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64 365 366 367 368 370 371 372 373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吳昶(字 叔夏 號 友堂 他師 )孫奕(字 季昭 號 履齋 )孫惟信(字 季蕃 號 花翁 )張端義(字 正夫 號 荃翁 )林訔(字 德言 號 二林 )沈說(字 惟肖 號 庸齋 )王介(號 默庵 )王彧(字 子文、無咎 知非 號 照了居士 )胡融(字 小瀹 號 四朝老農(nóng) )蔣傅( 傳 字 象夫 別稱 太學(xué)六君子 )裘萬頃(字 元量 號 竹齋 )謝直(名 希孟 字 古民 號 晦齋 )謝采伯(字 元若 號 密齋 )趙伯成(字 子文 )鄭子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19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叔夏,號友堂。孝宗淳熙中朱熹歸省先塋,昶首執(zhí)禮館下。后偽學(xué)禁作,弟子多更名他師,而昶徒步走寒泉精舍,就正所學(xué)。有《易論》、《書說》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季昭,號履齋。寧宗時曾官侍從。有《履齋示兒編》、《九經(jīng)直音》。
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孫奕,字季昭,號履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寧宗時嘗為侍從官。著有《九經(jīng)直音》十五卷、《履齋示兒編》二十三卷(今皆存)。參《靜嘉堂秘籍志》卷一引陸心源《明本排字九經(jīng)直音跋》,莫友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9—1243
【介紹】:
宋開封人,居婺州,字季蕃,號花翁。光宗時辭官隱居西湖。多聞舊事,善雅談,尤工長短句。有《花翁集》。
全宋詩孫惟信(一一七九~一二四三),字季蕃,號花翁,原籍開封(今屬河南),居婺州(今浙江金華)。以蔭入仕,光宗時棄官隱居西湖。與趙師秀、劉克莊等交游甚密。理宗淳祐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花翁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孫花翁墓志銘》。今錄詩九首。
詞學(xué)圖錄孫惟信(1179-1243) 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人。不仕,聞名于江湖,多聞舊事,善雅談。有《花翁集》、《花翁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9—?
【介紹】:
宋鄭州人,居平江吳縣,字正夫,晚號荃翁。少讀書習(xí)技擊。理宗端平初應(yīng)詔上書,因直言詔龍州安置,執(zhí)政謂非祖制,遂得免。工詩賦小詞。有《貴耳集》。
全宋詩張端義(一一七九~?),字正夫,號荃翁,鄭州(今屬河南)人,居姑蘇(今江蘇蘇州)。曾官真州錄事參軍(明隆慶《儀真縣志》卷五)。理宗端平中應(yīng)詔上書,黜韶州安置。有《荃翁集》,已佚,今存《貴耳集》三卷。事見《貴耳集》卷上所附自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二一一張端義(一一七九——?),字正夫,晚號荃翁,鄭州(治今河南鄭州)人,居吳(今江蘇蘇州)。端平間應(yīng)詔上書,詔龍州安置。謫居八年,著《貴耳集》三卷(存)。后免歸,官至節(jié)度推官。著有《荃翁集》。見李昴英《題節(jié)推張端義荃翁集》(《文溪存稿》卷五),《宋元學(xué)案》卷七四,《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9—1228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德言。林雱曾孫。與弟林告齊名,為方澤孺高弟,號二林。善作賦,為時傳誦。理宗寶慶二年登進(jìn)士第,銓注廉州戶錄,到任未久歸,得疾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龍泉人,字惟肖。能詩。有《庸齋小集》。
全宋詩沈說,字惟肖,號庸齋,龍泉(今屬浙江)人。寧宗時由上庠登科,調(diào)貴溪簿,一年即棄官。再調(diào)天臺教官,遂隱居不仕。但由集中《征途》詩知行跡曾至廣西,具體已不詳。有《庸齋小集》。事見《吹劍錄》四錄?!∩蛘f詩,以汲古閣影宋《六十家集》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等。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人,號默庵。寧宗時官太尉。畫山水人物,似馬遠(yuǎn)、夏圭。兼善梅蘭。
人物簡介
中州集彧字子文,洺州人。承安中進(jìn)士。資剛,決不可犯。為尚書省掾,知管差除,與郎官相可否,即棄官去。往來登封盧氏山中,改名知非,字無咎,自號照了居士。居山中二十年,布衣蔬食,井臼自親,時人哀苦之,而知非處之自若也。少日為文,工于四六,詩亦有功。和二宋落花韻四首云:曾見嬌窺宋玉墻,忽驚遺夢到延涼。聚塵非分侵凌玉,流水無情葬送香。錦襪謾拖終隔面,?灰雖吐若為腸。蒼苔碧草無窮恨,木石癡兒亦自傷。可人未厭出鄰墻,回首空殘翠幕涼。好事只傳懷夢草,殊鄉(xiāng)誰致返魂香。塵凝燕子慵開眼,煙暗馬嵬空斷腸。秾李絳桃俱異物,為歌薤露寫馀傷。綠影浮空只自傷,賞心死著未能忘。瓊枝不解留春色,銀燭空曾照夜妝。肺腑已傳蜂蜜盡,肌膏仍與燕泥香。情知青帝回車日,合有祥風(fēng)老退房。韶華終竟合凋傷,獻(xiàn)笑縈懷忍遽忘。露壓不禁昏淚臉,風(fēng)披無奈醉愁妝。芳菲頓減園林趣,狼藉空馀陌路香。卻憶班姬浪辛苦,一生都得幾專房。既學(xué)佛,作決定歌,禪家以為證道,新豐之后,無有及者。初,出京有詩云:親疏俱穩(wěn)人倫了,婚嫁齊成俗意周。一筆盡鉤塵債斷,都無虧欠大家休。休休休,愛著何時是徹頭。風(fēng)息浪平人已渡,笑攜明月下孤舟。崧山中云:撒手寧論萬丈崖,腳跟未肯點塵埃。東君也自魔君數(shù),故著青紅眼底來。來何遲,去何早,二五不多十不少。一聲柄木遍虛空,誰識堂堂真照了。又贈安居士國寶云:不招措大嗔,不喚王子文。不惹禪和笑,不名王照了。他人怕人嫌,照了要人嫌。人人有面樹有皮,努力方便勤妝嚴(yán)。妝嚴(yán)也由賢,不然也由賢,鼻孔莫遣他人穿。又答國寶云:幻人誰拙復(fù)誰能,?戲何妨傀儡棚。凡事不堪君莫怪,儂家面目得人憎。又云:忽然識破虛空我,六合縱橫更有誰。正大壬辰,參知政事宗室思烈行臺洛陽,以知非有重名,力致之,使參議臺事。城陷,不知所終。子升卿,有賦聲,早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胡融,字小瀹,號四朝老農(nóng),寧海(今屬浙江)人(《天臺續(xù)集別編》卷四)。與李揆同時,生平不詳。今錄詩十四首。
