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238  239  240  241  242  244  245  246  24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譚篆(拂云 天池 )
趙夔(漳川居士 )
趙子澄(處度、處廉 )
趙子籈
連鰲(仲舉 石臺居士 )
郭顯(棲霞子 )
釋義真(慧覺大師 別稱 北庵老人 )
釋了一(慧通大師 )
釋希顏(癡絕道人 )
釋廣勤(行之 灊山道人 )
釋普紹(垂慈 )
釋智謙(別稱 湛然澄 圓澄 圓澄大師、散木 )
釋本才(佛心 姚 )
釋法珊(佛燈大師 )
釋觀復(fù)(笑庵 )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譚篆,字拂云,號天池,仙井監(jiān)仁壽(今四川仁壽)人,望子。紹興中進(jìn)士,父子皆以文章名世。見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選舉六五、卷一五一人物四三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夔,號漳川居士。高宗紹興末南遷北歸,常寓正悟寺,遍游桂林(《粵西金石略》卷八)。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四六四四
趙夔,號漳川居士。南遷北歸,嘗寓桂林正悟寺。見《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四八。
趙子澄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祖六世孫,字處度,一作處廉。流落巴峽四十年,藉添差祿以自給。高宗紹興末官秭鄉(xiāng)。工畫,筆力遒壯。兼善草隸,亦長歌詩。
趙子籈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十五年(1145)任荊湖南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人,字仲舉,號石臺居士。高宗紹興間以工詞及善畫魚馳名。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七四
郭顯,號棲霞子,沁源(今山西沁源)人,道教徒。紹興中卜居臨桂(今桂林)。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五
義真,號慧覺大師,紹興間住四明北庵,因自稱北庵老人。見《敬止錄》卷三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四五
了一,號慧通大師,紹興時(shí)僧人。嘗為福州開元禪寺住持。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九
希顏,自號癡絕道人,明州僧,紹興中為雪溪(一作月溪)首座。見其所撰《四明法智大師贊》、《憶佛軒詩》(《樂邦文類》卷一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廣勤,字行之(《嘉泰會稽志》卷一九),號灊山道人。高宗紹興間廬于會稽,伐木作亭,苫之以茆,名曰灊亭(《渭南文集》卷一七《灊亭記》)。后住云門云泉庵(《嘉泰會稽志》卷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普紹,住臺州國清寺,稱垂慈普紹禪師。為青原下十四世,慧林慈受懷深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二、《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四七六○
普紹,號垂慈,東京慧林寺慈受懷深禪師法嗣,青原下十四世,住臺州國清寺。紹興中與其他釋子同編纂成《慈受懷深禪師語錄》四卷。見《嘉泰普燈錄》卷一二,《五燈會元》卷一六,《五燈全書》卷三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謙,號圓澄大師,紹興間為明州(治今浙江寧波)寶云寺住持。見所撰《摹刻寶云通公法師真贊書后》。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五
