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8詞典 1分類詞匯 117
《國語辭典》:祖宗  拼音:zǔ zōng
1.始祖或歷代先祖?!稘h書。卷八。宣帝紀》:「功光祖宗,業(yè)垂后嗣,可謂中興?!埂度龂萘x》第四回:「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
2.泛指尊者?!都t樓夢》第五四回:「老祖宗且讓這二位親戚吃一杯酒,看兩出戲之后,再從逐朝話言掰起如何?」
《國語辭典》:趨向(趨向)  拼音:qū xiàng
1.傾向。如:「近來東歐政情有向民主邁進的趨向。」
2.趨炎附勢。《舊五代史。卷六十三。唐書。張全義傳》:「趨向者皆由徑以希恩寵,全義不改素履,盡誠而已?!?/div>
《國語辭典》:嘉尚  拼音:jiā shàng
贊許。唐。白居易前幽州押衙瀛州刺史劉令璆除工部尚書致仕制〉:「人所難能,理宜嘉尚?!埂睹魇?。卷三一八。廣西土司傳二。太平傳》:「爾等不煩師旅,奉印來歸,向慕之誠,良足嘉尚?!?/div>
《國語辭典》:習尚(習尚)  拼音:xí shàng
長期形成的習俗風尚。如:「所謂入境隨俗,咱們既然來到此地,就該懂得此地的習尚。」《明史。卷二一六。馮琦列傳》:「時士大夫多崇釋氏教,士子作文每竊其緒言,鄙棄傳注。前尚書余繼登奏請約禁,然習尚如故。琦乃復極陳其弊,帝為下詔戒厲?!?/div>
《漢語大詞典》:敦尚
推崇;崇尚。《后漢書·桓郁傳》:“昔五更 桓榮 ,親為帝師,子 郁 ,結(jié)髮敦尚,繼傳父業(yè),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 明 歸有光 《先妣事略》:“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貲雄,敦尚簡實。”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長洲 陸明府 在 新 為諸生時,敦尚氣節(jié),刻苦自厲。”
分類:推崇崇尚
《國語辭典》:高上  拼音:gāo shàng
1.地位較高?!侗笔?。卷四三。列傳。張彝》:「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無所顧忌。」
2.程度較高。如:「臺灣因為教育發(fā)達,高上程度的人越來越多。」
3.高中,恭賀人上榜的話。如:「恭喜你高上榮譽榜?!?/div>
《漢語大詞典》:敦崇
(1).崇尚。晉書·慕容寶載記:“﹝ 蒙容寶 ﹞及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學?!?唐高祖 《禁行刑屠殺詔》:“蓋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經(jīng)邦,咸率茲道?!?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漢 世敦崇行誼,州郡有才賢著聞?wù)撸渖系帽贋楣Σ苻驅(qū)?,往往洊歷以至公卿列侯?!?br />(2).渾厚清峻。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文既成,敦崇嚴重, 太宗 深加嘆奬?!?br />(3).結(jié)實高大。 清 毛祥麟 《對山馀墨·田臾傳》:“ 田 家郎四體敦崇,頭角嶄嶄,他日任重致遠,當無出其右?!?/div>
《漢語大詞典》:貴尚(貴尚)
(1).崇尚;尊崇。書·畢命“政貴有恆,辭尚體要” 孔 傳:“政以仁義為常,辭以理實為要,故貴尚之?!?span id="rkhebhe"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龐淯傳》“州郡嘆貴,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太常 弘農(nóng) 張奐 ,貴尚所履,以束帛二十端禮之?!?宋 柳開 《應責》:“眾人所鄙賤之,子獨貴尚之?!?br />(2).奢侈靡費。 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 老子 之教,蓋修身治國,絶棄貴尚,事止其分,虛無為本,柔弱為用?!?唐 張九齡 《進〈千秋節(jié)金鏡錄〉表》:“伏見千秋節(jié)日,王公已下,悉以金寶鏡進獻,誠貴尚之尤也?!?br />(3).貴者的好尚。 清 唐甄 潛書·尚治:“貴人者,萬民之望也。貴之所尚,賤之所慕也;貴尚而賤不慕,世未有也。”
《漢語大詞典》:欽尚(欽尚)
崇尚;敬崇。 晉 道恒 《釋駮論》:“欽尚高軌,為縉紳之表?!?span id="odnollz" class="book">《北齊書·高隆之傳》:“ 隆之 雖不涉學,而欽尚文雅,搢紳名流,必存禮接?!?span id="laxhabh" class="book">《周書·寇儁傳》:“及 儁 辭還,帝親執(zhí)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欽尚。’”
分類:崇尚
《漢語大詞典》:敬尚
崇尚。 明 王守仁 《教條示龍場諸生》:“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分類:崇尚
《漢語大詞典》:崇習(崇習)
猶崇尚。魏書·世宗紀:“九月丙辰,以貴族豪門崇習奢侈,詔尚書嚴立限級,節(jié)其流宕?!?span id="qstdnxq"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二》:“以 山西 風俗醇樸,諭疆吏教養(yǎng)兼施,小民崇習禮讓?!?/div>
分類:崇尚
《國語辭典》:清談(清談)  拼音:qīng tán
1.清新高雅的言論。三國。魏。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唐。韋莊 寄從兄遵詩:「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br />2.閒談、閒聊?!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八:「閒了卻與富翁清談,飲酒下棋。」《儒林外史》第八回:「用過飯,烹茗清談,說起江西寧王反叛的話?!?br />3.魏晉時代知識分子的哲學談?wù)?,以老莊思想為談?wù)搩?nèi)容,不涉及任何現(xiàn)實事情。后亦指不切實際的言論。如:「現(xiàn)代人多務(wù)實際,不好清談?!挂卜Q為「玄談」。
《國語辭典》:清言  拼音:qīng yán
1.魏晉時代對玄理的研討與談?wù)??!稌x書。卷五十。郭象傳》:「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文學》「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句下劉孝標注引《文章敘錄》:「晏能清言,而當時權(quán)勢,天下談士,多宗尚之?!?br />2.清雅高妙的言論。晉。陶淵明〈詠二疏〉詩:「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國語辭典》:高尚  拼音:gāo shàng
1.清高。《易經(jīng)。蠱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br />2.清雅不俗。如:「他的談吐高尚大方?!?br />3.指品味、款式與質(zhì)地均佳。如:「高尚禮品」。
《國語辭典》:儒家  拼音:rú jiā
1.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孔子為宗師,主張禮治,強調(diào)倫常關(guān)系。后亦指崇尚孔孟之說或性理之學的學者?!稘h書。卷三○。藝文志》:「儒家者流……游于六經(jīng)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埂度龂尽>硪涣?。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今之學者,師商、韓而上法術(shù),競以儒家為迂闊,不周世用,此最風俗之流弊,創(chuàng)業(yè)者之所致慎也?!?br />2.讀書人家。唐。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監(jiān)察御史時,分務(wù)東臺,無所顧慮。」《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福善禍淫,天自有常理。爾是儒家,乃昧自取之理,為無益之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