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91  392  393  394  395  397  398  399  40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姚樞(公茂 敬齋、雪齋 文獻 魯國公 )
朱渙(行父 約山、約齋 )
朱繼芳(季實 靜佳 )
湯漢(伯紀 東澗 文清 )
王元粹(子正 元亮 )
王磐(文炳 鹿庵 文忠 洛國公 )
王遂(穎叔、去非 實齋 正肅 )
翁酉(思齋 )
蕭?。?span id="fil2ntk" class='charType'>字 則山 大山 )
詹夢璧(子蒼 )
郭磊卿(子奇 兌齋、端平六君子 正肅、忠肅 )
釋惟一(環(huán)溪 賈 )
釋正韶(雪屋 謝 )
陳宣子
黃履翁(吉甫、吉父 西峰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2—1279 【介紹】: 元洛陽人,字公茂,號敬齋,又號雪齋。少力學。楊惟中與之見元太宗。太宗七年,從蒙古軍南下,訪求儒、道、釋、醫(yī)、卜人才。于德安得名儒趙復,程朱理學書籍始得傳至北方。為燕京行臺郎中,時牙魯瓦赤行臺,惟事貨賂,遂棄官去。旋應忽必烈聘,言治國之道。憲宗欲使忽必烈盡領漢地,樞勸之謝絕,以免他日悔而見奪。從滅大理,陳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殺一人事,大理民得完保。世祖即位,授東平宣撫使,改大司農(nóng),拜中書左丞。滅宋之役,又反復陳堅止殺之詔,又請禁宋鞭背、黥面等刑。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文獻。
元詩選
樞字公茂,號雪齋,營州柳城人。后遷洛陽。少篤于學,自期甚高。宋內(nèi)翰九嘉識其有王佐略。歲壬辰,楊中書惟中與偕覲元太宗,為燕京行臺郎中,未幾辭去。歲庚戌,元世祖召居潛邸。中統(tǒng)元年,拜東平宣撫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師,辭不受,改大司農(nóng)。四年,拜中書左丞。至元五年,出僉河南行省。十年,拜昭文館大學士,詳定禮儀事。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元貞二年,贈榮祿大夫、少師。至大三年,追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封魯國公,謚文獻。初,雪齋與惟中從太子闊出南征,軍中得名儒趙復,始得程朱之書。后棄官攜家來輝,中堂龕孔子容,旁垂周、兩程、張、邵、司馬六君子像,讀書其間。自板諸經(jīng),散之四方。時河內(nèi)許衡平仲、廣平竇默漢卿并在衛(wèi)。雪齋時過漢卿茅齋,而平仲亦特造蘇門,盡室相依以居,三人互相講習,而北方之學者始聞進學之序焉。許參政有壬曰:皇元啟運,道復隆古,倡而鳴者為雪齋姚公。蓋宋、金之際,兵燹頻仍,版帙散亡殆盡,獨首唱經(jīng)學,闡明斯道,厥后名儒接踵而出,氣運昌隆,文章爾雅,推回瀾障川之功,論者謂文獻公不在禹下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行父,號約山,一作約齋。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官大理寺丞,知衡州。文章政事,名重一時。為文天祥受業(yè)師。卒年八十余。
全宋詩
朱渙,字行父,號約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累官知衡州。卒年八十馀。事見清同治《廬陵縣志》卷三二。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七六○
朱渙,端平中為太平州軍事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字季實,號靜佳。理宗紹定五年進士。工詩,時人多所稱引。有《靜佳乙稿》。
全宋詩
朱繼芳,字季實,號靜佳,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歷知龍尋、桃源縣,調(diào)宜州教授未赴?!赌纤瘟倚〖分写嬗小鹅o佳龍尋稿》、《靜佳乙稿》各一卷。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江湖后集》,第二十三卷中尚錄有其詩二十馀首。事見《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一七?!≈炖^芳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參校清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本),編為第一、二卷。第三卷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參校讀畫齋刊《江湖后集》(簡稱讀畫齋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安仁人,字伯紀,號東澗。湯千從子。理宗淳祐四年進士。初為真德秀賓客,曾長象山書院。歷上饒簿、國史實錄院???、太學博士、秘書郎。上言盡用天下之財力以治兵,盡用天下之人才以強本。累官知隆興府。度宗時,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卒年七十一。謚文清。有文集。
全宋詩
湯漢(一二○二~一二七二),字伯紀,號東澗,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東北)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授上饒縣主簿,以薦改信州教授兼象山書院山長。十二年,入為史館校勘。寶祐二年(一二五四),授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校書郎。歷提舉福建常平、知寧國府、提舉江西常平兼知吉州、江東運判、知隆興府。召為尚左郎官兼太子侍讀,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改知隆興府。度宗即位,累官權工部侍郎兼侍讀。咸淳八年卒(《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紀》),年七十一。謚文清。有文集六十卷,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卷四三八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七九二四
