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78 379 380 381 382 384 385 386 387 下一頁
其它辭典
陳夢庚(字 景長 號 竹溪 )陳賡(字 子飏 號 默軒 )黃師參(字 子魯 號 魯庵 )丁大全(字 子萬 丹陽郡侯 )何洪(號 梅境 )姚鏞(字 希聲 號 雪蓬、敬庵、雪篷 )完顏訛可(別稱 草火訛可、板子訛可 )張侃(字 直夫 號 拙軒 )梁該(字 如佳、博甫 號 石峰 )范應(yīng)鈴(字 旗叟、旂叟 清敏 號 西堂 )袁似道(字 子淵 )陸子虞陳起(字 宗之、彥木 號 蕓居、陳道人 別稱 陳解元 )章子仁高似孫(字 續(xù)古 號 疏寮 )
人物簡介
全宋詩陳夢庚(一一九○~一二六七),字景長,號竹溪,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jìn)士,授潮州教授。秩滿,入廣西轉(zhuǎn)運(yùn)司幕。歷浙西運(yùn)司干辦,知廬陵縣,通判泉州。度宗咸淳二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七。有《竹溪詩稿》,已佚。事見《竹溪鬳齋十一稿續(xù)集》卷二二《陳吏部墓志銘》。今錄詩十五首。
人物簡介
元詩選賡字子飏,□□人。金河?xùn)|山西道行中書省參議。北渡后,與弟庚隱居不出,以詩倡酬,學(xué)者宗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90—1274
【介紹】:
金元間臨晉人,字子飏,號默軒。金末監(jiān)藍(lán)田子午酒,遷陜鹽場管勾。入元薦為帥府經(jīng)歷,累官河?xùn)|兩路宣慰司參議,所至有惠政。為文雄健雅麗,務(wù)極其意,尤工行草書。
御訂全金詩增補(bǔ)中州集·卷五十五陳賡,字子飏,官河?xùn)|山西道行中書省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閩清人,字子魯,號魯庵。寧宗嘉定十三年進(jìn)士。官國子學(xué)正,添差通判南劍州。工詞。
全宋詩黃師參,字子魯,號魯庵,閩清(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jìn)士,調(diào)贛州教授(《宋詩拾遺》卷一六)。官終國子正,南劍州通判。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三二。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63
【介紹】:
宋鎮(zhèn)江人,字子萬。理宗嘉熙二年進(jìn)士。諂事內(nèi)侍盧允升、董宋臣,貪縱淫惡。累官大理司直,添差通判饒州。歷太府寺簿、右司諫、殿中侍御史。寶祐四年彈劾、迫逐丞相董槐,遷左諫議大夫。進(jìn)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封丹陽郡侯。六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以隱匿軍情罷相,出判鎮(zhèn)江府。景定二年移送南安軍,后移置新州。四年復(fù)徙海島,舟過滕州,被將官遷擠落水而卒。
全宋詩丁大全(一一九一~一二六三),字子萬,鎮(zhèn)江(今屬江蘇)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jìn)士,調(diào)蕭山尉。添差通判饒州。入為太府寺簿,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寶祐六年(一二五八),拜參知政事、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罷,景定元年(一二六○)致仕。二年,貶貴州團(tuán)練使。三年,移置新州。四年,溺死藤州?!?a target='_blank'>宋史》四七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嚴(yán)州淳安人,號梅境。第進(jìn)士。寧宗慶元間知新淦縣,為政崇尚禮教。邑境大疫,置惠民局,敦請良醫(yī)以治之。又置養(yǎng)濟(jì)院,收民之無依者。
全宋詩何洪,號梅境,淳安(今屬浙江)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jìn)士,知浦城縣。事見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七、嘉靖《建寧府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紹興府嵊縣人,字希聲,號雪蓬,一號敬庵。寧宗嘉定十年進(jìn)士。為吉州判官。理宗紹定中以平亂功擢守贛州,忤帥臣,貶衡陽。有《雪蓬集》。
