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43  344  345  346  347  349  350  351  35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陳損之(子長 )
嚴(yán)煥(子文 )
周端臣(彥良 葵窗 )
宋之瑞(伯嘉 樵隱 )
宋沆(叔子 世稱 厲齋先生 )
張伯垓(德象 )
張沄(聲父 五澗 )
徐璣(文淵、致中 靈淵 )
楊士訓(xùn)( 仕訓(xùn)、嗣訓(xùn) 尹叔 盤庵 )
林師文(止庵 )
林績(西湖居士 )
王樞(致榮 東谷 )
石宗昭(應(yīng)之 誠齋 )
移剌益(特末阿不 子遷 )
薛子法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
陳損之,字子長,隆州籍縣(今四川仁壽西北)人。乾道二年進(jìn)士及第。紹熙三年除秘書丞,四年為淮東提舉,五年除直秘閣、淮東轉(zhuǎn)運判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常熟人,字子文。第進(jìn)士,官至朝奉大夫。畫不茍作,文章雋雅,尤邃于詩。
全宋詩
嚴(yán)煥,字子文,常熟(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jìn)士。調(diào)徽州、臨安教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遷知江陰軍。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在太常丞任上以言者論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一),出監(jiān)福建市舶。事見《琴川志》卷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端臣,字彥良,號葵窗(《詩家鼎臠》卷上),建業(yè)(今江蘇南京)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寓臨安(《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風(fēng)篁……》)。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釋斯植《采芝集·挽周彥良》“白首功成未十年”)。有《葵窗稿》,已佚?!?a target='_blank'>江湖后集》卷三輯有其詩一卷?!≈芏顺荚?,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宋之瑞,字伯嘉,號樵隱(《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五),天臺(今屬浙江)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jìn)士。乾道八年(一一七二)為江陰軍教授(明嘉靖《江陰縣志》卷一二)。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除宗正寺丞(《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一之三八)。十五年,為秘書丞。十六年,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使金(同上書職官五一之三七)。歷樞密院檢詳文字、大理少卿,出提舉福建常平、提點刑獄。寧宗慶元二年(一○九六)為秘書少監(jiān),遷中書舍人,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知寧國府,徙知泉州(清康熙《寧國府志》卷九)、江陵府。嘉定初,以龍圖閣待制致仕(《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三七)。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六
宋之瑞,字伯嘉,號樵隱,臺州天臺(今浙江天臺)人。隆興元年進(jìn)士。淳熙十三年為宗正寺丞。紹熙二年由戶部郎中試?yán)舨可袝哪隇榇罄砩偾?,改提點刑獄。慶元二年二月除秘書少監(jiān),四月任中書舍人兼實錄院修撰。復(fù)知泉州。嘉泰二年知寧國府,又知江陵府。嘉定二年以寶謨閣直學(xué)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以通奉大夫、龍圖閣待制致仕(《嘉定赤城志》作以光祿大夫致仕)。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一之三七、職官五五之二六、職官七四之一○、職官七四之一二、職官七四之三二、職官七四之三七、選舉一一之三八,《宋史》卷三六、一七三、三九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叔子。學(xué)篤行高,鄉(xiāng)人尊稱為厲齋先生。講道于家,就學(xué)者眾。每使學(xué)者熟味《論語·學(xué)而時習(xí)》章。
全宋詩
宋沆,字叔子,學(xué)者稱厲齋先生,金華(今屬浙江)人。光宗紹熙進(jìn)士宋甡父。事見《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七二。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伯垓,字德象,嘉興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jìn)士(《南宋館閣錄》卷九)。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辦審計司(《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二)。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書選舉二二之六)。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紹興府(《嘉泰會稽志》卷二)。五年,以中書舍人兼實錄院同修撰(《南宋館閣錄》卷九)。官至吏部尚書(清光緒《嘉興府志》卷四四)。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
