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9,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撲斷
定決
委決
規(guī)定
在于
自為
成命
國體
知命
作主
不決
一擲
詳定
鎖鑰
決勝
《漢語大詞典》:撲斷(撲斷)
處理;決定。舊五代史·食貨志:“其麴官中自造,委逐州減舊價(jià)一半,於在城撲斷貨賣?!?宋 劉克莊 《歲晚書事》詩之五:“人間止有 漳泉 叟,撲斷 衡山 了一生?!?/div>
分類:處理決定
《漢語大詞典》:定決
猶決定。 漢安帝 《賜豫州刺史馮煥詔》:“當(dāng)所諝設(shè),訖不定決?!?明 張居正 《與王繼津論君臣之義》:“大疏部覆休致,旨允調(diào)理,仕已之途,尚未定決,惟公審圖之。” 郭沫若 《一個(gè)偉大的教訓(xùn)》:“如以多數(shù)決議的辦法以定決我們 中國 今后所當(dāng)采取的經(jīng)濟(jì)方針,我恐怕自由放任主義終會得到勝利?!?/div>
分類:定決決定
《漢語大詞典》:委決(委決)
決定。《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吾欲廢長立幼,恐礙於禮法;欲立長子,爭奈 蔡氏 族中,皆掌軍務(wù),后必生亂:因此委決不下。”《再生緣》第四三回:“委決百端都是我,因而無暇作閑身?!?span id="d80t5bp" class="book">《快心編一集》第二回:“ 孟明 道:‘我有一事不能委決,故叫你來商議?!?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冊第一章第三節(jié):“ 劉禪 雖然無能,卻很信任 諸葛亮 ,一切政事都委決于他?!?/div>
分類:決定
《國語辭典》:規(guī)定(規(guī)定)  拼音:guī dìng
1.制定規(guī)則,作為行為的規(guī)范。如:「老師規(guī)定上課不可吵鬧。」
2.法律上指具有拘束力的規(guī)范,通常分為強(qiáng)行或任意規(guī)定。
《國語辭典》:在于(在於)  拼音:zài yú
確指某事之詞?!段倪x。班固。西都賦》:「唯唯漢之西都,在于雍州?!?/div>
《漢語大詞典》:自為(自爲(wèi))
為自己。《淮南子·兵略訓(xùn)》:“舉事以為人者,眾助之;舉事以自為者,眾去之?!?span id="dbtqgwp" class="book">《史記·蘇秦列傳》:“臣聞忠信者,所以自為也;進(jìn)取者,所以為人也?!?明 方孝孺 《有子》:“攷諸王制,參諸人情,使君子致仁愛於其親,非特不欲速朽也,欲速朽者自為之道,不欲以身為天下費(fèi)也?!?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今世之不粗戇者,大率全軀保妻子,精于自為者。拔一毛以利君親,有所不為,若孝子者,可以風(fēng)矣。”
分類:自為自己
《國語辭典》:成命  拼音:chéng mìng
1.已發(fā)布的命令。如:「收回成命」?!顿Y治通鑒。卷二七六。后唐紀(jì)五。明宗天成四年》:「福自刺史無功建節(jié),尚復(fù)何求!且成命已行,難以復(fù)改?!?br />2.已定的天命?!稌?jīng)。召誥》:「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箷x。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奉上天之成命,師圣人之遺書。」
《國語辭典》:國體(國體)  拼音:guó tǐ
1.國家的大體?!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dá)國體。」
2.國家的形式。因主權(quán)歸屬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君主國與共和國。
《國語辭典》:知命  拼音:zhī mìng
1.深知自然生滅演變之理,而能隨遇而安?!妒酚洝>戆怂?。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文選。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知命亦何憂?!?br />2.語本《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后以知命指五十歲。晉。潘岳 夏侯常侍誄:「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隕卒?!固啤堈f〈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div>
《國語辭典》:作主  拼音:zuò zhǔ
以某一個(gè)人的意思來判斷事理或處理事情。如:「在封建社會里,子女的婚姻,一律由父母作主。」《紅樓夢》第六四回:「況素日全虧賈珍周濟(jì),此時(shí)又是賈珍作主替聘,而且妝奩不用自己置買?!埂兑佰牌匮浴返谌鸹兀骸敢估餂]人肯進(jìn)去伴材,大姨作主,叫了兩個(gè)挑水的水夫,給他三百文錢,又打了三觔燒酒,吩咐他伴材,才妥貼了?!?/div>
《國語辭典》:不決(不決)  拼音:bù jué
不決定。如:「議而不決」。
分類:不決決定
《漢語大詞典》:一擲(一擲)
(1).賭博時(shí)以賭具投擲一次謂“一擲”。晉書·何無忌傳:“ 劉毅 家無儋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币蛸€博一擲決定勝負(fù),故后亦常稱把存亡大計(jì)付之不可知的冒險(xiǎn)行動。晉書·孫綽傳:“何故捨百勝之長理,舉天下而一擲哉!”宋史·喻樗傳:“六龍臨 江 ,兵氣百倍,然公自度此舉果出萬全乎?或姑試一擲也?” 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圖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
(2).一扔。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黃布包袱來,兩手從脖子后頭繞著往前一轉(zhuǎn),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擲?!?br />(3).猶一擊。 唐 杜甫 《呀鶻行》:“風(fēng)濤颯颯寒山陰,熊羆欲蟄龍蛇深。念爾此時(shí)有一擲,失聲濺血非其心?!?仇兆鰲 注:“言當(dāng)此天寒物藏,正鶻鳥凌厲之秋,此時(shí)應(yīng)有一擊,而悲鳴悽慘如此,豈其本心乎?”
《漢語大詞典》:詳定(詳定)
(1).考察訂定。《陳書·宣帝紀(jì)》:“市估津稅,軍令國章,更須詳定,唯務(wù)平允?!?span id="tc9zwjq"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五》:“ 咸平 末,命翰林學(xué)士承旨 宋白 ,與兩制、御史中丞同詳定之?!?清 朱之瑜 《答安東守約書》之九:“喪祭禮竢移居后詳定?!?br />(2).審查決定。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魁傳:“舊制,御試舉人,設(shè)初考官,先定等第,復(fù)彌之以送覆考再定,乃付詳定?!?/div>
《國語辭典》:鎖鑰(鎖鑰)  拼音:suǒ yào
1.鎖和鑰匙。唐。韓愈 奉和虢州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洞:「洞門無鎖鑰,俗客不曾來?!?br />2.比喻險(xiǎn)要之地或事物的關(guān)鍵。唐。劉寬夫 邠州節(jié)度使院新建食堂記:「朝廷以新平扼東西,鎖鑰郊圻,將帥得人,則虜馬不敢東向而牧?!?/div>
《國語辭典》:決勝(決勝)  拼音:jué shèng
1.取得勝利。唐。賀朝從軍行〉:「騎射先鳴推任俠,龍韜決勝佇時(shí)英?!?br />2.決定勝負(fù)。《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xiàng)羽決勝垓下?!固?。韓愈汴泗交流贈張仆射〉詩:「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