全宋詩姚鏞(一一九一~?)(生年據(jù)集中《繼周壙記》“余年將四十而鰥”推定),字希聲,一字敬庵,號雪蓬,剡溪(今浙江嵊州)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jìn)士(《剡錄》卷一進(jìn)士登科題名)。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知贛州(清《江西通志》卷四六),因忤帥臣貶衡陽。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始離貶所。景定五年(一二六四)掌教黃巖縣學(xué)。有《雪蓬稿》。事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六、明萬歷《黃巖縣志》卷四。 姚鏞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蓬稿》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七六八八姚鏞(一一九二——?),字希聲,號敬庵,又號雪蓬,紹興府嵊縣(今浙江嵊縣)人。嘉定十年進(jìn)士。紹定元年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知贛州,忤帥臣,貶衡陽。有《雪蓬集》。見《鶴林玉露》卷六,《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宋詩紀(jì)事》卷六二。
宋登科記考字希聲、敬庵,號雪篷。紹興府嵊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嘉定十年(1217年)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1
【介紹】:
金女真人。護(hù)衛(wèi)出身。以誤呼宮中牙牌為板子,時稱板子訛可。歷元帥右監(jiān)軍、邠涇總帥,后為河中總帥。哀宗正大八年,與草火訛可守河中府,被蒙古兵所圍。城陷,苦戰(zhàn)力盡,奪船走。為監(jiān)戰(zhàn)奉御六兒所譖,以不死為罪,杖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揚(yáng)州人,寓居吳興,字直夫。張巖子。歷官上虞丞。父以諂媚權(quán)奸,為世詬病,侃獨(dú)志趣蕭散,浮沈末僚。與趙師秀、周文璞等游,皆恬靜不爭之士。為詩清雋圓轉(zhuǎn),時有閑淡之致。有《拙軒集》。
全宋詩張侃,字直夫,號拙軒,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徙家揚(yáng)州,高宗紹興末渡江居湖州(今屬浙江)。巖子。據(jù)集中詩文,知其于寧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監(jiān)常州奔牛酒稅,調(diào)上虞丞。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知句容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有《拙軒集》、《拙軒初稿》,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所錄,輯為《拙軒集》六卷,其中詩四卷?!堎┰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a target='_blank'>永樂大典》殘本。詩集外之詩及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四三張侃(又寫作「侃」),字直夫,號拙軒,揚(yáng)州(今江蘇揚(yáng)州)人,渡江居湖州。巖子。嘉定中監(jiān)常州奔牛鎮(zhèn)酒稅。寶慶二年知句容縣,遷上虞丞。見本集及《句容王瑞圖并題記》(《金石萃編》卷一五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梁該,字如佳,號石峰,東莞(今屬廣東)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jìn)士。知醴陵縣,通判欽州。民國《東莞縣志》卷五四有傳。
全粵詩·卷二九梁該,字如佳,一字博甫,號石峰。東莞人。梁文奎從子。長于記問,人稱“書笥”。宋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jìn)士,歷官醴陵縣令、欽州通判,皆有德政。明張二果崇禎十二年《東莞縣志》卷一二、清郭文炳康熙二十八年《東莞縣志》卷一二有傳。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三梁該,廣州東莞(今廣東東莞)人,嘉定七年進(jìn)士。紹定二年知醴陵縣,后遷欽州通判。見《廣東文徵》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旗叟。寧宗開禧元年進(jìn)士。調(diào)永興尉,知崇仁縣,皆有嘉聲。為廣西提點(diǎn)刑獄,奏免丁錢。召為金部郎官,入言朝政,語多讜直。后出為湖南轉(zhuǎn)運(yùn)判官兼安撫事。官終大理少卿,卒謚清敏。有《西堂集》、《對越集》。
