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44  345  346  347  348  350  351  352  35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薛澄(清卿 述齋 )
許復道(從道 鍊庵 )
釋慧性(無明 李 )
錢宏(文子 白石 )
馬子嚴(莊父 古洲居士、古洲 )
馮椅(儀之、奇之 厚齋 )
劉坦之(平子 )
張抑(子儀 )
徐安國(春渚 衡仲 )
杜旟(伯高 橋齋 別稱 金華五高 )
楊與立(子權 世稱 船山先生 )
滕珙(德章 蒙齋 )
莫若晦(子明 )
余復(子叔 )
俞豐(應南 云谷老人、云谷 )
薛澄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二八
薛澄,字清卿,號述齋,紹熙間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許復道(一一六二~?),字從道,號鍊庵,義烏(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時年五十六。為淮西總領所干官,以通直郎致仕。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六、《金華賢達傳》卷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號無明,俗姓李,達州巴渠(今四川宣漢東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發(fā),束包南游。首謁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蘄州資福寺,越兩年,遷智度寺。后歷住南康軍廬山歸宗能仁、開先華藏、棲賢寶覺、平江府陽山尊相、壽寧萬歲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禪師法嗣。有《無明慧性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顏汝勛撰《塔銘》。 釋慧性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其中單編之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錢宏,字文子,號白石,樂清(今屬浙江)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兩優(yōu)釋褐。官至宗正少卿。事見《東甌詩存》卷四。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安人,字莊父,號古洲居士。孝宗淳熙二年進士。累官知岳州。工詩詞,辭意精深。有《岳陽志》。
全宋詩
馬子嚴,字莊父,號古洲(《詩人玉屑》卷一九),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嘗為鉛山尉(明嘉靖《廣信府志》卷八)。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康都昌人,字儀之,一字奇之,號厚齋。受業(yè)于朱熹,性敏博學。光宗紹熙四年進士。充江西運司干辦公事,攝上高縣令。后家居授徒。嘗注《》、《》、《》、《論語》、《孟子》、《太極圖》,又有《西銘輯說》、《孝經(jīng)章句》、《喪禮小學》、《孔子弟子傳》、《讀史記》及詩文志錄等。
全宋詩
馮椅,字奇之,一作儀之,號厚齋,南康都昌(今屬江西)人。去非父。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嘗受業(yè)于朱熹。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充江西轉(zhuǎn)運司干辦,四年,攝知上高縣(明正德《瑞州府志》卷七)。后家居授徒,著《厚齋易學》等。事見《厚齋易學》自序、《宋史》卷四二五《馮去非傳》附,明正德《南康府志》卷六有傳。
全宋文·卷六七七一
馮椅,字儀之(一作奇之),號厚齋,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去非父。受業(yè)朱熹。紹熙四年進士。授德興尉,調(diào)江西運干,攝上高令。既而家居授徒,所注《》、《尚書》、《詩經(jīng)》、《論語》、《孟子》、《太極圖》,所著《西銘輯說》、《孝經(jīng)章句》、《喪禮小學》、《孔子弟子傳》、《讀史記》及詩文、志錄,合二百馀卷,今存《厚齋易學》五十卷。見《宋史》卷四二五《馮去非傳》,正德《南康府志》卷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坦之,字平子(《天臺續(xù)集別編》卷六《辭靈康廟留題》注),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孝宗淳熙初知歙縣(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由廣東提舉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一、五)。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知臺州,同年除湖北路提舉常平茶鹽(《嘉定赤城志》卷九)。六年,主管武夷山?jīng)_佑觀(《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七)。
全宋文·卷六二一二
劉坦之,字平子,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淳熙初知歙縣,歷汀州通判、知汀州、湖北提刑。紹熙初官廣東提舉。二年,以臣僚論其貪酷放罷。慶元元年以朝請大夫知臺州,三年,調(diào)湖北提舉常平,又以臣僚言章特寢新命。慶元六年四月以朝請大夫主管武夷山?jīng)_佑觀,御史劾其守臺日不恤民,罷祠。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二、七三之六、七四之五、七五之三九,《天臺續(xù)集·別編》卷六,《吳興備志》卷一二,雍正《福建通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抑,字子儀(《誠齋集》卷一一四《詩話》),常州(今屬江蘇)人。守孫(《宋史》卷三七五《張守傳》)。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淳熙四年(一一七七),通判常州(《誠齋集》卷六七《答福帥張子儀尚書書》)。十年為大理寺丞(《周文忠集》卷一七《跋文潞公帖》)。十五年,為江東總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寧宗慶元六年(一二○○),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改知平江府(清乾隆《蘇州府志》卷三二)。官終戶部尚書(《攻愧集》卷一三《尚書張公抑挽詞》)。
全宋文·卷六三五四
