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人色
(1).指人面部的血色。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四》:“會日暮,吏士無人色,而 廣 ( 李廣 )意氣自如?!?宋 陸游 《大風雨中作》詩:“鄰曲無人色,婦子淚縱橫?!?清 昭梿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zhàn):“二酋戰(zhàn)慄無人色,匍匐而出?!?br />(2).人的等類。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宋參政 綬 ,?;际寺啡松嗳??!?/div>
《國語辭典》:面無人色(面無人色)  拼音:miàn wú rén sè
面容沒有血色。形容非常驚懼而臉色發(fā)白?!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覆贿^一鐘茶的時候,那馬兵押著車子已到,吳舉人搶到面前,見他三人面無人色?!埂镀缏窡簟返谝黄呋兀骸概e燈看時,面無人色,眼往上翻,順口流涎。」
《漢語大詞典》:臉無人色(臉無人色)
形容極端恐懼。 巴金 《家》二十:“ 鳴鳳 臉無人色,口里喘著氣,半晌說不出一句話?!?/div>
分類:極端恐懼
《國語辭典》:聲色(聲色)  拼音:shēng sè
1.說話時的聲音及容態(tài)。宋。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紅樓夢》第四九回:「再審度黛玉聲色亦不似往時,果然與寶釵之說相符?!?br />2.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稌?jīng)。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序》:「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br />3.相術。五代漢。王定?!短妻?。卷一五。雜記》:「令狐趙公在相位,馬舉為澤潞小將,因奏事到宅;會公有一門僧善聲色,偶窺之。」
4.消息?!督鹌棵贰返谝黄呋兀骸覆幌綘栮愑H家家爹下處。但有不好聲色,取巧打點停當,速來回報?!?/div>
《漢語大詞典》:無色(無色)
(1).沒有顏色。《淮南子·原道訓》:“無形而有形生焉,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於無,實出於虛?!?br />(2).謂失去光彩。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同云映其無色,陽光沉而減暉?!?唐 高適 《東征賦》:“天地無色,風塵潰亂?!?br />(3).猶言面失人色。史記·日者列傳:“ 宋忠 、 賈誼 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br />(4).指無色界。 南朝 陳 徐陵 《齊國宋司徒寺碑》:“無色之外,方為化域;非想之中,猶稱火宅?!?span id="msssrpp"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八七:“自餘第四禪,其亦不定。或求無色,或求浄居,或求無想,故識亦不樂住也?!眳⒁姟?無色界 ”。
《國語辭典》:無色界(無色界)  拼音:wú sè jiè
佛教用語。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指沒有形色的生存狀況。無色界又可分成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范疇,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栋⑴_磨俱舍論》卷八:「無色所屬界,說名『無色界』。」
《國語辭典》:下體(下體)  拼音:xià tǐ
1.軀體的下部。多指男女的陰部。
2.植物的根莖?!对娊?jīng)。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jié)h。毛亨。傳:「下體,根莖也?!?br />3.屈身降志。《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div>
《漢語大詞典》:灰死
(1).火灰熄滅。史記·韓長孺列傳:“ 蒙 獄吏 田甲 辱 安國 , 安國 曰:‘死灰獨不復然乎?’”后因用以為典。 唐 駱賓王 《帝京篇》:“灰死 韓安國 ,羅傷 翟廷尉 ?!?br />(2).火灰熄滅。《莊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謂心境枯寂不動。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詩:“對雪畫殘灰,殘燈明復滅?;宜廊缥倚?,雪白如我髮?!?br />(3).燒死。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數(shù)人灰死。”
(4).謂灰白無人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婦﹞徒跣而歸,面色灰死?!?/div>