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802
典故
129
詞典
1136
分類詞匯
41
佛典
12
其它
1484
共2802,分187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至江
江燕
胥江
江靜
江碧
江回
峽江
江湘
江公
江白
傍江
重江
二江
江練
飲江
《韻府拾遺 江韻》:
至江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字子羽,南游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shè)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
《駢字類編》:
江燕
唐 溫庭筠
送盧處士游吳越
試逐漁舟看雪浪,幾多江燕荇花開。
唐 唐彥謙
留別四首 其二
野花紅滴滴,江燕語喃喃。
《韻府拾遺 江韻》:
胥江
水經(jīng)注:吳瀆破山,導(dǎo)源注于胥江。
《駢字類編》:
江靜(江靜)
唐 宋之問
題大庾嶺北驛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唐 崔顥
題沈隱侯八詠樓
江靜聞山狖,川長數(shù)塞鴻。
唐 杜牧
懷鐘陵舊游四首 其四
控壓平江十萬家,秋來江靜鏡新磨。
《駢字類編》:
江碧
唐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其三
江碧柳深人盡醉,一瓢顏巷日空高。
《漢語大詞典》:
江回(江迴)
亦作“ 江回 ”。
(1).謂江勢曲折回環(huán)。 唐
宋之問
《下桂江縣黎壁》
詩:“江回云壁轉(zhuǎn),天小霧峰攢?!?唐
白居易
《望江州》
詩:“ 江 迴望見雙華表,知是 潯陽 西郭門。”
(2).指江潮回落。 唐
張叔卿
《空靈岸》
詩:“寒盡鴻先去,江迴客未歸?!?br />見“ 江迴 ”。
分類:
曲折
折回
回環(huán)
《國語辭典》:
峽江(峽江)
拼音:
xiá jiāng
1.長江自瞿塘峽以東,至奉節(jié),因兩岸夾聳,蔽日遮天,且江流湍急,故稱為「峽江」。
2.冰河谷伸入海里,在海岸處所形成的陡峻深谷,每易成為良港。北歐斯堪地的納維亞半島,特多此種地形。
分類:
長江
四川
奉節(jié)縣
瞿塘峽
湖北
《漢語大詞典》:
江湘
長江 和 湘江 。也指 長江 和 湘江 流域。
《楚辭·九章·涉江》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jì)乎 江 湘 ?!?漢
張衡
《南都賦》
:“穢 長沙 之無樂,歷 江 湘 而北征?!?span id="e4gjy3p" class="book">《
晉書·王鑒傳
》:“時(shí) 杜弢 作逆, 江 湘 流弊, 王敦 不能制,朝廷深以為憂。 鑒 上疏勸帝征之。”
分類:
長江
湘江
流域
《駢字類編》:
江公
漢書儒林傳:申公卒,以詩、春秋授,而瑕丘江公盡能傳之,徒眾最盛。及魯許生、免中徐公,皆守學(xué)教授。韋賢治詩,事博士大江公及許生,又治禮,至丞相。注:晉灼曰:大江公即瑕丘江公也。以異下博士江公,故稱大皆。又:王式既至,止舍中會,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 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至江公著孝經(jīng)說,心嫉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式曰:聞之于師,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經(jīng)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禮。江翁曰:何狗曲也?式恥之,陽醉逖墜,遂謝病免歸。
《駢字類編》:
江白
宋 蘇軾
袁公濟(jì)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fù)次韻答之
登臨得佳句,江白照湖淥。
《韻府拾遺 江韻》:
傍江
沈右詩:杖藜隨意傍江行。
《漢語大詞典》:
重江
(1).兩條江。
《
文選·鮑照〈蕪城賦〉
》
:“重江復(fù)關(guān)之隩,四會五達(dá)之莊?!?李善 注:“南臨二江曰重?!?清
顧炎武
《杭州》
詩:“重江險(xiǎn)足憑,百貨東南聚?!?br />(2).指二江或諸江合流。 唐
杜甫
《舍弟觀歸藍(lán)田迎新婦送示》
詩之二:“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仇兆鰲 注引 顧宸 曰:“重江,如 北江 、 中江 、 大江 之水,皆自峽而下。”
分類:
兩條
或諸
合流
《漢語大詞典》:
二江
(1).指 四川 境內(nèi)之 郫江 、 流江 。
《
史記·河渠書
》
:“ 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張守節(jié) 正義引 任豫
