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174,分2079頁顯示  上一頁  207  208  209  210  211  213  214  215  216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曹煥(子文 )
朱敦儒(行第 三十五 希真 巖壑、巖壑老人 世稱 洛川先生 )
李康年(樂道 )
胡野(德林 環(huán)中居士 )
鄭少微(明舉 木雁居士 世稱 三俊 )
釋元穎(佛慧祖覺 )
釋清覺(別稱 白云祖師 本然 世稱 白云宗 孔 )
陳克(子高 赤城居士 )
丘程(憲古 富沙 )
任源(道源 真常子 )
元妙宗(洞幽法師 )
吳哲(竹西 )
周紫芝(竹坡、竹坡居士、靜觀老人、蠅館主人、靜寄老翁 少隱、少蘊 )
崔子堅
張輝(子充 草堂 )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一
曹煥,字子文,武寧(今江西武寧)人。光州知州曹九章之子,蘇轍婿。政和元年任山陽令。見蘇轍《祭曹演父朝議文》、《曹郎子文赴山陽令》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1—1159 【介紹】: 宋洛陽人,字希真,號巖壑,世稱洛川先生。初以布衣負(fù)重望,屢辭徵召。高宗紹興二年,應(yīng)召為迪功郎,賜進(jìn)士出身。歷秘書省正字、浙東提刑。因與主戰(zhàn)派李光來往,被罷官,寓居嘉禾。晚年受秦檜籠絡(luò),除鴻臚少卿,為時論所譏。檜死,廢黜。善畫山水,工詩詞及樂府。有《樵歌》。
全宋詩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據(jù)朱敦儒跋唐太宗賜韓王嘉《蘭亭帖》“紹興十六年時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號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欽宗靖康初召授學(xué)官,辭歸。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特補迪功郎(同上書卷六八)。五年,賜進(jìn)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同上書卷九六)。六年,兼權(quán)兵部郎中(同上書卷一○六)。通判臨安府。八年,為樞密行府咨議參軍(同上書卷一一九)。十四年,提點兩浙東路刑獄,十六年罷,十九年致仕(同上書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檜推挽,起除鴻臚少卿,檜死依舊致仕(同上書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書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說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間,享年百歲左右(今人劉揚忠《關(guān)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詩文》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獵較集》若干卷(《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宋史·藝文志》),均佚;今存詞集《樵歌》三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今錄詩九首。
詞學(xué)圖錄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號巖壑。洛陽人。有詞集《樵歌》三卷。
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號巖壑老人,時稱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志行高潔,雖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嘗數(shù)召而不就。紹興初,召為迪功郎。賜對,賜進(jìn)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六年,改左奉郎,兼權(quán)兵部郎中。歷通判臨安府、樞密行府咨議參軍,除秘書郎,改都官員外郎。十四年,除兩浙東路提刑。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守本官致仕。二十五年召對,落致仕,授鴻臚少卿,尋依前致仕。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工詩詞,著有《巖壑老人詩文集》、《獵較集》、《朱敦儒陳淵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鄂州江夏人,字樂道。好古博學(xué),善籀篆,尤精小篆。官至國子監(jiān)丞。
全宋詩
李康年,字樂道(《山谷集》卷二九《跋李康年篆后》),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好古博雅,尤精小篆(《皇宋書錄》卷中)。初為武昌縣尉,累官國子監(jiān)丞(《楚紀(jì)》卷四一)。
全宋文·卷二三五六