張伯垓,字德象,嘉興(今浙江嘉興)人。紹興三十年進(jìn)士。淳熙間歷干辦行在諸軍審計司、都監(jiān)進(jìn)奏院,出知嘉州。紹熙間知徽州。慶元中為監(jiān)察御史、中書舍人兼侍講,出知紹興府、提點兩浙刑獄。嘉定中歷吏部侍郎、吏部尚書。見《宋會要輯稿》禮四九之七○、禮四九之八二、職官六之七二、職官七二之四九、選舉二一之二、選舉二二之六,《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嘉泰會稽志》卷二,《宋詩紀(jì)事補遺》卷四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沄,字聲父,號五澗,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進(jìn)士。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2—1214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文淵,一字致中,號靈淵。徐定子。歷任縣官,由武當(dāng)令改長泰令,未赴。工詩,與趙師秀、翁卷、徐照并稱永嘉四靈。亦善書法。有《山泉集》、《二薇亭集》。
全宋詩
徐璣(一一六二~一二一四),字文淵,一字致中,號靈淵,永嘉(今浙江溫州)人。詩學(xué)唐人,與同時趙師秀、翁卷、徐照合稱永嘉四靈。以蔭入仕,歷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龍溪縣丞。移武當(dāng)令,改長泰令,未至官。寧宗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三。有《二薇亭詩集》。事見《水心文集》卷二一《徐文淵墓志銘》?!⌒飙^詩,以民國南陵徐乃昌影宋刻《永嘉四靈詩》丁集編為第一卷,清顧修讀畫齋《南宋群賢小集》(簡稱顧本)多出影宋本之詩編為第二卷。校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本(簡稱明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2—1219 【介紹】: 名或作仕訓(xùn)、嗣訓(xùn)。宋漳州漳浦人,字尹叔,號盤庵。寧宗慶元二年進(jìn)士。授古田尉。調(diào)海陽丞,政尚寬和。遷永福令,留意學(xué)校,更定祭器,民頌其德。后差監(jiān)鄂州糧料院。嘗從學(xué)于朱熹,刻勵自奮,務(wù)求圣賢遺意而躬行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五
楊士訓(xùn)(一一六二——一二一九),字尹叔,號盤庵,漳州漳浦(今福建漳浦)人。慶元二年登進(jìn)士第,為福州古田縣尉,再轉(zhuǎn)潮州海陽丞,福州永福令。以邑最為諸臺交薦,遂差監(jiān)鄂州糧料院。嘉定十二年卒,年五十八。累官至宣教郎。見黃干《勉齋集》卷三八《楊料院墓志銘》,《宋元學(xué)案》卷六九,《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六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林師文,號止庵,開封(治今河南開封)人,紹熙初在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林績,自號西湖居士,紹熙間在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豐城人,字致榮,號東谷。高宗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師胡安國,學(xué)通群經(jīng),尤精《春秋》。歷知瑞金縣、通判岳州,所至每詣學(xué)宮,執(zhí)經(jīng)講論。后改判鼎州,為便茶葉負(fù)販,定長短引之法,民賴之。官終通判常德府。有《東谷集》。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王樞,乾道間為左朝請郎、權(quán)通判岳州。又據(jù)《楚紀(jì)》卷五二、《宋元學(xué)案》卷三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光緒《湖南通志》卷九四載,王樞字致榮,號東谷,豐城(今江西豐城)人。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師事胡安國,精于《春秋》。官終常德通判,著有《東谷集》。另據(jù)光緒《湖南通志》卷一一二載,王樞為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光宗時知岳州。未知此二人是否即本書所收之王樞,俟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越州新昌人,字應(yīng)之。石晝問子。與從兄石斗文同問學(xué)于朱、呂、陸三氏之門。初為九淵所喜,后惑于異說,九淵駭之,封其異時書問一束,題曰“石應(yīng)之公案”。孝宗乾道八年進(jìn)士。授無為教授,轉(zhuǎn)迪功郎,為新州司戶參軍。以史浩薦升擢,官至侍從。
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石宗昭,字應(yīng)之,號誠齋,紹興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與從兄斗文師事朱熹、呂祖謙、陸九淵。登乾道八年進(jìn)士第,授無為軍軍學(xué)教授。丞相史浩薦于朝,改知長洲縣。淳熙十六年除秘書省正字,改校書郎,出知滁州。慶元初為度支郎官,兼實錄院檢討官,除樞密院檢詳文字。后官至福建路提刑。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六、選舉二二之九,《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萬歷《新昌縣志》卷一○、一一,《宋元學(xué)案》卷七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宋登科記考
字應(yīng)之,號誠齋。紹興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乾道八年(1172年)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2 【介紹】: 金中都路人,本名特末阿不,字子遷。契丹族。以蔭補國史院書寫。累遷翰林修撰,御史臺舉剛正可任,擢霸州刺史。時歲饑,出俸粟助賑,屬吏及地方人士亦均出粟,多所全活。官終河?xùn)|南北路按察使。
薛子法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薛子法,祖籍河?xùn)|(今山西境)人,紹熙間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