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71 372 373 374 375 377 378 379 380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危稹( 科 字 逢吉 號 巽齋、驪塘 )宋子貞(字 周臣 )完顏惟镕(名 沒烈 字 子鑄 )王居安(名 居敬 字 簡卿、資深、資道 號 方巖 )聶子述(字 善之 號 定齋 )胡夢昱(字 季昭、季汲 號 竹林愚隱、竹林漁隱 剛簡、剛節(jié) )臧格(字 正子 )釋智愚(號 虛堂 陳 )陳埴(字 器之 號 木鐘、潛室 )馬遠(字 遙父 號 欽山 )黃之望(字 子萬、巖瞻 )僧慧梵(字 竺卿 號 棘庵 )劉倓(字 允叔、次皋 號 閬風居士 )史安之(字 子由、子田 )吳晦之(字 元用 號 云梯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原名科,字逢吉,號巽齋,一號驪塘。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以文章為洪邁、楊萬里所賞。累遷著作郎兼屯田郎官。賦詩送柴中行去國,迕宰相,出知潮、漳二州,在漳作龍江書院,蠲經(jīng)總制無名錢。會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辨,請歸。卒年七十四。有《巽齋集》。
全宋詩危稹,原名科,字逢吉,號巽齋,又號驪塘,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調(diào)南康教授。移臨安府教授,入為武學(xué)諭,改太學(xué)錄。寧宗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建宗子學(xué),充宗學(xué)博士。累遷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因撰詩送柴中行去國,忤宰相,出知潮州。移知漳州,請老,提舉崇禧觀。卒年七十四。有《巽齋集》等,已佚。今存《巽齋小集》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危稹詩,以汲古閣影鈔《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為底本。校以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七六七危?。ㄒ灰涣欢?,原名科,字逢吉,號巽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淳熙十四年年二十五舉進士,孝宗為改今名。調(diào)南康軍教授,歷臨安府、諸王宮教授,太學(xué)錄。嘉定九年改宗子學(xué)博士,遷秘書郎、著作佐郎,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柴中行去國,稹賦詩送行,忤宰相,出知潮州,尋罷任提舉宮觀。起知漳州,作龍江書院以訓(xùn)育士子,奏罷經(jīng)總制無名錢以利民。再提舉崇禧觀歸,后卒于家,年七十四。著有《巽齋集》,諸經(jīng)講義、集解,編前代詩文,輯先賢奏議,曰《玉府》、《藥山》。見《宋史》卷四一五本傳及所撰《賀浙西漕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5—1266
【介紹】:
金元間潞州長子人,字周臣。工詞賦。宋將彭義斌守大召,辟為安撫司計議官。義斌歿,率眾歸東平行臺嚴實,為詳議官、兼提舉學(xué)校。收用流寓金士。蒙古窩闊臺汗七年,命為行臺右司郎中,黜貪惰,獎廉勤,官府始有紀綱。元世祖時,拜右三部尚書,裁定典章制度。累官中書平章政事。致仕后,凡有大事,仍訪問其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宗室,本名沒烈,字子鑄。襲猛安。衛(wèi)紹王至寧間,守楊文關(guān)有功,兼都統(tǒng)。宣宗貞祐中,護親軍家屬遷汴,遙授同知祁州軍州事,充提控。累遷邳州經(jīng)略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臺州黃巖人,初名居敬,字簡卿,改字資深、資道,號方巖。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為右司諫,首論韓侂胄擅權(quán),當誅之以謝天下。寧宗嘉定間以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鎮(zhèn)壓郴州瑤族李元礪起事。移鎮(zhèn)襄陽,以言者罷,閑居十一年。召遷工部侍郎,出知溫州,郡政大治。理宗時歷知福州,以大中大夫致仕。有《方巖集》。
全宋詩王居安,字資道,初名居敬,字簡卿,號方巖(《赤城集》卷一七《方巖王公文集序》),黃巖(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授徽州推官,遷江東提刑司干官。入為國子正、太學(xué)博士。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為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遷著作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韓侂胄誅,擢右司諫,兼侍講。次年,出知太平州,歷兩浙西路提點刑獄,知隆興府、襄陽府,以言者罷,閑居十一年。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知溫州。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福州。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致仕。有《方巖集》,已佚。《宋史》卷四○五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六六七五王居安,字資道,初名居敬,字簡卿,號方巖,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淳熙十四年舉進士,授徽州推官,請試,改江東提刑司干官。入為太學(xué)博士,遷司農(nóng)丞、著作郎兼國史實錄院檢討編修官。擢右司諫,上疏首論韓侂胄之罪,乞誅戮以謝天下,繼兼侍講。出知太平州,徙隆興、襄陽府。嘉定十五年召還朝,遷工部侍郎。復(fù)出知溫、福二州,升龍圖閣直學(xué)士、大中大夫。致仕歸,卒。著有《方巖集》、《經(jīng)界弓量法》一卷。見《赤城集》卷一七《方巖王公文集序》,《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二○五及四○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善之。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寧宗嘉定中,為四川制置使,勛名甚著。致政歸,會郡守被殺,朝廷遣將屠城,子述力陳民冤,乃止。
