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68  369  370  371  372  374  375  376  37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董文甫(國華 無事道人 )
趙雷(省之 時齋 )
鄭子充
鄭昭先(景紹、景明 日湖 文靖 )
釋真凈(雪庵 )
顏戣(子治 )
黃庸(子至 沖尚老人、盤莊老人 )
吳昌裔(季永、季允 忠肅 青蓮山人 )
周登(月窗 )
宋德方(廣道 披云子 )
岳珂(肅之 亦齋、倦翁、東幾、東兒 )
張方(義立 亨泉子、亨泉 )
張慮(子宓 壽張、壽張老人 文靖 )
徐龜年(翔甫 云軒 )
方大琮(德潤 鐵庵、壺山 忠惠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潞州人,字國華,號無事道人,一作無事老人。章宗承安間進士。南渡后,歷大理司直、河南府治中。于《六經(jīng)》、《論》、《孟》諸書,深思有得,以力行為事。參取佛老二家。
中州集
文甫字國華,潞人。承安中進士。為人淳質(zhì),恬于世味,于心學(xué)有所得,人知尊敬之,而不知其所以得也。子安仁,亦學(xué)道。父子嘗閒居寶豐,閉戶不出,以習(xí)靜為業(yè),朝夕不繼,晏如也。國華歷金昌府判官、禮部員外郎、昌武軍節(jié)度副使。正大中,以公事至杞縣,自知死期,作書與家人及同官,又作詩貽杞縣令佐,詩畢,擲筆于地,以扇障面而逝。有和太白山明和尚牧牛圖詩,刻石于洛陽,其引云:夫人有等差,教分頓漸。上根之人,一聞千悟,不落階級;中智而下,必由漸進。此人牛次第,不得不立。心性動靜,徼妙有無,學(xué)者所宜諦觀也。以人牧牛,是動而有制,從有以觀其徼者也。進進而不已,則漸至于回首馴服,從無以觀其妙者也。有入于無,徼及于妙,固善矣,又不如靜而無礙之為愈也。靜而無礙,又不如兩忘雙泯之入神也。若夫人牛兩忘,明月獨照,恍然俱失所在。當(dāng)是時也,吾將離形去智,神亦無功,同于大通,與道為一,則向之人牛,亦筌蹄中一微塵耳。吾儒所謂盡心盡性者,無外于是。因借明和尚韻,再下一轉(zhuǎn)語,會心者必能知之。詩不錄。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雷(一一八二~一二二五),字省之,號時齋,縉云(今屬浙江)人。曾先后從學(xué)于朱熹、滕璘。理宗寶慶元年卒,年四十四。有《私淑集》,已佚。事見《蒙城趙氏宗譜·世馨摘集》。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鄭子充,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開禧元年登進士第。嘉定間任興化軍軍學(xué)教授。見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景紹,一作景明,號日湖。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為浦城主簿。以問學(xué)未悉,游朱熹之門。遷知歸安,為民愛戴。寧宗嘉定十二年,累官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進右丞相,辭不拜。卒謚文靖。有《日湖遺稿》。
全宋文·卷六六七三
鄭昭先,字景紹,一字景明,號日湖,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淳熙十四年進士,初主浦城簿,嘆曰:「僥倖一第,問學(xué)未悉?!顾煊沃祆渲T。遷知歸安縣。嘉定中官左司諫,七年,遷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八年除參知政事,十二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十四年罷。卒謚文靖。有《日湖遺稿》五十卷。見《宋會要輯稿》禮四三之一○、食貨六之三二、職官四八之八四、選舉八之二三,《宋史》卷三九、四○、一二三、二一三、四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真德秀《日湖文集序》(《真文忠公集》卷二八),《宋元學(xué)案》卷六九,《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六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真凈,號雪庵。寧宗嘉定五年(一二一二),住會稽戒珠寺,重修臥佛殿(《北澗集》卷二《戒珠寺重修臥佛殿記》)。善學(xué)顏真卿書,其手帖多名流題跋,以為不減楊少師,而南禪老人猶在其下。事見《宋元詩會》卷五九。今錄詩四首。
顏戣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子治。顏敏德子。以安黎人有功,改京秩。會諸峒攻昌化軍,戣平之。詔改昌化為南寧,以戣守之,就除瓊管安撫使。未行,授直秘閣。以寶謨閣學(xué)士致仕。
黃庸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黃庸,字子至,號沖尚老人,又號盤莊老人。少時足跡半天下,喜與高人方士游,得服餌延壽之術(shù)。嘉定十年年踰七十,官廣東提刑,猶強健如壯年。見所撰《跋鶴林問道集》,陳與行《跋陳泥丸真人翠虛篇》(均載道藏輯要本《瓊琯白真人集》附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40 【介紹】: 宋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吳泳弟。與兄得程頤、張載、朱熹諸書,研讀不倦,后師事黃干。寧宗嘉定七年進士。調(diào)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學(xué)規(guī)》以教。累拜監(jiān)察御史,彈劾無所避。出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改嘉興府,歷贛、婺州,以寶章閣待制致仕。卒謚忠肅。有《儲鑒》、《蜀鑒》等。
全宋詩
吳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號青蓮山人(《咸淳臨安志》卷二四),中江(今屬四川)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從黃干學(xué),調(diào)閩中尉。歷眉州教授,知華陽縣,通判眉州,權(quán)知漢州。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入為軍器監(jiān)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后知婺州。理宗嘉熙四年卒,謚忠肅。事見《鶴林集》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壙志》,《宋史》卷四○八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四
