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21,分415頁顯示  上一頁  324  325  326  327  328  330  331  332  33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刀子靶
刀子秤
刀子嘴
刀子嘴豆腐心
撣甩子
撣子
彈子鎖
彈丸黑子
得故子
地窩子
地膚子
倒捻子
倒口子
倒掛子
大舅子
《漢語大詞典》:刀子靶
即刀靶。北齊書·徐之才傳:“又有以骨為刀子靶者,五色斑斕。”
《漢語大詞典》:刀子秤
秤的一種。靈敏準(zhǔn)確,用鐵或鋼做成,安裝在秤桿上的構(gòu)件呈刀刃狀,故名。 蕭也牧 《秋葵》:“‘唉,傻妮兒--什么秤呵?’‘我哥家的刀子秤哩!’”
《國語辭典》:刀子嘴  拼音:dāo zi zuǐ
指人說話直快,言語銳利。如:「他那張刀子嘴,無意中得罪了一些人。」
分類:言語銳利
《國語辭典》:刀子嘴,豆腐心  拼音:dāo zi zuǐ,dòu fu xīn
(諺語)比喻嘴硬心軟。如:「他罵人雖不留馀地,但其實(shí)是刀子嘴、豆腐心?!?/div>
《漢語大詞典》:撣甩子
即撢子。 浩然 《艷陽天》第十六章:“這會兒,她連忙從屋里的門后邊摘下?lián)谒ψ?,把閨女拉到后院,就頭上腳下地給閨女抽打開了?!眳⒁姟?撢子 ”。
分類:撣子
《國語辭典》:撣子(撢子)  拼音:dǎn zi
用雞毛或布條做成,用于拂掃灰塵的工具。如:「雞毛撣子」。
《國語辭典》:撣子(撢子)  拼音:dǎn zi
用雞毛或布條做成,用于拂掃灰塵的工具。如:「雞毛撣子」。
《漢語大詞典》:彈子鎖
以彈子、彈簧為主體的鎖。由鎖體、鎖芯、彈簧和上下彈子組成。當(dāng)鑰匙插入鎖孔時(shí),上彈子和下彈子的分界正好與鎖體、鎖芯的分界相齊,鎖便可打開。有門鎖、掛鎖等形式。
《漢語大詞典》:彈丸黑子(彈丸黑子)
亦作“ 彈丸黑誌 ”。 喻極小。語出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宋 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錄·趙普:“ 太原 當(dāng)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dú)當(dāng)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誌之地,將無所逃?!?清 戴名世 《〈孑遺錄〉自序》:“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 桐 獨(dú)完, 桐 小縣,僅彈丸黑子?!?/div>
分類:極小
《漢語大詞典》:得故子
借故,故意。《西游記》第四九回:“ 八戒 正行,忽然打個(gè)躘踵,得故子把 行者 往前一摜,撲的跌了一跤。”
分類:借故故意
《漢語大詞典》:地窩子(地窩子)
半在地下半在地上的簡陋棚屋。 王震 《鼓足革命干勁,實(shí)現(xiàn)國營農(nóng)牧場生產(chǎn)大躍進(jìn)》:“在 海南島 住的是茅草房,在 新疆 是地窩子。” 劉肖無 《彭海群--克拉瑪依散記》:“這荒蕪的戈壁,這幾間地窩子,這幾頂帳篷!”
《漢語大詞典》:地膚子(地膚子)
中藥名。地膚的果實(shí)。性寒,中醫(yī)用以清濕熱,利小便。
《漢語大詞典》:倒捻子
常綠小喬木,可用以染色。亦寫作“倒捻子”。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倒捻子,窠叢不大,葉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婦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故謂之倒捻子?;蚝魹槎寄碜樱w語訛也。其子外紫內(nèi)赤,無核,食之甜軟,甚暖腹藏,兼益肌肉?!?/div>
《漢語大詞典》:倒口子
指江河決口。《老殘游記》第十三回:“俺這 黃河 不是三年兩頭的倒口子嗎?”
分類:江河決口
《漢語大詞典》:倒掛子
見“ 倒掛 ”。
《漢語大詞典》:倒掛(倒掛)
(1).見“ 倒掛 ”。
(2).古代雜技項(xiàng)目。 晉 陸翙 鄴中記:“設(shè)馬車,立木橦其車上,長二丈,橦頭安橫木,兩伎兒各坐木一頭,或鳥飛或倒掛?!?br />亦作“ 倒掛 ”。
(1).倒懸;下垂。 宋 蘇軾 《西江月·梅花》詞:“海仙時(shí)遣探芳叢,倒掛緑毛么鳳?!?聞一多 《憶菊》詩:“倒掛著一餅蜂窠似的黃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葉圣陶 《微波》:“那一對眉毛,以前伴著笑聲伴著快意總是舞得起似的,現(xiàn)在微微倒掛了?!?br />(2).鳥名。 宋 蘇軾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fēng)亭下梅花盛開》詩之二自注:“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緑毛紅喙,似鸚鵡而小,自海東來?!?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海南諸國有倒掛雀,尾羽備五色,狀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則倒懸其身?!?明 王脩 《君子堂日詢手鏡》:“倒掛小巧可愛,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終一結(jié)帳,他家不但沒倒掛,還分到了一百多元。
《國語辭典》:大舅子  拼音:dà jiù zi
稱謂。用以稱妻子的兄長。也稱為「婦兄」、「內(nèi)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