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38 339 340 341 342 344 345 346 347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張從正(字 子和 號 戴人 )方泳之(名 芹之 字 子實、潛深 )時瀾(字 子瀾、叔觀 號 南堂拙叟、南堂、覺齋 )易祓(字 彥章、彥祥、彥偉 號 山齋、山齋居士 )朱慶朝(字 彥彬、榮名 俊 號 越山 )李燔(字 敬子、子敬 號 弘齋 文定 )林桷(字 子長、景安、景實 )王庭筠(字 子端、子瑞 號 黃華山主、黃華老人 )石洪慶(字 子馀 )羅仲舒(字 宗之 世稱 羅江先生 )蔡淵(字 伯靜 號 節(jié)齋 )趙子覺(字 彥先 號 雪齋 )釋慧明(字 無得 號 竹院 )釋普巖(字 少瞻 號 運庵 杜 )黃沃(字 叔啟 號 澹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156—1228
【介紹】:
金睢州考城人,字子和,號戴人。劉完素弟子。精于醫(yī)。貫穿《難經(jīng)》、《素問》之學(xué),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用汗、下、吐三法最精,后人稱“攻下派”,為金元四家之一。宣宗興定中召補太醫(yī),尋辭去。有《儒門事親》,以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親當(dāng)知醫(yī),故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56—1214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芹之,字子實,后易名,改字潛深。方元案曾孫。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曾從朱熹學(xué)。為衡州教授,歷知南豐、巴陵縣,惠撫甚至,均著治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56—1222
【介紹】:
宋婺州蘭溪人,字子瀾,號南堂拙叟。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累官朝散郎、通判臺州。與兄時沄同師呂祖謙。祖謙輯《書說》,未畢而卒,瀾續(xù)成之。有《南堂集》。
全宋詩時瀾(一一五六~一二二二),字子瀾,一字叔觀,號南堂。祖籍開封,僑居?xùn)|陽(今屬浙江)。師事呂祖謙。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監(jiān)潭州南岳廟。歷溫州天富鹽官,泰寧尉,臨安府教授、西外宗學(xué)教授,知寧國縣,通判袁州。寧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通判臺州,次年,卒于任(《嘉定赤城志》卷一○)。有《南堂雜著》,已佚。事見《復(fù)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卷二二《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敬鄉(xiāng)錄》卷一一。
全宋文·卷六六四九時瀾(一一五六——一二二二),字子瀾,一字叔觀,號覺齋,又號南堂,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人。淳熙八年進士,初為溫州天富南監(jiān)押袋官,歷臨安府教授、西外宗學(xué)教授,知寧國縣,通判袁州。終朝散郎、通判臺州。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七。曾從呂祖謙學(xué),祖謙著《書說》未畢而卒,瀾補完之(今存)。又著有《南堂文集》、《易講義》、《左氏講義》等。見陳宓《通判南堂時公墓志銘》(《敬鄉(xiāng)錄》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潭州寧鄉(xiāng)人,字彥章,號山齋。孝宗淳熙十一年上舍及第。寧宗慶元六年知江州。諂事蘇師旦,歷官至禮部尚書。師旦敗,遭貶斥,卒。有《周易總義》、《周禮總義》、《禹貢疆理記》、《漢南北軍制》、《山齋集》等。
全宋詩易祓(一一五六~一二四○),字彥章(一作彥祥、彥偉),號山齋居士,寧鄉(xiāng)(今屬湖南)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上舍釋褐,為昭慶軍節(jié)度掌書記。寧宗慶元六年(一二○○),累遷著作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四年(一二○四),擢國子司業(yè)(《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開禧元年(一二○五),權(quán)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遷左司諫兼侍講。二年,除禮部尚書,尋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三年,謫融州,移全州。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復(fù)原官。理宗嘉熙四年卒,年八十五。事見清同治《寧鄉(xiāng)縣志》卷九《禮部尚書易祓墓志》。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六四四三易祓(一一五六——一二四○),字彥章,號山齋,潭州寧鄉(xiāng)(今湖南寧鄉(xiāng))人。淳熙十一年進士第。歷右司諫,慶元六年八月除著作郎,九月知江州。嘉泰四年擢國子司業(yè)。開禧元年權(quán)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二年除禮部尚書。諂事蘇師旦,師旦敗,貶死。著有《周易總義》(存)、《周禮總義》(存),另有《禹貢疆理記》、《易學(xué)舉隅》、《周禮釋疑》、《山齋集》。見清同治《寧國縣志》卷九《易祓墓志》,《楚紀》卷四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朱慶朝(一一五六~一二一五),字彥彬,縉云(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曾通判鄂州。事見《義陽金竹朱氏宗譜》。