湯漢(一二○二——一二七二),字伯紀,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北)人,號東澗。嘗為真德秀賓客,登淳祐四年進士第,授上饒縣主簿,遷信州教授兼象山書院山長。十二年入為史館校勘,寶祐二年授太學博士,遷秘書郎。出為福建提舉常平,歷知寧國府、吉州、隆興府。復入為尚左郎官兼太子侍讀,遷太府少卿,改秘書少監(jiān)。求補外,差知福州、福建安撫,改知隆興府。度宗即位,授太常少卿,遷起居郎兼侍讀,兼權中書舍人,權兵部侍郎,升兼同修國史兼直學士。出知寧國府,復召為刑部侍郎兼侍讀,又出知福州,改知太平州。累官至權工部尚書,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咸淳八年卒,年七十一,謚文清。漢正色立朝,恬于進取,累言政事,力主盡用天下之財力以治兵,盡用天下之人才以強本。編著有《陶靖節(jié)詩注》(存)、《妙絕古今》(存)、《東澗集》等。見《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紀》、卷四三八本傳,《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詩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為南陽酒官。遭亂,流寓襄陽。后北歸,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中州集
元粹,字子正,初名元亮,后止名粹,平州人,系出遼世衣冠家。年十八九,作詩便有高趣。性習專固,世事不以累其業(yè),故時輩無能當之者。正大末,用門資敘為南陽酒官。遭亂,流寓襄陽。襄陽破,只身北歸,寄食燕中,遂為黃冠師。有十月風霜侵病骨,數(shù)家針線補殘衣之句。親舊有憐其孤苦,欲為之更娶者,子正業(yè)已高舉,主太極道院,竟不能自返。年四十馀,癸卯九月病卒。詩人淄川楊叔能挽之云:匹婦主中饋,雖貧生理存。五言造平淡,只影臥黃昏。漫下陳蕃榻,虛沾文舉尊。北平家世絕,銜恨入荒原。從弟郁亦攻詩,方之其兄,蓋商、周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2—1293 【介紹】: 金元間廣平永年人,徙汝州魯山,字文炳,號鹿庵。金哀宗正大四年進士,不就官。肆力于經(jīng)史百氏,文辭宏放,浩無涯涘。避兵淮、襄間,為南宋小吏。金亡后北歸,寓河內(nèi),東平總管嚴實迎之為師。世祖即位,拜益都等路宣撫副使,尋以疾免。李璮以禮延致之。及璮謀反蒙元,磐脫身入京。拜翰林直學士。遷太常少卿。時朝儀未立,磐上疏言之,儀制始定。后以資德大夫致仕。磐資性剛方,每奏對,必以正,帝嘗以古直稱之。卒謚文忠。
元詩選
磐字文炳,廣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魯山。登金至大四年經(jīng)義進士第。元中統(tǒng)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頃之以疾免,樂青州風土,乃買田渳河之上,題其居曰「鹿庵」,有終焉之志。師圍濟南,授參議行中書省事,遷翰林直學士,出為真定宣慰使。至元元年,復召入翰林,兼太常少卿,進拜承旨,累乞致仕,不許,年八十二,始遂所請。三十年卒,年九十二。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追封洛國公,謚文忠。文炳人品高邁,氣概一世,嘗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襲前人一言為貴。又曰:為學務要精熟,當镕成汁,瀉成錠,團成塊,按成餅。故其文詞波瀾宏放,浩無津涯。李野齋稱其為文沖粹典雅,得體裁之正,不取尖新以為奇,不尚隱僻以為高。詩則述事遣情,閒逸豪邁,不拘一律。其居翰林也,持文柄者馀二十年,天下學士大夫想聞風采,得從容晉接,終身為榮。元初開國諸公,未有出其右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鎮(zhèn)江府金壇人,初字穎叔,改字去非,號實齋。王韶玄孫,王萬樞第三子。寧宗嘉泰二年進士。調(diào)富陽主簿。知邵武軍,撫摩創(chuàng)痍,民恃以安。理宗紹定六年,拜監(jiān)察御史,疏奏極論進君子、退小人。端平初,拜殿中侍御史,又論李知孝等為三兇。官至權工部尚書,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為文雅健。卒年六十七。謚正肅。
全宋詩
王遂,字去非,一字穎叔,號實齋,金壇(今屬江蘇)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調(diào)富陽簿,知當涂、溧水、山陰縣。理宗紹定三年(一二三○),知邵武軍,改知安豐軍。遷國子主簿,累遷右正言。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除戶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及實錄院同修撰(《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出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歷知慶元府、太平州、泉州、溫州、隆興府、平江府、寧國府、建寧府。卒年七十六。有《實齋文稿》(明正德《姑蘇志》卷四),已佚。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七,《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王遂詩,據(jù)《景定建康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六九五一
王遂,初字穎叔,改字去非,號實齋,鎮(zhèn)江府金壇(今江蘇金壇)人,王韶后裔。嘉泰二年進士,調(diào)富陽主簿,差知邵武、安豐軍。遷國子監(jiān)主簿,拜監(jiān)察御史,除右正言、殿中侍御史,擢戶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權左侍郎。歷知遂寧、成都、平江、慶元府,改知太平、泉、溫諸州,徙寧國、建寧府。為江西轉(zhuǎn)運副使,更安撫使。召赴闕,授權工部尚書。后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卒年六十七,謚正肅。時人稱其為文雅健,無世俗浮靡之氣。見《宋史》卷四一五本傳,《京口耆舊傳》卷七,《吳郡志》卷一一,《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八等。
