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jiā
1.世家望族?!蹲髠?。昭公五年》:「箕襄、邢帶、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jié)h?;笇挕尔}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br />2.著名的專家。如:「唐宋八大家」。《明史。卷二○五。唐順之傳》:「為古文,洸洋紆折有大家風。」
3.眾人?!都t樓夢》第八回:「又釅釅的沏上茶來,大家吃了?!?/div>
《國語辭典》:善人  拼音:shàn rén
1.善良的人。《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西游記》第一二回:「在長安城訪察取經(jīng)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
2.心地慈悲,常作好事的人?!都t樓夢》第三九回:「我們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都好善喜舍,最愛修廟塑神的?!?/div>
《國語辭典》:童仆(童僕)  拼音:tóng pú
家童與仆役,后泛指仆人。也作「僮仆」。
《國語辭典》:平頭(平頭)  拼音:píng tóu
1.一種短發(fā)發(fā)型,從腦后到兩鬢的頭發(fā)全部推光,上端頭發(fā)稍長齊平。
2.仆隸所戴的頭巾,引申作奴仆。南朝梁。蕭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埂段骱肪硪灰唬骸甘帐傲思氒浳锛?,帶領(lǐng)了平頭、鍋邊秀,一徑而來?!?br />3.平凡的、一般的。《負曝閑談》第三回:「我們當老爺?shù)亩甲隽速\,那些平頭百姓,不一個個都該做強盜么?」
4.不帶零頭的整數(shù)。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旦)敢問師母尊年?(末)目下平頭六十?!挂沧鳌庚R頭」。
5.詩歌聲律的「八病」之一,南朝梁沈約所倡。謂五言詩第一字與第六字同聲,第二字與第七字同聲,如:「今日歡宴會,歡樂難句陳?!菇?、歡同屬平聲調(diào),目、樂同屬入聲調(diào)。
《漢語大詞典》:平頭小樣巾(平頭小樣巾)
頭巾名。新唐書·車服志:“文官又有平頭小樣巾,百官常服,同於庶人?!?/div>
《國語辭典》:平頭奴子(平頭奴子)  拼音:píng tóu nú zǐ
稱古代頭戴平頭巾的奴仆。南朝梁。蕭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唐。李白梁園吟〉:「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國語辭典》:謁者(謁者)  拼音:yè zhě
1.通報與接待賓客的近侍。《韓非子。說林》:「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謁者操之以入?!?br />2.職官名。秦始置,替國君掌傳達事宜。漢沿之,掌賓贊受事。唐時改稱為通事舍人。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3.星官名,屬太微垣?!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左執(zhí)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缎绿茣>矶鹑?。文藝傳下。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埂读凝S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從小奚奴,躡露奔波,履襪沾濡?!挂卜Q為「奚童」。
《國語辭典》:家僮  拼音:jiā tóng
1.年幼的男仆?!度龂萘x》第一二回:「濮陽城中有富戶田氏,家僮千百,為一郡之巨室?!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只見兩個家僮正和一個人,門首喧嚷?!?br />2.家中的婢妾?!稘h書。卷五五。衛(wèi)青傳》:「季與主家僮衛(wèi)媼通,生青?!?/div>
《國語辭典》:便了  拼音:biàn liǎo
1.就是了。語末助詞。表示決定、允諾或讓步的語意。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小衙內(nèi)云:『這百姓每刁潑,拿那金錘來打他娘?!话傩赵疲骸豪蠣敳灰?,我每再添上些便了?!弧埂端疂G傳》第五九回:「宿太尉道:『不爭你將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須連累下官?!凰谓溃骸禾净鼐纪圃谒谓砩媳懔??!弧?br />2.奴仆代稱。漢代王褒有一僮仆名喚「便了」,后遂用為奴仆代稱。宋。楊萬里〈答戶部王少愚侍郎書〉:「去秋專遣便了走淮上,致奠于樞使?!?/div>
《國語辭典》:家奴  拼音:jiā nú
家中的仆役。《三國演義》第九回:「妾身已事貴人,今忽欲下賜家奴,妾寧死不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為家奴,拿著影響之事,背恩賣主,情實可恨!」也作「家仆」、「家丁」。
《國語辭典》:胡子  拼音:hú z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如:「村子里最近胡子鬧得很厲害!」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子(鬍子)  拼音:hú zi
1.須的俗稱。如:「他蓄著八字形的胡子。」
2.舊時對土匪的稱呼。如:「那群胡子個個殺人不眨眼,令人聞之喪膽!」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  拼音:hú fě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鬍匪)  拼音:hú fě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使長(使長)  拼音:shǐ zhǎng
元代奴仆對主人的稱呼。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常言道:『一歲使長百歲奴』,我耽著利害放您,則要一路上小心在意者?!乖o名氏《貨郎旦》第二折:「乞與你不痛親父母行施恩厚,我扶侍義養(yǎng)兒使長多生受?!?/div>
《國語辭典》:廝役(廝役)  拼音:sī yì
供使役的人。《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馀傳。贊曰》:「張耳、陳馀,世所稱賢,其賓客廝役皆天下俊桀?!?/div>
《國語辭典》:宮府(宮府)  拼音:gōng fǔ
皇宮官府。《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更始將北都洛陽,以光武行司隸校尉,使前整修宮府?!?/div>
《國語辭典》:婢仆(婢僕)  拼音:bì pú
舊時,家中供差遣使喚的女婢及童仆。唐。白居易續(xù)古詩〉一○首之七:「豪家多婢仆,門內(nèi)頗驕奢?!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豈其智之不如婢仆哉?!?/div>
《漢語大詞典》:仆妾(僕妾)
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禮記·雜記上:“主妾之喪,則自祔。至於練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殯祭,不於正室。君不撫僕妾?!?鄭玄 注:“略於賤也?!?span id="kz1b0nk" class="book">《戰(zhàn)國策·秦策一》:“賣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宋 蘇軾 《留侯論》:“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 秦始皇 之所不能驚而 項籍 之所不能怒也?!?清 龔自珍 《明良論二》:“然嘗徧覽人臣之家,有緩急之舉,主人憂之,至戚憂之,僕妾之不可去者憂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