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76  377  378  379  380  382  383  384  38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栐(叔永 求志老叟、求志叟 )
蔡開(子明 )
蔡模(仲覺 覺軒 世稱 覺軒先生 )
金文剛(子潛 )
顏頤仲(景正 員嶠 )
黃升(叔旸 玉林、花庵詞客 )
仝周( 子陽 )
何應(yīng)龍(子翔 橘潭 )
劉克遜(無兢、無競 西墅 )
史子申
張自明(誠子 丹瑕 )
徐鹿卿(德夫 泉谷、泉谷樵友 清正 )
楊長孺(伯大、詩之、伯子 東山、東山潛夫、農(nóng)圃老人 文惠 壽仁 )
林公遇(養(yǎng)正 寒齋 文隱 )
桂柔夫(子強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無為軍人,寓居山陰,字叔永,號求志老叟。王藺從子。嘗官淮安。有《燕翼詒謀錄》。
全宋詩
王栐,字叔永,濡須(今安徽無為東北)人。寧宗嘉定三年(一二一○)知涇縣,撰《涇川志》十三卷,已佚。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清嘉慶《涇縣志》卷一三、三一。
全宋文·卷七四○九
王栐,字叔永,號求志叟,祖籍晉陽,后徙居無為軍(今安徽無為),參知政事藺從子。嘉定六年以承議郎、將作監(jiān)主簿知涇縣。寶慶間寓居山陰。撰《燕翼詒謀錄》五卷(存)。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五一,嘉慶《寧國府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興崇德人,字子明。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知德清縣,征調(diào)不擾。知邵武郡,請罷官租帶糴之例。除漕司,兼知岳州,點軍營田,九軍一日而畢;又區(qū)畫營佃,軍國兩利。改漕江西,屬郡旱,捐漕計以濟。有《畏齋集》。
全宋詩
蔡開,字子明,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至元嘉禾志》卷一五)。歷知德清縣、邵武軍、岳州,遷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卒于官。有《畏齋集》,已佚。事見明萬歷《嘉興府志》卷二○。
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蔡開,字子明,秀州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登淳熙八年進士第,授永興尉。歷監(jiān)六部門,通判隆興府、平江府。旋知邵武軍,杜官增糴之害,俾民自用槩糴,白于朝為定式。后知鄂州,并攝憲、倉二司,尋改漕江西。卒于官。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紀(jì)》卷五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仲覺,號覺軒。蔡沈子。隱居篤學(xué),嘗為建安書院席長。理宗淳祐四年,以丞相范鐘薦,謝方叔亦乞表異之,詔補迪功郎,添差本府教授。嘗輯朱熹所著為《續(xù)近思錄》,著有《易傳集解》、《大學(xué)衍說》、《論孟集疏》、《河洛探頤》等。
全宋詩
蔡模(一一八八~一二四六),字仲覺,學(xué)者稱覺軒先生,建陽(今屬福建)人。沈長子。隱居篤學(xué),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王野創(chuàng)建安書院,延為山長。淳祐六年,以薦補迪功郎,添差建寧府教授,命下而卒,年五十九。明蔡有鹍《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為《覺軒公集》一卷。事見《覺軒公集》附錄宋翁合《蔡覺軒先生墓志》?!?a target='_blank'>宋元學(xué)案》卷六七有傳。
全宋文·卷七四七四
蔡模,字仲覺,號覺軒,建寧府建陽(今福建建陽)人,蔡沈長子。隱居講學(xué),淳祐中以范鐘、謝方叔等薦,詔補迪功郎,添差本府教授。著有《論語集疏》、《孟子集疏》(存)、《易傳集解》、《大學(xué)衍說》、《河洛探賾》、《續(xù)近思錄》(存)、《文公朱先生感興詩注》(存)等。后人輯有《覺軒公集》一卷,刻入《蔡氏九儒書》。見翁合《蔡模墓志》(《經(jīng)義考》卷三五),《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二五,《宋元學(xué)案》卷六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8—1258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子潛。金安節(jié)孫。用遺恩補將仕郎。為潭州司戶,適真德秀帥潭,喜其端厚好學(xué),由是受知,遂為真氏門人。歷通判興國軍,知常德府,浙西提舉,終直龍圖閣。
全宋詩
金文剛(一一八八~一二五八),字子潛,休寧(今屬安徽)人。安節(jié)孫。以恩補將仕郎,調(diào)潭州司戶參軍。歷知奉新縣,通判興國軍,監(jiān)左藏及封樁庫,知臨江軍。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常德府。三年,除太府丞。五年,提舉浙西常平茶鹽。六年卒,年七十一。事見宋林希逸《朝散大夫直龍圖閣金公墓志銘》(《新安文獻志》卷七)。
全宋文·卷七六六三
金文剛(一一八八——一二五八),字子潛,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安節(jié)孫。初補長沙民曹,受知真德秀,遂為真氏門人。再調(diào)常州法曹。歷知常德府、提舉浙西常平茶鹽義倉,遷將作監(jiān),升直寶謨閣,進直龍圖閣。寶祐六年十月卒,年七十一。見林希逸《宋故朝奉大夫直龍圖閣金公文剛墓志銘》(《新安文獻志》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8—1262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景正。顏耆仲弟。以蔭補官。歷寧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縣,皆有善政。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閣修撰兼福建提刑,減商稅,除盜賊,養(yǎng)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累遷吏部尚書,以寶章閣學(xué)士提舉玉隆萬壽宮歸。
