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300  301  302  303  304  306  307  308  30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顧夢日(秋鶴 )
顏師魯(幾圣 定肅、肅 )
顏徹(介叔、子通 )
顏直之(方叔 樂閑居士 )
饒炎(竹坡 )
饒烈(丕承 巢云 )
饒良輔(昌朝 竹溪 )
馬純(子約 樸??翁、樸樕翁 )
駱安基(鳳凰巖隱 )
高子鳳(儀甫 澹庵 )
高子厚
高子孺
高懌(文悅 南山三友 安素處士 )
高永亨(無悔 )
高燾(公廣 三樂居士 )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顧夢日,號秋鶴,與俞文豹同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9—1193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幾圣。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歷知莆田、福清縣。累遷監(jiān)察御史,遇事盡言,無所阿撓。孝宗淳熙十年任國子祭酒,請講明理學,使士知廉恥。歷除禮部侍郎、吏部尚書兼侍講。以龍圖閣直學士兩知泉州,專以恤民為政,始至即蠲舶貨,商賈尤服其清。卒謚定肅。
全宋詩
顏師魯(一一一九~一一九三),字幾圣,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歷番禺、興化縣主簿,懷安縣丞,知寧德縣,添差威武軍簽判,遷國子監(jiān)丞。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提舉浙西常平茶鹽公事除直秘閣(《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三)。歷監(jiān)察御史(同上書選舉二二之四),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同上書崇儒四之三二)。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知泉州。四年卒,年七十五,謚定肅。事見明嘉靖《龍溪縣志》卷七、八,《宋史》卷三八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七五八
顏師魯(一一一九——一一九三),字幾圣,漳州龍溪(今福建漳州)人。紹興中進士,歷知莆田、福清縣,召為官告院,遷國子丞,除江東提舉,改使浙西,予職直秘閣,入為監(jiān)察御史。淳熙十年繇太府少卿為國子祭酒,除禮部侍郎,尋兼吏部,詔充遺留禮信使,遷吏部侍郎,尋改吏部尚書兼侍講。請老,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泉州。紹熙四年卒于家,年七十五,嘉泰二年特謚肅。見《宋史》卷三八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介叔,一字子通。顏師魯子。以茂才薦授南外睦宗院。后通判永福。多歷外任,有政聲。官至奉議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平江府長洲人,字方叔,號樂閑居士。工畫人物,善小篆。官至中散大夫。有《集古篆韻》。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饒炎,號竹坡,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魯父。事見《江西詩徵》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丕承,號巢云。世業(yè)《春秋》,精于經(jīng)學,理欲之辨甚嚴。嘗揭圣賢法言于軒楹間自警。晚居父墓之側(cè),時與門人子弟緩步田野間,班荊剖論,悠然自得。有《巢云稿》。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饒良輔,字昌朝,號竹溪(《詩家鼎臠》卷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單州成武人,字子約,自號樸??翁。高宗紹興中為江西漕使。孝宗隆興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鄉(xiāng)。有《陶朱新錄》。
全宋詩
馬純,字子約,自號樸樕翁,單州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嘗為郎官(《老這庵筆記》卷四)。高宗紹興中除江西轉(zhuǎn)運副使(《苕溪集》卷四六《除江西運副制》)。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由直秘閣落職。依條致仕。著有《陶朱新錄》。事見《清波雜志》卷七、《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駱安基,號鳳凰巖隱(《洞霄詩集》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子鳳,字儀甫,別號澹庵,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嘗注杜詩,林希逸為作序。有文集,已佚。事見《松風馀韻》卷二。今錄詩七首。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高子孺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洮府狄道人。知蘭州龕谷寨。金兵略熙河,聞副總管劉維輔尚存,固守以待。及城破,先刃全家而后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陜州硤石人,字文悅。高季興四世孫。年十三能屬文,通經(jīng)史百家之書。聞種放隱終南山,乃筑室豹林谷,從放受業(yè)。與張蕘、許勃號南山三友。屢召不起。范雍建京兆府學,召懌講授,席間常數(shù)十百人。仁宗賜號安素處士。卒年七十一。
高永亨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青澗人,號無悔。高永能弟。為人沉鷙有略,習知邊事。結(jié)發(fā)與羌人戰(zhàn),大小數(shù)十遇,未嘗敗北。與其兄齊名,邊人號“二高”。后以失邊帥意徙內(nèi)地鈐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沔州人,字公廣,號三樂居士。工書善畫,作小景自成一家,清遠凈深,一洗工氣。篆、隸、飛白,皆造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