全宋詩聶子述,字善之,號定齋,南城(今屬江西)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寧宗開禧中知瑞金縣。累官吏部侍郎。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出為四川制置使(《宋史》卷四○)。有《定齋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南城縣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七一○聶子述,字善之,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治詩賦,中紹熙元年進士。嘉定六年除秘書丞,遷著作郎。七年,以工部侍郎為將作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十二年為利州路安撫使,移任四川制置使。寶慶初以吏部侍郎兼修國史。晚年以宣奉大夫知贛州。著有文集十卷,號《定齋集》。見《宋會要輯稿》禮三○之八三、崇儒七之三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九,《隱居通議》卷二三,《宋史》卷三九、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5—?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季昭,改字季汲,號竹林愚隱。寧宗嘉定十年進士。累官大理評事。理宗即位,上疏論齊王事,忤史彌遠,為御史所劾,削籍羈管象州,貶欽州卒。度宗初追謚剛簡。
全宋詩胡夢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又字季汲,號竹林愚隱,吉水(今屬江西)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歷南安縣、都昌縣主簿。中大法科,授峽州司法參軍。除大理評事。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上疏訟濟王冤,謫象州羈管。二年,移欽州,未行而卒。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追謚剛簡。有《象臺集》六卷、《竹林愚隱集》一卷。事見《象臺首末》卷二《行述》,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二胡夢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一字季汲,號竹林漁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嘉定十年登進士第,歷南安、都昌二縣主簿。中大法科,授峽州司法,除大理評事。屢上言時事,言辭剴切。史彌遠專權(quán),扶立理宗。寶慶元年,湖州人潘壬等謀立濟王竑,彌遠逼死竑,追奪王爵。夢昱上書力辯濟王之不幸,乞追贈褒崇,又貽書史彌遠。彌遠大怒,御史承風劾夢昱黨附叛逆,與洪咨夔并逐,夢昱削籍羈管象州,病死于貶所。咸淳中追謚剛節(jié)。事跡見其子知柔所編《象臺首末》卷二《行述》。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一三臧格,字正子,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慶元五年進士,歷知臺州、秘書丞、著作郎。嘉定中官大理司直、太常丞,兼權(quán)兵部、度支郎官。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四、一六,《延祐四明志》卷五,《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七四,《宋元四明六志??庇洝肪矶?,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智愚(一一八五~一二六九),號虛堂,俗姓陳,四明象山(今屬浙江)人。十六歲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師蘊出家。后辭親出鄉(xiāng),首依雪竇煥和尚、凈慈中庵皎和尚。過金山,掩室和尚一見甚器重。從運庵和尚薙染,自此遍歷諸老宿之門。游江淮湘漢,經(jīng)荊門玉泉,過廬山東林。依福嚴無二月和尚,為典藏。參有修首座于南岳,深相契合。又訪北禪禮和尚?;卣愕絻舸?,見凈和尚。由靈隱笑翁和尚薦為虎丘典藏。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出世嘉興府興圣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遷報恩光孝寺。又移慶元府顯孝寺。復(fù)遷瑞巖開善寺,居二年乞退,住萬松山延福寺。繼遷婺州云黃山寶林寺,居五年嬰強寇之難,應(yīng)東谷和尚舉,入主冷泉寺。寶祐四年(一二五六,此據(jù)《語錄》,《行狀》作六年),在靈隱鷲峰庵受請入住慶元府阿育王山廣利寺。景定元年(一二六○),入住柏巖慧照寺。五年,受詔住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此據(jù)《語錄》,《行狀》作三年),遷徑山興圣萬壽寺。五年卒,年八十五。為運庵禪師法嗣。