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月稱
分類詞匯
三春
三秋
《國語辭典》:月稱(月稱)  拼音:yuè chēng
人名。(西元600?~650?)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大師。南印度人。曾任那爛陀寺的住持。精通一切經(jīng)論。龍樹中論最好的注釋家。是中觀應成派集大成者,對印度和西藏中觀思想,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中觀本頌明句疏》、《入中論》、《六十如理論疏》等傳世。
《國語辭典》:三春  拼音:sān chūn
1.春季孟春、仲春、季春三個月?!段倪x。嵇康。琴賦》:「若夫三春之初,麗服以時?!?br />2.季春?!段倪x。班固。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3.三年?!段倪x。陸機。答賈長淵詩》:「游跨三春,情固二秋。」唐。崔璞〈蒙恩除替將還京洛偶敘所懷因成六韻呈軍事院諸公郡中一二秀才〉詩:「兩載求人瘼,三春代受歸?!?/div>
《國語辭典》:三秋  拼音:sān qiū
1.三年?!对娊?jīng)。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2.秋天。因秋天分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稱為「三秋」。《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無虞,三秋式稔?!固?。李善。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br />3.深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唐。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固?。白行簡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詩:「三秋異鄉(xiāng)節(jié),一紙故人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