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62詞典 2分類詞匯 260
《國語辭典》:畏難茍安(畏難茍安)  拼音:wèi nán gǒu ān
害怕困難,茍且偷安?!肚迨犯?。卷一二一。食貨志二》:「大學士倭仁疏陳黑地升科,州縣畏難茍安,請申明賞罰?!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钢淮艘宦?,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腳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騙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茍安的行動。」
《漢語大詞典》:縮脖子
害怕困難,碰到困難就向后退。例如:他平常老吹牛,這回一點麻煩可就讓他縮脖子了。
《國語辭典》:踏破鐵鞋(踏破鐵鞋)  拼音:tà pò tiě xié
穿破堅固的鞋子。借指走遍天下,或奔走勞苦。如:「他四處奔走打聽,幾乎是踏破鐵鞋,終于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div>
《國語辭典》:死癥  拼音:sǐ zhèng
1.無法治瘉的病癥。如:「那么好的人,竟會得這種死癥!」
2.比喻難以解決的困境?!都t樓夢》第九九回:「若你不管,我們實在是死癥了?!?/div>
《國語辭典》:同舟共濟(同舟共濟)  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共圖解救,戰(zhàn)勝困難。參見「同舟而濟」條?!度龂?。卷二八。魏書。毋丘儉傳》裴松之注引〈文欽與郭淮書〉曰:「夫當仁不讓,況救君之難,度道遠艱,故不果期要耳。然同舟共濟,安危勢同,福痛已連,非言飾所解,自公侯所明也?!?/div>
《漢語大詞典》:同心共濟(同心共濟)
亦作“ 同心協(xié)濟 ”。 謂齊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宋 歐陽修 《朋黨論》:“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明史·鄒元標傳:“方今上在沖歲,敵在門庭,祇有同心共濟?!?鄒魯 《中國同盟會·海外黨務(wù)》:“夫欲聯(lián)絡(luò)情誼,必以消息相通為主。消息通,則情誼洽,則協(xié)力相扶,同心共濟?!?span id="vxudntg"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故 仁宗皇帝 時,雖有 西夏 元昊 之叛,而晏然若無事者,以 韓琦 、 范仲淹 同心協(xié)濟也?!眳⒁姟?和衷共濟 ”。
《國語辭典》:和衷共濟(和衷共濟)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和衷,語出《書經(jīng)。皋陶謨》:「同寅協(xié)恭,和衷哉?!构矟?,語出《國語。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购椭怨矟扔鞅舜送膮f(xié)力,共渡困難?!督曛脂F(xiàn)狀》第三回:「若要辦理得善,頭一著要諸大股東和衷共濟,以外的事自然就都好商量了?!?/div>
《國語辭典》: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拼音: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諺語)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天下沒有不能達成的事?!都t樓夢》第四九回:「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可知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簧缋镆欢ㄕ埬懔?。」也作「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國語辭典》:一往無前(一往無前)  拼音:yī wǎng wú qián
勇往直前,不畏艱難。明。孫傳庭〈官兵苦戰(zhàn)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步法,與北兵轉(zhuǎn)戰(zhàn)沖擊,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div>
《漢語大詞典》:移山回海(移山迴海)
移動山岳,旋轉(zhuǎn)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南宮詞紀·題情·琥珀貓兒墜》:“移山迴海,招贅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煙月牌?!?/div>
《漢語大詞典》:欹區(qū)(欹區(qū))
同“ 崎嶇 ”。喻處境困難。 宋 蘇轍 《還潁川》:“欹區(qū)寄 汝南 ,落泊反 長社 。”
分類:處境困難
《國語辭典》:咬緊牙關(guān)(咬緊牙關(guān))  拼音:yǎo jǐn yá guān
比喻忍受痛苦而堅持到底,或意志堅定不移。如:「他咬緊牙關(guān),再苦的日子都要撐過去?!挂沧鳌敢Фㄑ栏埂ⅰ敢Фㄑ狸P(guān)」。
《國語辭典》:相濡以沫  拼音:xiāng rú yǐ mò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贡扔魅送幱诶Ь?,而互相以微力救助。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國語辭典》:消化不良  拼音:xiāo huà bù liáng
因飲食過度或消化機能衰退等因素,導致消化功能無法發(fā)揮,造成胃腸不適或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
《國語辭典》: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行程一百里,走過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比喻事情越接近成功越困難,勉勵人應(yīng)再接再厲,以期善始善終?!稇?zhàn)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埂侗笔?。卷四○。韓麒麟等傳。論曰》:「逮于直繩在手,厲氣明目,持堅無術(shù),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彪之謂也?!?/div>
《國語辭典》:難易適中(難易適中)  拼音:nán yì shì zhōng
困難或容易的程度恰當。如:「這次聯(lián)考的題目難易適中,頗能測出學生的實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