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9—586 【介紹】: 隋僧。雍州新豐人,俗姓王。少時慕法,從穎律師出家。精習智度論,講解無遺。北周初,佛法大盛,銓品僧尼行業(yè),通經(jīng)了意,最為第一。與隋公楊堅(文帝)為布衣交。入隋,文帝為建大興善寺,使主之。前后度人至數(shù)萬。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雍州新豐王氏子。幼歲禮穎律師為和尚出家。妙尚沖虛。兼崇綱務。論專智度。律善僧祇。學者斂衽。周初教門隆盛。國家每歲別度僧尼。以藏識解明正。仍使銓品材業(yè)以應命。屬隋祖龍潛。素與藏之本師相愛。以故藏尤款狎。及受禪。遷都南阜。詔置國寺。且聽藏自擇形勝。以便其意。即今之遵善坊。大興善寺也。自爾中使接軫。禮遇豐縟。珍味異饌。時見分餉。又詔左右仆射。兩日一入寺參坐以鎮(zhèn)之。詔宮殿諸門。聽藏往返。不得如常例按籍。開皇四年。關輔饑。詔百姓悉詣洛陽就食。藏因從駕幸洛陽。男女之求度者。所在成聚。上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師是道人天子前后度人凡數(shù)萬。事聞益喜。且曰。律師度人為善。弟子禁人為惡。事雖有異。意則不殊。至于譯經(jīng)。身先眾范。未知寺任。剛正有聲聞。開皇六年卒。壽六十八。葬南郊。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釋靈藏。俗姓王氏。雍州新豐人也。年未登學志慕情遠。依隨和上潁律師而出家焉。藏承遵出要善達持犯。僧祇一部世稱冠冕。于智度論講解無遺。妙尚沖虛兼崇綱務。時屬周初佛法全盛。國家年別大度僧尼。以藏識解淹明銓品行業(yè)。若講若誦卷部眾多。隨有文義莫不周鏡。時共測量。通經(jīng)了意最為第一。藏之本師素鐘華望。為太祖隋公所重。道義斯洽得喪相符。藏與高祖。布衣知友情款綢狎。及龍飛茲始彌結深衷。禮讓崇敦光價朝宰。移都南阜。任選形勝而置國寺。藏以朝宰惟重佛法攸憑。乃擇京都中會路均近遠。于遵善坊天衢之左而置寺焉。今之大興善是也。自斯已后。中使重沓禮遇轉(zhuǎn)隆。厚味嘉肴密輿封送。王人繼至接軫相趨。又敕左右仆射兩日一參。坐以鎮(zhèn)之與語而退。時教網(wǎng)初張名德云搆。皆陳聲望莫與爭雄。宮闈嚴衛(wèi)來往難阻。帝卒須見頻闕朝謁。乃敕諸門不須安籍。任藏往返。及處內(nèi)禁與帝等倫。坐必同榻行必同輿。經(jīng)綸國務雅會天鑒。有時住宿即邇寢殿。?錫之費蓋無競矣。開皇四年。關輔亢旱。帝引民眾就給洛州。敕藏同行共通圣化。既達所在歸投極多。帝聞之告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師為道人天子。有樂離俗者。任師度之。遂依而度。前后數(shù)萬。晚以事聞。帝大悅曰。律師度人為善。弟子禁人為惡。言雖有異意則不殊。至于隋運譯經(jīng)勝緣貴集。身先眾范言會時望。未知寺任綱正有聲。開皇六年卒于所住。春秋六十有八葬于南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汴州尉氏人。劉仁軌孫。玄宗開元九年,官司勛郎中。歷秘書少監(jiān)、太常少卿、給事中,襲封樂城公。性貪冒,為李元纮所黜,出為連州刺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晃,一作冕,誤。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曾任連州刺史。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在司勛郎中任,后又任給事中、秘書省少監(jiān)、太常少卿(《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上》作太常卿)等職。事跡散見新、舊《唐書·劉仁軌傳》附、《舊唐書·音樂志》、《元和姓纂》卷五、劉禹錫《連州刺史廳壁記》?!?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南陽湖陽人。