有《虛堂智愚禪師語錄》十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法云撰《行狀》。 釋智愚詩,以輯自《語錄》及《語錄》中單編的詩合編為五卷。輯自他書的詩附于卷末。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智愚。字虛堂。四明人。具戒游參。見運庵顏公。言下了旨。出世歷住十剎?;里L行。咸淳末。被詔住徑山。室中設(shè)三轉(zhuǎn)語??彬瀸W(xué)人。鮮有覯其機者。曰。己眼未明底。因甚將虛空。作布褲著。曰。畫地為牢。因甚透這個不過。曰。入海算沙底。因甚向針鋒頭上翹足。又云。虛堂。初無門戶。與人近傍。亦不置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只要諸人如鐵。入土與土俱化。然后可以發(fā)越。其如運糞入者。吾末如之何。一日。舉松源師臨濟示寂告眾云。久參兄弟正路上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臨濟之道。將泯絕無聞。傷哉。拈云。鷲峰老大。似倚杖騎馬。雖無僵臥之患。未免傍觀者丑。師先在凈慈。入院日問答絕。忽天使踵門。傳旨。問趙州因甚八十行腳。虛堂因甚八十住山。師。即舉趙州行腳到臨濟話。頌曰。趙州八十方行腳。虛堂八十再住山。別有一機恢佛祖。九重城里動龍顏。使以頌回奏。上大悅。特賜米五百石。絹一百縑。開堂安眾。后示寂。塔于直嶺下曰天然。先是。高麗國王。請師于彼國說法。八載還山。問法弟子。隨侍千指。至我明嘉靖間。高麗尚遣法嗣來此掃塔云。彼國法道。甚盛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器之,號木鐘。寧宗嘉定間進士。少師葉適,后從朱熹游。為明道書院干官兼山長,從學(xué)者甚眾,稱潛室先生。以通直郎致仕。有《木鐘集》、《禹貢辨》、《洪范解》等。
全宋詩陳埴,字器之,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從朱熹于武夷。嘉定間主明道書院講席,四方學(xué)者從游數(shù)百人,稱潛室先生。著有《木鐘集》,已佚。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二○有傳。
全宋文·卷七三○八陳埴,字器之,號潛室,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少師葉適,后從朱熹學(xué)。嘉定七年進士及第。江淮制使趙善湘為建明道書院,辟為干官兼山長,從游者甚盛。后以通直郎致仕。埴嘗言「善問者如攻堅木,善待問者如撞鐘」,故集其答弟子問者,名曰《木鐘集》(十一卷,存)。又著有《禹貢辨》、《洪范解》、《王制章句》。見《宋元學(xué)案》卷六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225
【介紹】:
宋臨安府錢塘人,祖籍河中,字遙父,號欽山。自曾祖馬賁始,世以畫名。光、寧、理宗三朝歷任畫院待詔。工畫山水、樓閣、人物、花鳥。所繪多殘山剩水,取“一角”、“半邊”之景,以小見大,表現(xiàn)江天空闊之趣,人稱“馬一角”。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合稱“南宋畫院四大家”。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六七七黃之望,嘉定中人。按《淳熙三山志》卷三一載有兩黃之望:一字子萬,閩縣人,寄居連江,嘉定四年進士;一字巖瞻,羅源人,嘉定十年進士。本文作者或是其中之一。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慧梵,字竺卿,崇德石門顧氏子(后析桐鄉(xiāng))。嘉定間僧,受具澄寂院。性孝,縛茅奉母,榜曰蓬居,錢文叔有詩題之。居側(cè)遍樹梅、水仙。間寫二花,亦極其妙,得梵隆茂宗筆法。又學(xué)詩于陸維仲,有《蓬居集》。又見陳起《宋高僧詩選》。其徒妙寧,號棘庵,有《崇福寺記》,見邑史。詩亦清婉。如“奸雄窺草鶻,高潔抱枝蟬?!庇帧靶访⑨槾趟?,鷹翼劍摩空?!毕Р坏闷淙卒浿?。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倓,字允叔,又字次皋(《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五),號閬風居士,寧海(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官黃陂縣主簿。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錄詩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一○劉倓,字允叔,號閬風居士,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登嘉定元年特科,終黃陂主簿。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全宋文·卷六八八六劉次皋,字允叔,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嘉定中為國子司業(yè)。見光緒《寧??h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史安之,字子由,四明(今浙江寧波)人。浩孫。寧宗嘉定初知嵊縣,聘高似孫撰《剡錄》并為之作序(清康熙《嵊縣志》卷九)。
全宋文·卷六九八三史安之,字子田,史浩孫,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甫冠,從沈渙學(xué)。嘉定初,知嵊縣,求高似孫作《剡錄》。見袁燮《袁正獻公遺文鈔》卷一,《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七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吳晦之,字元用,自號云梯,寧國(今屬安徽)人。屢舉不第,遂放浪江湖。寧宗嘉定中,與韓沅、石巖相多唱酬。晚年筑生香亭隱居。有《嚼脂集》,已佚。事見明嘉靖《寧國縣志》卷三。今錄詩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