并為元龜?!?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無量壽佛頌》:“浄土一何妙,來者皆清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然 晉 雖不文,人才實(shí)盛……并結(jié)藻清英,流韻綺靡?!?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br />(5).精華。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大半,難矣。”
(6).清酒。太平御覽卷八二三引《淮南子》:“清英之美,始於耒耜?!?br />(7).古琴的別名。文獻(xiàn)通考·樂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div>
《漢語大詞典》:清剛(清剛)
(1).清正剛直。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 劉越石 仗清剛之氣,贊成厥美。” 唐 王勃 《平臺秘略論·貞修》:“美哉貞修之至也,或抗情激操,杖清剛而勵俗。”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 顧公 在都察院,清剛有重望,為先朝名臣?!?br />(2).清健有力。 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 鮑照 詩文,義尚光大,工於騁勢,然語乏清剛,哀而不壯。”
(3).匕首名。《藝文類聚》卷六十引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 魏 太子造百辟匕首二:其一理似堅冰,名曰清剛;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揚(yáng)文?!?/div>
《國語辭典》:清純(清純)  拼音:qīng chún
清新純潔。如:「清純佳人」。《三國志。卷六○。吳書。賀全呂周鐘離傳。鐘離牧》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智勇分明,加操行清純,有古人之風(fēng)。」唐。張九齡〈后漢徵君徐君碣銘序〉:「體資清純,動適元妙。」
分類:清正純潔
《漢語大詞典》:清能
清正而能干。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過譽(yù)·汝南陳茂》:“時 南陽 太守 灌恂 ,本名清能?!?span id="9d9ebyr" class="book">《晉書·武帝紀(jì)》:“今內(nèi)外羣官舉清能,拔寒素?!?明 李贄 《豫約·感慨平生》:“蓋清謹(jǐn)勇往,只可責(zé)己,不可責(zé)人;若盡責(zé)人,則我之清能亦不足為美矣,況天下事亦只宜如此耶!”
分類:清正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