玄宗時登進士第,又中書判拔萃科。累歷祠部、度支員外郎。天寶中,為汀州刺史。代宗大歷間,任潤州刺史,與詩人劉長卿、皇甫冉友善。曾輯杜甫詩為《杜工部小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其名又誤作樊冕、楚冕、樊光??ね详柡?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陽鎮(zhèn)),句容(今屬江蘇)人。玄宗時登進士第,又中書判拔萃科。初任硤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員外郎。天寶中,為汀州刺史,歷兵部員外郎。代宗大歷時任潤州刺史。與詩人劉長卿、皇甫冉友善,有詩唱和。善詩,有詩名于當時。殷璠曾收其詩入《丹陽集》,芮挺章《國秀集》亦選入其詩?;卧鸥υ姙椤抖鸥π〖?,并為作《杜工部小集序》。事跡散見《新唐書·林蘊傳》、《元和姓纂》卷四、《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四及卷二二。《全唐詩》存詩1首、斷句1聯(lián)。
唐詩匯評
樊晃,生卒年不詳,郡望南陽湖城(今河南唐城湖城鎮(zhèn)),后徙居淮南。天寶初,舉進士。肅宗朝,官祠部度支二員外郎、汀州刺史。大歷五年、官潤州刺史,集杜甫遺文二石九十篇為《杜甫小集》六卷,自為序。開元中又有硤石主簿樊光,句容(今屬江蘇)人,或以為即樊晃?!?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詩一首,原屬樊晃,出《國秀集》:又殘句一,原屬樊光,出《吟窗雜錄》。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冕。開元時擢書判拔萃科。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九
光。大歷時官硤石主簿。
《分類字錦》:蔽明弇聰(蔽明弇聰)
大戴禮: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統(tǒng)絖塞耳,所以弇聰也。
分類:
《分類字錦》:丹翚附冕(丹翚附冕)
庾信周大將軍聞喜公柳霞墓志銘:白鹿隨軒,丹翚附冕。
分類:
《分類字錦》:翠旒碧鳳(翠旒碧鳳)
見玉鉤注。
分類:
《分類字錦》:垂冕鴻宮(垂冕鴻宮)
謝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遺情汾水,垂冕鴻宮。
分類:
《分類字錦》:前圓后方(前圓后方)
后漢書輿服志: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后方。
分類:
《分類字錦》:前冕后仰(前冕后仰)
白虎通:麻冕者,周宗廟之冠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冕仰,黃泉之下,萬物被施,前冕而后仰,故謂之冕。
分類:
《分類字錦》:青璂為珠(青璂為珠)
唐書車服志:袞冕者,一品之服也。九旒,青璂為珠,貫三采玉,以組為纓,色如其綬。
分類:
《分類字錦》:使百姓見(使百姓見)
后漢書·郭賀傳》:賀字喬卿,為荊州刺史,有殊政。顯宗巡狩到南陽,特見嗟嘆,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敕行部去幨帷,使百姓見其容服,以彰有德。
分類:
《分類字錦》:始用布帛
說文》:昔者黃帝始用布帛作冕。
分類:
《分類字錦》:飾于軒初(飾于軒初)
孔穎達《禮記正義序》:冠冕飾于軒初,玉帛朝于虞始。
分類:
《分類字錦》:金鍍銀棱(金鍍銀棱)
文獻通考》:宇文粹中論冕曰:古者冕染三十升之布,元表朱里。今群臣冕以青羅為覆,以金鍍銀棱為飾,非古元表朱里之制。乞下有司改正。
分類:
《分類字錦》:露冕為飾(露冕為飾)
晉書·郗愔傳》:論方回踵武,奕世登臺,露冕為飾,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隱者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