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45
詞典
17
分類詞匯
428
共428,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折行
今草
癘疾
漢賦
民語
北曲
播流
陶真
內(nèi)樣
兇札
朔管
流感
南管
方舞
戲文
《漢語大詞典》:
折行
謂水曲折流行。
《
周禮·考工記·匠人
》
“凡行奠水,磬折以參伍”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云:“謂行停水,溝形當(dāng)如磬,直行三,折行五?!?br />降低輩份。 明
王世貞
《石羊生傳》
:“而是時(shí) 南海 黎惟敬 …… 永嘉 康裕卿 先后抵 燕 ,發(fā) 元瑞 藏詩覽之,咸嘖嘖折行請(qǐng)交?!?清
吳偉業(yè)
《茸城行》
:“縱有名豪解折行,可堪小戶勝狂藥。”
分類:
折行
降低
水曲
曲折
輩份
流行
《國語辭典》:
今草
拼音:
jīn cǎo
流行于晉代以后的草體書法。東漢張芝所創(chuàng),有別于章草。今草系在章草基礎(chǔ)上結(jié)合楷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筆法,一筆寫成,連綿不斷,即偶有不連,筆意亦不斷。唐。張懷瓘〈書斷上〉:「草之書,字字區(qū)別,張芝變?yōu)榻癫?,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shù)意兼包,若懸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huán)之狀,神化自若,變態(tài)不窮?!挂卜Q為「破草」。
分類:
草書
流行
章草
《漢語大詞典》:
癘疾(癘疾)
疫病。流行性傳染病。
《
周禮·天官·疾醫(yī)
》
:“四時(shí)皆有癘疾?!?鄭玄 注:“癘疾,氣不和之疾?!?賈公彥 疏:“癘謂癘疫……癘氣與人為疫?!?span id="v8kf8ny" class="book">《
世說新語·文學(xué)
》“ 晏 ( 何晏 )聞 弼 ( 王弼 )名”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其秋,遇癘疾亡,時(shí)年二十四。”
《
南史·文學(xué)傳·周興嗣
》
:“ 興嗣 兩手先患風(fēng)疽,十二年,又染癘疾,左目盲?!?/div>
分類:
疫病
流行
傳染病
《國語辭典》:
漢賦(漢賦)
拼音:
hàn fù
文體名。一種極力鋪陳辭藻,藉描寫事物,而寄托情志的文學(xué)體裁。為漢代文學(xué)的代表。
分類:
流行
文學(xué)
體裁
而來
吸取
《漢語大詞典》:
民語(民語)
民間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語。一般言簡意賅,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經(jīng)驗(yàn)和愿望。
《
荀子·大略
》
:“民語曰:欲富乎,忍恥矣,傾絶矣,絶故舊矣,與義分背矣?!?漢
賈誼
《新書·保傅》
:“瞽史誦詩,工誦箴諫,大夫進(jìn)謀,士傳民語,習(xí)與智長,故切而不愧。” 明
楊慎
《風(fēng)雅逸篇序》
:“録古諺、古語、古言、鄙諺、鄙語、野語,俗語、故語、民語、不恭之語百五十條為第八卷。”
分類:
民間
廣泛
泛流
流行
定型
言語
《國語辭典》:
北曲
拼音:
běi qǔ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diào)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diào)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采七聲音階,音樂風(fēng)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于南曲有入聲?,F(xiàn)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分類:
北曲
北方
流行
戲曲
散曲
雜劇
院本
本等
《國語辭典》:
播流
拼音:
bò liú
到處遷移,流亡不定。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淄水注》:「齊靈公滅萊,萊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蕪,故曰萊蕪?!?/div>
分類:
傳布
流亡
布流
流行
遷徙
《國語辭典》:
陶真
拼音:
táo zhēn
宋時(shí)說唱藝術(shù)之一。相當(dāng)于彈詞。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二○。熙朝樂事》:「杭州男女瞽者,多學(xué)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挂沧鳌柑哉妗?。
分類:
流行
民間
說唱
蓮花落
伎藝
伴奏
《國語辭典》:
淘真
拼音:
táo zhēn
一種古代民間的說唱技藝。參見「陶真」條。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唱涯詞》:「唱涯詞,只引子弟;聽淘真,盡是村人?!?/div>
分類:
南地
地區(qū)
講唱
技藝
《漢語大詞典》:
內(nèi)樣(內(nèi)樣)
宮中流行的服飾器皿等的式樣。 唐
封演
《
封氏聞見記·巾幞
》
:“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nèi)即頭小而圓鋭,謂之內(nèi)樣。” 宋
楊萬里
《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
詩:“ 北苑 龍芽內(nèi)樣新,銅圍銀范鑄瓊塵?!?span id="cxw833u" class="book">《
宋史·輿服志五
》:“先是,宮中尚白角冠梳,人爭倣之,至謂之內(nèi)樣?!?/div>
分類:
宮中
中流
流行
服飾
飾器
器皿
式樣
《漢語大詞典》:
兇札
謂五谷歉收,疾疫流行。
《
周禮·地官·司關(guān)
》
:“國兇札,則無關(guān)門之徵?!?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云:“兇,謂兇年饑荒也;札,謂疾疫死亡也。 越 人謂死為札?!?span id="jdimr9d" class="book">《
周禮·地官·均人
》:“兇札則無力政,無財(cái)賦?!?賈公彥 疏:“兇謂年穀不孰,札謂天下疫病?!?span id="rjnp4tr" class="book">《
隋書·食貨志
》:“若艱兇札,則不徵其賦?!?/div>
分類:
五谷
歉收
疾疫
流行
《漢語大詞典》:
朔管
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區(qū)流行的管樂器。
《
文選·謝莊〈月賦〉
》
:“聆皐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 李善 注:“朔管,羌笛也。” 呂向 注:“朔管,謂北胡之笛也?!?唐
王維
《送懷州杜參軍赴京選集序》
:“寂寥孤城,惆愴朔管?!?唐
溫庭筠
《觱篥歌》
:“黑頭丞相九天歸,夜聽飛瓊吹朔管?!?/div>
分類:
羌笛
北方
方地
地區(qū)
流行
管樂器
《漢語大詞典》:
流感
流行性感冒的省稱。 孫犁
《澹定集·致韓映山信》
:“希望你注意身體, 天津 流感?!?/div>
分類:
流行
性感
感冒
《國語辭典》:
南管
拼音:
nán guǎn
宋元以后,流行于福建、臺(tái)灣及東南亞地區(qū)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且逐步融和了當(dāng)?shù)氐拿耖g音樂。歌者執(zhí)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hào)。也稱為「南樂」。
分類:
南管
流行
福建
東南亞
地區(qū)
《國語辭典》:
方舞
拼音:
fāng wǔ
一種發(fā)源于法國、流行于英國的四人舞蹈。由二男二女表演。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樂第四樂章有此舞曲。
分類:
種發(fā)
發(fā)源
源于
法國
流行
英國
四人
舞蹈
《國語辭典》:
戲文(戲文)
拼音:
xì wén
1.宋、元時(shí)代流行于中國南方的戲曲。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出:「(末)原來是這本傳奇。待小子略道幾句家門,便見戲文大意?!?br />2.泛指戲劇?!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笐蛭膬?nèi)唱到梁灝的學(xué)生卻是十七八歲就中了狀元?!埂都t樓夢(mèng)》第二三回:「那十二個(gè)孩子演習(xí)戲文呢?!?/div>
分類:
戲文
南戲
戲曲
時(shí)流
流行
行在
南方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