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232 233 234 235 236 238 239 240 241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劉儀鳳(字 韶美 )孫松壽(字 巖老 號 牧齋 世稱 牧齋先生 )戴師愈(字 孔文 號 玉溪子 )李珙(號 養(yǎng)素居士 )石琚(字 子美 莘國公 文憲 )蔡向(字 瞻明、子平 號 凈空居士 )釋元妙(號 癡禪 王 )釋守璋( 王 文慧 號 文慧禪師 )陳昭度(字 元矩 號 西軒子 )何麟(字 子應 )葉廷圭( 庭圭 字 嗣忠 號 翠巖 )宋遠孫(字 仲山 號 靜吉老人 )李則(字 康成 號 益壯翁 )林之奇(字 少穎 號 拙齋 世稱 三山先生 文昭 )王利用(字 賓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1—1176
【介紹】:
宋普州人,字韶美。高宗紹興二年進士。擢第十年始受任蓬溪尉。紹興末遷秘書丞、禮部員外郎,草箋奏以典雅稱。孝宗時遷兵部侍郎兼侍講。喜儲書,凡萬余卷,御史張之綱劾以錄四庫書以傳私室,罷歸蜀。后起知漢州、果州。
全宋詩劉儀鳳(一一一○~一一七六),字韶美,普州(今四川安岳)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十年后始調(diào)遂寧府蓬溪尉。歷監(jiān)資陽酒稅,果州、榮州掾?qū)?。二十七年,召為諸王宮大小學教授,改國子監(jiān)丞,遷秘書丞。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遷兵部侍郎兼侍講,尋以錄四庫書本以傳私室,斥歸蜀。三年,起知邛州,改漢州、果州。淳熙二年十二月丙申卒,年六十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九有傳。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1—?
【介紹】:
宋泗州郫縣人,字巖老,號牧齋。高宗紹興五年進士。守漢嘉,有惠愛。范成大、趙雄言其賢,詔轉(zhuǎn)一官,除直秘閣,不就。孝宗淳熙五年,授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時年六十六,乞致仕。
全宋詩孫松壽(一一一一~?),字巖老,號牧齋(《宋元學案》卷五○),郫縣(今屬四川)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曾知嘉州。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時年六十六,直秘閣致仕。年九十馀卒。事見民國《郫縣志》卷三。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四五九五孫松壽(一一一一——?),字巖老,人稱牧齋先生,成都府郫縣(今四川郫縣)人。紹興五年類試進士,歷官州縣。淳熙三年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時年六十六,遂乞致仕。見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四四,《宋元學案》卷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六戴師愈,字孔文,號玉溪子,星子(今江西星子)人。登隆興元年進士,授湘陰簿。師愈博學強記,著有《廬山文物列傳》十三卷,《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存)。見正德《南康府志》卷六,《文公易說》卷一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贛州贛縣人,一作興國人。李樸從子。高宗紹興十一年虔州免解進士。行義修潔,該通經(jīng)典。晚號養(yǎng)素居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1—1182
【介紹】:
金定州人,字子美。博通經(jīng)史,工詞章。熙宗天眷二年進士第一。為邢臺縣令,以廉能稱。累擢左諫議大夫,遷吏部侍郎。大定初,上疏請“省不急之務,罷無名之役”。遷吏部尚書,封莘國公,拜右丞相。為世宗所信任,時政常咨之而后行。卒謚文憲。
人物簡介
全宋詩蔡向,字瞻明,一字子平(《曲阿詩綜》卷七),東平(今屬山東)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官通直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紹興三年(一一三三)提舉兩浙東路茶鹽公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七○)。二十四年知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六)。晚寓天臺,自號凈空居士。有《澮水集》,已佚。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蔡向,字瞻明,應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東)人,一云東平人,樞密挺之孫。建炎末、紹興初提舉兩浙東路茶鹽公事,因寓臨海,自號凈空居士。紹興二十四年,官朝請大夫、知滁州。著有《澮水集》藏于家。見《赤城志》卷三四,《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六之三、職官四八之七○,《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一六六,《會稽續(xù)志》卷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元妙(一一一一~一一六四),號癡禪,俗姓王,雙溪東陽(今屬浙江)人。年十二出家,依寂室于國清。辭謁西禪凈禪師,詔補靈隱,擢為第一座。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因足疾退居槜李李氏庵,二年卒,年五十四。為青原下十五世,瑞巖寂室慧光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七、《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守璋,俗姓王,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七歲試經(jīng)得度。高宗紹興初住臨安天申萬壽圓覺寺,賜號文慧。有《柿園集》,已佚?!?a target='_blank'>咸淳臨安志》卷七○、《補續(xù)高僧傳》卷九有傳。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璋。姓王氏。天資介特。七歲試經(jīng)得度。戒行精潔。工于詩。號文慧禪師。有柿園集。嘗作晚春句曰。草深煙景重。林茂夕陽微。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紹興二年。高宗幸圓覺寺。親灑宸翰。書此一絕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1—1167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元矩,自號西軒子。高宗紹興五年進士。為尤溪主簿,部使者移檄令捃摭屬吏細過,昭度拂衣去,閑居以讀書著文為樂,十余年不調(diào)。與林光朝、方翥友善。后教授藤州,以致知謹獨教學者。遷奉議郎知長樂縣,未上卒。有《西軒集》、《刻舟集》。
