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415 416 417 418 419 421 422 423 42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朱洪范(字 子翁、小翁 )王佖(字 元敬 號 敬巖 )王博文(字 子冕、子勉 號 西溪 文定 )王幼孫(字 季雅、季稚 號 自觀、自觀先生 )王應麟(字 伯厚 號 深寧居士、厚齋、深寧老人 )程若庸(字 達原 號 勿齋、徽庵 世稱 勿齋先生 別稱 徽庵先生 )蔡公亮(字 子明 號 仁齋 )趙良坦(字 平甫 號 平心 )樂雷發(fā)(字 聲遠 號 雪磯先生 )唐廷瑞(字 君祥 號 容齋 )曾子良(字 仲材 號 平山 )朱杰(字 子俊 )李彭老(字 商隱 號 筼房 )李承休(字 休休 號 動安居士 )翟龕(號 遁庵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子翁,一作小翁。朱熹從孫。理宗寶祐元年進士。曾學《易》于胡斗元父師夔。歷任縣尉、臨江軍教授、武夷書院山長。奉行古道,素食度日。俸有余,則以濟公用,世人高其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元敬,號敬巖。王淮孫。累官直敷文閣、福建轉運副使。嘗辟真德秀《夜氣歌》之說。有《朱文公語后錄》。
全宋文·卷七四七一王佖,字元敬,號敬巖,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淮孫。從學于王柏。淳祐初以朝散郎知嚴州,多有政績。累官直敷文閣,出為福建轉運副使。嘗辟真德秀《夜氣歌》之說,著有《朱文公語后錄》二十卷。見《景定嚴州續(xù)志》卷二,《宋元學案》卷八二,《四庫全書總目》卷九五,《宋元學案補遺》卷八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23—1288
【介紹】:
元東魯人,字子冕,一作子勉,號西溪。世祖至元十八年官燕南按察使,歷禮部尚書、大名路總管,官至南臺中丞。謚文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23—1298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季雅,號自觀。博覽經(jīng)史,兼涉醫(yī)學。理宗寶祐四年,上萬言書議國事,未被采納,遂回鄉(xiāng)執(zhí)教。友文天祥被俘過廬陵,王為文祭之,辭氣慷慨。有《中庸大學章句》、《太極圖說》、《擬答朱陸辨》,及醫(yī)書《簡便方》、《經(jīng)驗方》等。
全宋文·卷八三二三王幼孫,字季稚,號自觀先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赴闕,上書萬馀言言國事,不報,歸教授于鄉(xiāng)。宋亡,其友文天祥被執(zhí)過廬陵,幼孫謁于驛舍,為文祭之,期以必死,辭氣慷慨。自是日與賓客過從,守經(jīng)執(zhí)典以終,年七十六卒于家。所著有《中庸大學章句》二卷,《太極圖說》、《擬答朱陸辨深衣圖》、《辨經(jīng)籍論》、《易通貫三為一圖》、《家傳譜系》、《簡便經(jīng)驗二方》各一卷,雜著若干。見元程鉅夫《自觀先生王君墓碣》(《雪樓集》卷二○),《宋元學案補遺》卷五八,《宋史翼》卷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23—1296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伯厚,號深寧居士,一號厚齋。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正直敢言,對朝廷用人及各項弊政,多所批評建議,先后觸忤權臣丁大全、賈似道、留夢炎,屢遭罷斥。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后辭官還鄉(xiāng),專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學紀聞》、《玉堂類稿》、《掖垣類稿》、《通鑒地理考》、《漢藝文志考》、《深寧集》等。
全宋詩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進士,調西安主簿。寶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罷。丁敗,起通判臺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為太常博士,遷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以忤賈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八年,權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因封駁留夢炎薦章不報,遂東歸,自號深寧老人。元成宗元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應麟是宋末著名學者,著作繁富,影響較大的有《困學紀聞》,《玉海》等。另有《深寧集》,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書遺稿》。事見清錢大昕《深寧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三八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號厚齋,又號深寧居士。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撝子。淳祐元年進士,調西安縣主簿,徙揚州教授。寶祐四年中博學宏辭科,添差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歷遷國子錄、武學博士、太常寺主簿。輪對,言邊事忤丁大全,罷職。起通判臺州。召為太常博士,擢秘書郎,遷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遷著作郎、秘書少監(jiān)兼侍講,歷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再忤賈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為秘書監(jiān),遷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及賈似道潰軍江上,上疏陳十事,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轉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夢炎任用私人,遂辭官東歸。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時元貞二年也。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玉堂類藁》二十三卷、《掖垣類藁》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考》一百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鑒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踐阼篇》、《補注急救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小學紺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筆?!匪氖怼ⅰ缎帐霞本绕妨?、《漢制考》四卷、《六經(jīng)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達原,號勿齋、徽庵。從饒魯、沈貴瑤得朱熹之學。理宗淳祐間嘗為安定、臨汝兩書院山長。度宗咸淳四年登進士第,授武夷書院山長,累主師席,從游者極盛。有《性理字訓講義》、《太極洪范圖說》。
