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欧美r_日本黄色三极片_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_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69
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7
其它
5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藩宣
定鼎
臨淄
橋陵
玉鼎
內(nèi)樞
二守
卜鼎
竊鼎
鼎鼐臣
周口店遺址
烹飪鼎鼐
顧命大臣
胖頭魚
萊比錫
《漢語大詞典》:
藩宣
(1).比喻衛(wèi)國重臣。語本
《
詩·大雅·崧高
》
:“四國于蕃,四方于宣?!?馬瑞辰 通釋:“‘宣’,當(dāng)為‘垣’之叚借……‘四國于蕃,四方于宣’猶
《板》
之詩:‘價人維藩,大師維垣’也。”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謝上表》
:“合當(dāng)鼎鑊之誅,尚忝藩宣之寄?!?宋
秦觀
《代謝敕書獎諭表》
:“因緣肺腑之親,昧冒藩宣之寄。”
《
續(xù)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
:“臣小國藩宣之寄,猶懼不任,乞付於子,況朝廷之上相哉!敢以死請。”
(2).用以指藩國、藩鎮(zhèn)。 唐
白居易
《崔群可秘書監(jiān)分司東都制》
:“輔弼藩宣,不失其道?!?/div>
分類:
藩國
國重
重臣
藩鎮(zhèn)
《國語辭典》:
定鼎
拼音:
dìng dǐng
1.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稱定都、建都為「定鼎」?!蹲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dāng)先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鼎金陵,是為南京?!?br />2.比喻得天下、奠定帝業(yè)。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俺姓楊名素。身為名將,職任元戎。曾佐文皇定鼎?!?/div>
分類:
建立
立王
王朝
九鼎
九州
傳國
國重
重器
《漢語大詞典》:
臨淄(臨淄)
齊國 故城。在 山東省 淄博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周 初封 呂尚 于 齊 ,建都于此,名 營丘 , 齊胡公 遷都 薄姑 , 齊獻公 元年又遷回,稱 臨淄 。 春秋 戰(zhàn)國 時先后作為 姜齊 與 田齊 的國都達630多年,是當(dāng)時東方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亦為列國中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與小城兩部分,總面積達15馀平方公里。城內(nèi)文化遺存豐富。城東北有 韶院村 ,傳為 孔子 在 齊 聞
《韶》
樂,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內(nèi)設(shè)臨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陳列室。
分類:
臨淄
齊國
故城
山東
淄博
全國
國重
重點
點文
文物
保護
《漢語大詞典》:
橋陵(橋陵)
(1).即 黃帝 陵。在 陜西省 黃陵縣 橋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參見“ 橋山 ”。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陜西省 蒲城縣 北 豐山 。
《
舊唐書·玄宗紀上
》
:“丙午,葬 睿宗大圣貞皇帝 于 橋陵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
:“恩旨陪葬於 橋陵 ,不祔不從,古之道也。”
(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趙翼
《題明太祖陵》
詩:“橋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猶聞禁採樵?!?/div>
分類:
帝王
黃帝
王陵
陵墓
陜西
全國
國重
重點
點文
文物
保護
《國語辭典》:
橋山(橋山)
拼音:
qiáo shān
山名。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西北,下有沮河穿山底而過,有如橋形,故稱為「橋山」。上有黃帝冢,稱為「橋陵」。其脈綿亙于陜西、甘肅二省界,為涇、洛二河的分水嶺。
分類:
山名
陜西
河北
東南
西北
黃帝
《漢語大詞典》:
玉鼎
(1).玉制的鼎。 晉 崔豹
《
古今注·都邑
》
:“ 漢成帝 顧成廟有三玉鼎、二真金爐。”
《
宋書·符瑞志下
》
:“ 晉成帝 咸康 八年 廬江 舂穀 縣 留珪 夜見門內(nèi)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圍四寸。 豫州 刺史 路永 以獻。著作郎 曹毗 上
《玉鼎頌》
