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50 351 352 353 354 356 357 358 359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元德明(號 東巖 元 字 德明 )劉德秀(字 仲洪 號 退軒 郡公 )劉曈(號 北溪 )葉湜(字 子是 )呂子羽(字 唐卿 )張斗南(字 唐英 號 釣浦 )朱欽則(字 敬父、敬之 )李兼(字 孟達(dá) 號 雪巖 )潘子韶許應(yīng)龍(字 恭甫 號 東澗 )鄭文燏(字 成叔 號 庸齋 )釋凈惠(號 月庵者 )錢撫(字 子立 )閻詠(字 子秀 )雷孝友(字 季仲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忻州秀容人,號東巖。幼嗜書。布衣蔬食,處之自若。人負(fù)債不能償,往往毀券。累舉不第,放浪山水間,飲酒賦詩以自娛。卒年四十八。有《東巖集》。
中州集鄉(xiāng)先生,權(quán)參知政事。代郡楊公叔玉撰先人墓銘,今略載于此。先生姓元氏,字德明,秀容人,唐禮部侍郎次山之后。自幼讀書,世俗鄙事,終其身不掛口。為人誠實樂易,洞見肺腑,雖童子以言欺之,亦以為誠然也。先大夫歿,遺產(chǎn)無幾,先生布衣蔬食,處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僮奴有竊拾東家之棗者,立命還之。貧人負(fù)債,則往往令折券以貸之也。累舉不第,放浪山水間,未嘗一日不飲酒賦詩。春秋四十有八,終于家。先生作詩不事彫飾,清美圓熟,無山林枯槁之氣。居?xùn)|山福田精舍,首尾十五年。東嵓,其自號也。有集三卷,藏于家。銘曰:貪夫徇財,智士死名。宇宙古今,萬轍混并。我機弗張,我戶弗扃。天宇泰然,物莫敢攖。飲芳食菲,巖岫杳冥。玉佩瓊琚,御風(fēng)泠泠。魯山之醇,次山之清。閱世幾傳,猶有典刑。邈哉先生!明、昌承安間,科舉之學(xué)盛大,夫士非賦不談。人知先人有聲場屋間,其以詩文為業(yè),則不知也。先人捐館后十年,好問避兵南渡,?道日廣,世始知有元東巖之詩。楊尚書之美云:彼美元夫子,學(xué)道知觀瀾。孔孟澤有馀,曾顏膏未殘。林觀察顯卿云:文章變古名新體,孝弟傳家守舊規(guī)。雷內(nèi)翰希顏云:詩句妙九州,孝友化一川。王右司仲澤云:讀書楓樹林,曳杖白石灣。至今文彩馀,虎子仍斑斑。李長源云:衣冠巢許自高雅,巖壑夔龍非棄捐。馀人不能悉記。家集亂離以來,凡三失之,今所存者,特吾益之兄及門生輩所記憶者耳。小子不肖,暗于事機,不能高蹈遠(yuǎn)引,戀嫪升斗,徼倖萬一,以取縶維之禍。殘息奄奄,朝夕待盡,誠懼微言將絕,謹(jǐn)以古律詩四十首,附之中州集之癸冊。庶幾來者知百馀年間作詩如先人,而人或未之見。其馀抱一槩之操,泯泯默默,終老而無聞?wù)?,豈勝計哉!是又可感嘆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8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仲洪,號退軒。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官四川制置使,改知潘州。召簽書樞密院,進爵郡公。為政嚴(yán)而不苛,帥蜀尤有惠績。有《退軒遺稿》。
全宋文·卷五七一七劉德秀(?——一二○八),字仲洪,號退軒,洪州豐城(今江西豐城)人。隆興元年進士及第。歷大理寺主簿。紹熙末為監(jiān)察御史。慶元初為右正言、兼侍講,遷右諫議大夫,力攻「偽學(xué)」。擢兵部尚書。五年,為四川制置使。嘉泰中改知潭州。入為吏部尚書。開禧元年,除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尋丐祠,除資政殿學(xué)士,與郡。嘉定元年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七八、職官七九之一二、選舉一二之二三,《宋宰輔編年錄》卷二○,樓鑰《攻愧集》卷三九,《宋史》卷三一《寧宗紀(jì)》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南宋制撫年表》卷下。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曈,號北溪,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預(yù)鄉(xiāng)薦。有《馀英志》二卷,已佚。事見清道光《武康縣志》卷一三、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8—1226
【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字子是。以父任調(diào)新化主簿,遷惠安縣丞。壯歲游朱熹之門,得以直養(yǎng)氣之說。仕終安仁令。真德秀稱其居官有特操。
人物簡介
中州集子羽,字唐卿,大興人。大定末進士,仕至陳州防御使。元光末,為酷吏所誣,以乏軍興系獄。比赦至,唐卿自縊死。朝臣有辨其冤者,詔復(fù)官。希顏為制辭云:毀譽之來,在仁賢而不免;是非之論,至久遠(yuǎn)而乃公。人謂唐卿于此語為無愧。屏山故人外傳:呂氏自國朝以來,父子昆弟凡中第者六人,以六桂名其堂。貞干,字周卿,尤自刻苦,酷嗜文書,著碣石志數(shù)十萬言,皆近代以來事跡。幽隱譎怪,詼諧嘲評,無所不有。在史館論正統(tǒng),獨異眾人,謂國家止當(dāng)承遼。大忤章廟,旨謫西京運幕,量移北京,致仕。自號虎谷道人。晚年感末疾,又號呂跛子,自作傳以見志。閒閒公亦以為篤志君子也。弟士安,字晉卿。卿云,字祥卿。子鑒,字德昭,皆名士。唐卿其從子云。
人物簡介
全宋詩張斗南,字唐英,號釣浦,羅源(今屬福建)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兵部郎中。事見清道光《羅源縣志》卷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朱欽則,字敬父,一字敬之,邵武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登乾道八年進士第。慶元中,干辦諸司糧料院。嘉泰二年,除秘書丞,改監(jiān)察御史。出知寧國府。嘉定元年為臣僚奏劾,放罷。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宋會要輯稿》禮五○之一五、職官七四之二九、選舉二二之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8
【介紹】:
宋寧國宣城人,字孟達(dá),號雪巖。李宏孫。謹(jǐn)厚好學(xué),與韓元龍游。官迪功郎、進賢縣丞。歷知臺州,居官廉直。有《雪巖集》。
