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2,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國體
知命
作主
不決
一擲
詳定
鎖鑰
決勝
睿斷
定論
五事
卜宅
定數(shù)
決科
聽斷
《國語辭典》:國體(國體)  拼音:guó tǐ
1.國家的大體?!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br />2.國家的形式。因主權歸屬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君主國與共和國。
《國語辭典》:知命  拼音:zhī mìng
1.深知自然生滅演變之理,而能隨遇而安?!妒酚?。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文選。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知命亦何憂。」
2.語本《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埂:笠灾肝迨畾q。晉。潘岳 夏侯常侍誄:「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隕卒?!固?。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div>
《國語辭典》:作主  拼音:zuò zhǔ
以某一個人的意思來判斷事理或處理事情。如:「在封建社會里,子女的婚姻,一律由父母作主。」《紅樓夢》第六四回:「況素日全虧賈珍周濟,此時又是賈珍作主替聘,而且妝奩不用自己置買?!埂兑佰牌匮浴返谌鸹兀骸敢估餂]人肯進去伴材,大姨作主,叫了兩個挑水的水夫,給他三百文錢,又打了三觔燒酒,吩咐他伴材,才妥貼了?!?/div>
《國語辭典》:不決(不決)  拼音:bù jué
不決定。如:「議而不決」。
分類:不決決定
《漢語大詞典》:一擲(一擲)
(1).賭博時以賭具投擲一次謂“一擲”。晉書·何無忌傳:“ 劉毅 家無儋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因賭博一擲決定勝負,故后亦常稱把存亡大計付之不可知的冒險行動。晉書·孫綽傳:“何故捨百勝之長理,舉天下而一擲哉!”宋史·喻樗傳:“六龍臨 江 ,兵氣百倍,然公自度此舉果出萬全乎?或姑試一擲也?” 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圖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
(2).一扔。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黃布包袱來,兩手從脖子后頭繞著往前一轉,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擲。”
(3).猶一擊。 唐 杜甫 《呀鶻行》:“風濤颯颯寒山陰,熊羆欲蟄龍蛇深。念爾此時有一擲,失聲濺血非其心?!?仇兆鰲 注:“言當此天寒物藏,正鶻鳥凌厲之秋,此時應有一擊,而悲鳴悽慘如此,豈其本心乎?”
《漢語大詞典》:詳定(詳定)
(1).考察訂定。《陳書·宣帝紀》:“市估津稅,軍令國章,更須詳定,唯務平允?!?span id="igfkne7"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五》:“ 咸平 末,命翰林學士承旨 宋白 ,與兩制、御史中丞同詳定之?!?清 朱之瑜 《答安東守約書》之九:“喪祭禮竢移居后詳定。”
(2).審查決定。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魁傳:“舊制,御試舉人,設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彌之以送覆考再定,乃付詳定?!?/div>
《國語辭典》:鎖鑰(鎖鑰)  拼音:suǒ yào
1.鎖和鑰匙。唐。韓愈 奉和虢州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洞:「洞門無鎖鑰,俗客不曾來?!?br />2.比喻險要之地或事物的關鍵。唐。劉寬夫 邠州節(jié)度使院新建食堂記:「朝廷以新平扼東西,鎖鑰郊圻,將帥得人,則虜馬不敢東向而牧?!?/div>
《國語辭典》:決勝(決勝)  拼音:jué shèng
1.取得勝利。唐。賀朝從軍行〉:「騎射先鳴推任俠,龍韜決勝佇時英。」
2.決定勝負?!妒酚洝>戆?。高祖本紀》:「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固?。韓愈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div>
《漢語大詞典》:睿斷(睿斷)
皇帝的決定。 宋 岳飛 《乞復襄陽札》:“臣今已厲兵飭士,惟俟報可,指期北向。伏乞睿斷,速賜施行?!?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宮闈·孝烈祔廟:“二十六年, 孝烈 崩,上欲升祔太廟,久之,廷議不決。上自出睿斷,竟祧 仁宗 祔 孝烈 神主于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由 世宗 之獨申睿斷,因時制宜,而其端則發(fā)於 山西 巡撫 諾岷 、布政司 高成齡 ?!?/div>
分類:決定帝王
《國語辭典》:定論(定論)  拼音:dìng lùn
確切不變的論斷。《荀子。王制》:「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顯也,夫是之謂定論?!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高@個朝野自有定論,老先生也不必過謙了?!?/div>
《漢語大詞典》:五事
(1).指古代統(tǒng)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謂貌恭、言從、視明、聽聰、思睿。書·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谷永傳》:“竊聞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顏師古 注:“五事,貌、言、視、聽、思也。” 宋 蘇軾 《御試制科策》:“夫皇極者,五事皆得;不極者,五事皆失。非所以與五事并列,而別為一者也?!?br />(2).使國致富的五件事。管子·立政:“富國有五事。五事,五經也……山澤救於火,草木殖成,國之富也;溝瀆遂於隘,障水安其藏,國之富也;桑麻植於野,五穀宜其地,國之富也;六畜育於家,瓜瓠葷菜百果備具,國之富也;工事無刻鏤,女事無文章,國之富也?!?br />(3).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五種因素。《孫子兵法·計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div>
《國語辭典》:卜宅  拼音:bǔ zhè
1.用占卜的方法來選擇住處或判斷居住地的吉兇?!稌?。召誥》:「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埂抖Y記。表記》:「卜宅寢室?!?br />2.卜擇墓穴?!抖Y記。雜記上》:「大夫卜宅與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帶,因喪屨,緇布冠不蕤?!?/div>
《國語辭典》:定數(shù)(定數(shù))  拼音:dìng shù
1.運命為天所定,不能改易?!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將榮悴有定數(shù),天命有至極?!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shù)。」
2.制定一遵循標準。《續(xù)漢書志。第一。律歷志上》:「竹聲不可以度調,故作準以定數(shù)?!?br />3.一定的數(shù)目。如:「在軍隊中,行伍有一定數(shù),不可太多太少,才符合標準編制?!?/div>
《漢語大詞典》:決科(決科)
謂參加射策,決定科第。后指參加科舉考試。 漢 揚雄 《法言·學行》:“或曰:‘書與經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fā)策決科?!?李軌 注:“射以決科,經以策試,今徒治同經之書而不見用,故笑之?!?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決科聯(lián)中,休問用張?!?宋 岳珂 愧郯錄·場屋編類之書:“自國家取士場屋,世以決科之學為先。”
《國語辭典》:聽斷(聽斷)  拼音:tìng duàn
聽取陳述,審察事理,而作決斷?!盾髯?。榮辱》:「政令法,舉措時,聽斷公。」《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南面而聽斷,號令天下,四海之內莫不向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