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
詞典
6
分類詞匯
15
分類詞匯
腹內(nèi)
頭下
投獻
影庇
詭寄
頂下
畫知
小號
貼腳
誣托詭掛
鐵腳詭寄
分別財產(chǎn)制
頂讓
飛詭
灑派
《漢語大詞典》:
腹內(nèi)
猶名下。 唐
韓愈
《論天旱人饑狀》
:“伏乞特勑京兆府,應(yīng)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內(nèi)徵未得者,并且停徵?!?朱熹 校注:“今按腹內(nèi),謂應(yīng)納而未納者,嘗見國初時官文書猶有此語,如今言名下也?!?/div>
分類:
腹內(nèi)
名下
《漢語大詞典》:
頭下(頭下)
(1).猶名下。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yīng)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
:“今來前項人戶,從初徑於市易差出勾當人等頭下賒欠?!?br />(2). 遼 金 兩代諸王、外戚、大臣及諸部從征所俘掠的人戶,歸其各自奴役,稱“頭下”。亦指由此種人戶所建立的特置州縣。
《
遼史·地理志一
》
:“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賈之家,征稅各歸頭下;唯酒稅課納 上京 鹽鐵司?!?span id="o7bt3o2" class="book">《元代白話碑集錄·1240年濟源十方大紫微宮圣旨碑》:“兼不以是何頭下官員人等,無得騷擾?!?蔡美彪 注:“‘頭下’或?qū)懽鳌断隆?,但非蒙古語的譯音。 遼 金 兩代均有此制?!眳㈤?span id="fvl3b3j" class="book">《
遼史·地理志一
》。
分類:
頭下
名下
兩代
諸王
外戚
大臣
人戶
《國語辭典》:
投獻(投獻)
拼音:
tóu xiàn
奉獻財物。《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著父兄勢力,張牙舞爪,詐害鄉(xiāng)民,受投獻,窩贓私,無所不為,百姓不敢聲冤,官司不敢盤問,難道不是大盜?」
分類:
進獻
獻禮
禮物
田產(chǎn)
進呈
縉紳
詩文
名下
減輕
賦役
《漢語大詞典》:
影庇
謂將戶籍或土地財產(chǎn)虛掛在權(quán)勢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稅收。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
:“ 平叔 請限商人鹽,納官后,不得輒於諸軍諸使覓職掌,把錢捉店,看守莊磑,以求影庇。”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
:“兼有富戶,或投名於勢要,以求影庇。”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職田頃畝》
:“如將土地影庇,令免卻合入差徭及抑配?!?/div>
分類:
戶籍
土地
地財
財產(chǎn)
權(quán)勢
人家
名下
《國語辭典》:
詭寄(詭寄)
拼音:
guǐ jì
設(shè)計進行假托付?!读砍烧Z注解。戶部》:「詭寄:官員貪婪,侵蝕公款,恐為查出,乃將其所侵蝕者,用詭計寄寓公用款項之中,以圖朦朧蔽混也?!?/div>
分類:
自己
田地
他人
名下
逃避
賦役
《國語辭典》:
頂下(頂下)
拼音:
dǐng xià
出價承受他人名下之財產(chǎn)。如:「為了做點小生意,他用所有的積蓄頂下那個店面?!?/div>
分類:
出價
承受
他人
名下
財產(chǎn)
《漢語大詞典》:
畫知(畫知)
在知單上自己的姓名下面寫個“知”字,表示已經(jīng)知道。
分類:
自己
姓名
名下
下面
已經(jīng)
知道
《國語辭典》:
小號(小號)
拼音:
xiǎo hào
1.對自己店鋪的謙稱?!豆僭捴改?。卷一。官商吐屬》:「『寶字號?』『小號益泰?!弧埂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杆羞@十縣用的書,皆是向小號來販。」
2.尺碼小的。如:「這件衣服太大了,請幫我換件小號的?!?br />3.小便。如:「請等一會兒,我去上個小號。」