翁酉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翁酉,號思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蔡淵門人。登紹定五年進士。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二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蕭崱,字則山,號大山,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馀)人。泰來兄。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以史館??边w武學博士,進太府丞。有《大山集》,已佚。明嘉靖《臨江府志》卷六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蕭崱,字則山,號大山,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泰來弟(一說泰來兄)。紹定五年進士。知新興縣,后以史館??边w武學博士,進太府丞,尋奉祠。有《大山集》。見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詹夢璧(一二○二~?),字子蒼,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時年五十五(《寶祐四年登科錄》卷三)。嘗為鉛山書院山長。清同治《饒州府志》卷二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仙居人,字子奇,號兌齋。郭晞宗子。寧宗嘉定七年進士。理宗端平初拜右正言,擢右史,彈劾權俸無所避。時與杜范、徐元杰諸賢,號端平六君子。官終起居舍人。卒謚正肅,一作忠肅。有《兌齋集》。
全宋詩
郭磊卿,字子奇,號兌齋,仙居(今屬浙江)人。從朱熹學。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通判嚴州。官至樞密院編修、寶章閣待制,與徐元杰、劉漢弼等號稱端平六君子。有《兌齋集》(《宋元學案》卷六九),已佚。事見清光緒《仙居志》卷一三。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三
郭磊卿,字子奇,號兌齋,臺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嘉定七年進士。端平初拜右正言,尋擢右史,彈劾權幸無所避,為史嵩之所抑,除起居郎。磊卿憤不得言,徑出國門求去,遂郁郁不得志而卒。磊卿與侍從徐元杰、劉漢弼等號端平六君子,天下方想聞其風采,而皆相繼以沒。理宗亦念之不已,特謚正肅(一作謚忠肅),為立正諫坊以旌之。著有《兌齋集》。見《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三,《宋詩紀事》卷六一,《宋元學案》卷六九,《宋史翼》卷一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號環(huán)溪,俗姓賈,資州(今四川資中)人。少習舉業(yè),弱冠棄所學祝發(fā),受具戒于成都甘露寺。年二十二游大慈講筵,繼謁晦庵光于正法寺、訥堂辨于六祖寺、土庵圭于東林寺。后出峽,首抵公安二圣,又游南岳、廬山,經(jīng)蘇、湖至杭。謁佛鑒禪師于育王寺,被命侍香。佛鑒遷徑山,復命知藏。尋游金陵,依癡絕沖于鐘山二年。復歸徑山,被命首眾。理宗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初住建寧府瑞巖禪寺。后歷住臨江軍瑞篁山惠力禪寺、隆興府泐潭山寶峰禪寺、黃龍山崇恩禪寺、建昌軍資圣禪寺、瑞州黃檗山報恩光孝禪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袁州仰山太平興國禪寺。五年,入住福州雪峰崇圣禪寺。九年,入住慶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禪寺。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年八十。有參學編《環(huán)溪惟一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覺此撰《行狀》?!♂屛┮辉?,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之詩編為二卷。
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號環(huán)溪,資州(治今四川資中)人。墨池賈氏子。少年入道,以敏慧聞,長受具于成都甘露寺,入大慈講筵。歷主建寧瑞巖、仰山、雪峰、天童,焦山等剎。宋亡,抗節(jié)不屈。至元十八年九月卒,年八十。今存《環(huán)溪惟一禪師語錄》二卷。見該書所附《行狀》,參《釋氏疑年錄》。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正韶(一二○二~一二六○),號雪屋,俗姓謝,鄱之干越(今江西馀干縣附近)人。少從雄峰法慈祝發(fā),游吳越,師事天童凈禪師。出住天池,筑庵曰明月。理宗景定元年卒,年五十九。有《兔園集》,已佚。事見《柳塘外集》卷四《天池雪屋韶禪師塔銘》。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諸暨縣(今浙江紹興諸暨)人。紹定五年(1232年)進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黃履翁,字吉甫,號西峰,寧德(今屬福建)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事見清乾隆《寧德縣志》卷七。
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黃履翁,字吉父,福州寧德(今福建寧德)人。登紹定五年進士第。學問該博,以林駉《古今源流至論》未備,續(xù)為匯纂《別集》十卷。見《八閩通志》卷五五,《閩中理學淵源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