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5詞典 3分類詞匯 102
《分類字錦》:花落霏微
梁涉長竿賦有美人兮來從紫闈為都盧兮衣錦褧衣凝靚妝以如玉聳輕身兮若飛倏龍盤而婉轉(zhuǎn)遂花落而霏微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滾核桃
舊時(shí)一種雜戲名。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shí)紀(jì)勝·歲時(shí)雜戲》:“閑常之戲則脫泥錢,蹋石球,鞭陀羅,放空鐘,彈拐子,滾核桃。”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河市樂(河市樂)
河市藝人演奏的雜戲。《續(xù)談助》卷三引 宋 王曾 《沂公筆錄》:“ 宋 城南抵 汴渠 五里,有東西二橋,居民繁伙,倡優(yōu)亦眾,然率多鄙俚,為高伶人所輕誚,每宴飲樂,必效其樸野之態(tài)以為戲玩,謂之‘河市樂’。迄今俳優(yōu)常有此戲?!?/div>
《分類字錦》:含利化車(含利化車)
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驪駕四鹿,芝蓋九葩。注:含利,獸名,性吐金,故曰含利。颬颬,容也。颬,呼加切。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倡伎
(1).古稱以歌舞雜戲娛人的男女藝人。后漢書·梁冀傳:“ 冀 、 壽 共乘輦車……游觀第內(nèi),多從倡伎,鳴鐘吹管,酣謳竟路?!?span id="klvsjcd"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武帝泰始三年》:“ 吳主 悲喜,迎拜於東門之外。既入廟,比七日三祭,設(shè)諸倡伎,晝夜娛樂?!?span id="shdrx6i"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四十:“不得躭著歌舞,以作倡伎?!?br />(2).娼妓。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二·張安貧兒鏤臂文:“ 唐 宋 間惡少,競刺其身……國朝此風(fēng)遂絶。惟冶游兒與倡伎密,或札刺名號(hào),以互相思憶。”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跋》:“倡伎以色事人,不能風(fēng)雅?!?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倡伎就大抵穿著‘利屣’,穿得久了,也免不了要‘趾斂’的。”
《漢語大詞典》:倡技
同“ 倡伎 ”。 指古代歌舞雜戲藝人。三國志·吳志·孫和傳:“其翌日,﹝ 孫晧 ﹞拜廟薦祭,歔欷悲感。比七日三祭,倡技晝夜娛樂?!?/div>
《分類字錦》:藏挾(藏挾)
文獻(xiàn)通考:藏挾幻人之術(shù),蓋取物象懷之,使觀者不能見其機(jī)也。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蒼龍吹篪(蒼龍吹篪)
張衡西京賦:總會(huì)仙倡,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龍吹篪。注:仙倡,偽作假形,謂如神也。羆、豹、龍、虎,皆為假頭也。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白衣垂釣(白衣垂釣)
東京夢(mèng)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biāo)錫宴。有一小船,上結(jié)小?樓,下有三小門,如傀儡棚,正對(duì)水中。樂船上參軍色進(jìn)致語,樂作。?棚中門開,出小木偶人,小船子上有一白衣人垂釣,后有小童舉棹劃船,遼繞數(shù)回,作語樂作。釣出活小魚一枚。又作樂,小船入棚。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扮會(huì)(扮會(huì))
節(jié)日集會(huì)演出的雜戲及各種雜耍。 清 黃六鴻 《?;萑珪さ涠Y·迎春》:“令各行裝演臺(tái)閣,娼優(yōu)扮會(huì)?!?span id="jyzj4hr"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到十五日晚上…… 湖州府 太守衙前紥著一座鰲山燈。其餘各廟,社火扮會(huì),鑼鼓喧天,人家士女,都出來看燈踏月?!?/div>
《分類字錦》:倒行足舞
唐書禮樂志:睿宗時(shí)。婆羅門國獻(xiàn)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俯身就鋒。歷臉下。復(fù)植于背。觱篥者立腹上。終曲而不傷。又伏伸其手。二人躡之。周旋百轉(zhuǎn)。開元初。其樂猶與四夸樂同列。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倒投跟絓
張衡西京賦:爾乃建戲車,樹修旃,侲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隕絕而復(fù)聯(lián)。注:突然倒投,身如將墜,足跟反絓橦上,若已絕而復(fù)連也。投,他豆切。跟,足踵也。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倒喇
金 元 時(shí)的一種雜戲。大抵由一位演員吹彈多種樂器,并有歌唱和雜耍表演,如頂甌,舞盤,翻觔斗之類。至 清 猶存此戲。 清 陸次云 《滿庭芳》詞對(duì)倒喇作了生動(dòng)而具體的描寫。詞云:“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箏。冰弦忽奏,玉指一時(shí)鳴。唱到繁音入破,龜茲曲、盡作邊聲。傾耳際,忽悲忽喜,忽又恨難平。舞人,矜舞態(tài),雙甌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湘竹,擊節(jié)堪聽。旋復(fù)迴風(fēng)滾雪,搖絳蠟,故使人驚。哀艷極,色飛心駴,四座不勝情?!?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今京師閹宦,畜童子為觔斗、舞盤諸雜戲者,謂之倒喇?!?清 徐釚 《南州草堂詞話》卷下:“倒喇, 金 元 戲劇名也,似俗而雅?!?清 樊彬 《燕都雜詠·歷代舊聞》:“倒喇傳新曲,甌燈舞更輕。箏琶齊入破,金鐵作邊聲?!弊宰ⅲ骸?元 有倒喇之戲,謂歌也;琵琶、胡琴、箏,俱一人彈之,又頂甌起舞。”
《分類字錦》:丹粉外周
林滋木人賦:既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藏機(jī)關(guān)以中動(dòng),假丹粉而外周。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戴百尺竿
明皇雜錄:上御勤政樓,大張聲樂,羅列百伎。時(shí)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狀瀛洲方丈,仍令小兒持絳節(jié),出入其間,而舞不輟。
分類: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