全宋詩朱慶朝(一一九一~一二六二),原名俊,字榮名,號越山,縉云(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官終湖廣觀察處置司副使。理宗景定三年卒。事見民國《棠溪朱氏宗譜》卷三章溢《副使越山公表狀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南康軍建昌人,字敬子,號弘齋。朱熹門生。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為府學(xué)教授,教士以古文六藝。寧宗慶元中禁理學(xué),熹喪,率同門會葬,略無懼怯。為白鹿書院堂長,從學(xué)者眾。添差江西運司干辦公事,會洞民亂,力主招安,倡建社倉,以惠佃農(nóng)。后居家講道,學(xué)者宗之,與黃干并稱黃李。卒年七十。謚文定。
全宋詩李燔(一一五六~一二二五),字子敬,南康軍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從朱熹學(xué)。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為襄陽府教授。理宗寶慶元年遷潭州通判(此據(jù)《昌谷集》卷八《舉李燔自代狀》“奉議郎新通判潭州李燔講學(xué)詳明,持論醇正,入仕三十五年”推知),不數(shù)月卒,年七十?!?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有傳。
全宋文·卷六七四四李燔(一一五六——一二二五),字敬子,南康軍建昌(今江西南昌)人。中紹熙元年進士,授岳州教授,未赴任而往建陽從朱熹學(xué)。改襄陽府學(xué)教授,除大理司直,辭嘉定中添差江西運司干辦公事為帥臣挾私奏劾,自是杜門刻志問學(xué),屢除官皆辭不就。寶慶元年改通判潭州。真德秀為長沙帥,府事咸咨之。不數(shù)月卒,年七十。謚文定。平生處貧賤若平素,居家講道,學(xué)者多宗之。見《宋史》卷四三○本傳,《昌谷集》卷八、一二,《宋史新編》卷一六二,《楚紀》卷五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長溪人,字子長,一字景安。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歷官右司郎中。為秦?zé)缧?。有《橫堂小集》。
全宋詩林桷,字景實,長溪(今福建霞浦)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知青陽縣(明嘉靖《池州志》卷三)。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知銅陵縣。寧宗慶元六年(一二○○),使金賀正旦(《宋史》卷三七)。嘉泰元年(一二○一),為軍器監(jiān)(《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九)。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56—1202
【介紹】:
金蓋州熊岳人,字子端、號黃華山主。世宗大定十六年進士,調(diào)恩州軍事判官,有政聲。章宗時試館職,罷歸,讀書黃華山寺,因以自號。后召為應(yīng)奉翰林文字。累遷翰林修撰。詩書畫均工,尤善山水墨竹。元好問有“百年文壇公主盟”之譽。有《叢辨》與文集。
詞學(xué)圖錄王庭筠(1151-1202) 字子瑞,號黃華山主、黃華老人。熊岳人。官至翰林修撰。精書畫,學(xué)米芾,能詩詞。有《黃華集》,存詞12首。
中州集庭筠,字子端,熊岳人。父遵古,字仲元,正隆五年進士,仕為翰林直學(xué)士,才行兼?zhèn)洌懒晁^昔人君子者也。子端早有重名,大定十六年甲科,文采風(fēng)流照映一時,歷州縣用薦者供奉翰林。承安中,為言事者所累,謫鄭州幕官。未幾,復(fù)應(yīng)奉,稍遷修撰,卒官,年四十七。子端詩文有師法,高出時輩之右。字畫學(xué)米元章,其得意處頗能似之。墨竹殆天機所到,文湖州巳下不論也。平生愛天平黃華山水,居相下十年,自號黃華山主,有集傳于世。其歿也,道陵有詩悼之,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復(fù)以才選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茲云亡,玉堂東觀中,無復(fù)斯人矣。其家以遺文來上,尋繹之久,良用愴然。詩不錄。屏山故人外傳云:子端出家子,風(fēng)流醞藉,冠冕一時。為人眉目如畫,美談笑,俯仰可觀,外視若簡貴人,初不敢與接,一見之后,和氣津津,溢于衡宇間。又其折節(jié)下士,如恐不及,茍有可取,極口稱道之,故人人恨相見之晚也。子萬慶,字禧伯,詩筆字畫俱有父風(fēng),仕為行尚書省左右司郎中。猶子明伯,幼歲學(xué)書,書家即稱賞之。倜儻無機,膂力絕人。曾有詩云:釣鰲公子鐵心胸,興在三山碧海東。千尺云帆巳高揭,不知何日得秋風(fēng)。死于鄧州,年未四十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196