李康年,字樂道,江夏(今屬湖北武漢)人,好古博學(xué),尤精小篆。初為武昌縣尉,仕至國子監(jiān)丞。與蘇軾、黃庭堅游。見《黃豫章集》卷二九《跋李康年篆》,《皇宋書錄》中篇,《楚紀(jì)》卷四一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1 【介紹】: 宋虔州虔化人,字德林,號環(huán)中居士?;兆谡桶四赀M(jìn)士。為孫立節(jié)弟子,嘗講學(xué)于長春谷,藏書萬卷。累官婺州教授。方臘攻婺州,城陷不降,被殺。有《諸經(jīng)講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成都人,字明舉,號木雁居士。哲宗元祐三年進(jìn)士。時蘇軾知貢舉,得少微與楊天惠、李新,世稱三俊?;兆谛烷g,上書論時政,坐廢。貧無田宅,而志學(xué)益力,為文益工。與陽安劉涇并以文知名。后徙居臨邛,官至朝請郎。
全宋文·卷二七八八
鄭少微,字明舉,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元祐三年登進(jìn)士第。時蘇軾知貢舉,得少微與郫縣楊天惠、仁壽李新,時人號為三俊。又與劉涇俱以文知名。宣和間上書論時政,坐廢。貧無田宅,寓居成都金繩院十五年,而志不屈,學(xué)益古,文益工。后徙居臨邛,自號木雁居士。官至朝請郎。著有《唐史發(fā)揮》十二卷、策六卷及《木雁居士集》。見《宋史》卷二○三、二○八、四四三,《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七,《蜀中廣記》卷四二、九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四一
元穎,號佛慧祖覺,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大觀中傳天臺教。政和間建智者院以為講習(xí)所。能文博覽,撰有《天臺宗元錄》等。見《釋門正統(tǒng)》卷七,《佛祖統(tǒng)紀(jì)》卷二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九。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清覺。號本然。洛京登封孔氏子。宣尼五十三世孫也。父?。舉進(jìn)士。有隱德。母崔氏。師幼而穎悟。習(xí)儒業(yè)。熙寧二年。閱法華經(jīng)有省。求出家。父母許之。依汝州龍門?;鄞髱熖耆?。海。會器之。囑其南詢。初參峨眉千歲和尚。蒙指訣。抵舒州浮山。結(jié)庵于太守巖。宴坐二十年。似有省發(fā)。元祐八年。至杭入靈隱寺。隨眾居止。有汪羅二行人。求師心要。一言而中。千里響應(yīng)。參叩之士。風(fēng)雨而至。寺主。以寺后白云山庵。俾居之闡化。覺自立宗旨。著證宗論。三教編。十地歌。皆依仿佛經(jīng)而設(shè)。人稱為白云宗。大觀元年。卓庵湖州千金市。復(fù)至烏程菁山。卓錫得泉。結(jié)庵而居。名曰出塵。徒眾復(fù)邀歸正濟(jì)寺。正濟(jì)。覺舊講華嚴(yán)經(jīng)處也。覺立說。專斥禪宗。覺海愚禪師。力論其非。坐流恩州。宣和二年。弟子政布等。陳狀被旨放還。次年八月。作偈投太守游公請。以九月二十六日為別。至期而化。靈骨舍利。歸葬馀杭之南山。 白云之道不淳。譏議歸之宜矣。至詆與白蓮相混。特以無妻子為異。則亦太甚。然其持守精謹(jǐn)。于患難生死之際。脫然無礙。去常人亦遠(yuǎn)。予故取其行。已而恨其為言也。
新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第五之一
釋清覺,字本然。姓孔氏,曲阜人。少穎異別群,常有逸志。偶讀《法華經(jīng)》,因之有省,竟?fàn)柍黾?。元祐八年,至靈隱,后建白云庵以居。開闡玄化,自立一宗,曰“白云宗”。大觀時,毀教風(fēng)熾,清覺著《證宗論》,多所辨正指斥。當(dāng)時為忌者發(fā)之,編管廣南思州。后放歸,作偈投太守游公,指日為別,至期而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1—?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僑居金陵,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陳貽序子。少侍父官學(xué)四方。木事科舉。高宗紹興初,以呂祉帥建康辟為屬。七年以夸大無稽、致失軍情,送吏部與遠(yuǎn)小監(jiān)當(dāng)。后為敕令所刪定官。以光祿寺丞致仕。詩多情致,詞尤工。有《天臺集》、《赤城詞》。
全宋詩
陳克(一○八一~?),字子高,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僑寓金陵,故一作金陵人。神宗元豐四年生。曾官敕令所刪定官。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呂祉節(jié)制淮西軍馬,辟為參謀。同年,宋將酈瓊叛降劉豫,幾于不免(《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七七)。有《天臺集》十卷、外集四卷等,已佚。今《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三六存有《陳子高遺稿》一卷。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二○?!£惪嗽?,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酌校他書。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憲古,號富沙?;兆谡投赀M(jìn)士。深究《》學(xué),嘗有詩曰:“《》理分明在畫中,誰知《》道盡難窮。不知畫意空箋注,何異丹青欲畫風(fēng)。”其學(xué)傳之鄭東卿。
