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56 357 358 359 360 362 363 364 36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范子長(字 少才 號 雙流 )趙庚夫(字 仲白 號 山中 )鄭域(字 中卿、仲卿 號 松窗 )陳槐卿(字 懷叔 號 拂石老人 )萬松老人( 行秀 號 萬松野老 )元嚴(yán)(號 浯溪真隱 )劉處元(字 通妙 號 長生子 )劉子高劉志淵(字 海南 號 元沖子 )劉汲(字 伯深 號 西嵓老人 )劉謙(字 光甫 號 東軒 )張?zhí)戾a(字 君用 號 錦溪老人 )張子和(名 從正 )張子權(quán)(字 元輿 )張子羽(字 叔翔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成都人,字少才,號雙流。范仲黼從子。師張栻。以進士官太學(xué),有要人慕而候之,避之不見。寧宗嘉泰末,上疏極陳韓侂胄之惡,被罷官。后被召,史彌遠(yuǎn)忌之,不得入對,以吏部郎知瀘州。在瀘置平泉寨,邑境大治,然卒不得入朝。官終知崇寧縣。
全宋詩范子長,字少才,號雙流,丹棱(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間進士(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為軍器監(jiān)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開禧元年(一二○五),國子監(jiān)丞(同上書選舉二二之二二)。嘉定三年(一二一○),為湖北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三五)。有《皇州郡縣志》(《宋史》卷二○四《藝文》),已佚。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3—1219
【介紹】:
宋宗室,居興化莆田,字仲白。舉進士不第,以宗子取應(yīng),得右選。工詩,嘗自刪取五百首。既歿,劉克莊擇百篇整理成《山中集》。
全宋詩趙庚夫(一一七三~一二一九),字仲白,號山中,寓居興化軍(今福建莆田)。宋宗室。曾舉進士不第。寧宗嘉定十二年卒,年四十七。劉克莊擇其百篇詩題為《山中集》,已佚。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八《趙仲白墓志銘》,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今錄詩二十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三山人,字中卿,號松窗。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曾通判池陽。寧宗慶元二年,從張貴謨使金。嘉定十三年,為行在諸司糧料院干辦。有《燕谷剽聞》。
全宋詩鄭域,字仲卿,號松窗,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淳熙三山志》卷三○),授清流縣尉(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二)。寧宗嘉泰四年(一二○四),知宜春縣。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為武岡軍判官(清道光《寶慶府志》卷一七)。十三年,干辦行在諸軍糧料院(《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五四)。有《松窗丑鏡集》,已佚。事見《緣督集》卷一八《松窗丑鏡集序》。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六四六三鄭域(一一五一——?),字中卿,號松窗,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淳熙十一年進士。慶元二年,隨張貴謨使金。嘉泰、開禧間為宜春、婺源令,后曾通判池州。嘉定十三年,為行在諸司糧料院干辦。域工詩詞,著有《松窗丑鏡集》及《燕谷剽聞》二卷。見所撰《友林乙稿序》,《淳熙三山志》卷三○,黃升《花庵詞選續(xù)集》卷四,曾豐《緣督集》卷一八(四庫本),王炎《雙溪類稿》卷二五,韓淲《澗泉集》卷一二,《宋詩紀(jì)事》卷五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陳槐卿,字懷叔,號拂石老人,長樂(今屬福建)人。寧宗嘉泰三年(一二○三)任上都酒官,與陸游交游。有《拂石摘稿》,已佚。事見《張氏拙軒集》卷五《拂石摘稿序》。
人物簡介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卷六十一萬松老人,名行秀,姓氏不傳,自號萬松野老,居仰山。章宗臨幸,進迎駕詩一首。章宗和答后,居京師報國寺,筑蝸舍,榜曰:從容庵。耶律楚材從之學(xué)道,有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楚材為之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忻州秀容人。元好問次女。文而艷,嫁盧氏進士楊思敬,夫卒,為女道士。好問《貞燕詩》,即為嚴(yán)作。詔為宮教,號浯溪真隱。有《浯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道士。東萊人,字通妙,號長生子。事母至孝,師王哲,得其傳,注有《黃庭》、《道德》、《清凈》等經(jīng)。一日鳴鼓集眾,告以去期,乃曲肱而逝。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道士。河中萬泉人,字海南,號元沖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xué)道,后遇長春真人丘處機于棲游庵。金末兵亂,避于綿山。卒年七十九。