全宋詩
顏頤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自號員嶠,潭州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以蔭授通仕郎,歷寧化尉,知西安縣,通判臨安府,知嚴(yán)州。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知泉州。四年,知溫州,尋遷知慶元府兼沿江制置使。十二年,知臨安府。以寶華閣學(xué)士致仕。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三《寶學(xué)顏尚書神道碑》。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七六六二
顏頤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號員嶠,龍溪(今福建漳州)人。以蔭補寧化尉,歷西安令、通判臨安府、兩浙運判、戶部郎兼知臨安府。嘉熙改元除廣西轉(zhuǎn)運判官、太府卿、司農(nóng)卿。四年兼權(quán)戶部侍郎。淳祐改元除浙東提刑,歷知泉州,兼福建提刑,知慶元府,兵部、刑部尚書。寶祐元年擢吏部尚書,以寶章閣學(xué)士提舉玉隆萬壽觀。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見《寶學(xué)顏尚書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早棄科舉,以讀書、吟詠自適。曾以詩受知于游九功。有《散花庵詞》、《花庵詞選》。
全宋詩
黃升,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閩(今屬福建)人(《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卷四)。早棄科舉,以詞著稱,有《散花庵詞》一卷。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選有《絕妙詞選》二十卷。事見《絕妙詞選》自序、胡德方序。
詞學(xué)圖錄
黃升,字叔旸,號玉林。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編《絕妙詞選》20卷,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十卷,下部為《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后人統(tǒng)稱《花庵詞選》,自作詞亦附于后。有《散花庵詞》。
全宋文·卷七七五九
黃升,字叔旸,號玉林,又號花庵詞客,閩(今福建)人。當(dāng)理宗世,早棄科舉,雅意歌詠,曾以詩詞受知游九功。著有《絕妙詞選》二十卷、《散花庵詞》一卷,今存。見宋胡德方《絕妙詞選序》,《宋詩紀(jì)事》卷六九,《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九《散花庵詞》提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人,名暉,字子陽。策論進士。宣宗興定間,為徐州行樞密院參議官,上章言:“惟名與器不可假人,今之金銀牌,授予頗濫,乞?qū)毾е兴鐒e?!辈患{。

人物簡介

全宋詩
何應(yīng)龍,字子翔,號橘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跡不詳,與陳允平有交(《西麓詩稿·別何橘潭》詩)。著作已佚,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詩稿》一卷。事見本集?!『螒?yīng)龍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9—1246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無兢,號西墅。劉克莊弟。以父任補官。調(diào)古田令,有治績。累遷知邵武軍,為政威愛并行。移知泉州,終工部郎,以疾奉祠。工詩,為葉適、趙汝談所稱。
全宋詩
劉克遜(一一八九~一二四六),字無競,莆田(今屬福建)人。克莊弟。以父蔭補承務(wù)郎。寧宗嘉定間知古田縣(清乾隆《古田縣志》卷五)。累遷知邵武軍。理宗嘉熙間知潮州(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三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泉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六)。六年卒,年五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三《工部弟墓志銘》。今錄詩七首。
史子申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八三
史子申,敘州南溪(今四川南溪)人,一說南部(今四川南部)人。開禧元年登進士第,嘉定中為奉議郎。見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三,道光《石泉縣志》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自明,字誠子,號丹瑕,南城(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教授宜州,攝州事。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知安吉縣(清同治《安吉縣志》卷九)。事見《粵西金石略》卷一一。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七○四六
張自明,字誠子,號丹瑕,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為國子進士,久游邊徼,喜交豪杰。登嘉定元年進士,為宜州教授、攝州事,歷衢州教授、江陵戶曹。嘗與戴復(fù)古結(jié)詩社。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一四,《宋詩紀(jì)事補遺》卷六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9—1250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德夫,號泉谷。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為歷知南安縣,入任樞密院編修官,與起居郎方大琮、編修劉克莊、正字王邁同時遭劾,太學(xué)諸生作《四賢詩》頌之。知建昌軍,寬賦斂、抑豪強、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遷太府少卿兼右司,屢有建言。進華文閣待制致仕。卒謚清正。有《泉谷文集》。