吳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潼川府中江(今四川中江)人,泳弟。師事黃干,究心程朱之學(xué)。舉嘉定七年進士,歷仕州縣,皆有政聲。端平初,入為軍器監(jiān)簿,改太常少卿,復(fù)兼吳、益王府教授,拜監(jiān)察御史,剛正敢言,頗著直聲。遭讒,出知贛州,遷浙東提刑,改知婺州。以寶章閣待制致仕,嘉熙四年卒,年五十八,后謚忠肅。著有《蜀鑒》、《四書講義》、《諸老記聞》、《容臺議禮》、文集、奏議等,惜皆不傳。見《宋史》卷四○八本傳,吳泳《鶴林集》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壙志》。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登,號月窗。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閣門舍人充賀金國登位副使(《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四三)。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周登,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嘉定間在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47 【介紹】: 蒙古萊州(今山東掖縣)人,字廣道,號披云子。嘗從丘處機西游。隱居太原昊天觀,鑿石洞七龕,有石刻像,自作贊。元初,贈元通披云真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34 【介紹】: 宋相州湯陰人,居嘉興,字肅之,號亦齋,又號倦翁。岳霖子。寧宗朝權(quán)發(fā)遣嘉興軍府,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仕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lǐng)制置使。因恨秦檜陷害其祖岳飛,作《金陀粹編》及《吁天辯誣集》、《天定錄》以辯誣。有《九經(jīng)三傳沿革例》、《寶真齋法書贊》、《愧郯錄》、《桯史》、《玉楮集》。
全宋詩
岳珂(一一八二~?),字肅之,號亦齋、東幾,晚號倦翁,湯陰(今屬河南)人,僑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飛孫,霖子。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蔭監(jiān)鎮(zhèn)江府戶部大軍倉,曾預(yù)開禧北征之役。因預(yù)知北征之弊,于戰(zhàn)敗后召為朝官,歷司農(nóng)寺主簿、光祿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農(nóng)丞權(quán)知嘉興府。十二年,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jiān)丞、淮南東路總領(lǐng)(《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攝知鎮(zhèn)江府。理宗紹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詩為門人韓正倫文致告訐,獲罪罷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為湖廣總領(lǐng)。三年,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四年,復(fù)起為淮南江浙荊湖八路制置茶鹽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橫斂罷,居吳門。卒年六十馀。珂好文學(xué)、喜書法,與劉過、辛棄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實編年》二卷,《金佗粹編》二十八卷、續(xù)編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錄》十五卷等傳世?!?a target='_blank'>玉楮集》八卷,系自編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詩,取《列子》刻玉為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詩稿》一卷,收《宮詞》百首。又有《寶真齋法書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獻。事跡散見本人有關(guān)著作、并附見《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犁嬖?,《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孫元聲等收藏、周念祖等讎印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玉楮詩稿》(簡稱小集)、《宋詩抄·玉楮集抄》(簡稱詩抄);《棠湖詩稿》以汲古閣影宋抄本為底本,校以清《拜經(jīng)樓叢書》本(簡稱拜經(jīng)樓本);《寶真齋法書贊》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叢書集成》排印本(簡稱聚珍版),輯錄時刪落部分過于接近駢文之作。合編為十九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岳珂(1183-1234) 字肅之,號亦齋、倦翁、東幾。相州湯陰人。岳飛孫,岳霖子。進士出身,歷任戶部侍郎等官職。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富收藏,精鑒別,工書法。有《玉楮集》、《棠湖詩稿》等,詞存八首。
全宋文·卷七三五五
