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94  395  396  397  398  400  401  402  40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陳必復(無咎 藥房 )
韓大伯(云門中興 )
黃夢炎(子陽 )
史彌忠(良叔 自齋、自齋先生 文靖 )
徐榮叟(茂翁 意壹、意一 文靖 )
方元泰(巖仲 三賢幕 )
洪夢炎(季思 默齋、然齋 )
潘子高
趙汝唫(仁父 兩山 )
鄭穎(茂叔 志齋 )
全子才
葉味道(賀孫 知道 西山 )
唐容(世稱 城南三杰 云壑老人 )
莊師熊(次公 梅莊 )
張道洽(澤民 實齋 )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陳必復,字無咎,號藥房,長樂(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間居封禺山中,結(jié)屋為藥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為林尚仁《端隱吟稿》作序。著作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見《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隱吟稿》序?!£惐貜驮姡瑩?jù)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陳必復,字無咎,福州長樂(今福建福州)人。淳祐十年進士。卜居湖州封禺山中,結(jié)屋數(shù)椽,題曰藥房吟所。工詩,為江湖詩派詩人之一,今存《山居存稿》一卷。見《江湖后集》卷二三,《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六一,《宋詩紀事》卷六六。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四
同時有韓大伯,修苦行于大陽。顯時為典客,與客論趙州宗旨,大伯侍其旁匿笑??屯?,顯數(shù)之曰:“我偶客語,汝乃慢笑,笑何事?”大伯曰:“笑知客智眼未正,擇法不明?!憋@曰:“豈有說乎?”對以偈曰:“一兔橫身當古路,蒼膺才見便生擒。后來獵火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顯陰異之,結(jié)以為友。后顯主雪竇,法席之盛,號云門中興。顯嘗經(jīng)行植杖,眾衲環(huán)之,忽問曰:“有問云門‘樹凋葉落時,如何?’曰‘體露金風?!崎T答‘遮僧邪?為說解邪?’”有宗上座曰:“待老漢有悟處即說?!憋@熟視,驚曰:“非韓大伯乎?”曰:“老漢瞥地也?!庇谑橇顡腹募?,顯曰:“大眾今日雪竇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陽韓大伯,具大知見,晦跡韜光,欲得發(fā)楊宗風,幸愿特升此座?!彼焐?,一眾大驚。
黃夢炎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六○
黃夢炎(一二○三——一二七二),字子陽,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登淳祐十年進士第。入京湖制幕,改淮東制幕,出判平江府。咸淳初除司農(nóng)寺丞,樞密院編修官,累遷戶部左曹郎官。以朝請大夫致仕。咸淳八年卒,年七十。博學善文,有詩文十卷。見元黃溍《記高祖墓表后》(《金華黃先生文集》卷二二),《金華賢達傳》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良叔,號自齋。史浩從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初為咸寧尉,任滿,唯多挾書籍以歸。以楊簡薦為廬陵宰,有能名。后守南安,為政尚安輯,蠲白撰錢以便民。守吉州,治如南安,蠲田租十八萬。卒年八十。謚文靖。
全宋詩
史彌忠(?~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先生(《宋元學案》卷七四),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一○)。初為咸寧縣尉,監(jiān)文思院門,知廬陵縣。歷知饒州(《宋史》卷一七六《食貨上》四)、南安軍、吉州。理宗紹定中,提舉福建常平茶鹽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歷寶謨閣待制、龍圖閣學士,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祐四年卒,贈少師、鄭國公,謚文靖(《宋史》卷四三)?!?a target='_blank'>延祐四明志》卷五有傳。有集五○卷,已佚(《甬上宋元詩略》卷七)。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八一九
史彌忠(一一六五——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漸子,楊簡門人。登淳熙十四年進士第。初為鄂州咸寧尉,官滿歸里,橐中裝視赴官時為多。父怒,發(fā)視皆書帙。宰廬陵,知南安、吉州,均有能名。紹熙二年,提舉福建常平鹽茶事。淳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賜謚文靖。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三、二一四、四一九,《宋元學案》卷七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浦城人,字茂翁,號意壹。徐應(yīng)龍子。寧宗嘉定七年進士。知永康縣,賑饑民有惠政。歷通判、知州,以集英殿修撰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召為行在司諫。理宗嘉熙四年,授右諫議大夫,痛陳天變民怨之因,倡議朝廷當以節(jié)義勵大夫。累官至參知政事,尋以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六年,致仕。卒謚文靖。有《橘坡雜著》等。
全宋詩
徐榮叟,字茂翁,號意一(《全芳備祖》前集卷五),浦城(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歷知永康縣,通判臨安府。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出為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知婺州,遷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四年,拜右諫議大夫,遷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與史嵩之議不合,淳祐二年(一二四二)奉祠。六年致仕。有《緝熙講議》等,已佚。事見清光緒《浦城縣志》卷二二、三二,《宋史》卷四一九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