4.樂器名,銅管樂器。英文為Trumpet。以筒狀銅管彎曲而成,有一杯型吹嘴,尾端擴大為喇叭口。演奏時用嘴抵住吹嘴吹氣,振動管內(nèi)氣流發(fā)聲。音質(zhì)明亮高亢,變化豐富。常負責(zé)旋律部分的演奏,也是銅管樂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樂器。常用于軍樂隊、管弦樂團、管樂團、爵士大樂團或一般爵士樂,視曲目編制需求而有不同。也稱為「小喇叭」。
分類:
關(guān)押
同類
銅管樂器
總名
名下
類物
商人
物品
要犯
小名
自己
稱號
牢房
對較
活塞
店鋪
謙稱
軍號
相似
自然
小號
《漢語大詞典》:
貼腳(貼腳)
(1).封建時代為逃避賦役而以田產(chǎn)偽托他人名下。 明
田藝蘅
《
留青日札·非民風(fēng)
》
:“先是命戶部覈實天下土田,而 兩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產(chǎn)詭寄親鄰佃僕,謂之貼腳詭寄?!?br />(2).貼補漕糧運輸費。 清 李清
《
三垣筆記
》
卷中:“予與 倪少司馬 元璐 寓 淮 ,有客獻議,謂開 登州 某路以通漕運,可省貼腳銀二百萬兩?!?br />(3).方言。謂道路泥濘,泥土黏腳。 李劼人
《大波》
第二部第二章:“路上泥巴雖然不像昨天濘滑,但也很濕潤,還十分貼腳?!?/div>
分類:
封建
貼補
方言
漕糧
道路
運輸費
逃避
泥濘
賦役
泥土
田產(chǎn)
偽托
他人
名下
《漢語大詞典》:
誣托詭掛(誣託詭掛)
謂將自己的田地偽報在別人名下,以逃避田賦、徭役。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盜戶
》
:“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數(shù)十年鬻去之產(chǎn),皆誣託詭掛,以訟售主?!?/div>
分類:
自己
田地
名下
逃避
田賦
徭役
《漢語大詞典》:
鐵腳詭寄(鐵腳詭寄)
指 明 代 浙江 富民為逃避徭役而將田產(chǎn)假托在親鄰、佃仆名下的一種手段。 明
田藝蘅
《
留青日札·非民風(fēng)
》
:“先是命戶部覈實天下土田,而兩 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產(chǎn)詭寄親鄰佃僕,謂之鐵腳詭寄?!?span id="3jexe3t" class="book">《
明史·食貨志一
》:“ 明太祖 即帝位,遣 周鑄 等百六十四人,覈 浙西 田畝、定其賦稅。復(fù)命戶部覈實天下土田。而兩 浙 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產(chǎn)寄他戶,謂之鐵腳詭寄?!?/div>
分類:
浙江
逃避
徭役
田產(chǎn)
假托
名下
《國語辭典》:
分別財產(chǎn)制(分別財產(chǎn)制)
拼音:
fēn bié cái chǎn zhì
夫妻雙方保有自己名下財產(chǎn)的所有權(quán)、管理權(quán)及使用收益權(quán),財產(chǎn)各自獨立,債務(wù)原則上也互不相干。相對于聯(lián)合財產(chǎn)制而言。
分類:
雙方
保有
有自
自己
名下
財產(chǎn)
所有權(quán)
夫婦
《國語辭典》:
頂讓(頂讓)
拼音:
dǐng ràng
將名下之產(chǎn)物標價出讓。如:「這家店生意不錯,把它頂讓出去未免太可惜了?!?/div>
分類:
名下
產(chǎn)物
標價
出讓
《漢語大詞典》:
飛詭(飛詭)
明 朝糧戶將田地寄在享有優(yōu)免徭役的官吏、紳衿名下,以逃避賦役的一種方法。 明 周圣楷
《張居正本傳》
:“歲久滋偽,弊孔百出,有所謂飛詭者、影射者、養(yǎng)號者、掛虛者、過都者、受獻者,久久相沿?!?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
:“即如戶部一曹,不許 蘇 松 及 浙江 、 江 右人為吏,以其地賦稅多,恐飛詭為奸也。”參見“ 飛灑 ”、“ 詭寄 ”。
分類:
戶將
田地
享有
徭役
官吏
名下
《國語辭典》:
灑派(灑派)
拼音:
sǎ pài
分派?!抖膛陌阁@奇》卷二○:「分上固要,原首人等也要灑派些,免得他每做對頭,才好脫然無累?!?/div>
分類:
分派
富戶
分攤
戶將
田地
地分
他人
名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