全宋文·卷八三二四程若庸,字達原,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從饒魯學,得朱熹之傳。登咸淳四年進士第,歷長湖州安定書院、撫州臨汝書院、福建武夷書院。學者稱勿齋先生,又稱徽庵先生。所著有《性理字訓講義》一百篇(殘存)、《太極圖說》、《近思錄注》。見洪焱祖《程山長若庸傳》(《新安文獻志》卷七○),《宋元學案》卷八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蔡公亮,字子明,號仁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嘗官大理司直。事見清乾隆《武夷山志》卷一七。
全宋文·卷八二○八蔡公亮,字子明,號仁齋,建寧府建陽(今福建建陽)人,蔡杭次子。寶祐元年進士,嘗官大理司直。見《閩中金石志》卷一○、《宋元學案補遺》卷六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良坦,字平甫,號平心,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知永嘉、瑞安、福清縣。二王走閩,以軍器監(jiān)簿贊軍事。與元兵作戰(zhàn)被俘,系獄二年,不屈殉難。事見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xù)》卷四。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道州寧遠人,字聲遠。少穎敏,長于詩賦,累舉不第。門人姚勉登科,以讓第疏上。寶祐元年,理宗親召試對,特賜及第。后因數(shù)議時政不用,歸隱雪磯,號雪磯先生。有《雪磯叢稿》。
全宋詩樂雷發(fā),字聲遠,寧遠(今屬湖南)人。累舉不第,門人姚勉登科,上疏讓第。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詔試,賜特科第一,授館職。四年,以病告歸,居雪磯,自號雪磯先生。詩作于寶祐三年由友人朱嗣賢等刊為《雪磯叢稿》五卷。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卷末明成化十七年裔孫宣跋。 樂雷發(fā)詩,以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雪磯叢稿》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全宋文·卷八一六七樂雷發(fā),字聲遠,道州寧遠(今湖南寧遠)人。少穎敏,長詩賦。累舉不第,寶祐元年理宗召親試對,賜特科第一。因數(shù)議時政不用,歸隱雪磯,號雪磯先生。后理宗思其忠直,敕建狀元樓,賜田八百畝以旌之。著有《雪磯叢稿》五卷(存)。見《楚紀》卷四一,《宋元學案補遺別附》卷二,《宋詩紀事》卷六七,《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光緒《寧遠縣志》卷七之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君祥,號容齋。理宗寶祐元年特奏名進士。授福州文學。遷遂安主簿,勸農(nóng)桑,興教化,簡獄訟,有政績。被延入郡幕府,試兩浙漕,多所建明。官至總干。性孝友,博洽多聞。有《容齋雜著》。
全宋文·卷七九九六唐廷瑞,字君祥,號容齋,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寶祐四年為特奏名進士,授福州文學,調遂安簿。官至總干。有《容齋雜著》十卷。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八,《宋元學案補遺》卷八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撫州金溪人,字仲材,號平山。度宗咸淳四年進士。知淳安縣,清慎自守,時邊事已急,乃多方保障,民賴以安。入元,程鉅夫以遺逸薦為憲僉,不赴。卒年六十三。有《易雜說》、《咸淳類稿》等。
全宋詩曾子良(一二二四~?),字仲材,號平山,南豐(今屬江西)人,徙居金溪(今屬江西)。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調興安尉,遷知淳安縣(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九)。入元,薦授憲僉,不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六十八,尚存世(《隱居通議》卷一五《曾平山序水云村詩》),《宋季忠義錄》卷一六作卒年六十三。有《咸淳類稿》,已佚。事見《忠義集》卷六、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八○。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朱杰,字子俊,金華(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二年(一二五四)知豐城縣(清同治《豐城縣志》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商隱,號筼房。理宗淳祐中為沿江制置司屬官。有《貧房詞》。
全宋詩李彭老,字商隱,號筼房,德清(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間為沿江制置司屬官(《景定建康志》卷二五)。景定間知鹽官縣(清康熙《海寧縣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簡介李承休(1224年—1300年),高麗王朝后期大臣、文學家。字休休,號動安居士,京山府嘉利縣(今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人。官至密直副使、監(jiān)察大夫、詞林學士承旨,著有《動安居士集》、《帝王韻紀》等作品。
人物簡介
全宋詩翟龕(一二二四~一三一四),號遁庵,東莞(今屬廣東)人。景先子。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領鄉(xiāng)薦,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再舉都魁,官本邑主簿。宋亡,杜門不出,建聚秀樓,延士講習其間。延祐元年卒,年九十一。事見清雍正《廣東通志》卷四四、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四。今錄詩三首。
全粵詩·卷四五翟龕(一二二四 — 一三一四),號遁庵。東莞人。宋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以《書經(jīng)》領鄉(xiāng)貢,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再舉都魁。官本邑主簿。時值亂離,與李春叟、趙必??、張元吉協(xié)力安輯,邑賴以完。宋亡,悲憤杜門不出,建聚秀樓貯書,以延文學士。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八、明張二果崇禎十二年《東莞縣志》卷五有傳。今存詩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