?!?br />(2).指傳國重器。喻國運,政權(quán)。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序:“玉鼎再虧,金陵不復(fù)?!?br />(3).古代炊具的美稱。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東陽金華山棲志》
:“故有忽白璧而樂垂綸,負玉鼎而要卿相?!?宋
秦觀
《茶》
詩:“玉鼎注漫流,金碾響杖竹。”
(4).指香爐。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賢七絕》
之三:“聲和塞色金徽潤,香散穹廬玉鼎溫?!?/div>
分類:
玉制
香爐
傳國
炊具
國重
重器
國運
政權(quán)
《漢語大詞典》:
內(nèi)樞(內(nèi)樞)
(1).內(nèi)樞密的省稱。為軍國重任。 晉 李軌
《晉泰始起居注》
:“ 丹陽 尹 王景文 ……忠規(guī)茂績,實宣國道,宜兼管內(nèi)樞以重其任。” 宋
陸游
《南唐書·周宗傳》
:“ 烈祖 受禪, 宗 躐進至內(nèi)樞使同平章事,遷侍中。時以樞密為內(nèi)樞者,猶避 吳武王 諱也?!?br />(2).中書省的別稱。 清 厲荃
《
事物異名錄·宮室·中書省
》
:“中書省謂之內(nèi)樞,亦曰綸閣,又曰綸省,又曰綸闈?!?/div>
分類:
中書省
樞密
為軍
軍國
國重
重任
《漢語大詞典》:
二守
指 春秋 齊 國歸父 高傒 兩守國重臣。
《
左傳·僖公十二年
》
:“王以上卿之禮饗 管仲 , 管仲 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 國 、 高 在。若節(jié)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 杜預(yù) 注:“ 國子 、 高子 ,天子所命為 齊 守臣,皆上卿也?!?/div>
分類:
守國
國重
重臣
《漢語大詞典》:
卜鼎
九鼎是古代傳國重器,政權(quán)的象征。擇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后即沿用為定都之稱。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
:“國家粗定, 高宗 卜鼎 臨安 ,改元 紹興 ?!?/div>
分類:
九鼎
是古
傳國
國重
重器
政權(quán)
象征
擇定
置放
所在
《漢語大詞典》:
竊鼎(竊鼎)
謂竊位。古代以鼎為立國重器,因喻王位、帝業(yè)。 明
高啟
《讀史·荀彧》
詩:“猶緣死沮奸雄意,竊鼎遷延到五官?!?/div>
分類:
竊位
立國
國重
重器
王位
帝業(yè)
《國語辭典》:
鼎鼐臣
拼音:
dǐng nài chén
鼎、鼐皆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為傳國重器,用以代表國家。因宰相治理國家猶如調(diào)和鼎鼐,故以「鼎鼐臣」比喻宰相。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后學(xué)輩慕先進,據(jù)著我調(diào)羹手,當(dāng)為鼎鼐臣?!姑?。薛瑄〈送王別駕〉詩:「麟經(jīng)共仰淵源學(xué),驥足終為鼎鼐臣?!?/div>
分類:
烹煮
食物
器具
傳國
國重
重器
《漢語大詞典》:
周口店遺址(周口店遺址)
中國 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周口店 的 龍骨山 ,在 北京市 西南約48公里,1927年開始發(fā)掘,是中國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的發(fā)現(xiàn)地。曾陸續(xù)發(fā)現(xiàn)許多人類化石、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是研究人類發(fā)展史和 中國 原始社會史的極其珍貴的資料。解放后在該處建立展覽室。
分類:
中國
石器時代
遺址
全國
國重
重點
點文
文物
保護
《國語辭典》:
烹飪鼎鼐(烹飪鼎鼐)
拼音:
pēng rèn dǐng nài
鼎、鼐皆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為傳國重器,用以代表國家。「烹飪鼎鼐」比喻治理國家。宋。無名氏《梅妃傳》:「設(shè)使調(diào)和四海,烹飪鼎鼐,萬乘自有憲法,賤妾何能較勝負也?!?/div>
分類:
烹煮
食物
器具
傳國
國重
重器
《漢語大詞典》:
顧命大臣(顧命大臣)
帝王臨終前托以治國重任的大臣。
《
明史·丘橓傳
》
:“ 曹一夔 身居風(fēng)憲,盛稱 馮保 為顧命大臣。”
分類:
帝王
臨終
終前
治國
國重
重任
大臣
《國語辭典》:
胖頭魚(胖頭魚)
拼音:
pàng tóu yú
動物名。魚身呈暗黑色,鱗細而密,頭大,眼睛靠近頭部下側(cè)。屬淡水魚,可食用。
分類:
淡水
水中
國重
食用
《漢語大詞典》:
萊比錫
德國重要城市。人口55.5萬(1984年)。全國印刷出版業(yè)中心。市內(nèi)書店林立,素以“書城”著稱。有各類高等院校、科研機構(gòu)、圖書館和博物館。每年春、秋舉行萊比錫博覽會。
分類:
德國
國重
城市
人口
全國
印刷
出版
中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