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40  341  342  343  344  346  347  348  34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介(元石 渾尺居士、渾天居士 忠簡 )
趙子適
郭應(yīng)祥(承禧 遁齋、笑笑先生 )
丁錟(仲熊 甕天 )
周南(南仲 山房 )
張釜(君量 隨齋 )
方武子(景絢 )
李唐卿(相之 慎言居士 )
李壁(季章 雁湖居士、石林、雁湖 文懿 )
李謙(和卿、恭甫 云峰居士、白云居士 )
洪鉞(谷隱 )
胡誼(正之 觀省佚翁 )
莫子純(粹中 )
蔡沆(復(fù)之 復(fù)齋居士、復(fù)齋、一庵居士 知方 世稱 復(fù)齋先生 )
趙鞏(子固 西林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8—1213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元石,號渾尺居士。從朱熹、呂祖謙游。光宗紹熙元年進(jìn)士。時帝久不朝重華宮,介上疏極諫。寧宗立,遷太學(xué)博士。以忤韓侂胄,坐劾奉祠。后召還,累遷宗正少卿兼權(quán)中書舍人,繳駁不避權(quán)貴。除起居舍人。出知嘉興府,累徙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卒謚忠簡。
全宋詩
王介(一一五八~一二一三),字元石,號渾尺居士,金華(今屬浙江)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jìn)士。歷通判紹興府,知邵武軍。以慶元黨禁罷。起知廣德軍,歷知嘉興府、襄陽府、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以疾致仕。寧宗嘉定六年卒,年五十六。事見《西山文集》卷四六《王公墓志銘》,《宋史》卷四○○有傳。
全宋文·卷六六八二
王介(一一五八——一二一三),字元石,號渾尺居士(一作渾天居士),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從呂祖謙游學(xué),通諸經(jīng)。紹熙元年以進(jìn)士第三人登第,授簽書昭慶軍節(jié)度判官。轉(zhuǎn)國子錄、太學(xué)博士。寧宗立,以忤韓侂胄意出通判紹興府,歷知廣德軍、饒州。入為秘書郎,度支郎官,徙兵部,擢國子司業(yè),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除秘書監(jiān),權(quán)中書舍人、起居舍人。以右文殿修撰出知嘉興府,徙襄陽、慶元二府。以疾奉祠致仕,嘉定六年八月卒,年五十八。謚忠簡。著有詩文奏議外制等二十五卷、《春秋臆說》十卷、《通鑒解標(biāo)》十五卷,名為《渾尺集》。見真德秀《宋集英殿修撰王公墓志銘》(《真西山文集》卷四六),《宋史》卷四○○有傳。
趙子適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十五年(1188)任南安軍知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8—? 【介紹】: 宋臨江軍新淦人,字承禧,號遁齋。孝宗淳熙八年進(jìn)士。嘗官楚越間。有《笑笑詞》。
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郭應(yīng)祥,(一一五八——?)字承禧,號遁齋,又號笑笑先生,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淦)人。登淳熙八年進(jìn)士第。十三年,為巴陵主簿。后歷官衡陽、泉州。有《笑笑詞》一卷。見所撰文及隆慶《臨江府志》卷一○、《全宋詞》第四冊第二二一六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隆興府新建人,字仲熊,號甕天。以伊洛之學(xué),倡于江右,弟子云集。與陸九淵為友。領(lǐng)淳熙、慶元、嘉定三舉,官曲江縣主簿。朱熹知南康軍,聘掌白鹿書院,不就,時與往復(fù)論學(xué)。有《春秋要辨》、《易通釋》、《書辨疑》、《王霸論》、《性理大旨》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9—1213 【介紹】: 宋平江人,字南仲,號山房。光宗紹熙元年進(jìn)士。為池州教授。嘗從葉適講學(xué),每以世道興廢為己任。寧宗開禧間,召試館職,因?qū)Σ咴g權(quán)要,為言者所劾罷。有《山房集》。
全宋詩
周南(一一五九~一二一三),字南仲,平江(今江蘇蘇州)人。黃度婿。早年從葉適學(xué)。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jìn)士,調(diào)池州教授。召為秘書省正字。寧宗慶元初,韓侂胄用事,度以忤意罷右正言,南亦罷,俱入偽學(xué)黨。開禧三年(一二○七),召試館職,為秘書省正字。未幾,又以對策詆權(quán)要罷。嘉定六年,卒于家,年五十五。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山房集》八卷、《山房后稿》一卷。事見《水心集》卷二○《周君南仲墓志銘》,《宋史》卷三九三有傳。 周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編為二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八八