人物簡介
全宋詩何麟,字子應(《輿地紀勝》卷一七九)。高宗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知嘉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八)。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庭圭。宋建州甌寧人,字嗣忠。徽宗政和五年進士。歷武邑丞、知德興縣。高宗紹興中,召為太常寺丞,議與秦檜忤,出知泉州,移漳州。嗜讀書,每聞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擇其可用者抄輯成編,名《海錄碎事》。
全宋詩葉廷圭,字嗣忠,號翠巖,甌寧(今福建建甌)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士,除武邑丞。轉(zhuǎn)知德興縣。高宗紹興中知知福清縣,召為太常寺丞,遷兵部郎中。十八年(一一四八),以左朝請大夫知泉州,后移漳州。著有《海錄碎事》二十二卷。事見《宋史翼》卷二七、《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一四。
全宋文·卷三八二九葉廷圭(一作庭圭),字嗣忠,號翠巖,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政和五年進士,知德興縣。紹興中召為太常寺丞,轉(zhuǎn)兵部郎中。議政忤秦檜,紹興十八年秋以左朝請大夫出知泉州,后移漳州,奉祠歸。廷圭喜讀書,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讀。著有《海錄碎事》二十二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三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三,《宋史翼》卷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康成,號益壯翁。高宗紹興十二年中特奏名。授桂嶺主簿,攝富川令,調(diào)德化,所至有惠政。其學得之程、蘇二家,教人以仁義為本。楊汝南、李恂輩皆出其門。有文集。
全宋詩李則,字康成,自號益壯翁,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特奏名,授桂嶺主簿,攝富川令,調(diào)德化令。以通直郎致仕。《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2—1176
【介紹】:
宋福州侯官人,字少穎,號拙齋,世稱三山先生。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累官校書郎。時朝廷欲令學者參用王安石《三經(jīng)義》之說,之奇言此書為邪說。后由宗正丞提舉閩舶,奉祠家居。呂祖謙曾從之學。卒謚文昭。有《尚書集解》、《拙齋集》、《觀瀾集》等。
全宋詩林之奇(一一一二~一一七六),字少穎,自號拙齋,學者稱三山先生(《拙齋文集》附錄《行實》),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從呂本中學。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調(diào)莆田主簿、長汀尉。二十六年,為秘書省正字。二十九年,守校書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四、一八二)。以疾由大宗正丞提舉福建路市舶司。遂以祠祿家居。孝宗淳熙三年卒,年六十五。有《拙齋文集》二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作二十二卷)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三有傳?!×种嬖?,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拙齋文集》為底本,與從他書輯得之集外詩合編一卷。
全宋文·卷四六○一林之奇(一一一二——一一七六),字少穎,號拙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呂本中入閩,之奇甫冠,從本中學。聲名益重,士類歸仰,呂祖謙嘗受學門下。紹興二十一年奏名,賜進士出身,調(diào)莆田簿,改尉長汀。二十六年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在館三年,以疾乞外,由宗正丞提舉福建市舶,參帥幕,奉祠家居。淳熙三年卒,年六十五。著有《尚書集解》(存)、《周禮》、《論語》、《孟子》、《揚子講義》、《通鑒論斷》、《兌齋錄》、《拙齋文集》,又編有《觀瀾文集》(存)。見姚同《拙齋林先生行實》,《南宋館閣錄》卷八,《宋史》卷四三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潼州人,字賓王。舉進士。官至夔州觀察使。書法頗受高宗喜愛。又善畫山水、人物。
全宋文·卷四一九五王利用,字賓王,潼川府通泉(今四川射洪東南)人。宣和三年上舍及第,紹興中歷果州團練推官、閬州通判、國子監(jiān)丞。八年除秘書郎,九年二月任監(jiān)察御史。尋出為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十五年,為夔州路提刑兼提舉常平。官至廣西轉(zhuǎn)運副使。紹興二十五年以目疾奉祠。利用工書畫,高宗尤愛其書。見《南宋館閣錄》卷七,《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六、一一二、一二三、一二六、一三○、一六八,《宋會要輯稿》兵三之二四,《畫繼》卷四,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