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295 296 297 298 299 301 302 303 30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釋良范(號 唯庵 )釋覺(號 佛照 )釋覺真(號 半顛 )釋賢(號 在庵 )釋輝(號 船窗 )釋道印(號 最庵 )釋道??(號 此庵 )釋道生(號 曹源 )釋道謙(號 密庵、眾妙園 游 )釋鑒(號 咦庵 )釋長吉(號 梵才大師 )金彥(號 義門金氏 )金正韶(號 約山 )鐘子嚴(yán)鐘子充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良范,號唯庵。住安吉州烏回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長靈守卓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三、《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覺,號佛照。住岳州君山寺。為南岳下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覺真,號半顛,東莞(今屬廣東)人。與趙必??為友。事見《宋東莞遺民錄》卷上。
全粵詩·卷四九釋覺真,號半顛。東莞人。趙必??之友。事見清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上。詩一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賢,號在庵,住溫州龍鳴寺。為南岳下十七世,萬年心聞曇賁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二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輝,號船窗(《永樂大典》卷五四○)。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道印,號最庵,漢州(今四川廣漢)人。住臨安府靈隱寺。為南岳下十六世,徑山宗杲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詩十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一道??,號此庵,乾道間住湘山報恩光孝禪寺。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道生,號曹源,住饒州妙果寺。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咸杰禪師法嗣。有《曹源道生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今錄詩三十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道謙,號密庵,俗姓游,建寧(今屬福建)人。住開善寺。為南岳下十六世,徑山宗杲禪師法嗣。《嘉泰普燈錄》卷一八、《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四二○九道謙,號密庵,俗姓游,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少出家,謁佛果,從宗杲,二十年無所省發(fā)。得友人宗元啟發(fā),言下大悟。后主建寧府開善寺。編有《普覺宗杲禪師語錄》(存)、《大慧宗門武庫》(存)等。見《嘉泰普燈錄》卷一八,《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一一,《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四等。
大明高僧傳·卷第六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釋道謙本郡人。未詳氏族。初依佛果無所入。妙喜奉旨住徑山。謙亦在侍。令往長沙通書于張紫巖。乃自謂。參禪二十年尚無個入處。又有此行。豈不荒廢了矣。將辭友人宗元。叱曰不可。豈以在路參禪不得耶。汝去吾與俱往。一日在途泣曰。一生參禪無得力處。今奔波若此何得相應(yīng)。元曰。爾但將諸方參得悟得并圓悟妙喜與爾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我可替者盡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須自承當(dāng)。曰何為五事。元曰。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馱個死尸路上行。謙于言下大徹。不覺手舞足蹈。元曰。汝此回方可通書。吾先歸矣。后半載返雙徑。妙喜于山門外亭一見便曰。建州子這回自別也。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本郡人。初依佛果。無所入。妙喜奉旨住徑山。謙亦在侍。令往長沙。通書于張紫巖。乃自謂參禪二十年。尚無個入處。又有此行豈不荒廢乎。將辭。友人宗元。叱曰不可。豈以在路參禪不得耶。汝去。吾與俱往。一日在途泣曰。一生參禪。無得力處。今奔波若此。何得相應(yīng)。元曰。你但將諸方參得。悟得。并圓悟妙喜與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我可替者。盡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須自承當(dāng)。曰何為五事。元曰。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馱個死尸路上行。謙于言下大徹。不覺手舞足蹈。元曰。汝此回方可通書。吾先歸矣。后半載返雙徑。妙喜于山門外亭。一見便曰。建州子。這回自別也。
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道謙。建州游氏子。家世業(yè)儒。幼聰慧。讀書輒成誦。早失恃怙。嘆曰。為人子者。不及甘旨之養(yǎng)。當(dāng)從浮屠氏。學(xué)出世法。以報罔極。遂落發(fā)謁佛果。無所省發(fā)。后隨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領(lǐng)徑山。師亦侍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紫巖居士張公書。師自以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無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師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yīng)去。元告之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dāng)。師曰。五件者何事。愿聞其要。元曰。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駝個死尸路上行。師于言下領(lǐng)旨。不覺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jìn)。吾先歸矣。師見張公。張公喜甚。書自信二字為贈。師笑而受之?;貜缴?。妙喜見而喜曰。建州子。你這回別也。后還里住開善。聲光大震。將化。侍者請偈。師笑曰。萬法本空。三界非有。死生于何處安著。忍為駭俗態(tài)乎。師行峻而氣和。接物優(yōu)容。不言自化。亦宗門之杰出者也。
宗元。亦建州人。依妙喜最久。分坐說法。張公帥三山。虛數(shù)院迎之。不就。歸里結(jié)茆。號眾妙園。垂語云。這一些子。恰如撞著殺人漢相似。你若不殺了他。他便殺了你。未詳所終。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四釋道謙,建寧人,未詳氏族。初依佛果無所入,妙喜住徑山,謙亦在侍。令往長沙通書于張紫巖,乃自謂:“參禪二十年,尚無個入處,又有此行,豈不荒廢乎?”將辭之,同寮宗元叱曰:“不可,豈以在路參禪不得耶!汝去吾與俱往?!币蝗?,在途泣曰:“一生參禪無得力處,今奔波若此,何得相應(yīng)?”元曰:“你但將諸方參得、悟得,并圓悟妙喜與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我可替者盡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須自承當(dāng)?!痹唬骸昂螢槲迨??”元曰:“著衣、吃飯、遺矢、放尿,馱個死尸路上行?!敝t于言下大徹,不覺手舞足蹈。元曰:“汝此回方可通書,吾先歸矣?!焙蟀胼d返雙徑,妙喜于山門外亭一見便曰:“建州子,這回自別也?!?/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鑒,號咦庵,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住潭州大溈。為南岳下十七世,萬年心聞曇賁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二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長吉,號梵才大師,住凈名庵。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二七、三五。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邵州邵陽人。力學(xué)善屬文,好施予,常賑貧困,惇厚孝友,郡人號為義門金氏。后奉詔舉孝廉,稱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