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9
詞典
5
分類詞匯
62
佛典
2
共62,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幽性
情靈
輔性
亂性
迷性
熱心腸
煉性
薰脩
性場
鍊性
體定
煩性
邪性
證性
閡心
《漢語大詞典》:
幽性
謂寧靜的心性。 唐
錢起
《杪秋南山西峰題準(zhǔn)上人蘭若》
詩:“向山看霽色,步步豁幽性?!?/div>
分類:
寧靜
心性
《漢語大詞典》:
情靈(情靈)
心性,思想感情。
《
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
》
:“咸能符契情靈,各敦終始,愴神交於晚笛,或相思而動駕。”
《
宋書·劉勔傳
》
:“自非識洞情靈,理感生極,豈有捐軀衛(wèi)主,舍命匡朝者哉!”
《
隋書·經(jīng)籍志四
》
:“古者登高能賦,山川能祭,師旅能誓,喪紀能誄,作器能銘,則可以為大夫。言其因物騁辭,情靈無擁者也?!?span id="j19rco3" class="book">《
新唐書·張玄素傳
》:“騎射畋游,褻戲酣歌,悅耳目,移情靈,不可以御?!?/div>
分類:
心性
思想
感情
《漢語大詞典》:
輔性(輔性)
謂幫助調(diào)養(yǎng)心性。 南朝 梁
蕭統(tǒng)
《七契》
:“君子曰:輔性和神,實惟至味,非直方今見重,乃亦自古攸貴?!?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
:“五飪調(diào)神,三芝輔性,用康仁壽,以弘貞正?!?/div>
分類:
幫助
調(diào)養(yǎng)
養(yǎng)心
心性
《國語辭典》:
亂性(亂性)
拼音:
luàn xìng
迷失心性,做出反常的行為。如:「喝多了酒會讓人亂性,所以一定要有所節(jié)制。」
分類:
迷亂
亂心
心性
《漢語大詞典》:
迷性
佛教語。指不明佛道的心性。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
:“休遣信根沉愛網(wǎng),休令迷性長愚情。”
分類:
佛教語
佛道
心性
《國語辭典》:
熱心腸(熱心腸)
拼音:
rè xīn cháng
做事積極、樂于助人的心性。元。曾瑞《留鞋記》第一折:「我是小梅香,好片熱心腸,全憑詩一首,送與有情郎?!挂沧鳌笩嵝摹埂ⅰ笩崮c」。
分類:
待人
熱情
做事
積極
心性
《漢語大詞典》:
煉性(煉性,鍊性)
道教謂修煉心性。
《初刻拍案驚奇》
卷十七:“這道教門最上者,沖虛清浄,出有入無,超塵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br />鍊性:道家謂修煉心性。 唐
孟郊
《小隱吟》
:“鍊性靜棲日,洗情深寄淵。”
分類:
道教
道家
修煉
心性
《國語辭典》:
薰脩
拼音:
xūn xiū
道家對于心性的修鍊,期使心趨于清凈。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既而四空妙定,薰脩已成;八解明心,莊嚴斯?jié)M?!?/div>
分類:
道家
心性
修鍊
清凈
《漢語大詞典》:
性場(性場)
泛指心性領(lǐng)域。 唐
韋承慶
《靈臺賦》
:“彌性場而極覽,溥情囿而環(huán)矚?!?唐
白居易
《養(yǎng)拙》
詩:“無憂樂性場,寡欲清心源?!?/div>
分類:
心性
領(lǐng)域
《漢語大詞典》:
鍊性
道家謂修煉心性。 唐
孟郊
《小隱吟》
:“鍊性靜棲日,洗情深寄淵?!?/div>
分類:
道家
修煉
心性
《漢語大詞典》:
體定(體定)
心性平定。
《孔子家語·哀公問政》
:“夫誠,弗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之所以體定也?!?/div>
分類:
心性
平定
《漢語大詞典》:
煩性(煩性)
擾亂心性。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文》
:“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小忍即歇?!?/div>
分類:
擾亂
亂心
心性
《漢語大詞典》:
邪性
邪惡的心性。
《
管子·五輔
》
:“若民有淫行邪性,樹為淫辭,作為淫巧,以上諂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國動眾,以害民務(wù)者,其刑死流?!?/div>
分類:
邪惡
心性
《漢語大詞典》:
證性(證性)
佛教語。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的心性。 唐
皎然
《奉酬顏使君真卿見過郭中寺寺無山水之賞故予述其意以答焉》
詩:“州西 柳家寺 ,禪舍隱人間。證性輕觀水,棲心不買山。”
分類:
佛教語
佛教徒
一意
修行
清靜
靜寂
寂定
心性
《漢語大詞典》:
閡心(閡心)
閉塞心性。
《
大寶積經(jīng)
》
卷十一:“菩薩弘仁,以大勇猛無盡大哀,懷無極慈,降伏惡逆,欲亂菩薩,菩薩本浄,消除垢濁羸劣閡心弊惡之塵。”
分類:
閉塞
心性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