全宋詩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號泉谷樵友,豐城(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調(diào)南安軍學(xué)教授。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為福建安撫使干辦。紹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縣。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為行在諸司審計司干辦。二年,知建昌軍。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判官,歷浙東、浙西提刑、知寧國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說書。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國子監(jiān)祭酒,尋兼侍講、權(quán)給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謚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萬歷中裔孫徐鑒據(jù)家乘輯為《清正存稿》六卷。事見本集附錄年譜,《宋史》卷四二四有傳?!⌒炻骨湓?,以明萬歷刻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并酌?!对フ聟矔繁荆ê喎Q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簡稱胡校)等。
全宋文·卷七六六七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字德夫,號泉谷,隆興府豐城(今江西豐城)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南安軍軍學(xué)教授,歷知尤溪、南安二縣,召為樞密院編修官,出知建昌軍。復(fù)入為度支郎官兼右司,忤時相,主管云臺觀。起為江東運判,淳祐元年除浙東提刑兼提舉常平,知泉、贛二州。三年,以右司召,擢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說書。逾年,兼權(quán)吏部侍郎。以疾丐祠,遷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召權(quán)兵部侍郎,改權(quán)禮部,兼侍講,遷禮部侍郎。累疏告老,進華文閣待制致仕。卒,謚清正。有《泉谷文集》、《鹽楮議政稿》、《歷官對越集》、《徐清正公詞》(存),手編《漢唐文類》、《文苑菁華》。見《宋史》卷四二四本傳,《宋宗伯徐清正公年譜》(《清正存稿》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詩之,號東山。楊萬里子。以蔭入仕。寧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績。擢經(jīng)略廣東,遷福建安撫使,以忤權(quán)貴去職。理宗紹定元年起判江西憲臺,尋以敷文閣直學(xué)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謚文惠。
全宋詩
楊長孺,原名壽仁,字伯子,號東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萬里子。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蔭補永州零陵簿。寧宗嘉定間知湖州,尋改贛州(明嘉靖《贛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遷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權(quán)貴致仕。卒年八十。有《東山集》,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二八《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注,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十九首。
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楊長孺,字伯子,晚號東山潛夫,又號農(nóng)圃老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萬里子。紹熙中,以蔭補永州零陵縣主簿。歷宗正寺主簿、通判道州。嘉定中歷知湖州、贛州、廣州,改福建安撫使、知福州。忤權(quán)貴,劾去,以直華文閣奉祠。紹定中,加敷文閣直學(xué)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謚文惠。著有《東山文集》、《知止》、《休官》等集。長孺在官以清廉稱,彈壓豪貴,牧養(yǎng)小民,政聲赫然。嘗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矣。」湖州、廣州民立祠祀之。見《宋史翼》卷二二,光緒《吉安府志》卷二七,《南宋制撫年表》卷下及本書所收長孺諸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9—1246 【介紹】: 宋福州福清人,字養(yǎng)正,號寒齋。林瑑子。以父蔭補寧化尉,調(diào)建州戶曹,辭不就。營精舍以居,研思論學(xué),遁跡山水者二十年。及卒,私謚文隱。有《石塘閑話》、《求心錄》。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桂柔夫,貴溪(今屬江西)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調(diào)金州司法參軍(清同治《貴溪縣志》卷七之二)。
全宋文·卷七七八二
桂柔夫,字子強,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正夫兄。嘉定中預(yù)鄉(xiāng)薦,寶慶二年中進士,為迪功郎、差全州司法。見嘉靖《廣信府志》卷一三、一四,同治《貴溪縣志》卷七之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