全宋詩
丘程,字憲古,建陽(今屬福建)人?;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jìn)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精研《》學(xué),傳之鄭東卿。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一、《經(jīng)義考》卷二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字道源,號真常子。徽宗時宦官。能畫山水,作枯木怪石及小景,粗可觀。
元妙宗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元妙宗,徽宗時道士,號洞幽法師。嘗游歷四方名山,尋訪師法三十馀年。寓居南陽,以符水治民疾病。后奉旨赴闕,勘定道藏經(jīng)籍。著有《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十卷(存)。
吳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吳哲,號竹西,徽宗時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2—? 【介紹】: 宋宣州宣城人,字少隱,號竹坡居士。高宗紹興十二年進(jìn)士。歷官右司員外郎、知興國軍,為政尚簡靜。秩滿,奉祠歸,入居廬山以終。有《太倉梯米集》、《竹坡詩話》。
全宋詩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隱,號竹坡居士、靜觀老人、蠅館主人,宣城(今屬安徽)人。早年兩次赴禮部試,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應(yīng)詔上書(《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對第三釋褐(《宋史翼》卷二七)時年六十一(本集卷二《悶題》注“壬戌歲始得官,時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為尚書禮、兵部架閣(本集卷六一《尚書六部架閣》)。十七年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兼權(quán)實錄院檢討(同上書《實錄院種木》)。二十一年,出知興國軍(同上書《妙香寮》)。秩滿定居九江,約卒于紹興末,年近八十。紫芝為詩推崇梅堯臣、蘇軾,強調(diào)當(dāng)先嚴(yán)格律然后及句法,為蘇黃門庭后勁。但因集中多有諂諛秦檜父子之詩,被四庫館臣斥為“老而無恥,貽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黃庭堅“文章直是太倉一稊米耳”語,命為《太倉稊米集》,又有《竹坡詩話》一卷傳世。事見本集卷首宋陳天麟序?!≈茏现ピ?,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太倉稊米集》文字最為整飭,故用為底本。參校清葉德輝跋明抄本(簡稱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圖書館)、清金氏文珍樓抄本(簡稱金本,藏上海圖書館)、清徐時棟跋抄本(簡稱徐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及《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等。詩集外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三五一二
周紫芝(一○八二——一一五五),字少隱,一作少蘊,自號竹坡居士、靜寄老翁,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家貧苦學(xué),紹興十二年第進(jìn)士,時年已六十一。十五年以迪功郎為掌禮兵二部架閣官。十七年以承議郎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樞密院編修官,旋進(jìn)右宣教郎兼實錄院編修官。二十一年知興國軍。秩滿乞祠,居九江廬山以終。善詩詞,著有《詩讞》一卷(存)、《太倉稊米集》七十卷(存)、《竹坡老人詩話》三卷(存)、《竹坡詞》三卷(存)、《古今諸家樂府》三十卷、《毛詩解義》等。見《百拙翁墓志銘》(《太倉稊米集》卷七○),《宋史翼》卷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等。
崔子堅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四年(1110)任夔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政和元年(1111)4月降兩官落職。政和三年(1113)任夔州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子充,號草堂。天資謹(jǐn)飭,喜問學(xué)。自六經(jīng)史傳諸子百家之說,皆通習(xí)而辨析之。性篤孝,居喪哀毀不自勝。日從事于治氣養(yǎng)心之術(shù)。徽宗政和二年上舍擢第。累遷洪州教授,以薦為國子學(xué)錄。有《草堂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