全宋文·卷六三六一胡融,寧宗時臺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見光緒《寧海縣志》卷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傳。宋信州人,字象夫。寧宗時為太學(xué)生,忠鯁有聞。韓侂胄竊弄國柄,論貶罷丞相趙汝愚,大臣上奏救爭,俱遭斥謫。太學(xué)生楊宏中將抗論,眾莫應(yīng),獨傅與林仲麟、徐范、張道、周端朝五人附其議,遂上書極辨汝愚之冤。侂胄大怒,皆送太平州編管,時稱太學(xué)六君子。后放還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新建人,字元量,號竹齋。孝宗淳熙十四年進(jìn)士。寧宗嘉定間除吏部架閣,改大理司直,終添差江西撫干。時真德秀為安撫,深器重之。性至孝,有節(jié)操。詩為洪邁所推賞。有《竹齋詩集》。
全宋詩裘萬頃(?——~一二一九),字元量,號竹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jìn)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授樂平簿(《慈湖年譜》卷一)。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閣。七年,遷大理寺司直,尋出為江西撫干,秩滿退隱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齋詩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見本集附錄宋楊簡《大理司直裘竹齋墓志銘》、吳潛《乞裘竹齋幸元龍遺澤表》?!◆萌f頃詩,以宜秋館刊裘氏裔孫裘鏡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編》三卷、附錄一卷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新輯斷句一聯(lián)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全宋詩謝直,一名希孟,字古民,號晦齋,黃巖(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jìn)士。歷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寧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興府通判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緒《黃巖縣志》卷二○有傳。今錄詩十七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六謝直,原名希孟,字古民,號晦齋,臺州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淳熙十一年進(jìn)士。歷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中以奉議郎通判嘉興府。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一,《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詩紀(jì)事》卷五五,《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五五,《全宋詞》二二六八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元若。深甫子。寧宗嘉泰二年進(jìn)士。歷知廣德軍、湖州,累官大理寺正。理宗寶慶元年知嚴(yán)州,有惠政。性淡榮利,潛心著述。有《密齋筆記》。
全宋詩謝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生卒年據(jù)《密齋筆記》序跋推定),字元若,臨海(今屬浙江)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jìn)士。嘉定五年(一二一二),通判嚴(yán)州。十五年,知湖州,召監(jiān)尚書六部門(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嚴(yán)州。紹定初,提舉福建市舶司(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四年(一二三一),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召為大理丞,遷大理正。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致仕,卒年七十三。有《密齋筆記》。事見《淳熙嚴(yán)州圖經(jīng)》卷一、《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六九七五謝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字元若,號密齋,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深甫子。嘉泰二年進(jìn)士。嘉定中歷通判嚴(yán)州,歷知廣德軍、湖州,監(jiān)六部門,大理寺丞,大理正。寶慶元年知嚴(yán)州,有惠政。紹定中知徽州,提舉福建市舶。累遷度支郎中,除軍器監(jiān)。著有《密齋筆記》五卷、《續(xù)記》一卷(存)。見《密齋筆記》序、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景定嚴(yán)州續(xù)志》卷一、二,《平齋集》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六。
人物簡介
中州集伯成,字子文,宛平人,明昌五年經(jīng)義詞賦兩科進(jìn)士。博通書傳,有真積之力。性沉厚,言必中理。從在太學(xué)日,人以趙骨鯁目之。累遷侍御史,拜中丞、陜西西路轉(zhuǎn)運使、靜難軍節(jié)度使。哀宗即位,召為吏部尚書。坐為飛語所中,罷官,卒于崧山中。潞人宋文之說其臨終甚明了也。
人物簡介
全宋詩鄭子思,寧宗嘉定時人(明嘉靖《云陽縣志》卷上)。
全宋文·卷七○三九鄭子思,饒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鎮(zhèn)東北)人。登慶元二年進(jìn)士第,歷官知縣。見雍正《江西通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