全宋詩李兼(《嘉定赤城志》作謙),字孟達(dá),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知臺州。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宗正丞,未行,卒。事見清光緒《臺州府志》卷九、九六?!±罴嬖姡瑩?jù)《嘉定赤城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八八七李兼(?——一二○八),字孟達(dá),寧國府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博學(xué)工詩。開禧三年知臺州,居官有守。開禧四年卒,吏民為之哭。著有《雪巖集》。見嘉靖《寧國府志》卷八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一五四,光緒《臺州府志》卷九、九六,《宋詩紀(jì)事補遺》卷六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8—1248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恭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籍田令、太學(xué)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lǐng),遷著作郎。出知潮州,訓(xùn)閱軍兵,平息盜寇,安撫峒僚,治績有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官兵部尚書,后以端明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有《東澗集》。
全宋詩許應(yīng)龍(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授婺源尉,尋知婺源縣(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東宣撫司掾。十年,召為主管戶部架閣文字,累遷國子丞,宗學(xué)博士。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除秘書郎兼權(quán)尚右郎官。三年,遷著作佐郎。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遷試?yán)舨渴汤?,侍讀。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為中書舍人,給事中。三年,同簽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見著錄,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東澗集》十四卷,其中詩一卷。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許應(yīng)龍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一六許應(yīng)龍(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號東澗,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五歲通經(jīng)旨,嘉定元年舉進士,調(diào)汀州教授。累遷籍田令、太學(xué)博士、國子博士、國子丞、宗學(xué)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lǐng)」,遷著作郎。丐外,知潮州,有治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遷國子司業(yè),兼權(quán)直舍人院,遷國子祭酒、兼學(xué)士院權(quán)直。后試?yán)舨渴汤?,升侍讀,權(quán)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遷兵部,兼中書舍人。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累辭,以端明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淳祐九年正月卒,年八十一。有《東澗集》。見《資政許樞密神道碑》(《庸齋集》卷六)及《宋史》卷四一九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八七鄭文燏(一作遹,一一六八——一二二四),字成叔,號庸齋,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嘉泰四年貢士。初學(xué)于黃干,后同登朱熹之門。嘉定十七年卒,年五十七。著有《易學(xué)啟蒙或問》、《春秋集解》、《喪禮長編》、《庸齋集》等凡五十卷。見陳宓《進士鄭君墓志銘》(《復(fù)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卷二二),《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一七。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凈惠。號月庵者。亦見月堂。柏庭之同門也。庭以南湖。移上竺。師次補其處。庭。樂育人才之馀。后生尚文辭。好異議。主者稍不厭眾。心必群起。而嘩逐之。師至以沉毅御物。特成規(guī)嚴(yán)。人望風(fēng)不敢犯。俗為之革居。丈室未嘗扃。請益者。雖入夜不距。行兩廡聞讀誦聲。必忻然就之。嘉定元年九月。集大眾諷觀經(jīng)。趺坐榻上。奄然就蛻。師平生不喜外書。每臨講。見疏記援引。則止而不讀。謂其徒曰。此外書也。宜自觀之。每預(yù)公舉。或非其人。輒面斥諸山。曰。所謂講院者。以務(wù)傳持耳。今此人能任此責(zé)乎。卒不許。其嚴(yán)正如此。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八七錢撫(一一六八——一二一九),字子立,秀州嘉興(今浙江嘉興)人。錢諷孫。慶元二年進士,調(diào)仙居縣簿尉,升從政郎;教授饒州,轉(zhuǎn)儒林郎;改通直郎知太平縣。監(jiān)登聞鼓院,遷宗正寺主簿兼宗學(xué)諭。尋充金國生辰使,假工部尚書。使還,轉(zhuǎn)承議郎、遷樞密院編修官,終秘書丞。嘉定十二年卒,年五十二。見陳耆卿《朝散郎秘書丞錢公撫墓志銘》(《筼窗集》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高唐人,字子秀。章宗承安中進士第一。為應(yīng)奉翰林文字,居翰林十年,終河南治中。氣節(jié)豪邁,以第一流自負(fù)。有《后軒集》。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一六一雷孝友,字季仲,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治詩賦,登乾道五年進士第。淳熙中任南劍州錄事參軍,歷太學(xué)博士、宗正丞兼?zhèn)}部郎官。開禧初為御史中丞,升吏部侍郎、給事中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嘉定元年除同知樞密院事,俄擢參知政事。八年,罷政,以觀文殿學(xué)士知福州,充福建路安撫使。著有《瑞州郡縣志》十九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二、七三之三九、七八之六三、選舉二二之一四、刑法六之四八,《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史》卷三八、三九、二○四、二一三、四○五,嘉靖《延平府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