《益州記》
:“二江者, 郫江 、 流江 也?!?晉
左思
《蜀都賦》
:“帶二江之雙流,抗 峨眉 之重阻?!?唐
杜甫
《大雨》
詩:“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
(2).借指 成都 一帶。
《
隋書·于文仲傳
》
:“ 王謙 竊居二江,叛換 三蜀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
:“ 蜀王 扶天茂績,命世雄姿,八國二江,早列封圻之內(nèi); 黔 城 楚 硤,皆歸陶冶之中?!?br />(3).相當(dāng)于 北宋 的 江南東路 與 江南西路 。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
詩之一:“ 霸祖 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4). 四川 宜昌 段 長江 中有 葛洲壩 和 西壩 兩個(gè)洲,將 長江 分成三條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兩洲之間。
分類:
四川
成都
宜昌
境內(nèi)
內(nèi)之
一帶
長江
江南
東路
西路
《漢語大詞典》:
江練(江練)
謂江水澄澈、平靜如同潔白的綢子。語本 南朝 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唐 杜枚
《長安雜題長句》
詩之三:“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宋
蘇軾
《江月》
詩之五:“玉鉤還掛戶,江練卻明樓。” 宋
陳亮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
詞:“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 明
劉基
《題〈煙波泛舟圖〉》
詩:“舊游憶鼓 湘湖 櫂,日凈風(fēng)微江練平?!?/div>
分類:
江水
水澄
澄澈
平靜
如同
潔白
綢子
《漢語大詞典》:
飲江(飲江)
(1).向江中喝水。 宋
蘇過
《颶風(fēng)賦》
:“斷虹飲江而北指,赤云夾日而南翔?!?br />(2).猶飲河。比喻不慕榮利,隱退自樂。 明
張居正
《奉旨迎母就養(yǎng)謝遣官郊勞疏》
:“既以紓瞻云陟屺之懷,奏甘膬以承歡,寧復(fù)憶饌鯉飲江之樂,候起居于八座,欣團(tuán)聚于一堂?!眳⒁姟?飲河 ”。
見“ 飲馬長江 ”。
分類:
江中
喝水
不慕
榮利
隱退
《漢語大詞典》:
飲河(飲河)
(1).謂喝 黃河 水。
《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
》
:“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將飲 河 ,而不足也,將走大澤。”事又載
《列子·湯問》
。 唐
韓愈
《雙鳥詩》
:“朝飲 河 生塵,暮飲海絶流。”
(2).
《
莊子·逍遙游
》
云: 堯 讓天下于 許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 成玄英 疏:“ 許由 ,隱者也……隱於 箕山 ,師於 嚙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飲。 堯 知其賢,讓以帝位。 許由 聞之,乃臨河洗耳?!焙笏煊米鞯涔剩浴帮嫼印北扔魉枨髽O有限。 晉
左思
《詠史》
之八:“飲 河 期滿腹,貴足不愿餘。” 唐
王績
《游北山賦》
:“飲河知足,巢林必安?!?br />(3).比喻隱退,不追求榮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
:“臣聞 堯 風(fēng)沖天, 潁 陽振飲河之談, 漢 德括地, 商 陰峻餐芝之氣。”參閱
《
呂氏春秋·求人
》
、 晉 皇甫謐
《
高士傳·許由
》
。
分類:
隱退
黃河
追求
榮利
天下
許由
《漢語大詞典》:
飲馬長江(飲馬長江)
在 長江 邊給戰(zhàn)馬喝水。謂渡 江 南下進(jìn)行征伐。
《
南史·檀道濟(jì)傳
》
:“ 道濟(jì) 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 長城 。’ 魏 人聞之,皆曰‘ 道濟(jì) 已死, 吳 子輩不足復(fù)憚?!允穷l歲南伐,有飲馬 長江 之志。”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虜驕》
:“神兵到來誰敢阻,飲馬 長江 滸?!币嗍∽鳌?飲江 ”。 宋
魏了翁
《與李舍人書》
:“此處正當(dāng)衝要,若放令韃騎南牧,則 廬信 、 黃蘄 最切,莫不有飲 江 之慮矣。”
分類:
長江
戰(zhàn)馬
喝水
南下
征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