禪師湛然者。諱圓澄。別號散木。出會稽夏氏。母。夢梵僧入室而娠。娠十四月而生。師生。大目昂鼻。哆唇露齒。直腸信口。不肯從事于學(xué)。親歿窶甚。充郵卒以傳符。踰期亡去。徑投隱峰。峰示念佛誰是令。師究竟三晝夜輒有省。時(shí)年二十矣。入天荒山。禮妙峰斬發(fā)。擇最苦行行之。間聞傅大士法身偈。一切經(jīng)義。便能記持。尋乞滿分戒于云棲宏公。徵以毗尼節(jié)。要師悉達(dá)其指。返越。掩關(guān)寶林蘭若。因憶乾峰舉一不得舉二話。乃大通玄旨。有頌曰。舉一舉二別端倪。個(gè)里元無是與非。雪曲調(diào)高人會少。獨(dú)許韶陽和得齊。二老何曾動舌。諸方浪自攢眉。擬議鷂過新羅??讨矍髣υ浴T僦]云棲。呈見于宏公。會入室。宏舉海底泥牛銜月。赴語未竟。師推出一僧曰。大眾證明。宏深器之。于是。激揚(yáng)法席傾一眾焉。萬歷辛卯。適大覺念公南游。師趨謁之。念曰。止風(fēng)涂向青山近。越王城傍滄海遙時(shí)如何。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念又問。洞上宗旨。師曰。五位君臣切要知。個(gè)中何必待思惟。石女貫弄無針線。木偶能提化外機(jī)。井底紅塵騰藹。藹山頭白浪滾飛飛。誕生本是無功用。不覺天然得帝畿。念欣然。書偈印之。未幾。出住云門。次遷徑山。歷禾之東塔乃至顯圣天華。前后垂二十載。法席為之大震。其上堂曰。老儂不識元字腳。強(qiáng)出人前要說法。錯(cuò)認(rèn)曾參作魯參。合堂大眾皆笑殺。這一笑中有妙。若還悟得其中意。點(diǎn)破當(dāng)天者一竅。大眾如何是這一竅。良久云。動容揚(yáng)古路。不墮悄然機(jī)。小參云。煙雨盜將山色去。溪風(fēng)送得水聲來。本來法法皆如此。莫教心識強(qiáng)安排。眾中若作境會。許你具一只眼。若作佛法會。打碎你頭。何故我王庫內(nèi)無如是刀。又提綱云。喚二作一。指七為八。手秉太阿。圣凡盡殺卻。憶東村王大姐倒。戴西村李公襪。無論貧富貴賤。見者聞?wù)?。皆笑殺。且道。山僧今日解何宗。噫嘻噓阿喇喇。師之提唱。率多如此。僧問。如何是圓相。師曰。大燒餅。如何是暗機(jī)。師曰。凌霄峰。如何是義海。師曰。半山亭。如何是意證。師曰。啞子咒人。如何是默論。師曰。溫伯見孔子。如何是回互。師曰。孝子諱爺名。諸方珍之。為師法續(xù)洞室機(jī)類。云門臨濟(jì)。其伯仲也。又師初在京。會達(dá)觀禪師。于嘉熙寺。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簣黃慎軒。同玩月次。慎軒臥問。馬祖玩月因緣。師曰。汝臥我坐。不得為公說耳。軒亟起謝。月川笑曰。內(nèi)翰錯(cuò)過了也。觀云。我下語。不及此公一籌。又過武林。聞谷慧聞等。屬望一方。會諸紳遣使耑迎。及啟?;勐勗?。今日大家。欲與和尚作家相見。若來已墮情識。不來猶缺慈悲。師扯破札。正色曰。者些客作漢。敢于老僧納敗缺也。至即升堂正立?;勐勥M(jìn)曰。和尚莫要班門弄斧。師把住曰。速道速道?;勖娉酂o語。師把開曰。死漢。聞谷。遂率眾作禮。蘇巡漕問曰。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如何是金針。師曰。我在京都走一遭。不曾遇著一個(gè)人。蘇擬議。師曰。古佛過去久矣。無念有禪師。居黃檗。獨(dú)持風(fēng)節(jié)。呵罵諸方。特訪之。師曰。古人道。如紅爐上飛片雪柏似。且道。古人還具透關(guān)眼也未。有曰我不見有甚么古人。師急指曰。背后聻。念休去。師之勘辨。約此類。又嘗嘆末流謬惑大乘。遂著說若干篇曰。宗門或問。慨古錄楞嚴(yán)臆說。涅槃會疏。法華意語。金剛?cè)两?jīng)注。思益梵天經(jīng)解諦。理邁倫。一時(shí)所宗焉。天啟丙寅季冬。書顯圣遺囑。即至天華。辭眾。復(fù)夜話至丑。乃右脅長往。閱世六十六。坐三十八臘。得法者九人。編隨機(jī)錄八卷。流通于世。 贊曰。余初過會稽。師謝世未久。觀其遺風(fēng)謖謖然。尚在山中。耆德。序師之妙韻。為法苦心求人之概。私心竊向往之。續(xù)讀師集。至題無趣錄云。夫祖道不可絕繼。風(fēng)穴于法堂。痛哭克家之子難逢。仰山自記再來。莫不以諸佛慧命為懷。以度生為急務(wù)者也。嗟乎。師之心。至矣盡矣。以度生為務(wù)矣。然非夙承愿力者。欲竊符以存國。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本才,號佛心,長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姚。住潭州上封寺。高宗紹興間卒。為南岳下十四世,黃龍惟清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釋法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二
法珊,號佛燈大師,紹興中住福州壽山廣應(yīng)禪寺。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九五
觀復(fù),號笑庵,紹興間住持常州華嚴(yán)寺。見《遺教經(jīng)論記》,《圓覺鈔辨疑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