周南(一一五九——一二一三),字南仲,號山房,平江府(今江蘇蘇州)人。黃度婿。從葉適學(xué),登紹熙元年進(jìn)士第,為池州教授。會黃度以言忤當(dāng)路,并南罷之,俱入偽黨籍。開禧三年,召試館職,對策詆權(quán)要,為言者劾罷。嘉定六年卒于家,年五十五。著有《山房集》二十卷、《山房后集》二十卷。見葉適《周君南仲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二○),《宋史》卷三九三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釜,字君量,號隨齋,金壇(今屬江蘇)人。綱孫。以蔭入官,主管江東安撫司機(jī)宜文字,通判饒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jìn)士,歷知興國軍、池州、湖南提舉、廣西運判、知廣州。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擢殿中侍御史(《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二四),遷兵、禮、吏三部尚書兼侍讀,終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京口耆舊傳》卷七。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張釜,字君量,號隨齋,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綱孫。淳熙五年進(jìn)士。淳熙末知池州,紹熙間歷湖南提舉、廣西運判、知廣州。入為殿中侍御史,力排道學(xué)。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講,擢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兼吏部尚書,終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見所作《刊華陽集跋》及《桂林水月洞題名》、《廣州九曜石題名》,《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八之四○、食貨六二之七二、職官四五之三七、刑法一之五八,《京口耆舊傳》卷七,《宋史》卷三七、三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方武子(一一五九~一二一七),字景絢,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jìn)士,授潮陽尉。歷循州教授、知博白縣、梧州判官。嘉定十年卒,年五十九。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景絢判官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唐卿,字相之,號慎言居士,紹興(今屬浙江)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jìn)士(《寶慶四明志》卷一○)。官集賢院修撰。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9—1222 【介紹】: 宋眉州丹棱人,字季章,號雁湖居士,又號石林。李燾子。第進(jìn)士。寧宗立,累遷權(quán)禮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曾疏請追奪秦檜王爵;附合韓侂胄,起草伐金詔書;北伐失利,勸侂胄貶蘇師旦等。復(fù)預(yù)聞史彌遠(yuǎn)謀誅侂胄事。累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后為御史劾罷。久之,出知遂寧府。卒謚文懿。為文雋逸,精通典章制度。有《雁湖集》、《中興戰(zhàn)功錄》、《王荊公詩注》等。
全宋詩
李壁(一一五九~一二二二),字季章,號雁湖,又號石林,眉州丹棱(今屬四川)人。燾子。以父任入官。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jìn)士。二年,除秘書省正字。五年,為校書郎。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兼權(quán)禮部郎官。出知閬州,歷知漢州,提點夔路刑獄。嘉泰三年(一二○三),除秘書少監(jiān),權(quán)中書舍人,累遷權(quán)禮部侍郎。開禧元年(一二○五)使金賀生辰(《宋史》卷三八《寧宗本紀(jì)》),還言兵未可輕動。二年,為韓侂胄起草出師詔書,進(jìn)權(quán)禮部尚書,拜參知政事。侂胄誅,謫居撫州。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文懿。有《雁湖集》,已佚。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一《李公神道碑》,《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宋史》卷三九八有傳。 李壁詩,據(jù)《永樂大典》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六八四