張抑,字子儀,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守孫。淳熙十年為大理寺丞,歷湖南轉(zhuǎn)運判官、淮西總領。慶元二年為吏部侍郎。嘉泰二年以敷文閣學士知平江府,次年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官至寶文閣學士、太中大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之一四、職官七二之四四、職官七四之一四、食貨四一之二○、食貨六一之一二七,《吳郡志》卷一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徐安國,號春渚(《宋詩拾遺》卷一三),浙江富陽(今屬浙江)人(清光緒《富陽縣志》卷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咸淳臨安志》卷六一)。歷知華亭縣(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二)、橫州(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四四)。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于廣南東路提舉茶鹽任遣人捕私鹽于大奚山島,激成島民之變降官。嘉泰二年(一二○二),改湖南提舉,旋以前罪罷。開禧元年(一二○五),復特追三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二、一二、一七)。 徐安國詩,據(jù)《輿地紀勝》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徐安國,字衡仲,號春渚,杭州富陽(今浙江富陽)人,亦作上饒(今江西上饒)人。幼育于龔氏,為龔氏后。登乾道二年進士第。年逾五十,乃奏復徐姓。歷知連山、華亭二縣,紹熙中知橫州。慶元中,提舉廣東茶鹽。嘉泰二年,授湖南提舉,放罷。有《西窗集》。見張栻《一樂堂記》(《南軒文集》卷一三),《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一二,《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四,《全宋詞》第三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蘭溪人,字伯高,號橋齋。杜陵子。為呂祖謙門人,陸游、陳亮等皆稱其文。孝宗淳熙、寧宗開禧間,兩以制科薦。有《橋齋集》。
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杜旟,字伯高,號橋齋,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陵長子。嘗登呂祖謙門,陸游、陳亮等咸稱其文。淳熙、開禧間兩以制科薦。有《橋齋集》,不傳。兄弟五人,時稱金華五高。見《宋元學案》卷一、七三,《宋詩紀事》卷五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浦城人,字子權。師事朱熹。光宗紹熙四年進士。知遂昌縣,因居蘭溪,講授道學,人稱船山先生。有《朱子語錄》。
全宋詩
楊與立,字子權,學者稱船山先生,建安(今福建建甌)人(《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二○),一作浦城(今屬福建)人。從朱熹學。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知遂昌縣。有《朱子語略》二十卷,已佚。事見《宋元學案》卷六九。今錄詩三首。
滕珙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德章,號蒙齋。滕璘弟。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官合肥令,有仁政。與璘俱游朱熹之門,取熹語錄分類編次,名《經(jīng)濟文衡》。
全宋文·卷六六一一
滕珙,字德章,號蒙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璘弟。弱冠入太學,登淳熙十四年進士第,始為旌德簿,終合肥令。與璘并從朱熹學,嘗取熹語錄分類編次,名曰《經(jīng)濟文衡》。見滕璘《景呂堂記》(《新安文獻志》卷一三),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宋元學案》卷六九,《宋元學案補遺》卷六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仁和人,寓居嘉興崇德,字子明。莫琮子。第進士。歷知宜春縣、嚴州,有惠政。官至湖廣南庾提舉。
全宋詩
莫若晦,字子明,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琮次子。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歷知袁州、徽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六五)。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知嚴州。三年,遷湖南提舉(《淳熙嚴州圖經(jīng)》卷一)。事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寧德人,字子叔。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第一。后入史館,兼實錄檢討,官至秘書郎。有《禮經(jīng)類說》、《左氏纂類》等。
全宋詩
余復,字子叔,寧德(今屬福建)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官至秘書郎。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三一。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人,字應南,號云谷老人。孝宗乾道二年進士。自知秀州召為金部郎官,遷中書舍人。寧宗嘉泰元年,以中奉大夫守秘書監(jiān),請改造新歷。嘗言命令不可不謹,守令不可不擇。除吏部侍郎,又言人主當振紀綱,不可假外戚以柄。不報。以華文閣待制奉祠,筑云谷書院以自娛。有《云谷集》。
全宋詩
俞豐,字應南,號云谷,建寧(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歷建陽尉,知濛陽縣、秀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干辦諸軍審計院充類試封彌官兼監(jiān)謄錄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三年,除宗正簿(同上書二一之六)。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遷太常少卿(同上書禮四九之七九)。五年,為兩浙東路提刑兼權知慶元府(《寶慶四明志》卷一)。嘉泰元年(一二○一),為中書舍人。二年,奉祠歸,筑云谷書院,因號云谷老人。有《云谷集》,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