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37,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一沙
鳴沙
沙浦
沙柳
沙軟
沙鷺
沙淺
量沙
沙泉
沙里
沙里
沙數(shù)
沙嶼
軟沙
沙地
《駢字類編》:一沙
寶如來三昧經(jīng)見一佛下。
《國語辭典》:鳴沙(鳴沙)  拼音:míng shā
1.縣名。參見「鳴沙縣」條。
2.山名。參見「鳴沙山」條。
《漢語大詞典》:沙浦
沙洲或沙灘邊。 唐 宋之問 《早入清遠(yuǎn)峽》詩:“寂歷環(huán)沙浦,蔥蘢轉(zhuǎn)石圻?!?/div>
《漢語大詞典》:沙柳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帶紫色,葉條形或條狀倒披針形。多生于河谷溪邊濕地。枝條可供編織用。為護(hù)堤固溝的良好樹種。 唐 錢珝 《江行無題》詩之四:“旅吟還有伴,沙柳數(shù)枝蟬。” 碧野 《雪路云程·馳往巴倫臺(tái)》:“河灘上的一叢叢沙柳在隨風(fēng)搖擺?!?/div>
《駢字類編》:沙軟(沙軟)
唐 白居易 湖亭晚歸 柳堤行不厭,沙軟絮霏霏。
《漢語大詞典》:沙鷺(沙鷺)
棲息在沙灘或沙洲上的鷺鷥。 唐 祖詠 《泗上馮使君南樓作》詩:“望灘沙鷺起,尋岸浴童歌。” 唐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 楚 鴻行盡直,沙鷺立偏翹?!?/div>
《駢字類編》:沙淺(沙淺)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 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
《漢語大詞典》:量沙
南史·檀道濟(jì)傳:“ 道濟(jì) 時(shí)與 魏 軍三十餘戰(zhàn)多捷,軍至 歷城 ,以資運(yùn)竭乃還。時(shí)人降 魏 者具説糧食已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志。 道濟(jì) 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 魏 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fù)追,以降者妄,斬以徇?!焙笠浴傲可场睘榘捕ㄜ娦?,迷惑敵人之典。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見邊庭乏餉,軍士呼庚,主帥量沙,怕的是飢軍一潰擾中華?!?清 趙翼 《前接雨村觀察續(xù)寄詩話又接來書再次寄答》詩:“擣虛拔幟晨趨壁,救敗量沙夜唱籌?!?/div>
《漢語大詞典》:沙泉
沙土地涌出的泉水。 唐 賈島 《送唐環(huán)歸敷水莊》詩:“松徑僧尋藥,沙泉鶴見魚?!?宋 蘇軾 《渚宮》詩:“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無紙風(fēng)颸颸?!?span id="82hckcj" class="book">《宋史·呂公弼傳》:“ 麟州 無井,唯沙泉在城外,欲拓城包之,而土善陷, 夏 人每至圍城,人皆憂渴死。”
《駢字類編》:沙里(沙里)
張融海賦:增云不氣,流風(fēng)斂聲。瀾文復(fù)動(dòng),波色還驚。明月何遠(yuǎn),沙里分星。
《駢字類編》:沙里
宋書符瑞志:咸康七年十二月,吳國內(nèi)史王恬上言,木連理生吳縣沙里。
《駢字類編》:沙數(shù)(沙數(shù))
金剛經(jīng):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shí)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李嶠大云寺碑:沙數(shù)有盡,金堅(jiān)無極。
分類:沙數(shù)
《漢語大詞典》:沙嶼(沙嶼)
沙灘和小島。亦泛指小沙島。 南朝 齊 張融 《海賦》:“沙嶼相接,洲島相連?!?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莊〈郊游〉》:“涼葉照沙嶼,秋榮冒水潯?!?唐 皮日休 《太湖詩·銷夏灣》:“沙嶼掃粉墨,松竹調(diào)塤箎?!?清 郁揚(yáng)勛 《憩徐氏北園池上》詩:“溪堂雜菱荇,沙嶼散鳬鵠?!?/div>
分類:沙灘
《漢語大詞典》:軟沙(軟沙)
細(xì)沙。 元 張憲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孥弟走馬歌》:“軟沙青草平似鏡,花雨滿巾風(fēng)滿衣?!?/div>
《漢語大詞典》:沙地
(1).海濱河岸由泥沙淤積成的灘地。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來,秋潮洶涌,水勢愈大,見筑沙地塘岸,東西八十餘步,造木柜石囤以塞其要處?!?span id="mgjswxh" class="book">《清史稿·食貨志一》:“ 乾隆 五十九年巡撫 吉慶 言,沿海沙地灘漲靡常,約十三萬三千餘畝,悉令入官,交原佃耕作納租,永著為例?!?br />(2).含沙多的土地。《新華月報(bào)》1952年第8期:“在人口密集的地區(qū),也有大量的廢棄土地,如沙地、堿地、紅土地等,經(jīng)驗(yàn)證明是可以利用的?!?范長江 《中國的西北角》十七:“由 磴口 東北行,沙地漸少, 黃河 沖積平原上,豐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