李壁(一一五九——一二二二),字季章,號雁湖居士,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李燾子。以父蔭入官,登紹熙元年進(jìn)士第,召試,為秘書省正字。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兼刑部郎,擢禮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進(jìn)權(quán)禮部尚書。開禧二年七月,拜參知政事,與韓侂胄共謀伐金。宋軍敗,史彌遠(yuǎn)誅侂胄,壁實預(yù)聞,兼同知樞密院事。后謫居撫州,復(fù)提舉宮觀,起知遂寧府。嘉定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四,謚文懿。著述甚富,于典章制度尤綜練。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塵錄》三卷、《中興戰(zhàn)功錄》三卷、《中興諸臣奏議》若干卷、內(nèi)外制二十卷、《援毫錄》八十卷、《臨汝閑書》一百五十卷,《王荊文公詩箋注》五十卷(存)。見真德秀《故資政殿學(xué)士李公神道碑》(《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一)。《宋史》卷三九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贛州贛縣人,字和卿,號云峰居士。李珙子。孝宗淳熙間進(jìn)士。授安福縣尉,累遷左司諫。嘗上封事,辭氣激烈。因忤韓侂胄罷歸,筑圃云峰以居。
全宋詩
李謙,字恭甫(《前賢小集拾遺》卷三)。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六四五九
李謙,字和卿,號云峰居士,又號白云居士,贛州興國(今江西興國)人,一作贛縣人。登淳熙進(jìn)士,初授安福尉,累遷太常寺丞,提舉浙東,入為左司郎中,遷左司諫。忤韓侂胄,罷歸,筑圃云峰以居。見嘉靖《贛州府志》卷一○,《宋元學(xué)案補(bǔ)遺》卷一九,《宋詩紀(jì)事小傳補(bǔ)正》卷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洪鉞(一一五九~?)(生年據(jù)《平齋文集》卷八《老人生朝為壽》“丙申兒遇丙申歲,己卯爺逢己卯辰”推算),號谷隱,于潛(今屬浙江)人。咨夔父。以子貴贈少師(《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一五《洪舜俞道場詩并札卷》引元至正錢惟善跋)。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六七《洪咨夔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9—1232 【介紹】: 宋慶元府奉化人,字正之,號觀省佚翁。胡謙弟。師事袁燮,文學(xué)為鄉(xiāng)里表式。有《尚書釋疑》、《觀省雜著》。
莫子純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一
莫子純(一一五九——一二一五),字粹中,紹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慶元二年試禮部第一。為秘書省正字,歷校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遷起居舍人。出知溫州。官至右文殿修撰。嘉定八年卒,年五十七。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宋會要輯稿》禮四九之八二、選舉二之三○,《宋中興學(xué)士院題名錄》、《會稽續(xù)志》卷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一二六、一六○。
宋登科記考
字粹中。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慶元二年(1196年)進(jìn)士省元,殿試第一,因有官人降為第二,但享有狀元恩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復(fù)之,號復(fù)齋居士。蔡淵弟。父蔡元定以外表兄虞英無子,與之為嗣,更姓名虞知方。及領(lǐng)鄉(xiāng)舉,從母命歸宗。嘗從朱熹學(xué)。官至文林郎、兩浙運干。有《春秋五論》、《春秋衍義》等。
全宋詩
蔡沆(一一五九~一二三七),字復(fù)之,號復(fù)齋,建陽(今屬福建)人。元定次子。六歲時出繼外戚虞姓,更名知方,領(lǐng)鄉(xiāng)舉后以母命歸宗。傳元定《春秋》之學(xué)。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jìn)士,官至兩浙運干。明蔡有鹍《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為《復(fù)齋公集》一卷。事見《復(fù)齋公集》附錄宋徐夢發(fā)《復(fù)齋公墓志》,清嘉慶《崇安縣志》卷七、《宋元學(xué)案》卷六二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六七五八
蔡沆(一一五九——一二三七),字復(fù)之,自號一庵居士,學(xué)者稱復(fù)齋先生,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元定次子。六歲出繼父之外表兄虞英,更名知方,后歸宗。從朱熹學(xué),嘉定元年登進(jìn)士,官至兩浙運干。有《春秋五論》、《春秋大義》、《春秋衍義》等書,人稱其有功于《春秋》之學(xué)。后人輯有《復(fù)齋公集》(《蔡氏九儒書》卷四)。見《復(fù)齋公集》附徐夢發(fā)《復(fù)齋公墓志》,《閩南道學(xué)源流》卷五一,《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二五,《宋元學(xué)案》卷六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錢塘人,字子固,號西林。孝宗乾道八年進(jìn)士。歷知夔州、隆興府,以秘閣修撰知揚(yáng)州。嘗出使金國,金主嘆服其文學(xué)。從游者甚眾。寧宗慶元中禁“偽學(xué)”,入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