徐榮叟,字茂翁,號意一,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應(yīng)龍子。嘉定七年進士,歷知永康縣,通判臨安府,嘉熙元年遷太學博士,二年除著作佐郎兼侍左郎官。出為江東提點刑獄,知婺州、靜江府,召為行在司諫。四年拜右諫議大夫,遷權(quán)禮部尚書兼權(quán)吏部尚書,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淳祐二年除參知政事,尋奉祠。卒謚文靖。有《諫垣存稿》、《緝熙講義》、《西掖代言》、《南宮表箋》、《橘坡雜著》。見《宋史》卷四一九本傳,《南宋館閣錄》卷八,《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4—1254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巖仲。方壬孫。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歷龍溪縣尉、英德府教授。方大琮為漕使,辟為漕幕,與徐明叔、洪天錫號三賢幕。官終袁州通判,卒于赴任途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嚴州淳安人,字季思,號默齋。理宗寶慶二年進士。端平間禁軍叛,奉命撫諭,以單騎入軍,曉以逆順,皆安堵聽命。會高沙軍變,復命綏之,徑入城宣詔,一軍以安。召拜司農(nóng),差知衢州,卒于任。有《高沙撫錄》、《荊湘語稿》及文集等。
全宋詩
洪夢炎,字季思,號然齋,淳安(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進士,為桃源酒官。端平間以撫定高沙軍變功,知衢州,未幾卒于任。事見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
潘子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端平元年(1234)任秘書郎。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汝唫,字仁父,號兩山。太宗八世孫。曾知臨安縣(《咸淳臨安志》卷五一)。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江陰軍(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嚴州壽昌人,字茂叔,號志齋。寧宗嘉定十年進士。為理官,執(zhí)法平允。守嘉禾,以理卿召,為言者所阻,致仕歸。
全子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端平元年(1234)任淮南路轉(zhuǎn)運副使。端平元年(1234)任廬州知州兼安撫使,6月時在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人,一作龍泉人。初名賀孫,以字行,更字知道,號西山。少刻志好古學,師事朱熹。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調(diào)鄂州教授,授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凡所陳說,無一言不開導引翼,推致于治道。官終著作佐郎。有《四書說》、《大學講義》、《祭法宗廟廟享郊社外傳》等。
全宋詩
葉味道,初名賀孫,以字行,更字知道,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從朱熹學。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調(diào)鄂州教授。差主管三省架閣文字,遷宗學諭兼崇政殿說書。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在著作佐郎任致仕(《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卷四三八有傳。
全宋文·卷七六七八
葉味道,初名賀孫,以字行,更字知道,號西山,溫州(今浙江溫州)人,一云龍泉(今浙江龍泉)人,徙建陽。師事朱熹,登嘉定十三年進士第,調(diào)鄂州教授。理宗時授太學博士,兼崇政殿說書,諫三京用師之事,人謂其有見微慮遠之明。官終于著作佐郎。有《四書說》、《大學講義》、《祭法宗廟郊社外傳》、《經(jīng)筵口奏》、《故事講義》等,又輯次《朱子語錄》。《宋史》卷四三八有傳,又見《宋元學案》卷六五,陳文蔚《克齋集》卷一一《祭葉殿講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永州零陵人。博學強記,與唐麟、樂韶共學,人稱城南三杰。舉進士。為豐城令,政績稱最。尋遷知邕州,交趾入犯,率兵討平之。后歸隱于建昌麻姑山,自號云壑老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莊師熊,字次公,號梅莊,寧德(今屬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官撫州樂安丞(明嘉靖《寧德縣志》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5—1268 【介紹】: 宋衢州開化人,字澤民,號實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曾為池州簽判,后辟襄陽府推官卒。工詩,語似平淡而豪放之氣不可掩。有詠梅詩三百余首,篇有意,句有韻。方回為作詩集序。
全宋詩
張道洽(一二○五~一二六八),字澤民,號實齋,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進士。歷廣州司理參軍,景定間為池州僉判,改襄陽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有《實齋花詩》四卷(《千頃堂書目》),已佚。清吳允嘉抄《南宋群賢小集》中存《梅花詩》一卷。事見《桐江集》卷一《張澤民詩集序》、《瀛奎律髓》卷二○?!埖狼⒃?,據(jù)《瀛奎律髓》卷二○及《宋百家詩存》等書所錄,去其重復,合編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