全宋詩范應(yīng)鈴,字?jǐn)幺?,號西堂,豐城(今屬江西)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jìn)士。歷知永新、崇仁縣,通判撫州、蘄州,知吉州、廣西、浙東提刑。官至大理少卿。有《西堂集》,已佚。事見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宋史》卷四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二○范應(yīng)鈴,字?jǐn)幺?,號西堂,隆興府豐城(今江西豐城)人。開禧元年舉進(jìn)士,調(diào)永新尉、衡州錄事,改知崇仁縣。歷撫州、蘄州通判,知吉州,廣西提刑,金部郎官,遷尚左郎官。尋為浙東提刑,改直秘閣、江西提舉常平。遷軍器監(jiān),授直寶謨閣、湖南轉(zhuǎn)運(yùn)判官兼安撫司,直煥章閣,擢大理少卿,卒,謚清敏?!?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袁似道(一一九一~一二五七),字子淵,鄞縣(今浙江寧波)人。韶子。以父蔭補(bǔ)承務(wù)郎,監(jiān)無為縣襄安鎮(zhèn)。理宗紹定四年(一二三一),為江南東路安撫司干辦。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充沿海制置司機(jī)宜文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通判嘉興府,十一年,知嚴(yán)州。寶祐五年卒,年六十七。事見《清容居士集》卷三三《西山阡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臨安錢塘人,字宗之,一字彥木,號蕓居,又號陳道人,或稱陳解元。約孝宗淳熙年間至理宗淳祐末年在世。開書肆于臨安睦親坊,其所刊稱“臨安陳道人家開雕”。乃所謂行都坊本,又謂書棚本。世所傳宋善本,多其所刻。能詩。理宗寶慶、紹定間,與士夫抗顏列席,名滿朝野。江湖詩人皆與之善。寶慶初刊行《江湖集》,以所收詩忤權(quán)相史彌遠(yuǎn)被流放,《江湖集》被毀板,詔禁作詩。彌遠(yuǎn)卒,禁解,續(xù)刻《江湖集》前集、后集、續(xù)集及《中興江湖集》等,南宋“江湖詩派”以此得名。有《蕓居乙稿》。
全宋詩陳起,字宗之,號陳道人,亦號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開書肆于錢塘睦親坊,與江湖詩人善,編刊有《江湖集》。理宗寶慶初,史彌遠(yuǎn)當(dāng)政,視集中詩有謗訕,因起大獄,劈《江湖集》版,起亦流配,且詔禁士大夫作詩。史死后方得赦,重操舊業(yè)。今存《蕓居乙稿》一卷。事見《梅澗詩話》、《瀛奎律髓》卷二○、四二?!£惼鹪?,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集》本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卷。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一三章子仁,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嘉定十三年登進(jìn)士第,十六年除隆興府武寧縣尉。見《鄂國金佗續(xù)編》卷二七,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1
【介紹】:
宋紹興馀姚人,字續(xù)古,號疏寮。孝宗淳熙十一年進(jìn)士。歷校書郎、會稽主簿、處州守。為官貪酷,諂事韓侂胄,為人所不齒。其讀書以奧僻為博,作文以怪澀為奇。有《疏寮小集》、《剡錄》、《史略》、《子略》、《騷略》、《緯略》、《蟹略》、《硯箋》、《唐樂曲譜》、《唐科名記》等。
全宋詩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清康熙《鄞縣志》卷一○),一說馀姚(今屬浙江)人(清光緒《馀姚縣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jìn)士,調(diào)會稽縣主簿。寧宗慶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為著作佐郎。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處州。晚家于越,為嵊令史安之作《剡錄》。有《疏寮小集》、《剡錄》、《子略》、《蟹略》、《騷略》、《緯略》等。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高似孫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疏寮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為第一卷。以輯自《四庫全書》本《蟹略》、《百川學(xué)?!繁尽厄}略》之詩,為第二卷。《后村詩話》、《天臺續(xù)集別編》等書所錄之詩及斷句,編為第三卷。
全宋文·卷六六四七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文虎子。少有俊聲,登淳熙十一年進(jìn)士,為會稽縣主簿。歷官校書郎,著作佐郎,徽州通判,后為禮部侍郎、知處州,以中大夫提舉崇禧觀。卒贈通議大夫。似孫博雅好古,著有《剡錄》、《史略》、《子略》、《緯略》、《騷略》、《疏寮集》、《文苑英華纂要》等,今多存。見《宋史翼》卷二九,《南宋館閣錄》卷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