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天仙冉冉
劉言史 觀繩伎詩泰陵遺樂何最真 ?繩冉冉天仙人,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天臺山伎
齊書樂志:永明六年,赤城山云霧開朗,見石橋瀑布,山道士朱僧標以聞。上遣主書董仲民案視,以為神瑞。太樂令鄭羲恭奏:案孫興公賦,造天臺山伎,作莓苔石橋,道士捫翠屏之狀,尋又省焉。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啞雜?。▎‰s?。?/div>
宋 雜戲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繼有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髑髏狀,繫錦繡圍肚看帶,手執(zhí)軟仗,各作魁諧趨蹌,舉止若排戲,謂之‘啞雜劇’。”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一傘花幢(一傘花幢)
隋書音樂志:三朝設樂第三十三,設一傘花幢伎。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搖丸
猶弄丸。古雜戲的一種。西京雜記卷四:“ 京兆 有 古生 者,學縱橫、揣摩、弄矢、搖丸、摴蒲之術,為都掾史四十餘年……京師至今俳戲皆稱古掾曹?!?/div>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驤首星流(驤首星流)
錢起千秋節(jié)勤政樓下觀舞馬賦:忽兮龍踞,愕爾鴻翻。頓纓而電落朱鬣,驤首而星流白顛。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戲馬銜花(戲馬銜花)
韋元旦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詩侍蹕妍歌臨灞涘流觴艷舞出京華危竿競捧中衡日 戲馬爭銜上苑花。
分類:雜戲
《漢語大詞典》:躧高蹻
亦作“蹝高橈”。 雜戲名,踩著有踏腳的木棍,邊走邊表演。 明 賈仲名 《元宵賞燈》套曲:“喬三教喜動清樂,醉八仙快躧高橈?!?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雜耍之技,來自四方……置丈許木于足下,可以超乘,謂之躧高蹻。”
《分類字錦》:仙女飛來(仙女飛來)
王邕勤政樓花竿賦:晴空下臨,若虛仙之踴出;片云時映,若仙女之飛來。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纖腰倒掛(纖腰倒掛)
劉言史 觀繩伎詩兩邊圓劍漸相迎側身交部何輕盈 閃然欲落卻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效百禽鳴(效百禽鳴)
東京夢華錄天寧節(jié)宰執(zhí)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大起居樂未作集英殿山樓上教坊樂人效百禽鳴內外肅然止聞半空和鳴若鸞鳳翔集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總追散樂(總追散樂)
隋書音樂志大業(yè)二年突厥染干來朝帝欲誇之總追四方散樂大集東都初于芳華苑積翠池側觀之有舍利先來戲于場內須臾跳躍激水滿衢黿鼉龜鰲水人蟲魚遍覆于地又有大鯨魚噴霧翳日倏忽化成黃龍長七八丈聳踴而出名曰黃龍變又以繩系兩柱相去十丈遣二倡女對舞繩上相逢切肩而過歌舞不輟又為夏育扛鼎取車輪石臼大甕器等各于掌上而跳弄之并二人戴竿其上有舞忽然騰透而換易之又有神鰲負山幻人吐火千變萬化曠古莫儔染干大駭之自是皆于太常教習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竿首腹旋
傅休奕正都賦虬縈龍蟠委隨紆曲杪竿首而腹旋承嚴節(jié)之繁促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竿尖煙火
東京夢華錄神保觀殿前兩幡竿高數(shù)十丈左則京城所右則修內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藝解或竿尖立橫木列于其上裝神鬼吐煙火甚危險駭人
分類:雜戲
《分類字錦》:忽升河漢(忽升河漢)
王邕勤政樓花竿賦于是玉顏直上金管相催顧影而忽升河漢低首而下指樓臺整花鈿以容與轉羅袖而徘徊
分類: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