【介紹】:
宋相州臨漳人,字子馀。為本州學(xué)正。光宗紹熙三年,朱熹守漳日,復(fù)延至學(xué),時已入耆艾之年,進學(xué)不倦。
人物簡介
全宋詩羅仲舒(一一五六~一二二九),字宗之,學(xué)者稱羅江先生,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魁上舍,除安慶教授。十四年進士,調(diào)常德教授。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監(jiān)行在場門。五年,知宜興縣。十年,除國子錄,累遷著作郎。十六年,提舉福建常平(《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提點江東刑獄。召為國子司業(yè),以直顯謨閣學(xué)士致仕。紹定二年卒,年七十四。有《羅江集》,已佚。事見清光緒《慈溪縣志》卷二五何大圭所撰行狀。今錄詩十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56—1236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伯靜,號節(jié)齋。蔡元定長子。承家學(xué),又兼師朱熹,清修苦學(xué)有父風(fēng),尤邃于《易》。隱居不仕。有《周易訓(xùn)解》、《易象意言》、《詩思問》、《論孟思問》等。
全宋詩蔡淵(一一五六~一二三六),字伯靜,號節(jié)齋,建陽(今屬福建)人。元定長子。元定謫道州時,淵奉母家居。傳元定《易》學(xué)。隱居不仕,一門兄弟自相師友,朱熹弟子黃干、廖德明等皆從之游。理宗端平三年卒,年八十一。有《節(jié)齋吟稿》(《永樂大典》卷一四七○七)等,已佚。明蔡有鹍《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為《節(jié)齋公集》一卷。事見《節(jié)齋公集》附錄宋王遂《節(jié)齋先生墓志銘》、《宋史》卷四三四《蔡元定傳》,《宋元學(xué)案》卷六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六四八蔡淵(一一五六——一二三六),字伯靜,號節(jié)齋,建寧府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元定長子,躬耕不仕。與弟沆、沉承習(xí)家學(xué),又入朱子之門,尤沈潛于《易》。著作今存《易象意言》一卷、《周易卦爻經(jīng)傳訓(xùn)解》二卷。見《宋史新編》卷一六二,《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二五,《宋元學(xué)案》卷六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宗室,字彥先,號雪齋。趙令衿子。曾通判嚴州。工詩。有《雪齋集》。
全宋詩趙子覺,字彥先,號雪齋,太祖七世孫。善制墨。嘗知仁和縣(《咸淳臨安志》卷五一)。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陸游知嚴州時,為通判(《誠齋集》卷二○《簡陸務(wù)觀史君編修》)。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慧明,字無得,號竹院(《天臺續(xù)集別編》卷六)。孝宗淳熙末住凈慈寺,光宗紹熙初住天臺天封寺,與陸游有交。事見《渭南文集》卷一九《重修天封寺記》。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普巖(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號運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二十六年生。早年落發(fā)。初與石鼓夷公謁無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參叩松源崇岳禪師,并從松源遷江陰之光孝、無為之冶父。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饒之薦福,明之香山、蘇之虎丘、杭之靈隱、報慈,后回鄉(xiāng)居四明運庵。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寶華山受鎮(zhèn)江大圣普照寺請出世。后移住真州報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場山護圣萬壽寺。理宗寶慶二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禪師法嗣。有《運庵和尚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容宗著撰《運庵禪師行實》。 釋普巖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單編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黃沃,字叔啟,號澹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公度長子。以父任補官。淳熙中為朝散郎、權(quán)通判撫州。慶元元年,以朝散大夫權(quán)知邵州、兼沿邊溪洞都巡檢使。著有《澹齋漫稿》一卷。見所撰《知稼翁集》及《知稼翁詞》序跋,《容齋四筆》卷八,雍正《福建通志》卷六八,《宋史翼》卷二四《黃公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