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259  260  261  262  263  265  266  267  268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張擴(kuò)(子充 )
張文之(子經(jīng) )
張無夢(靈隱 鴻濛子、鴻蒙子 )
張明中(敬齋 )
張昭子(竹處 )
張樞(斗南 寄閒 )
張某某(鶴鳴山人 )
張棨(夢庵 )
張汝勤(賢夫 霖溪 )
張泉甫(愚齋 )
張潤之(伯誠 思誠子 )
張清子(希獻(xiàn) 中溪 )
張簡(槎溪 )
張紹文(庶成 樵寄翁 )
張衡(迓衡、張衡 小山 )
張擴(kuò)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歙州歙縣人,字子充。少好醫(yī)術(shù),從名醫(yī)龐安時游。聞蜀人王樸善太素脈,能知人貴賤禍福,往從期年,得其衣領(lǐng)中所藏《素書》,盡錄其訣以歸。為人治疾有良效,以醫(yī)名于京、洛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樂平人,字子經(jīng)。通判亳州,與來犯金兵相持十?dāng)?shù)日,經(jīng)二十余戰(zhàn),因無外援,被俘送燕山。金人欲授以官,不屈,被囚于土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鳳翔府人,字靈隱,號鴻濛子。師事陳摶,多得微旨。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游天臺,登赤城,廬于瓊臺觀。真宗召對,授著作郎,辭之。賜還山,令臺州給著作郎俸以養(yǎng)老。有《瓊臺集》。
全宋詩
張無夢,字靈隱,號鴻蒙子。幼入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師事陳摶。后居天臺瓊臺峰,真宗曾召對,并以長歌贈行。后終于金陵(《嘉定赤城志》卷三五)。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明中,號敬齋,生平不詳。《謝惠詩》有“語帶誠齋句妙香”句,當(dāng)為楊萬里以后人,姑據(jù)《詩淵》次于劉克莊后。有《言志集》(《詩淵》),已佚?!埫髦性姡瑩?jù)《永樂大典》、《詩淵》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昭子,字竹處。與趙必??有唱和。事見《宋東莞遺民錄》卷上。今錄詩二首。
全粵詩·卷四九
張昭子,字竹處。東莞人。與趙必??交游唱酬。事見清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上。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樞,字斗南,號雪(此據(jù)《洞霄詩集》,《宋詩紀(jì)事》作云)窗,又號寄閒,西秦(今陜西)人,居臨安(今浙江杭州)。炎父。曾為宣詞令、閤門簿書。善詞,有《寄閒集》,已佚。事見《浩然齋雅談》卷下、《詞源》卷下。今錄詩十二首。
張某某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五七
張某某,蜀州晉原(今四川崇州)人,自號鶴鳴山人。乾道間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棨,號夢庵(《詩家鼎臠》卷下)。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汝勤,字賢夫,號霖溪,開化(今屬浙江)人。宋亡不仕,與蔣蕓等交往唱酬,何夢桂等為其詩集作序。事見清光緒《開化縣志》卷八。今錄詩五首。
張泉甫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張泉甫,號愚齋,乾道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蘭溪人,字伯誠,號思誠子。師從何基,盡得其要。金履祥續(xù)編何基未成之《敬思錄》,每條必詰之而后定。家貧而處之裕如,履祥稱為“冰雪中孤松”。避地長山,摘其名勝作十詠,一時名公皆賡和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清子,字希獻(xiàn),號中溪,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宋亡不仕。事見《閩詩錄》丙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簡,號槎溪(《詩淵》冊一頁四一○)。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紹文,字庶成,號樵寄翁,南徐(今江蘇鎮(zhèn)江)人。矩子。事見《詩苑眾芳》。今錄詩十七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衡,一名迓衡,號小山,東莞(今屬廣東)人。登辰弟。宋末入太學(xué)。宋亡,與趙必??、李春叟諸遺老相往還。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端螙|莞遺民錄》卷下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粵詩·卷四九
張迓衡,一名張衡,號小山。東莞人。張登辰之弟。南宋末太學(xué)生。有德望,工詞翰,肄業(yè)太學(xué)觀化齋。嘗創(chuàng)敲月庵延湖海名士。宋亡后,隱居不出,以吟詠?zhàn)詩?,與趙必??、李春叟諸遺老相往還,詩多黍離之哀。事見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下《張衡傳》。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今存詩九首,錄自清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二,參校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下《張衡傳》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