人物簡介
中州集汲,字伯深,南山翁之子。天德三年進士。釋褐慶州軍事判官,入翰林為供奉。自號西嵓老人。有西嵓集傳于家。屏山為作序云:人心不同如面,其心之聲發(fā)而為言,言中理謂之文,文而有節(jié)謂之詩。然則詩者,文之變也,豈有定體哉。故三百篇什無定章,章無定句,句無定字,字無定音,大小長短,險易輕重,惟意所適。雖役夫室妾悲憤感激之語,與圣賢相雜而無愧,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何后世議論之不公耶?齊、梁以降,病以聲律,類俳優(yōu)。然沈、宋而下,裁其句讀,又俚俗之甚者。自謂靈均以來,此秘未睹。此可笑者一也。李義山喜用僻事下奇字,晚唐人多效之,號西昆體,殊無典雅渾厚之氣,反詈杜少陵為村夫子。此可笑者二也。黃魯直天資峭拔,擺出翰墨畦徑,以俗為雅,以故為新,不犯正位,如參禪著末,后句為具眼。江西諸君子翕然推重,別為一派。高者雕鐫尖刻,下者模影剽竄。公言韓退之以文為詩,如教坊雷大使舞。又云:學(xué)退之不至,即一白樂天耳。此可笑者三也。嗟乎!此說既行,天下寧復(fù)有詩耶?比讀劉西嵓詩,質(zhì)而不野,清而不寒,簡而有理,澹而有味,蓋學(xué)樂天而酷似之。觀其為人,必傲世而自重者。頗喜浮屠,邃于性理之說,凡一篇一詠,必有深意,能道退居之樂,皆詩人之自得,不為后世論議所奪,真豪杰之士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人,字光甫,號東軒。工畫山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河中人,字君用,號錦溪老人。官至機察。工書。真字得柳誠懸法,草師晉宋。亦善大字。有《草書韻會》。
人物簡介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卷五十二歸潛志::張子和,睢州考城人,初名從正,精于醫(yī)。貫穿難素之學(xué),歷歷在口。其法宗劉守真宗素,藥多用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士大夫稱焉。為人放誕無威儀,頗讀書作詩,嗜酒。久居陳,游余先子門,后召入太醫(yī)院,旋告去,隱然名重東州。麻知幾九疇與之善,子和論說其術(shù),因為文之,有六門三法之目,特行于世。會子和、知幾相繼死,迄今其書有焉。
人物簡介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卷五十一子權(quán),字元輿,臨漳人。金進士。善為詩。按《彰德府志》載,金進士題名五十一人,到彧、常琥、郭輯、李松年、范谷、王潤、李京尹、王萬鈞、赫兟、王萬石、鄭元、張?zhí)煲怼⑧嶏?、劉可與、赫華、元起、董膺元、論道寧、高天祿、張彤、張觀、王辟、王子初、張仲思、劉延賞、尹崇敏、高天祐、張安中、王天章、劉漢寶、馬可臣、溫琰、邵崇、董元藺、元章、盧天錫、薛居中、張正倫、李正隆、朱方、酈復(fù)亨、張仲因、房椿、藥著、張敏修、張玠、張子權(quán)、康瑭、泰鑄、張都、梁之棟。
人物簡介
中州集子羽,字叔翔,東阿人。馬定國薺堂集載其師友六人,其一香嚴(yán)可道上人,題比陽道邊僧舍云:山頭翠色僧房靜,山下紅塵客路長。五月行人汗如雨,豈知高處有清涼。其一鮮于可,字東父,蜀嘉州人。從祖侁父之武,皆有名于時。東父詩有小雨潤履綦,花氣襲芳襟。十里青山堪布屐,半篙春水已勝舟之句。其一高鹍化,字圖南,平原人。少有能詩聲,如盤中酒影金蛇活,與流虹聚石矼之句,皆奇怪不凡。其一王景徽,字彥美,祁國文獻公溥之后,贈定國詩云:澗下松杉已蔽牛,溪中蘋藻可供羞。故鄉(xiāng)未有終焉計,欲指吳山歸去休。其一吳演,字子長,東平人。文肅公奎之孫。年三十,以食貧暫仕,即歸隱于魚山狼溪之側(cè)。寄定國云:情馳夏日流,目斷晚云碧。新詩從何來,遠(yuǎn)自金馬客。雄深作者意,奔軼古人跡。名高四海望,發(fā)未一莖白。應(yīng)嗤窮途士,抽簪老泉石。采蕨在南山,驅(qū)牛向東陌。勞生豈不苦,衣食迫晨夕。膏粱無宿懷,茅茨得真適。卒歲將何求,一飽惟力穡。訪國城石氏云:昔我訪君處,樹涼炎暑收。今君訪我來,城空殘雪留。經(jīng)時少乘興,兩至皆空投。茅茨隔溪上,車馬度城頭。不聞機杼聲,但聽溪水流。向來方圓翁,曾伴此中游。近聞大梁至,京塵滿衣裘。相思懶歸步,落日風(fēng)颼颼。山居云:西首魚山崦,北連黃石祠。崇岡在東南,我家山北陲。地僻少人事,終朝掩柴扉。尊酒不常得,書卷聊自怡。春風(fēng)數(shù)日來,處處生蕨薇。寸心復(fù)何累,一飽良可期。當(dāng)年終南人,捷徑以貽譏。知我無心者,豈顧悠悠辭。擬淵明貧居:凄其歲云暮,北風(fēng)無時休。晨興倦薪水,夜寐乏衾裯。缺月正裴回,宿鳥頻啁啾。欲無憔悴嘆,奈此霜霰秋。松楸脫兵火,環(huán)堵且淹留。閉門念袁安,守賤吊黔婁。坐讀貧士詩,吾乃淵明儔。溪上招王仲先云:幽居復(fù)何為,冬來性成懶。柴門俯清溪,寸步出亦罕。今晨偶攜杖,愛此晴日暖。寓目隨所之,行到南溪畔。背陰雪猶積,向暖冰全泮。支頤臥石上,仰面蒼崖斷。泉聲何從來,乍喜兩耳換。平分意甚遲,斗落勢方悍。坐來百慮忘,還惜日景短。塵寰多憂虞,中林足閒散。故人戀明時,歸休苦遲緩。幅巾來何時,臨流話幽款。叔翔亦其一也。定國謂叔翔于文章無所不能,嘗仕國朝,官洛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