岳珂(一一八三——?),字肅之,號亦齋,又號倦翁、東兒,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岳飛孫,岳霖子。嘉泰中初仕監(jiān)鎮(zhèn)江府戶部大軍倉。嘉定中歷知嘉興府,司農(nóng)寺丞,守軍器監(jiān)、總領(lǐng)浙西江東財賦淮東錢糧軍馬。寶慶、紹定間累遷司農(nóng)少卿、權(quán)戶部侍郎,總領(lǐng)如故。珂嘗居嘉興府治西北金佗坊,痛其祖為秦檜所害,作《鄂國金佗稡編》二十八卷、《續(xù)編》三十卷上之。另著有《桯史》、《愧郯錄》、《寶真齋法書贊》、《玉楮詩稿》、《棠湖詩稿》(以上今存)等。事跡略見《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南宋文范作者考》下及所撰諸文題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資州資陽人,字義立,號亨泉子。寧宗慶元五年進士。官簡州教授,為諸生痛陳佛老之妄。歷知邛、眉、果等州,遷直秘閣、四川制置使參議官。充利、夔、成都路提刑,劾墨吏、開新渠,疏陳時政之失。改帥漢中,以兵復(fù)天漢、武休、虎頭之險,蠲錢三十萬緡,米二千斛,給田以恤死節(jié)之家。官至尚書兵部郎。有《亨泉稿》。
全宋詩
張方,字義立,號亨泉,資陽(今屬四川)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調(diào)簡州教授。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入為國子正(《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二)。出知嘉定府,歷知果州、邛州、眉州。十六年,充利、夔、成都諸路提刑兼四川制置使參議官。以母老辭歸。有《亨泉遺稿》百卷,已佚。事見清雍正《四川通志》卷六、七、九?!?a target='_blank'>宋元學(xué)案》卷七二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九一二
張方,字義立,號亨泉子,資州資陽(今四川資陽)人。慶元五年進士,為簡州教授。嘉定間歷國子正、權(quán)發(fā)遣邛州、知眉州、成都提刑。累官兵部郎官。著有《亨泉遺稿》百卷。見《宋會要輯稿》選舉六之二二、職官七五之三三,《宋元學(xué)案》卷七二,《宋史翼》卷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慶元府慈溪人,字子宓,號壽張。寧宗慶元二年進士。歷太常博士、國子監(jiān)丞、秘書丞、著作郎等職,在朝屢論時政。出守南康,剖決滯訟,眾皆悅服。理宗端平初,為國子司業(yè)兼侍講。以《禮部月令》進讀,至“獄訟必端平”之語,因敷暢厥旨,反復(fù)數(shù)百言。升國子祭酒兼權(quán)工部侍郎。卒年八十,謚文靖。有《月令解》。
全宋文·卷六八七三
張慮,字子宓,自號壽張老人,慶元府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慶元二年進士,授州學(xué)教授,為浙東帥屬。主管戶部架閣文字,改太學(xué)正,歷遷國子博士,國子監(jiān)丞、秘書郎、秘書丞,改著作郎,徙知處州,與祠。端平初,召為國子司業(yè)兼侍講,升國子祭酒。卒,年八十,謚文靖。著有《月令解》十二卷(存)。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松江人,字翔甫,號云軒。徐綱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為監(jiān)察御史,剛直敢言。歷知溫州、徽州。
全宋文·卷六六七四
徐龜年,字翔甫,秀州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綱子。淳熙十四年進士。嘉定中歷知端州,擢監(jiān)察御史,抗直敢言。除直華文閣、知溫州,改徽州,致仕。見《宋會要輯稿》選舉八之二五、職官七五之二四,《至元嘉禾志》卷一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47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德潤,號鐵庵、壺山。方萬孫。寧宗開禧元年進士。理宗淳祐元年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六年遷寶章閣直學(xué)士。在廣五年,百廢俱舉,以兼司俸祿贈學(xué)校,增摧鋒軍春衣錢,別給水軍出戍糧米。改知隆興府,命下而卒,謚忠惠。有《鐵庵集》。
全宋詩
方大琮(一一八三~一二四七),字德潤,號鐵庵,又號壺山,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授南劍州州學(xué)教授。歷知將樂縣、永福縣。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擢監(jiān)六部門,累遷右正言,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言濟邸事奉祠。起為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知廣州。四年,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六年,進寶章閣直學(xué)士,知隆興府。七年卒,年六十五,謚忠惠。有集,已佚。明正德八年族孫方良節(jié)等輯成《鐵庵方公文集》四十五卷。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一《鐵庵方閣學(xué)墓志銘》。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六一
方大琮(一一八三——一二四七),字德潤,號鐵庵,又號壺山,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開禧元年進士,授南劍州教授,歷知將樂、永福二縣。端平改元,歷監(jiān)六部門、司農(nóng)寺簿,兼提領(lǐng)安邊所。二年遷太府寺丞,三年擢秘書郎、兼景獻府教授。遷著作郎、兼權(quán)侍左郎官,除右正言。遷起居舍人、兼權(quán)直舍人院。罷,主管紹興府千秋鴻禧觀。俄起知建寧府。中寢四年,除秘閣修撰、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淳祐改元,除集英殿修撰、知廣州、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明年改廣西安撫使,升寶章閣直學(xué)士、知隆興府。七年五月卒,年六十五,謚忠惠。著有《鐵庵集》、《壺山四六》等。見劉克莊《方閣學(xué)墓志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